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馆员与教师合作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探讨
2020-02-25高文华李晓梅
高文华 李晓梅
(1.绥化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绥化 152061;2.望奎县图书馆 黑龙江望奎 152101)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要求学科馆员在履行基本职能的同时,与高校教师开展合作,以此提升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培养,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和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图书馆服务中,学科馆员应肩负起图书馆、专业教师及大学生之间的纽带搭建功能。因此,学科馆员积极有效地与教师合作,可以提升图书馆的形象和地位。
一、合作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一)运用资源培训提升合作意识。图书馆员承担对学生进行各种数据库和各学科教师检索技能的培训,根据学科教师教学的需求,提供培训和网上咨询服务工作。由于学科馆员长期在图书馆工作,他们在电子资源、文献检索、项目查新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因此可以由馆员来介绍相关的信息检索技能知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对运用网络电子资源对专业学科教师展开检索技能的强化培训,针对重点检索内容建立合作。只有不断提升专业学科教师的合作意识,运用平台优势资源和服务功能,以面谈、电话、授课、邮件、网页等形式与专业学科教师互动交流,打破传统单向服务模式,向教师提供多层次合作的针对性服务,明确信息素质教育是新时代变革下学习的目标[2]。其次,通过学科馆员对专业教师和学生培训的同时,运用校园平台,在网络上搭建师生互动交流网页,以专业需求为服务空间,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信息素质教育的接受情况,疑难问题或意见,和学生互动,进行学术思想的讨论。
(二)夯实合作双赢的基础。在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由学科馆员与教师一起来完成某一专业的课程。学科馆员与专业学科教师各负其责,分工明确。由于学科馆员长期在图书馆工作,缺少教学实践经验;专业学科教师在一线的教育经验和专业领域的教学能力是学科馆员所缺少的能力。因此,学科馆员与专业学科教师利用自身优势,在合作开展授课中进行优势互补。设置有针对性的信息素质教育,拓展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在专业学科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学科馆员与专业学科教师把信息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结合起来,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加强教学实践性,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信息检索技能,从而夯实学科馆员与专业学科教师合作双赢基础。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实现模式
(一)通过网络资源的开发实现。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丰富,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供教学与学生广泛使用。可是如何开发网络资源,是图书馆员的工作重点。例如:CALIS资源庞大,怎样使这些网络资源更好地方便教师和学生学习。由于图书馆员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只限于图书馆信息等方面,对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并不熟悉,因此,无法在信息服务中传授给学生具体的专业学科内容。如:我校的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食品发酵方面的课题,如何进行文献检索,知识结构限制下的图书馆馆员就需要食品专业学科教师共同沟通解决。在沟通合作中,学科馆员处于主导低位,通过专业学科教师的辅助,向学生传递有关数据库选用与信息检索的指导;专业学科教师合作参与讨论授课内容和信息素质教育,并以专业需求为基准,对课堂内容进行问卷调查设计,批阅和布置课后作业。由此可见,通过使用网络资源合作开展,对食品专业的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更具有专业针对性,符合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
(二)通过教师教学内容实现。信息素质教育是通过学科馆员与学科专业教师合作开展,以提高学生信息素质能力为主的教学。学科馆员将相关信息素质的培训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教学内容实现提升合作开展的有效性,也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学科馆员与学科专业教师引导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发挥内在能力的空间,达到提高其专业信息素质的目的。这种方法的实现,需要课前学科馆员与学科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根据需求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由此可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在这方面,纽约城市大学图书馆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开设的“妇女研究导论”课程中,通过设计问题,主动引导学生,在网络信息源查找分析信息,在课堂讨论中进行互动交流,学科馆员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让学生起主导作用,学科馆员主动地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3]。
(三)通过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实现。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简称IC,是通过学习交流、研究、协作,促进读者进行信息素养培养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信息共享空间作为全新服务模式,IC综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内容庞大的信息资源,在学科馆员、专家和读者建立的平台下,共同讨论、研究,提高读者的信息素质教育。在一站式服务中心,计算机专家、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专业指导教师和多媒体工作者以娴熟的专业技能在信息共享进行互动交流。空间里的学科馆员、专业教师、学生对学术交流的自由性,打破课堂式教学的陈旧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求知欲。在IC 空间里,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可以自由地探讨教学内容,自由分享信息,参与者直接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及各种数据库,对教学问题采取解决措施。目前,通过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实现的IC 模式,是学科馆员与学科专业教师合作发展的最佳方式,也是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4]。
三、信息素质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在信息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信息素质教育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在信息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沟通好图书馆、院系、教务处、学生处的联系。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教育观念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各级教学主管部门要各行其职,合理制定信息素质教育规划,重视推行实施的有效性,对国内外成功案例和新进教学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把这项工作列在教学计划中去,和专业教师联合去做。专业教师在信息素质教育上起主导性作用,学科专业教师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主动与学科馆员资源共享,针对学生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为手段,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自律性,把信息素质教育融入到高校院系教学中去[5]。
(二)优化馆藏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是信息中心,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信息利用的主要承担者,建设高质量的馆藏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和加强文献资料与调研工作,通过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学者及学生的图书荐购和调查问卷中,开展不同的图书采购形式。如:订单采购、现场采购等,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满足率和利用率,重视对学校重点学科文献和特色学科的图书采购,以及各类专业数据库的购买,形成具有特色的馆藏文献体系,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保障。由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有限,还不能全面系统的搜集所有信息资源,本校图书馆资源以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尤其是针对专业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应加强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拓展,与其他图书馆进行共建,让具有全国性、地域性、本系统的资源发挥共享功能。如,与CALIS、CASHL联合共享资源,从而形成功能强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三)整合学科资源,推动教学实践性。目前,大学生不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究其根源在于一些大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了解使用的片面性,不能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身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学科馆员、学科专业教师如何通过资源整合,合作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中,是推动教学实践性的主要模式。开展由图书馆与教学部门、院系,进行各种实践性教学,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围绕信息查询获取有效信息资源,通过处理、综合评价对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合作展开设计,在教学内容上侧重计算机检索,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信息实践,在教学形式上采用新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应积级提高自己获取和应用信息的技能,方便、快捷的了解信息服务的基本设施,计算机查询等现代技术,以及各种文献检索系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专业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新模式,增加实践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信息素质教育做基本的保障。
(四)提高学科馆员的自身素质。信息化时代学科馆员的工作,已经完全依赖于计算机与网络,学科馆员不仅要有过强的图书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网络操作技术,还要具有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都了解的综合能力。学科馆员要不断地跟踪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研究方向。要熟悉和开发馆内各种数据资源,因为数据资源的开发是快速有效获取相关信息知识的手段,开拓眼界,加深对知识的学习,通过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并组织出可利用信息资源,提供给所咨询课题的专业学者或教师。学科馆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激发信息潜能。同时,学科馆员还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利用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扩容性,采用与时俱进的技术,建立与读者交流互动的粳米关系。以高校院系、专业学科教师和图书馆馆员为基础,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网络,保持和专业教师、学生的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科馆员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会议等,强化学科馆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养,不断改进学科服务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