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精神的根据、内涵与价值

2020-02-25张志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抗疫防控精神

张志丹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疫情,新冠肺炎病毒结构的复杂性、极强的存活力、超强的传染性、传播的多渠道等方面特征都极为特殊,造成的感染范围也是空前的。作为几十年来世所罕见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内和全球秩序和治理结构已经并继续会发生重大影响,有专家预测,其对世界秩序和国际治理结构的预期影响将会大于9.11事件,而小于苏东剧变。当下,需要凝练作为抗疫伟大实践之“灵魂”的抗疫精神,同时结合抗疫实践经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鲜实践,讲好中国抗疫的故事,发挥抗疫精神对于抗疫全胜和民族复兴的推动作用,同时发挥抗疫精神对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谋取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牵引作用。

一、抗疫精神的根据

一个精神能否成立,要看其特殊的背景,特殊的实践,特殊的文化,否则,就会东一个精神,西一个精神,会招人厌烦。将抗疫实践放在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中来衡量比较,不难发现其独一无二、史无前例、戛戛独造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就构成了抗疫精神的根据,下面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谈:

1.就疫情本身来说,具有超级的防控难度

(1)从传播速度来说,是最快的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迅速扩散爆发。病毒人传人的特性和超强的存活能力,使得疫情传播不仅是点对点、点到线的单一路径传播,而是点到面的超几何级数的快速传播,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病毒一旦进入人体,便迅速展开疯狂攻击,初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症状相似,难以有效确诊。初期感染的症状表现极易让人忽视和麻痹大意,助长了病毒的快速传播。在工作、学习、生活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人们每天的公共社交活动极为频繁,病毒“接触即容易传染”的特性,让病毒在广阔的“公共”环境中迅速滋长。欧美等国家文化和生活习惯,特别是贴面礼、亲吻礼和不带口罩等生活方式,加剧了病毒的传播速度。党中央从疫情爆发之初就第一时间科学判断分析疫情传播情况,以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崇高理念和价值追求,第一时间开展最严格、最有力、最全面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的快速传播,为世界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时间。

(2)从感染范围来说,是最广的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疫情,新冠肺炎病毒结构的复杂性、极强的存活力、超强的传染性、传播的多渠道等方面特征都极为特殊,造成的感染范围史无前例。从目前世界各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研究来看,疫情在多国多点爆发,以多国多点的点点星火,蔓延到世界范围的大火燎原。新冠肺炎病毒的“毒性”是造成感染范围最广的直接原因,同时世界各国的重视程度、应对措施、制度体制弊端也间接助长了疫情的蔓延。与中国举国行动、上下一心、集中力量全力应对疫情的人民战“疫”相比较,世界部分国家视民众生命为草芥,无视健康,误导和欺骗民众,政客间推诿扯皮,对其它国家隔岸观火、指手画脚,甚至是通过无底线“甩锅”他国,转移本国民众的视线和责难,推卸责任(给美国30多亿口罩,美国政要一边骂中国,一边要口罩)。这些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直接造成了其国内疫情的流行肆虐和疯狂蔓延,更是助推了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迅速传播,给世界其它国家疫情防控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威胁了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3)从防控难度来说,是最大的 这次疫情的大爆发是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严重威胁,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疫情防控难度是人类疫情史上最大的一次。一是病毒溯源、毒株分离、试剂有效药物和育苗研制时间紧难度大,疫情防控经验和有效治疗方案实施和推广难度大,难以短时间内有效解决疫情。二是病患治愈需要集中全国医疗资源,疫情大规模大范围爆发让医疗资源短期紧张成为常态,医疗体制机制难以有效应对这样突发的大规模的重大疫情。三是疫情防控需要每个人、整个国家和全世界携手应对,如何有效动员全体民众、集中全国力量,实现全国疫情防控一盘棋?如何切实有效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疫情?这是疫情防控最为关键的问题。中国疫情防控经验为全世界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但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在意识形态上对中国疫情防控的不信任与指责,对中国支援世界各国疫情防控的“乱加猜忌”等,不但没有形成有效的疫情防控共同体,反而严重阻碍了全球合作抗疫,无端增加了全球疫情防控的难度。

