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东北城市娱乐方式特征研究
2020-02-25谭玉秀
薛 萌 谭玉秀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清末,关内移民的进入,使东北改变了清朝中前期以来长期处于封闭式的状态,人口大幅度的增加、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其他地区的娱乐活动形式进入东北。加之,东北城市的开埠,使东北与以日俄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联系日益密切,外国娱乐方式也随之涌入。中外娱乐方式在东北不断地交流、融合,为东北地区市民的日常娱乐方式的重大变化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和条件,使其呈现出中西混杂的特点。
一、中西娱乐方式混杂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开埠,使以日俄为主的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娱乐方式传入,给原本处于闭塞状态的东北带来了很多新形式、新内容的现代娱乐活动方式,使东北的娱乐活动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东北传统的娱乐方式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中西娱乐方式混杂的特征,满足了东北地区城市居民的日常娱乐活动需求。
(一)传统娱乐方式的存续与消亡。步入近代,东北地区的传统娱乐方式呈现出两极分化式的发展状况。部分传统娱乐方式伴随外国娱乐活动的传入,以及自身缺少表演艺人等原因而消亡。而有的娱乐方式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形式和姿态,更加受到东北民众的喜爱。无论是逐渐消亡的传统艺术还是继续发展的传统娱乐方式,都对这一时期东北民众的心理和生活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东北的鼓曲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多样,其中最为主要的有太平鼓、子弟书和东北大鼓等。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子弟书这门艺术表现形式因缺乏表演者、缺少有兴趣的听众等原因,成为一门绝唱。子弟书又被称为“弦子书”“太平歌”等,在清朝中期曾经盛行于满族八旗之间,并在雍正和乾隆时期达到其发展的至高峰,拥有“东城调”“西城调”“卫子弟”等多种流派和唱腔[1](P145)。子弟书在清朝中期主要流行于八旗子弟间并以八角鼓作为演奏的乐器。1900年后,清朝的衰落使一些八旗子弟为了营生,进入茶馆、剧院等地进行演唱,使原本八旗子弟的“高雅”活动,成为市民的日常娱乐方式,伴奏的乐器也由原来的八角鼓改为三弦,而新创作的作品也更加趋向通俗化、大众化[2](P180)。20世纪20年代以后,子弟书的演唱形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有些曲目,例如满汉合璧的《寻夫曲》《寻梦》[1](P147)等虽保留了下来,却没有改变子弟书消亡的命运。
而另外的一部分艺术表现形式却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推陈出新的发展着。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东北的二人转、说书等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东北外来移民的迅速增加,为二人转艺人在大量的吸收和借鉴河北梆子、莲花落、大秧歌等其他区域的地方艺术特色,形成丰富的音乐唱腔和表现形式提供了一定的舞台和发展机遇。例如在唱腔方面,二人转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3](P26)之称,可见其唱腔样式、种类之丰富。除此之外,二人转还吸收东北秧歌的手绢、扇子等表演道具,以及凤阳花鼓等多个地区的戏剧成分和表演形式,形成了跳跃、扭动、抖腕等表演动作,以及手玉子、挎大板等多种舞蹈特技,促进了二人转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形成了载歌载舞,歌舞并重的艺术表演形式。
清末民初,社会的巨大变革对东北民众的娱乐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论是消亡的艺术形式还是不断发展的娱乐活动方式,对民众而言,都是日常娱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对民众的心理和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了这一时期民众的精神状态和当时社会的主要风气。
(二)西方娱乐方式的融入。清末,以俄国和日本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侵略,导致大量的日本人和俄国人移居到东北地区。为了满足这些侨民的日常娱乐生活需要,大量的西方娱乐方式传入东北地区,推动了近代西方娱乐方式在东北的传播与发展。
东北最早的电影院是哈尔滨市的考布切夫电影院,创办于1902年,为俄人考布切夫所建,当时播放的电影主要为黑白的无声欧美片[4](P66)。电影作为外国的舶来品,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皮影戏、戏曲等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受到了东北民众的欢迎和喜爱,使很多开电影院的俄国人和日本人赚的盆满钵盈。外国电影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融合后,在一批老前辈的不懈努力下,促使了中国的第一批本土化的电影——戏曲纪录片的产生,受到了当时民众的大肆追捧。戏曲纪录片的产生标志着国产影片的诞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哈尔滨的马戏团表演的马戏也同样精彩。马戏团主要来源于俄国,当时来演出的大都是俄国人,所演的剧目也大都是俄国戏剧,但偶尔也会有黑人来演出。黑人的出现更加刺激了民众的热情,使很多的民众甚至只是为了看到“浑身上下全黑的人”而去买一张马戏团的票。
