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2020-02-25张新成何晓倩
王 琳,张新成 ,何晓倩
(1.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工会,山东 济南250100;3.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办公室,山东 济南 2501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我国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今天,重视劳动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是新时期全面发展的必然诉求,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力,是富国强民、托起中国梦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对劳动、劳模精神等内容进行了深刻阐述。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谈及劳动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指出要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2]。2014年,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3]。2015年,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习近平将劳动与人类的本质活动相并行,诠释劳动、创造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联规律。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4]。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明确点明劳动的重要性,重新将劳动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和尊重劳动。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立足国情和发展实际,不仅丰富发展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对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对劳动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提出要求,力求通过考核、评估和督导等方式加强劳动教育。2019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重要文件[5],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从基本目标、总体内涵、课程设置、内容要求、评价制度五大方面明确了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6]。
(一)国内相关研究
本文选取了CNKI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以“劳动教育”为主题进行检索,截至2020年3月31日,共有文献104108篇,其中报纸211篇,学术期刊18800篇,学位论文329篇。进一步统计核心期刊、CSSCI,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论文共10788篇,以“高校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论文518篇。相关文献在2019年达到了小高峰。从数据分析来看,这些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研究
很多研究者已认识到,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劳动意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教育主体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普遍不够。郭维刚(2019)认为,劳动作为我国当前教育的短板,存在理论匮乏、体系缺失、意识缺乏等现象,“智育”的统帅,消减了“劳育”的发展,成为教育系统的外加者[7]。张荣钢(2011)从家庭教育出发,剖析了劳动教育在家庭生活中被异化、弱化的原因,认为大众对劳动教育存在错误理解,把劳动概念狭隘化,价值导向走偏,未能有效地将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8]。冀晓萍(2015)从学校教育出发指出,当前学校劳动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组织管理不到位,教育内容脱离实践的现状[9]。王旭红(2011)认为,当前高校缺乏科学完整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劳动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劳动育人功能被忽视[10]。刘国飞(2016)等人指出,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缺乏专门的从事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11]。
2.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作用、目的、意义的研究
徐海娇(2019)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重塑了人们意义生活的完整性,工种被大量机器取代的现象反而警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他从人的全面发展、技术理性的反思、精神需求的充盈三大角度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必要[12]。李珂(2019)从立德树人角度,指出劳动教育对思政教育实践性、针对性、有效度的转化作用,认为劳动的实践教育有利于学生劳动技能、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品德的养成,有利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整体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对实现立德树人具有功能支撑[13]。 张磊、倪胜利(2019)从身体视域角度,阐明劳动教育在实现人的身心解放、丰富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4]。岳海洋(2019)从宏观角度表明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从高校层面出发,他认为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塑造顽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提高劳动素质,增强劳动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长技术技能、拓宽实践视野;利于培育劳动情怀、练就过硬本领,推动广大青年在接力奋斗中实现中国梦[15]。
3.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和建议研究