从决胜目标的交叠度来说,是最密的,由此进一步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2020年对我国而言是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中国面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的重要任务,事关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任务进度和顺利实现。同时,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年任务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全面谋划“十四五”任务目标的重要设计和规划之年,是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期。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我国构成了多方面的挑战,有效防控疫情、捍卫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多重决胜目标交叠,密度之高、任务之重、时间之紧,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疫情影响之下,既要解决迫在眉睫的疫情蔓延,又要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既要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又要完成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任务,针对多重任务叠加、决胜目标交叠的实际,中央提出了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共克时艰、赢得胜利。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和重大胜利,正向着相互交叠的多重决胜目标奋力迈进。

2.从抗疫的实践效果来说,成效显著、全球第一

抗疫效果的得来,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1)从中央重视程度来说,是最高的 正是由于抗疫的难度和复杂性,党中央对待抗疫绝不含糊,当做一场“战争”对待,认为是阻击战、人民战、总体战,必须全力打赢,不全胜决不收兵。这次疫情危及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大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和防控举措,举全国之力应对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疫情防控工作,对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作为党和国家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来抓,以坚强有力的核心力量赢得疫情防控胜利。中央多次召开政治局专题会议研判疫情情况,针对疫情防控及时部署、科学决策、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带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2月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再接再厉、英勇斗争,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1]党中央视疫情防控如“战争”,坚定决心信心、运用举国体制、倾全国之力以应对疫情战争,足见党中央对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疫情防控的实践与事实证明,正是党中央对疫情最高程度的重视,才有效控制住了疫情,最大限度和最大程度上确保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的遏制了疫情在全球的蔓延。

(2)从人民参与度来说,是全员性的、“全国一盘棋” 这场战“疫”是一场人民战争。病毒人际间传播的特殊性,让每个人、每个家庭和单位社区及公共场所,都成为病毒攻击的对象和滋长传播的空间。每个人都是战士,需要全员参战,才能赢得胜利。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党组织有力组织党员、广泛动员群众,以武汉和湖北为中心,开展了一场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一座城市、一个社区就是一个战场,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战斗单元。医院和社区就是前沿阵地,医生、科研人员、生产工人、社区工作者、新闻记者、快递小哥、志愿者……各个行业形成了千万条战线,投入到全民战“疫”之中。无论是奋战在一线,还是在后方提供保障支持,还是居家防护,从人民参与度来说,这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全员参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斗。全体中国人民在思想上行动上全员全身心参与到疫情防控中,为这场人民战争注入了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员参与的人民战“疫”,必将实现人民的胜利。

(3)从科技含量、组织严密度和防控效率来说,是超级的 一是抗疫中的科技含量包括抗疫中社会治理的科技含量,抗疫方面的科技含量。社会治理方面我们史无前例地使用了高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中国疫情防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2],采取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措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二是坚持科学防控,采取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第一时间全力救治病患,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同时,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科研、临床、防控一线协同作战,跨学科、多领域专家及团队联合攻关,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以强大的动员能力,从中央到地方、从社区到家庭到个人,把全社会严密有序高效组织起来,十四亿人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让疫情无处遁形。这种动员力组织力号召力,不仅展现了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也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效能;三是坚持依法防控,让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严密衔接、高效运行,集中治疗与重点防控相结合,解决当前疫情与长远防控体系建设相结合,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综合发力,疫情防控效率事倍功半,局部治理与整体预防均成效显著。四是具有超级的防控效率,“要及时总结和运用好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围绕暴露出的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理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3]这场战役是科技战,也是综合实力战,党中央以超级的组织严密度和超级的防控效率协调多方力量、多种资源,实现了科学战“疫”、精准战“疫”、胜利战“疫”。

(4)从国际合作的需要度来说,是最强的 这次疫情再次印证和诠释了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无论是从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速度、感染范围、防控难度,还是世界各国疫情防控的实践来说,都空前迫切的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对全人类的威胁。“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全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4],这是对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最生动最鲜活的真谛诠释。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出批示,要求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出“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5]中国举全国之力及时应对,并以大国担当第一时间向世界发出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开辟了国内疫情防控和国际合作抗击疫情的两条战线,以大国责任和使命担当,坚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维和举措捍卫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在疫情防控中,中国全方位、全过程、多领域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世界各国、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团体和专家学者开展广泛合作,向国际组织和多个国家援助防疫物资、派出医疗专家,以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国家合作,为世界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树立了光辉典范。

