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意蕴、价值与进路

2020-02-25李铁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培育公众文明

李铁英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公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力量。建设生态文明倘若缺少公众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不仅在力量依靠上无所依托,在目标达成上也没有可能。公众是一个面临共同问题、拥有共同利益、具备共同追求的社会群体。如何能使公众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决条件是借助可靠的多元培育媒介,促使公众普遍树立生态文明观,实现思想观念上的“生态转型”。因此,探讨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意蕴、价值与进路,对于生态文明观真正入于公众之脑、化于公众之情、践于公众之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推进中的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意蕴

厘清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相关概念和实质涵盖,是认识其价值、探索其进路、提升其实效性的理论基础,不可或缺。

1.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相关概念

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为核心,主要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社会观等方面的价值理念和思想理论。“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对于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2]公众,是一个群体性概念,以其在社会中与不同社会组织产生关系的情况而体现出整体性、同质性、多样性、变化性和相关性等复杂特征。公众的生态文明观是公众在认识生态文明和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进行判断、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的指挥,需要借助于教育不断地涵养,以实现从个体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到公众群体生态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所以,可以把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界定为: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培育主体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借助多元的培育媒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我国公众的个体及群体施加影响,使公众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参与的权利和义务,树立生态文明观,并不失时机地储备生态文明知识、提升生态文明认知和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2.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实质涵盖

生态文明观主要包含着五个“观”,所以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实质涵盖是以这五个“观”为主的思想理念内容。对这五个“观”进行诠释,既可以以此回溯生态文明观的逻辑演化脉络,更有助于探寻有效的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进路。

(1)生态自然观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到当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突出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合思想”主张的是“天人合一”,所谓“‘天’就是‘真理’‘法则’,‘天人合一’ 就是要求人要回归其先天本性,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即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依存关系。但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人类社会逐渐实现了由低速发展向中速、快速、高速发展的迅速演进,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引发了“生态危机”,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威胁和挑战。所以,倡导生态文明是时代新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新任务。开展全面、深入、系统的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是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同进化的生态自然观基础上,使公众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

(2)生态经济观 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之前,人类的生存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的约束,人类的生活环境恶劣、生活质量低下。进入工业文明后,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强,人类尽最大可能为改变以往的生活现状而不断努力,试图通过“征服”自然来实现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尽管人类的要求和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是“生态危机”的出现已然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问题的制约越发显著的时代背景下,更要重视转变发展理念的问题,就是“看经济增长,既要看速度,又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4],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改变“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的问题。

(3)生态政治观 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在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使自然生态效益也获得提升,并采取措施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力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市场行为产生负外部性而使得市场失灵。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的关键就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失灵。”[5]于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遵循“生态价值优先”。另一方面,突出政府的功能作用,特别是要加强政策导向和法制保障。要以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为保障,要让“坚持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地生根,要让“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发挥特殊效力。

(4)生态道德观 社会道德代表着人们的一种价值认同,特别是社会“主流道德观”是一定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如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树立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将传统的人和人的道德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强调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和人地公正的观念看法。在人们的传统意识和生活习惯中,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定位不清的,特别是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生态道德观的塑造。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生态道德知识的普及和生态道德理念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树立生态道德观、践行生态道德行为、养成生态道德习惯。

(5)生态社会观 在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凭借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能力提升,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给人类的生产发展带来了财富的积聚。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式发展,人类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这一切的渐次发生,一次又一次给人类鸣钟示警,人类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并寻求新的发展出路。人类逐渐认识到,如果只是一味地索取而不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人口、自然和社会发展这三者将难以相互适应。所以,倡导、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未来人类社会要达成的愿景是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而不再是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和支撑人口的增长,是在实现社会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同步实现社会发展的“生态效益”,走“效率+质量”的生态社会发展道路,促进人、自然、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时代价值

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突出时代价值体现在对社会意识、社会实践及社会形态进行“生态转型”三个方面。

1.社会意识层面:有利于公众生态文明理念的普遍养成

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破坏性,给自然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帮助公众普遍树立生态文明观,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和生态文明社会形态的有效形成提供内生动力。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旨在通过生态文明理念宣介、生态文明知识普及,让公众在反思传统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领会价值观念“生态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在生态文明观的引领下养成并自觉践行五个“观”的价值理念,包括以这五个“观”调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公众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能秉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崇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价值理念。所以,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在社会意识层面,有利于推进公众生态文明理念的普遍养成。

2.社会实践层面: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顺利推进

如果说引导公众的思想观念进行“生态转型”是开展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首要任务,那么通过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来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顺利推进则是中心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若能顺利推进,必然会带来更高效的生态文明成果并惠及自然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促进自然生态的良性运作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工业文明以来,人类视“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为生产活动的追求和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倡导并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就是要引导人类的思想观念实现“生态转型”,这也是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旨归。也唯有公众认知生态文明、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才能不断地获得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才能得到更充分的人力、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应地能够得以顺利推进。

3.社会形态层面:有利于生态文明社会形态的有效形成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所倡导和崇尚的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它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时代发展的实际要求孕育而生的,它代表着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但生态文明社会形态的实现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作用,若没有“人”的参与,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塑造生态文明社会,关键要发挥出“人”这个活动主体的重要作用,要把充分调动“人”的能力作为塑造生态文明的核心驱动力。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是帮助公众建立这样的认识: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经济效益的扩张,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终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和挑战;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符合自然运行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但不会受到约束,反而在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会取得质的提升,人类将会生活在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当中。只有公众普遍树立了生态文明观,引导公众自觉地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才能更好地助力生态文明社会实现。