刘向兵(2019)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一书中,从师资队伍、条件保障、评价体系和社会支持四个方面指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16](P343-363)。 李珂(2019)在《嬗变与审视:劳动教育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重构》一书中指出,要通过榜样引领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方参与、协同推进以劳动价值观为导向的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17](P424-454)。黄济(2004)在《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一文中,提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科技教育相结合的主张,申明五育统筹发展、整合推进的建议[18]。刘惠(2007)以吴玉章的教育理论为基本,提出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有机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将日常劳作与社会公益相结合实现实际应用,充分发挥勤工俭学实现劳动价值[19]。
总体来说,我国的劳动教育存在边缘化、狭隘化、形式化等问题,主要因为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在劳动观念方面的缺失,二是学校在组织管理和课程设置环境方面的忽视,三是忽视学生的劳动意识、鄙视体力劳动的家庭教育,四是劳动教育顶层设计的缺位。众多学者对当前现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其一,大部分研究者已经发现了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种对策,但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甚少;其二,理论研究偏碎片化,实践研究缺乏,未形成劳动教育的系统体系;其三,研究对象偏低龄化,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缺少调查;其四,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新内涵、新规律还有待挖掘。
(二)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极其强调素质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关于劳动与教育的探讨由来已久,查阅近现代的教育史资料,夸美纽斯、卢梭、洛克、莫尔、圣西门、傅利叶、欧文等人,都曾提出过提倡劳动教育的观点。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1996)一书中,主张青年要学习农业知识、加强观察与劳作,每位青年至少掌握一种手工业[20](P4)。卢梭(2008)将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定义为 “自由人”,认为自食其力的劳动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1](P57)。罗伯特·欧文(1965)提出了著名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认为劳动教育能够影响人的性格的形成[22](309)。苏霍姆林斯基(2009)从教育自身规律出发,提出劳动教育的任务就是劳动与精神生活的结合[23](P2)。我国劳动教育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大多源自马克思、恩格斯(2004)的唯物史观,其劳动观念的科学阐述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背景下劳动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方法论依据[24](P415)。
目前,国外对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或劳动教育的实证研究,国外高校劳动教育往往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为目的,注重劳动法规的应用实施、政策颁布的积极引导、财政拨款的教育保障。
二、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困境
审视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其存在窄化、弱化、虚化、淡化的问题,折射出目前存在劳动教育目的“偏离化”、教育观念“固有化”、教育方式“单向化”、教育途径“去身体化”等价值困境。
(一)劳动教育窄化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使命,是全面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在劳动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育目的发生异化,外部指向性僭越了“人”本身,主导、支配着劳动教育宗旨,人被物化为工具,局限于技能培训、体能训练、体力劳作,在狭隘、功利、焦灼中,人们盲目于工具合理性的角逐,偏离了人自由、完整、全面发展的旨归。当教育以外部环境为定性而忽视自我价值精神的满足时,教育本身必将走向窄化。具体到劳动教育层面,体现在把劳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分割,对劳动真善美隐形价值的忽略,劳动资源供给的不足等。还有如何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塑美的实践功能;如何明确人与科技的交织与界限,明确劳动的价值,应对信息时代的劳动变化;如何拓宽劳动教育形式,传承劳动价值,弘扬劳动精神;如何接踵数字化信息技术,定位主体内在需求,激活劳动教育模式,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等问题。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正视劳动教育目的,改变劳动教育窄化,切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本质要求。
(二)劳动教育弱化
陶行知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25]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以文化知识为衡量标准,注重脑力劳动,忽视体力劳动,存在脑体分工不平衡的现象,认为成绩好是找到体面工作、过上富足生活的唯一出路。在应试教育、劳动资源和阶级分化不均等的现象下,劳动教育的时间被挤压,劳动无用、劳动低级、劳动被抛弃的固有观念难以打破。当前劳动教育缺少针对性、具体性培养举措,理论课程设置方面,内容过于泛化、陈旧,劳动教育理念往往以分散化、碎片化的形式穿插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书本中。实践课程设置方面 ,未能与实践体验、志愿活动、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校园外延课程有效结合,即便开展相关实践,效果也不甚理想,形式主义严重,应付心态较多。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意识较弱,存在对劳动教育的轻视、忽视、漠视。教师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不足,缺乏对劳动精神的凝练,劳动观念的解读,劳动态度的引导。劳动教育在高校仍处于边缘化状态,缺少对劳动教学的统筹设计、教学管理的考评机制,这使得劳动教育被迫弱化。
(三)劳动教育虚化
