新时代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内涵、挑战与对策
2020-02-25朱光辉
朱光辉
(北京理工大学 附属实验学校, 北京 100081)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青少年德育工作面临挑战,随包容、开放的思想而来的,还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育穗”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长远的价值观塑造。习近平总书记在“3·1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总书记的论断,将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提到了新的高度,并且指明了总体方向。
一、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概念界定与政策指向
1.概念界定
“德育一体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两个概念同源且内涵基本重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四有新人”。2005年是思政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提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主要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2]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体系则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方面的内容,表明二者概念基本重合。从目的上来看,无论是“德育一体化”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两个概念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对社会成员进行广泛的价值观教育,目的是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二者,无论是从教育对象、教育理念、教育目的还是教育方法上,都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本文将两个概念等同使用。
对于“一体化”概念,目前有不同的解释角度。有人从横向角度解释,认为一体化是指将德育对象、德育机构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合力构建价值观培养体系[3]。还有人认为,一体化指的是纵向方面的,即在青少年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之间的德育形成一种渐次递进的衔接关系,主要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中小一体化”[4]。本文认为,探讨“大中小德育一体化”,既要从横向层面考虑价值观培养的作用,又要从纵向方面考虑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衔接,而后者相对来说更加重要。
2.政策依据
建设大中小一体化的德育体系,是党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建成从大学、中学到小学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课程教材体系;要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增强适宜性,各学科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5]。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要分类开展青年思想教育[6],即要探索一条多阶段结合的德育途径。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发出大中小一体化指导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7]。可见,探索德育的大中小一体化是近年来党和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必要性
1.大中小德育一体化是马克思主义系统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把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社会研究,他把整个社会的运作看成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的运动。系统论包括目标与价值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和管理系统等,系统的各个部分既能够相互独立,又有相互联系,一个子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系统的变化。所以,各子系统之间的合理协调,是系统论的效率最优化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不仅仅是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成长阶段的系统衔接,按照系统论的要求,它还是综合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力量等诸多因素的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是一项周密的顶层设计。这样,德育一体化就需要既能从宏观层面把握大规律,还要能够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从细节出发制定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化教育。
2.德育一体化是中外共同的价值塑造需求
目前,国外没有“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概念,但是国外的公民教育概念与我国德育概念比较类似。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公民教育也有贯穿个人成长过程的“一体化”的特征。第一,从内容上说,美国各阶段的德育都以“美国梦”为核心,“美国梦”只是一个口号,主要是其背后的价值取向。除此之外,美国公民教育的内容还特别强调爱国主义和法治观念,这些理念借助漫威英雄等符号在社交媒体广为流传,这是受美国历史和现实影响的结果。第二,从各个教育阶段的衔接上说,美国的公民教育“一体化”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个美国人自孩童时期可以参加童子军,中学时期的夏令营,一直延伸到大学的研学旅行,一种潜在的道德教育影响了人成长的全过程。第三,从教育手段上来看,美国公民教育对启发人的主体性非常重视。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的价值观塑造过程不是依靠呆板的课堂讲授“灌输”,而是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通过开展各种校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特别是进入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总体上说,美国的公民教育更强调实践性,非常注重横向社会、家庭、学校,以及纵向的大中小幼的公民教育形成合力,无论是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手段,都具有“一体化”的特征。
日本的公民教育也是高度一体化的。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就把国民教育列为施政重点,把公民教育中“修身”“忠诚”等道德性的教育列于首位。1879年,日本颁布《修订教育令》,确定了“修身为本,知识为末”原则。这一原则首先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其次才强调知识。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日本政府将公民道德教育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分别是小学低年级(1—2年级)、中年级(3—4年级)、高年级(5—6年级)和初中(7—9年级),在四个阶段有不同的德育举措。因此,日本的德育一体化更重视纵向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继承了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在德育目标方面,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德育课程体系方面,废止了国民政府时期建立的“党义”“童子军”等课程,建立了新的德育课程体系。1950年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将政治课作为中学必修课[8],1957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初步探索在不同年级中使用不同的教材。改革开放后,重新塑造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邓小平在“两手抓”思路下,提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9]的“四有公民”。近年来探索“一体化”德育比较先进的是上海。2005年,上海制定出台了贯穿大中小各学段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2010年,上海开展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实践探索。2014年,上海提出“构建大中小一体化德育体系”,最早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10]此外,北京一些学校也在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上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德育一体化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手段
从纵向上来说,大中小德育一体化需要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这几个阶段的密切配合,覆盖青少年成长的全周期。所以,在一体化的过程中,德育目标要统一,内容要有连接性,教育方法还需要现代化。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工作对于主体性、实践性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在整体上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大中小德育的保障体系[11]。这说明,尽管我们现在有了一体化的要求,但是尚未形成机制,这些在客观上都制约了学生德育实现一体化实效性的提高。
从教育对象的角度,部分学生现在存在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取向,社会道德出现失范现象。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认为,到2018年末,我国网民规模已经有8.29亿,全民互联网普及率为59.6%,其中学生群体占比25.4%,在网民职业结构中居于第一[12]。但现在新兴的新媒体技术如短视频、微博等,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其内容夹杂着许多有害的价值观如享乐拜金、自私自利等,使学生的知识变得碎片化,价值观芜杂模糊。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对于错误观念缺乏判断力,容易受网络影响。大中小德育缺乏有效配合,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我们目前对学生思想道德情况的掌握,成长阶段割裂比较明显。在新媒体时代,多样化的影像资料、大数据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的“档案”,而且能满足日常德育工作的实用需求。