东北地区娱乐方式东西混杂的特点,为民众的娱乐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范围,丰富了市民日常生活的活动内容。同时也使长期处于相对闭塞状态的东北地区,接触到以日俄为主的外国文化和娱乐方式,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清末,外国娱乐方式在东北的传播,较少的受到关于政府方面的干预,但是就其发展形式而言却不尽如人意,外国娱乐活动方式在东北真正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民国。因为大多数文化的传播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一个由排斥到接受的过程。东北民众受到封建思想束缚对于外来事物有一定的排他性,但中外之间的文化、经济等各方面交流的加强,不仅促使外国文化在吸收借鉴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与中国文化结合融入市民之中,更使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发展着。
二、娱乐形式休闲健身并重
近代东北的娱乐方式,既有相对休闲惬意的戏曲、茶园、电影院等,又有相对注重健身的竞技运动,如田径、游泳、滑冰等。休闲与健身并存,是清末民初娱乐活动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
茶馆、电影院、剧场等就是近代东北休闲类娱乐活动场所的代表。以奉天为例,在19 世纪时奉天的茶园还仅仅只有两家,分别是全盛茶园和长发茶园,但是到1907年奉天城内仅就砖木结构造型的茶园就已经达到了7家,这还不包括临时性的席棚茶园[5](P107)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茶园的数量逐渐增加,此时的茶园已经成为了普通民众的一个日常休闲娱乐场所。
清朝中前期,喝茶还是文人雅客卖弄风骚之举,而看戏更是上层社会的主要娱乐活动方式。而且此时茶园的经营主要以品茶为主,看戏为辅,座位只收茶钱不收票戏,观众一边喝茶说话一边听曲,故称茶园[6](P448)。民国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对日常娱乐的需求增加,也常常进入茶园中听戏。茶园也由最初的以喝茶为主、兼以看戏的经营方式,转变为以看戏为主,兼以喝茶。普通民众在茶园中看戏已经是时代发展的一个潮流和趋势,并且成为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茶园的经营者为更好地适应民众的需求、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将戏曲表演的质量高低作为衡量茶园生意兴隆与否的重要因素。“当时茶园的演出还是以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主。外国的魔术、马戏等需要去外国人专门开设的戏院才能够看到,例如达尼洛夫戏院、露天剧院等的出现就是很好的证明。
电影院亦是近代东北民众休闲娱乐活动场所中的一种。无论是电影还是看戏喝茶等娱乐活动,对于多数的观众而言,是完全不需要像赛跑、滑冰等竞技活动那样需要亲身去体验,只要单纯地坐在座位上喝茶,看台上的人表演就可以获得乐趣,所以是一种相对休闲惬意的娱乐方式。
近代,人们意识到加强身体锻炼的益处,所以民国前后尤其是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地区修建了一些体育场所并经常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1920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出资建立了奉天第一个体育场——小河沿体育场[7](P270)。里面设置有田径场、足球场等体育场所以及一些体育设施。在奉系军阀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这里还曾经举办过第九届华北运动会,打开了国人对于体育运动的新视野,促进了体育运动在东北的传播和推广。后来其作为奉天公共体育场,供普通市民娱乐休闲之用。
东北社会各界都十分注重对个人身体素质的锻炼。政府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主要体现在推广体操的训练方面,甚至还设立了专门修习体操的学堂。欧洲的一些娱乐方式如击剑等,不仅增加了学生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尚武精神,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奉系军阀时期,体育作为很多东北地区学校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旨在促使更多的学生加强身体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东北大学作为东北著名的大学,曾开设体育课程,并且专门聘请外国人担任体育教练;甚至在校长张学良的支持和鼓励下,招收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成立了具有较高水平的体育运动队,促进了全校以及东北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张学良还曾经通过“汉卿教育资金”资助各校安装体育器材,鼓励学生进行体育活动。[8](P17)东北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为东北民众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娱乐方式休闲健身并重的特点,既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又促使民众锻炼身体,提升了市民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对东北体育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使东北地区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为近代东北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民众对于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的重视,使民众的生活、娱乐方式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清末民初,中外战争以及军阀混战,使体育的娱乐功能逐渐被压抑,反而更多的表现为具有战斗性以及危急时刻应急的一种手段。无论是作为健身竞技的活动方式,还是作为应急的一种手段,体育在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三、娱乐空间逐渐向外延展