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缺少理论支撑、完整体系,融合机制有待提高。一方面,虽然继承了劳动创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但在实践过程中、具体落实中却存在理解偏差、被误用的现象。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劳动观中指出,劳动价值是特殊的商品,既具有使用价值,也能服务于使用价值。很多学生将金钱作为衡量人价值的标准,在择业就业时存在急于求成、高低不就的处境。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制度缺位,家庭、学校、社区对于劳动教育的贯连性存在割裂,长效化、常态化的劳动教育组织机制流于表层,这使得劳动教育如同虚设,难以前进。具体表现在师资建设、实践基地、仪器设备、安全措施等保障机制供应不足,劳动教育与各专业、各产业间未能有效融合,社会协调机制僵化,理论与实践脱节,存在劳动教育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弊端等。总体来看,高校劳动教育虽出台相关文件、开设相关专业,但长期计划性、操作性、时效性有待考验。
(四)劳动教育淡化
我国传统教育观以儒家文化为背景,“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限制了教育途径的“去身体化”,加深了对劳动教育认知的误解,由于未能正视“身体”的存在,劳动教育一直处于被淡化的状态。人们往往把劳动教育限定于集中时段、特定空间、密闭区域的教学活动,将其知识的传输模式界定为单向、孤立的“学校—课堂”[26],忽视了劳动作为“身体力行”教育的本质,未能通过有趣、新颖的课程设计,一线、前沿的劳动实践,发挥学生“身体”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赋予其自身劳动价值的尊严,调动起“身体”的在场,实现真正的“身心合一”。因此,劳动教育要回归自然、贴近生活,劳动课程要扎根本土、加强体验。正如杜威所言:“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27]
三、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基本原则
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基本原则是有效进行劳动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合乎国家高等教育的基本方针,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课程建设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一)时代性原则:认知新时代劳动的“变”与“不变”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前提是回归劳动本义,明晰劳动的“变”与“不变”。一方面,新时代劳动的本质不变,马克思主义劳动论始终是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对劳动与人关系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劳动是人的“类特性”,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社会和社会关系,创造了人的道德[28]。其次,劳动创造财富与价值,通过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分别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商品的价值。再次,劳动促进人认识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是从人改造世界的实践出发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24](p259)。劳动是实现人解放的重要手段,其过程有鲜明的间隔性:当劳动仅为生存手段时,劳动是束缚;当劳动成为自觉活动时,劳动能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劳动的这些本质特征在新时代仍具有真理性,需要让学生认识理解其理论基础和内在依据。
另一方面,新时代劳动形态已发生变化。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改变劳动格局,社会分工逐步细化,专业化程度越发鲜明,合理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发展的劳动教育内容观急需搭建。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发展不平衡的产业现状,主动涵盖新兴劳动现实,及时调整、更新人才培养战略、教育教学内容。由于科学技术的更迭改变劳动方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的主流,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劳动与互动的差异,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开展技能培训,加强基础教育,注重综合素质,实现岗位群、专业群的建设。由于劳动关系的复杂多样改变劳动偏见,劳动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践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基本逻辑,强化劳动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目的;劳动能够丰富人的关系属性,重构学生与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丰富关系。这就要求我们革新教育手段,提升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通过劳动强化人本情怀,在劳动中发现美、创造美。
(二)体系化原则:践行劳动教育的四大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人的精神生活、人的集体生活中去。”[23](p15)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本身就具有教育价值,理应充分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中,发挥涵养社会主义劳动观的树德功能、实践出真知的增智功能、增强体质的强体功能以及质朴勤劳的育美功能。
在顶层设计层面,建立健全课程体系、保障体系。加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联动性,设置独立的劳动课程,建立以提升劳动素养为核心的“三大教学任务”——劳动情感、品德为主体的思政教育,劳动知识、技能学习的劳动实践,实验研究、分析探索的劳动创新。要完善劳动教育的保障因素,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硬件设备到位,保障评价模式科学,进而形成立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
(三)协同化原则:把握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关系
形成“三课堂互动”的劳动育人机制,用好学校主战场,成立劳动教育课堂,融入思政课堂、通识课堂、专业课堂,利用网络平台,弘扬劳模精神、发扬劳动文化。发挥家庭、社会的协同作用,做好家校沟通,培养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发挥社会功效,加大实践力度,通过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产教融合等方式,让学生感知中国大地,厚植劳动情怀。
校外劳动教育实践要建立单独的内容设计、评估体系,首先,围绕劳动教育的中心,丰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可以选修课的形式丰富劳动教育的总体格局;其次明确学分设置,创新管理模式,根据不同活动,设计学分、学时的计算标准;再者,量化劳动学习成果,追踪跟进评价情况,形成劳动实践的校外成绩单制度。