这些情况均需要大中小学道德教育为一体化目标进行深入探索,在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扎实推进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举措
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统一协调的格局,但目前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乏有效衔接的情况。因此,从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三个方面提出解决举措,争取为推动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工作的落实,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效借鉴。
1.加强德育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为德育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队伍是德育工作的关键。“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所以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13]大学是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中小学的德育成果完成积累并二次转化的时期,这一职责主要由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担任。由于其专业性和系统性,中小学德育可以从大学的思政课获取资源,然后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对象转化,形成符合中小学德育需要的内容,而这一转化工作,需要大中小多阶段教师队伍的密切配合。
在大学,思政课主要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但目前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全国高校距思政课教师队伍1:350的配比标准尚有距离,而且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下,教师能够投入到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比较有限。因此,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创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尽快按照国家要求配备齐全的队伍,是提升一体化德育水准的重要一步。
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规定,中小学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其中党组织负责人、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等又是骨干力量。而思想品德课教师除了应该具备基本的教师职业素养以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从事德育工作的能力。”[14]为了贯彻这一目标,中小学教师入职培训阶段可以增加与高校教师的交流,如创造共同培训的机会、召开一体化德育的研讨会、逐渐探索建立大中小德育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交流分享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工作经验,同时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丰富社会科学知识。由易到难,最终建立一体化的大中小德育教师培训机制、实现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资源互补与信息共通,这对于各年级德育教师减轻孤军奋战压力、提高协同作战能力是有益的。
2.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为德育一体化提供良好规范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早在1996年,国家教委就刊发了《全日制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对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甚至具体到每一章,为高中思政课的系统开展提供了系统而细致的指导。[15]2001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将原来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合并起来,从课程精神实质、工作实施细则、教师培训工作等方面做出了详尽规定,[16]距今已经将近20年,我们当下也需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在制度设计层面搞好顶层规划。
以“课程思政”补充“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是近些年来党和国家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各类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作用而提出的新命题。“课程思政”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并在上海多所试点学校积极推行实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了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17],其中就包括“全员育人”理念。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思政课程”专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公共课,而“课程思政”则要求在专业课程中加入思政要素,实现全员育人目的。例如,要在教材方面按照国家部署,在高校统一使用“马工程”国家统编教材,并大力推进中小学学校义务教育法治、语文、历史三科国家统编教材和道德课程的结合。
注重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阶段衔接。目前教育部文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全日制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已经开始探索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统一起来,从小学的“了解”、初中的“理解”到高中强调“运用”,分别开设“日常行为规范”到“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以及“政治常识教育”等课程。教育资源的整合、保障体系的完善、课程内容的改革,最终目标都是实现育人模式大中小的贯通。根据“3·18”讲话精神,当前大中小学在德育中分别有不同的角色。中小学德育应通过更多实践性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如劳动高尚、互相尊重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内涵的要素,为一体化德育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而大学阶段应该开始满足学生对理论性、热点性问题的探索,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中小一体化德育体系的终点,同时是学生走向社会结束学校生活的起点。总之,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发展规律和身心成长特点,提升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8]。
3.利用新技术新理念,为德育一体化注入新的活力
合理使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为德育一体化提供更有效的途径。探索建立青少年成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合理利用信息,全周期掌握青少年德育成长信息。大数据技术手段因其庞大的数据存储量,能够在德育数据上实现“针对每个学生”、记载其成长经历、实践能力、品德状况等目标。相对来说,大数据库更能反映人的成长细节,在这一方面比纸质档案要更加有优势,利用更便捷、存储量更大、也会推动档案文件更加注重实用属性。从操作方面,相关部门和学校需要首先做好制度性设计,制定不同阶段的数据分析重点,根据学生的成长状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德育方案,最后由学校和教师辅导和督促落实情况。目前国内有高校已经开始进行大学生信息化平台探索,但针对中小学,以及探索大中小一体化信息平台尚未出现。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是新技术背景下落实“针对每个学生”理念,发展大中小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更新教育理念,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德育体系。不同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复杂情况要求教育必须要做到“个性化”,充分利用海量多媒体要素,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并以文图、音视频等元素刺激人的感官”[19],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能够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判断,为每个人量身打造德育方案。譬如,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呈现出形象生动、简单好记的内容。同时增加实践性和趣味性,在玩耍的过程中形成潜在价值取向以及道德规范。而对于有一定知识储备与思考能力的初中生,尤其是价值观、人生观已具雏形的高中学生,就可以开始从理论层面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但要充分结合实践。而对于知识体系已经确立起来,同时思考能力更强的大学生,就需要加强学理性的教育,将价值观与理论学习、时政分析结合起来。但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德育工作,都要重视实践教育的作用,比如充分利用外出实践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军事博物馆等,或者组织研学旅行,引导学生更深层地了解社会,为正确价值观培养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
四、总结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价值观多元化甚至碎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加强,德育工作伴随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就显得更加必要。大中小阶段学生各有不同特点,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课程与教材的一体化,还要特别注重不同阶段教学体系的衔接,以及积极采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进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做到不“缺位”,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铸魂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