(5)从全球的显示度来说,也是最亮的 世界疫情防控中,中国这边风景独好,尽管中国不是没有付出巨大代价。从根本上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充分展现,中国战“疫”全球瞩目,全球最“亮”。一方面中国以坚实的行动和有力的举措,有效阻止了疫情的快速蔓延,迅速、有效、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世界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提供了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中国疫情防控公开透明,积极加强国家交流合作,真情实意、毫无保留、力所能及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帮助,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大国使命与责任担当。特别是,中国始终信任与支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二十国集团等国际组织加强国际合作联合抗击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提出的倡议振耳发聩,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携手世界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信心、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坚实有力的实际行动,为全球早日战胜疫情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中国以疫情防控实践成效和实际行动,有力反击和驳斥了国际上诋毁和抹黑中国疫情防控、污蔑中国传播疫情危害世界的邪恶论调,以胜于雄辩的事实击碎了西方的话语霸权,让西方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不攻自破,切实增强了中国国际话语权。

(6)从防控效果来说,目前是最好的 中国疫情防控实践效果堪称完美,中国疫情防控经验堪称典范。首先,中国行动迅速,第一时间科学研判,及时准确施策,及时向世界预警并分享病毒研究数据信息和防控经验,有效阻止了疫情大范围大规模爆发和蔓延。其次,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注重综合应对、精准施策、科学防控,最大程度提高了检测率、治愈率,最大程度降低了感染率、病亡率。再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指导之下,举国行动,以世所罕见的“规模”全力应对,集中力量救治病患、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构建防控体系机制,有效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再次,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把疫情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降到最低,社会生产生活安定有序,长期向好势头良好。最后,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主动帮助世界其它国家和国际组织抗击疫情,以坚实的中国行动和中国力量推动全球疫情防控向好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抗疫精神的内涵

任何一种精神孕育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后者的独特性决定前者的独特性。抗疫精神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抗击“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疫情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在新时代的大灾大难中得以升华的民族精神,是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彰显。伟大的斗争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必将成全伟大斗争的胜利。在疫情防控的艰难斗争中铸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新丰碑”和时代精神的“新标杆”,也是取得抗疫战全胜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密码。

1.坚定信心、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

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然而,改变世界谈何容易,抗疫实践尤其如此。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离不开勇于担当,攻坚克难、闻令而动、不畏艰险的英勇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7]打好抗疫战争,坚定信心、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主要体现有二:

一是有无往不胜、迎难而上的信心底气。夺取抗疫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底气哪里来?既不会平白无故从天而降,也不会无头无尾自动生成,而是要从中国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来,从抗疫战况和良好的管控态势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8]“坚定信心”位于十六字总要求之首,贯穿抗疫始终。在困难面前,乐观自信比黄金还珍贵,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信心”二字,为大家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始终坚信只要从容不迫、信心如磐,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就没有越不过的坎。伟大抗疫精神的精髓在于“抗”,就是坚持不懈与病毒抗争、与困难搏斗、与时间赛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各地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区前往湖北和武汉支援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9]

二是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此次疫情犹如洪水猛兽般来袭,形势之严峻,情况之紧急,只有对疫情的未来发展情况及时作出预判和分析,并且要对疫情防控中的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作好战略预警和应急方案。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是需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时刻保持警惕,积极处理疫情期间的各种矛盾,坚定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领导和安排,生动践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立身为旗做好率先垂范,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站在抗疫工作的前沿。新冠肺炎疫情汹涌来袭,无数的医护人员、人民警察和党员义工等等奔赴一线,日夜奋战、辛勤付出,为全面夺取抗疫胜利奉献自己的一己之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越是在灾难面前,越是能够凸显出抗疫英雄们英勇奉献、护民周全的品质,新时代的中国脊梁已然在疫情面前昂然挺立,抗疫战场所及之地便是责任担当所到之处,亦是斗争精神花开之地。

2.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疫情防控是一项高难度的复杂性科学,在党的领导下万千中华儿女风雨同舟、抗击疫情是夺取此次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定盘星”。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和战略部署安排,“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0]等话语,深刻说明了此次党中央对疫情防控狙击战的高度重视,更激发了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共同抗“疫”的信心和决心。此次疫情不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防护工作的大考,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效能的大考。多难兴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11]为此,一方面,要下好“一盘棋”,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跟随党中央步调,及时践行上级领导的决策部署,把防疫和抗疫工作落到实处,与人民群众上下携手共同夺取战“疫”的全面胜利;另一方面,要下好“一盘棋”,就必须要仅仅依靠人民群众,坚持走好抗疫的群众路线,打好人民战争。此次疫情的特殊性是“现象级”的,党中央对疫情防控的决策安排和部署更是史无前例的,无论是封城封路还是居家抗疫,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落实都需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才能形成抗击肺炎病毒的强大保护屏障。新冠肺炎疫情病毒感染迅速,侵人于无形之中,极大的损害和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因此这是一次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的抗疫行动。抗疫攻坚战中,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社区到校园、从决策到实施,全党全国人民迅速行动并有序组织起来,以前所未有的高配合度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共同构建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防火墙”。随着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令一下,14亿人民群众集体听从中央安排,令行禁止,“宅”家抗疫,无论是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还是从四面八方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抑或是每一位普通的人民群众,这不仅充分印证了“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更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3.人民为本、生命至上的大爱精神