四、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纵观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现状,教材缺失、教师缺乏、劳动课缺位等问题使得劳动教育不断被窄化、虚化、弱化、淡化。由此可见,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显得极为重要。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拉尔夫·泰勒在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泰勒原理为基本,结合国家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重构。
(一)课程目标:正确认识劳动价值
根据泰勒的观点,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的起点,是另外三大环节的归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标的确定需要来自三方面的信息: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以及学科专家的建议,目标基本确立后还可通过办学宗旨和心理学进行二次筛选[29](p87-194)。从宏观层面看,当前的教育目标聚焦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任务指向“立德树人”,从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维度出发,其课程目标的界定不能仅限于学科视角,还需从核心素养的视角考虑人的发展,课程重心从教学转向育人,从能力转向素养。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落实教育理念、兼具地域和校本特色进行目标建设。从微观层面看,强调人的自主性,从学生个体需要角度出发,将知识、能力、态度等作为考察的基本指标,实现从整齐划一到个性转变的课程目标方向,注重劳动体验,培养劳动兴趣,实现劳动技能创新。
从知识指标上看,重视知识的培养,形成劳动知识学科体系。通过从易到难的课程结构,扎实累积知识储备,在重视劳动知识专业化、完整化的前提下,加强现实关联,形成以学生素养为导向、课程发展为逻辑起点的课程设计准则,实现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的递进与突破。具体表现为,在理解教学阶段,传授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技能,兼顾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学生智力的提升;在实践教学阶段,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应用于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知识进行过程性学习、证实性学习;在思辨阶段,加强证伪性知识的学习,延伸类比应用,实现知识创新。
从能力指标上看,侧重能力的积淀,形成劳动技能实践应用。知识与能力密切相关,知识的积累促进能力的产生,能力的应用加深知识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劳动课程建构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具备技术技能,而技术能力的沉淀一方面来源于认知加工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来源于动手操作的行动能力。其中学习能力包含输入样态的阅读能力、加工样态的思考能力以及输出样态的表达能力,这三大能力作为基本能力加深着学生对劳动知识的理解、再现。行动能力,则以生活技能为基本,通过不同的专业门类、岗位门类,借助外在资源,进行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从态度指标上看,重视态度的形成,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因此增强学生的劳动认识,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核心。态度目标的设定可从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品格、劳动精神等层面进行传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领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道理,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责任意识。
(二)课程内容:丰富劳动教育资源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手段,内容的设置、选择与组织是课程编制的重要组成,是对教什么、学什么的具体阐述。从整体上看,课程内容要丰富充实、选择趋向多元,能够接近生活、指导生活。劳动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把握劳动教育的基础性、均衡性、科学性、关联性,以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托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生存场域出发,形成各学科、各阶段、各渠道相关联的劳动课程体系。劳动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秉持三大准则:一是积极吸纳国际劳动教育教学经验,融合民族文化特色,构建民族的、现代的劳动教育读本;二是结合学校的发展状况、人文环境等特点与条件,完善校本课程内容;三是依托学生的能力水平、真实需求,将文化、个人与社会有机结合,实现对学生的生活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劳动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形成劳动素质与各学科素养共同发展的组织理念,注重学生发展阶段的纵向组织和校内校外整合的横向组织,加强劳动教育的理解性和过程性,将整体学习的逻辑教学、个别指导的心理教学贯穿始终。
劳动课程内容建构可具体划分为 “1本劳动教材+3类劳动课程”。劳动教材的设计应着重从哲学、发展史、学科等层面进行建构。劳动哲学层面,以唯物史观为主线,比较各派劳动哲学思想,解读中国劳动思想的认识论、方法论,揭示劳动的本质、价值、作用,劳动同人、自然、社会、科技的内在关系等内容,明确劳动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异化与正解。劳动发展史层面,以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为时间轴,分析劳动的实践形式、基本特征,产业革命的重大变化以及劳动发展的未来趋向。劳动学科层面,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劳动科学的内涵解读,从总体角度,明确劳动的学科性质、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学习劳动学科的目的、意义、方法和要求[16](P165)。另一方面,聚焦并列学科,涵盖劳动者在实践过程中所触及的各个方面,例如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伦理学、劳动保障学、劳动管理学、劳动心理学等,通过学习关于劳动的相关学科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认知。