中国传统娱乐方式比如说二人转,大鼓等受到人数和场地的限制,娱乐空间较为狭小。进入近代,外国娱乐方式和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东北,娱乐的空间范围逐渐宽阔,使越来越多的观众可以在同一个空间内体验和观看各种艺术表演。这一时期娱乐空间范围的扩大,更多地表现在具有公共性大规模娱乐场所的出现,比如公园、图书馆、运动场等。
日本人和俄国人出于侨民日常娱乐等的需求,在东北修建起公园、动物园等西方娱乐场所。这时主要的公园有海滨公园、南山公园等,甚至还修建了平安儿童游园等小孩子的游戏娱乐场所[9](P176)。而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碰撞,使东北地区修建起了中国人自己的供中国普通民众游玩的公园。例如在1885年,沈阳一位姓沈的富豪,曾出资在万泉河畔修建起了沈阳历史上第一个对普通民众开放的公园[10](P257)。随后,公园在东北各个地区普及起来。与此同时,“公园”这一个名词,逐渐的在普通市民之间流传起来,越来越多的公园被修建起来,仅仅大连湾这一地区就有7 家公园[11](P66)。甚至,一些地区专门为了满足普通民众的娱乐需求,还修建了花园。由此可见,当时政府对修建花园的热衷,以及对民众日常娱乐生活的重视。
清朝中期以前,图书大都放置于书院、藏书阁和书店等地方。书院的主要作用是教学,附有藏书是为了供给本书院的学生阅读,很少外借。藏书阁虽收藏各种各样的图书,并将其整理归于书架之上,但主要供给于统治阶级翻阅和查看。而书店的图书则为了卖。“可惜历代以来,大部分的图书,或上藏秘府,或下锢私家,视同宝玩,仅供少数文人学士的玩赏,而为一般学者所罕见,文化上始终得不到普遍的效用”[12](P2)虽然这些地方的职能和作用不一样,却同样极少地允许进行图书的借阅,这反映了中国民众的受教育程度。近代,中国与外国的密切交往,使图书馆在中国建立起来。辛亥革命时,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了《通俗图书馆规程》《图书馆规程》[13](P186)等来推动全国各地图书馆的建立,鼓励民众主动学习,接受教育。截至1925年,辽宁拥有图书馆36座,吉林拥有12座,黑龙江拥有6座[14](P8)。图书馆的修建不仅使民众通过阅读书籍扩大了视野,而且使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的活动场所,扩大了民众的娱乐活动空间。
体育方面,游泳场、足球场、棒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的建立,为更多民众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了可能,为娱乐空间向外延展创造了条件。由于张学良个人对于体育的热爱以及重视,所以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东北修建了很多的体育场,而当时东北体育的发展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张学良私人出资建立的东北大学体育场是当时全中国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15](P239)。甚至在1924 年建立了中国东北第一个游泳馆——千代田游泳池[16](P45),极大地促进了游泳这项运动在东北的推广。据资料统计,截至解放前辽宁省共拥有体育场地1346 座,吉林省共拥有体育场地347座,黑龙江省共拥有体育场154座[17](P38)。
这些体育场所的修建,不仅促进了东北地区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而且扩展了公众的体育娱乐空间,使体育具备了他娱性的特征。在军队中,也修建起了操场使士兵更好地进行身体锻炼。体育场所的修建促进了东北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优秀的体育人才,促进了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娱乐空间的宽阔,使更多的民众能够参与或观赏具有公共性质的娱乐方式,促进了娱乐活动方式的发展和推广。使社会原有的等级制度被淡化,促进了平等、民主思想的发展。娱乐空间的宽阔,促使更多的市民走出原本相对闭塞的活动范围,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加强了不同地区民众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娱乐方式中西混杂、娱乐形式休闲与健身并重和娱乐空间向外延展的特征,充分的体现了这一时期东北娱乐活动方式的现代化与传统性,也反映出了清末民初东北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现代化娱乐方式的流入,促使传统的娱乐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凸显了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娱乐生活内容。娱乐方式与现代化的接轨,为各种各样的文化和娱乐方式在东北地区相互交流、融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此外,娱乐设施的修建和娱乐场所经营方式的转变,也极大的丰富了市民阶层的娱乐生活。
综上所述,中外不同的文化、习俗促使民众的休闲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改善了东北居民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情况,改变了人们封建落后的思想,破除了一定的封建等级观念,促进了民智的开化和民众身体的锻炼,推动了东北经济的发展,使社会风俗为之一新。“奉省自开商埠后,气象渐新。八关之戏馆、书馆以及中外之影戏馆,每晚六钟时一齐开演。前往观听,游人如蚁,有坐洋车者、有坐轿车者、亦有执灯步行者,相继往来,接踪不断。各馆内或官或商,衣冠之士居其大半,以致大街之上车声磷磷,灯火交明。此时小本买卖者互相招呼,满街繁富十分热闹,至九钟时方止。视此景象比之去年、以前真耳目一新矣。”[18]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东北地区的娱乐方式早已具有了超过娱乐本身休闲和放松的含义,使其成为影响民众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种娱乐文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