激情的理性和理性的激情是干成事的保证。生命重于泰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12]这不仅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民性原则,也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突出了党和国家“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最广发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实践意义。人民为本、生命至上作为抗疫精神的重要内容,更是诠释时代精神、回应人民心中所盼的迫切之需。

打赢抗疫斗争,需要责任担当、勇气豪情,同时必须相信科学、崇尚理性,决不能为所欲为,跟着感觉走。随着疫情的急速蔓延和爆发,全国人民、党政干部以及广大奋战在一线上的医护工作者们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从决策到实施,科学合理、紧凑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和后续观察治疗工作。上至党中央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下至各级党委组织到人民群众,无一不在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安排的指挥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本、生命至上的态度和勇于创新、崇尚科学的信念,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于瘟神病魔的笼罩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坚决打赢。”[13]在党中央的指挥和协调下,各级党委组织坚决贯彻和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通过实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等科学策略,调动各领域各方面和各主体互相协同配合,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

此外,这种大爱精神还体现在全社会力量的集中参与上。在这场重大疫情中,人民军队高效投送疫情防控物资,抽组医护人员参加医疗救治;海关开辟绿色通道,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火速入境;企业加班加点生产,疫情防控物资全国统一调度,全国各地运送蔬菜等日用品驰援湖北;监管部门严控物价,保障居民生活正常有序;权威渠道透明公开发布最新消息,准确告知、减少疫情扩散,及时辟谣、疏导恐慌情绪等等无不有力彰显出了无数中国人民无私无疆的大爱精神。疫情防控是一场与病毒较量的艰苦斗争,也是一个展现大爱之心和时代之美的感人历程。面对危机展现大爱,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多难兴邦精诚志,同心同德显担当,这份在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中体现出的无私之爱此刻遍布于疫情防控的最前端。

4.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对抗疫来说,尊重规律、求真务实就是尊重事实、把握规律、精准施策的战略举措以及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科学防控的理性意识。疫情面前,不能靠不讲理性和科技的“硬核”,需要尊重抗疫的科学规律、加快科研攻关,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高扬科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14]广大医护工作者和医疗科研专家落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加快医学科研,全力救助患者,加紧科普疫情相关的科学知识和防护措施,完善救治方案,提升治愈率和出院率,充分体现了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行医理念;万千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学习疫情期间的自我防护知识,配合体温监测及活动范围登记等工作,做到少出门、不串门、少接触、少交流,不恐慌、不传播、不造谣,坚决以各种方式杜绝病毒传播和谣言丛生的机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又让抗疫工作如虎添翼,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些充分体现了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5.命运与共、大道不孤的天下精神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较量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病魔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15]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中国的“大考”,也是对世界的“大考”,需要各国政府坚持以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为价值基点,共建共享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不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力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本着对本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全社会动员控制疫情蔓延和向外界传播,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通报分享中国疫情防治情况,为维护和健全开放合作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天下大爱,汇集起同疫情顽强斗争的磅礴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16]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中国在做好本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始终秉承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继续积极同各国开展不同形式的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一方面,与世界卫生组织、欧盟、非盟等组织和有关国家建立了技术沟通机制,及时提供中国疫情防控和诊疗技术指南的更新版,通过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形式支持中外专家交流分享疫情防控经验技术,共同提升相关国家疫情防控和诊疗、疾控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等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专家团队,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数千万防疫抗疫救灾资金,向有关国家捐赠口罩、药品、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向一些国家出口急需的医疗物资和设备。与此同时,在国内加快研发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并承诺将疫苗研发成果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使用,为全球抗疫奉献中国力量;在国际社会上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与非洲国家携手建立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与联合国一同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与G20成员国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17]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以邻为壑、零和博弈的错误做法,在展现负责任大国道义担当的同时,积极推动世界各国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共享共赢,切实担负起各方应尽的责任,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把人类的前途命运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