劳动课程以劳动目标为基准,形成三类课程。其一,以学科知识、劳动观念为主的认知类课程。例如将认知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进行解读,理清劳动教育的理论渊源、党在不同时期的劳动观点以及新时期的劳动理念,深刻体会劳动理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其二,以劳动技能、实践体验为主的实践类课程,例如将实践类课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围绕专业教育的关键点,进行劳动指向、劳动属性的拓展,与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相结合,巩固劳动教育效果。其三,以实验研究、探索创新为主的创新类课程,例如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实现劳动创新,增强创新创业的普适性、实效性。三类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阶段性开设。
(三)课程实施:优化劳动教育模式
课程实施是授者通过一定的方法策略引导学生对知识理解、领会、探究的过程。对于一门新课程来说,其实施过程必定是动态、灵活的。在初始阶段,课程实施要最大程度地遵循课程计划。随着课程开展广度、深度的加强,进入相互调适阶段,要通过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变化的教育情境。以劳动知识整体化、劳动教学情景化、劳动实践阶段化、劳动学习自主化、劳动意义价值化为教学策略,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建设、改善教育环境等,以此推进新课程的发展。
在教学方式层面,结合劳动本身实践、行动的特质,加强体验性、合作性、探究性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性教学实现劳动自治,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端正劳动态度,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30],高校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借助多渠道搭建一支专业化、复合型、双师型、社会型、高水平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一要成立劳动教育教研室,探索劳动教育规律,总结劳动教学经验。二要拓展师资来源,设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师体系,积极引进企业能工巧匠,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优秀社会人士,强化师资队伍的工匠情怀、劳模精神。提供企业锻炼、基层挂职,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与实践技能培训的双重指导。三要加强教师素养的提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基层实践,将劳动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劳动教育的影响。充分发挥教师在劳动教育中咨询、指导、合作的角色定位,有效促进师生劳动素养的共同发展。
在教学环境层面,构建多渠道、多领域的教育教学环境系统。从外部环境来看,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将劳动教育融入志愿服务,利用社区、街道、福利院等公共资源建立服务基地,开展劳动支教、劳动宣讲、慰问演出等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实现以劳动教育为链接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充分掌握行业发展需求,了解数字化对企业的改变,及时改革专业教学。加强与家庭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劳动教育效果。从内部环境来看,做好校内劳动资源开发,建设数字化实验室,开设手工、技能社团,借助媒体矩阵,宣扬劳动精神,打造劳动品牌的校园文化。
劳动教育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构建情境,从真实情境中搭建认知路径,提高自我素养。劳动课程的知识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情感、生命相连接。通过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情趣化、问题化、思维化的内容讲解、演练,养成劳动习惯、体味劳动不易、融入意志情绪、感知劳动快乐、正视劳动价值、思考劳动创新、提高劳动效率,切实达到劳动教育的预期效果。
(四)课程评价: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教师、课程、教学等多维度评价,通过评价可以确定课程目标的达到程度,及时修订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对预测教育方向也起到相关作用。劳动教育作为价值认同、价值涵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不仅涵盖工具理性,更要体现人文关怀。
一要完善对学生素养的评价。结合劳动教育本质,劳动课程的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量化的试卷考察,而是将日常观察、发展评估、综合素质、质化考量纳入其中,切实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用、有所行。评价主体从一元变为多元,仍以学生为主,与此同时,教师、学校、家庭、专家评价贯穿其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实现对劳动课程教育效果的全方位了解。二要注重对教师能力的评价。对教师能力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程建设。具体包含教师本身的劳动价值观念,能否以身作则、躬行实践,为人师表;教师的专业技术功底,能否不断充实自己、学习前沿、探索未知;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否因材施教,能否掌握学生的劳动技能需求,能否将信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效融合;教师的创新素养,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喜于钻研问题,积极探究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利用科技提高对劳动教育的点拨。三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劳动课程的评价范围涵盖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与结果,以知能并存、实践应用、科学探究、思维创新为指向进行追踪分析,通过了解学生的劳动观念、实践反馈、毕业去向、就业质量等操作性、指导性的指标,形成教育过程与结果的良性互动,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闭环。
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利于研判劳动教育方向,细化劳动教育目标。例如将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劳动人才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劳动教育教师与劳动教育资源、学生劳动表现与用人单位满意度等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劳动教育目标与规划。通过持续跟踪评价,利于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偏差,分析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有效反馈,确保劳动教育各项举措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