三、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进路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数、程度和效果有限,这反映出公众的生态文明观树立以及生态文明观培育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探寻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有效进路,应从以下四个主要方面着力。

1.发挥党在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中的领导作用

发挥党在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中的领导作用,可以通过建立党领导公众参与的联动机制来实现。党领导公众参与的联动机制是一种协调和整合力量的机制。系统性和长期性是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作为一项教育工程的突出特点。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其实效性能够得到保证,离不开多种力量相互支撑、协调配合而形成的联动机制。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总揽大局,协调各方力量,是全国一切工作的领导,也是领导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不断取得实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的核心力量和坚强保证。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这其中,公众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推动力量,是生态文明观培育的直接客体,是这项教育系统工程的主角,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但是,因为受到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生活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公众群体以及个体的生态文明观念水平千差万别,体现在有的相关科学知识的认知以及生活生产行为的选择等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有的则明显表现出生态文明的认知不足、意识薄弱、行为偏差等特点。所以,建立党领导公众参与的联动机制,能发挥党在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中的领导、组织和动员的作用,有效推进公众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组织化和自觉性,使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模式实现由“自上而下的单项动员组织到官民交互影响的转向。”[6]

2.发挥政府在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中的监管作用

发挥政府在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中的监管作用,可以通过建立政府监管与公众自觉合力增效机制来实现。政府监管与公众自觉形成合力,既强调了政府的权威性,也调动了公众的主动性。缺乏政府的监管,难以有效遏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会使公众生态文明观的普遍树立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效果。政府通过建立制度实现监管并严格执行。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公众认识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力和创造力,要在发挥政府在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中的监管作用的同时与公众自觉相结合。公众自觉提升生态文明观念水平离不开通过各级各类各形式的宣传教育加以引导。由此,政府可以借助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平台,在每个生态环境保护节日,如“中国植树节”“世界动物日”“世界环境日”等,宣传生态文明观的相关内容,这样就使得公众有更多机会和途径了解到生态文明观的意涵、重要意义以及自己身处其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公众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热情和自愿自觉就比较容易被激发出来,进而影响行为,最后会产生公众生态文明观念水平普遍上升的效果。所以,发挥政府在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中的监管作用,建立政府监管与公众自觉合力增效机制将有助于提升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实效性。

3.发挥生态实践对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中的载体功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活动是人们获得正确思想观念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因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认识活动与教育活动。”[7]生态实践包括生态生产实践活动和生态志愿服务活动等。公众参与生态实践,通过亲临其境地感受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人、事和物,使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受到感染、行为受到影响,实现“载体育人”。

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不断学习方法、总结经验,从而改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同时,人类也变得越来越智慧,更加懂得如何进行社会治理与社会生产。如今之所以倡导生态文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在于人类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然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桎梏,如果不能实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生态转型”,人类将没有发展的未来。正是人类不断地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又善于汲取教训,从而能够在主观世界发生合理转变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生产实践活动对人类认知的独特魅力所在。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客体是“公众”,而公众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无论是政府行政、企业经营、社会运行,还是个人发展,都是在从事一定的生产实践活动,都是为社会的进步不断努力。从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角度,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企业要服务保障、社会要引领风尚、个人要积极响应,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观念意识层面的支持。

志愿服务是指通过一定的行为或采取一定的方式,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提供非营利性、非功利性的服务或者是援助。通过企业、社会及个人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来达到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学习的目的。生态志愿服务活动本身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企业、社会还是个人,都可以通过参与该项活动来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如通过参与环境保护、卫生清洁、城市绿化等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人们能够切身体会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能够体验到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新鲜带来的幸福感。由此,人们便会在无形中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企业生产开始注重生态效益、社会开始形成生态文明风尚,个人开始崇尚生态文明理念。所以,不能忽视参与生态志愿服务活动对于提升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实效性的作用。

4.发挥文化对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氛围创设功能

发挥文化对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氛围创设功能,关键在于通过创设一定的文化情景和文化氛围,发挥文化对于公众的思想和行为的隐性效力。

发挥团体文化建设对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凝聚力。团体文化是指团体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团体成员恪守的共同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团体文化包括团体的精神文化、团体的物质文化。可以通过对这两种文化的建设推进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第一,建设团体的精神文化,引领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一方面对公众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教育,帮助公众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养成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法律约束、制度管理等为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注入积极因素,以保障培育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第二,建设团队的物质文化,服务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主要是通过建设并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让人们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福利”,现如今推行的乡村振兴、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都是通过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激发社区文化建设对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影响力。社区文化,是以社区的区域范围为界限,通过社区成员在社区领域范围内共同努力、共同创造、共同建设而逐渐形成的文化氛围或文化环境。社区文化的形成与建设往往带有一定的“亲民性”特征。所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来推进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是“三化环境”:一是优化社区的自然环境。主要是在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通过植被绿化、卫生清洁、景观设计等方式有效改善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提升社区居民生活的舒适度,由此引导社区居民逐渐养成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生活观念的“生态转型”。二是繁荣社区的人文环境。可以将有关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绿色消费、垃圾分类、文明出行、爱护植被等生活文明理念融入到社区人文环境建设与宣传的过程当中,可以依托社区的宣传栏、社区的读书角、社区的联谊会、社区的文化节等载体,让社区的公众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感受社区人文环境中逐渐使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得以提升。三是完善社区的管理环境。在探索社区管理规范化的过程中设定“绿色社区”的建设目标,并通过强化社区的管理理念、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的“生态性”和“公众价值”,发挥社区管理对于公众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促进作用,有效地推动“绿色社区”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培育公众文明
请文明演绎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漫说文明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