三、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民族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刻也不能没有精神支撑。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8]抗疫精神的本质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传承,革命精神的时代升华,时代精神的真正呈现。概言之,其思想价值和实践价值主要如下:

1.抗疫精神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达到新高

从抗疫精神生成来看,领导主体是党,参与主体是人民群众,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抗疫精神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指导思想来说,指导抗疫并形成抗疫精神的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果我们把精神理解为伦理精神,或者价值观,判定一种精神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一种重要根据是其依托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如果没有科学历史观作为支撑,价值观就会迷失方向,也无法区分价值观的高下。

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抗疫精神彰显了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何这样说呢?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过程,一方面离不开精神因素,即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离不开中国实践及其智慧。同样,抗疫精神也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的,它是中华民族长期斗争实践中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抗疫精神就是这种民族精神的具体的时代表达,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等精神传统的传承和发展。进言之,马克思主义“三化”不仅能够生产新的思想、理论,而且可以生产价值、精神,由此可见,抗疫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抗疫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价值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取向的凝练与表达。换言之,也可以说,抗疫精神的本质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传承,革命精神的时代升华,时代精神的真正呈现。

一个民族有无文化自信,除了文化的历史辉煌及其魅力之外,更为重要的要看能否结合自身实践和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地创造出新的文化。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的逆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立足中国实践,结合全球实际,创造出新的不断与时俱进的新文明、新文化、新精神,是文化自信的本质。抗疫精神体现了历史与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体现民族特色,这种特色是对国内各主体间的文化和精神的凝聚度、认同度的深刻表达;另一方面体现世界性特色。抗疫精神有着命运与共,同舟共济的天下精神。可以说,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伟大抗疫成就和抗疫精神必将唤起文化自觉,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时,必将获得世界各个民族国家的广泛认同,增强国际影响力与亲和力,进而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智慧。抗疫精神是中国的一面精神旗帜,充分体现出开阔的国际视野与世界眼光,不仅成为民族国家奋进的不竭动力,有利于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发挥精神的凝聚力量和纽带作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从而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

2.抗疫精神有助于凝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19]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我们之所以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归根到底靠的就是民族精神这一制胜法宝。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此次突发疫情,是一次大考,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能力是一次大考,对我们文化自信与否也是一次大考,锻造并发挥抗疫精神,推进抗疫实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更是一次大考。精神的展现与抗疫实践的推进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既在推进抗疫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精神力量的动力和纽带作用,又在抗疫实践中丰富、发展中国精神,向世界昭示中国精神。抗击突发疫情不仅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风雨同舟的经历还形成了党心、民心、军民的空前凝聚。党群、干群、军民、军政关系的空前密切,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再次显现,为精神文明建设昭示了前进方向;抗击疫情中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强烈的感召力量。凝练抗疫精神不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为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力量。从目前来看,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期,凝练抗疫精神,必定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支撑。从长远来看,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练抗疫精神,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共同的生存境遇、共有的经历中形成的价值共识和文化精神。凝练抗疫精神能够找寻各主体间最大的价值共识和公约数,进而将多元主体凝聚在一起,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最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伟大事业凝聚磅礴的中国力量。

3.抗疫精神有利于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众志成城、付出巨大代价,共克时艰,换来了中国抗疫实践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效率和我们的“制度优势”“治理效能”,但是国际舆情中“甩锅中国”、“抹黑中国”的声浪可谓此起彼伏,制造了诸多“莫须有”的“中国阴谋论”,比如“中国道歉论”“中国有罪论”“中国瞒报论”“中国赔偿论”等抹黑中国的谬论,由此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白热化、斗争常态化。在抗疫斗争仍在继续、国内舆情复杂,同时西方甩锅抹黑我们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重点要讲述中国抗疫的经验、中国抗疫的故事,击破西方敌对势力的谣言,其中凝练抗疫精神,并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自从苏东剧变以来,关于意识形态和民主的国际话语权,一直掌控在西方国家手中,中国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国际话语权有所好转,但是根本性的逆袭和“翻身仗”还没有打出来,目前,国际舆论斗争格局中我们仍然处于“西强我弱”,相当大程度上存在着“有理说不清、说话没人听”的尴尬局面。这一次疫情爆发后,西方某些国家 “馊招迭出”“洋相百出”,而我国“举措频频”“高招迭出”,这是谋求意识形态和民主话语权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因此,凝练和宣传抗疫精神,有利于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打好主动仗,扭转在抗疫国际舆论场的被动局面,从而有利于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

猜你喜欢

抗疫防控精神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团结抗疫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