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及其作用研究
2020-02-25陈俊洁
陈俊洁
(山东管理学院 劳动关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第五个现代化”,昭示我们迈向“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中国的社会治理是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总体格局下运行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需要转变传统的单一向度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形成一个政府、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共治(上下互动、彼此合作)的社会治理体系,有了良好的社会治理体系,才能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工会作为连接党和政府与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国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必要性
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中,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社会组织是市场经济破解政府捆绑而导致利益分化和利益聚合的产物,作为与政府和市场鼎足而立的第三部门,社会组织承载着管理和服务社会组织内部成员的职能,能够及时聚合和表达组织成员的利益诉求,是连接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而在创新社会治理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觑。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角色,“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作者;是社会慈善道德文化的引领者;也是政府社会职能转移的承接者”[1](p64),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然而在实践中,我国的社会组织却存在规模小、自我发展和建设能力不足、社会服务能力弱、诉求无法整合等问题,缺人缺钱缺政策的现实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发挥。社会治理的推进迫切需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便是在党和政府提出社会治理的背景下,为适应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而做的探索。
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构建是政府逐渐从“划桨者”走向“掌舵者”,社会组织从“被动管理”走向“自我管理”的过程,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目前“枢纽型”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政府主导型的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等;二是民间自发型的联合会,包括行业性协会、企业家联盟、社区服务中心等,涉及社会治理领域的方方面面。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为政府积极培育、扶持和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是当前面对社会问题新挑战、社会管理新要求和社会建设的新机遇更为适宜的应对策略。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作为体制内最大的社会组织,其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决定了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必然性。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向枢纽型社会组织转型,是其原有功能和角色的回归。相比较其他社会组织,工会具有较强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优势,享有《工会法》授予的合法地位,既对党政中心工作了然于心,又对各领域社会组织的运行规律有所了解,可以更广泛地整合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通过构建自下而上的民意表达机制和利益沟通平台,引导职工理性地表达诉求,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的利益共识。工会通过其利益协调者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不断提升其在社会中的公信力和凝聚力。从组织体系上看,我国的工会组织覆盖全国,从全国总工会到省市县各级工会,从地方工会到产业工会、基层工会,只要有职工的地方,就有工会。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是工会群众性的要求,也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所谓群众性,即工会工作要竭诚服务职工,更多关注、关心、关爱普通职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早在1950年邓小平就指出:依靠工人阶级,首先必须依靠工会,通过工会“把工人的最大多数组织到工会中去,并依靠工会去教育工人,启发其阶级觉悟,发挥其生产积极性”[2](p175)。在国外,工会履行职能的途径主要是两种——集体谈判和罢工,通过集体谈判调解劳资利益,而罢工则是劳资双方沟通严重不畅的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规定了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其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高于并统率其他社会职能。工会的社会职能表明工会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在政治上具有桥梁纽带作用,在职工维权主业上占据龙头地位,拥有天然的枢纽特性和潜质,注定成为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
(二)中国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行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任务和价值目标,即社会治理的目的是在促进社会治理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激发社会活力,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体制的建立蕴涵着效率(社会工作)、公正(资源分配)和利益共享(多方参与)等价值理念。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大程度地维护公民的社会权利和满足民众的需求,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理好多元的社会利益关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的包容性和公正性,是创新社会治理面临的重大任务;优化政府职能,通过政府向社会简政放权,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而工会的四项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教育职能恰与社会治理的目标和价值理念相契合。
1.工会的维护职能对应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的目标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劳资矛盾得到解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根据中国《工会法》第六条的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从历史起源上看,“维权”也是工会组织产生的重要渊源。在目前的法律法规框架下,中国工会实现“维权”基本职责的方式,一是从源头上维护,即通过参与法律、法规起草和政策制定等行为,使职工权益从根本上得到保障;二是具体权益维护,即对单个职工或相同情况职工群体的利益(工资权益、保险福利、劳动保护、困难帮扶等)进行维护的活动。基层工会的维权职能较多通过第二种方式,如“开展职工民主管理、进行平等协商,促进厂务民主公开;签订职工集体合同,保护职工劳动基准权益;开展劳动保护和职工社会保障,监督劳动法律执行;介入劳动争议纠纷的调处(预防、调解和仲裁)等”[3](p48)工作。
2.工会的建设职能对应社会治理改善民生的社会发展需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其他社会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工会的建设职能是指工会“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建设和改革,努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此,中国工会的建设职能是方方面面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巩固国家政权,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工会一直带领职工通过开展劳动竞赛、经济技术创新、先进成果评选和推广、合理化建议、“五小发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比学赶帮超”活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在职工、班组和企业等各个层面评选先优,加强精神引领,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形成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和崇尚劳动的氛围。工会通过统筹协调劳资双方的关系,使劳资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共享,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只有带领职工投身于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地为人民谋福利,才能不断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得民心顺民意,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3.工会的参与职能对应社会治理提升社会的包容性和公正性的目标
民主、包容是衡量政府善治的核心标准。所谓“包容”,是“指各种利益相关者能参与、影响社会治理主体结构和决策过程,平等共享政策结果、治理收益和社会资源,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能得到尊重和保障”[4](p18)。共同构建社会治理的协同机制,而社会协同的治理格局需要职工的充分参与,才能彰显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工会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是实现职工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路径保障。中国工会实现参与职能的途径,一是宏观参与,保证工人阶级特别是一线工人在各级党的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群团组织中的代表比例,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团结职工推动立法和劳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组织,要广泛收集工人阶级的意见和建议,将那些能够体现工人阶级整体意志的立法和政策建议推动变成法律和国家政策,并引导职工遵守各级政府制定的大政方针,推动国家各项的事业发展。二是内部参与,通过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三方协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等,构建企业内部的沟通协商机制,保障职工的基层民主权利,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
4.工会的教育职能对应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的目标
职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是提升社会活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源泉。工会的教育职能,是指通过宣传、教育、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激励和引导职工进步,打造出一支具有先进思想文化、职业纪律严明和职业技能精湛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并进而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工会实现教育职能的途径,一是思想教育,通过宣传、座谈会等方式发挥工会的政治引领作用和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导向作用,强化工会教育职能的“三性”(政治性、先进性及群众性);二是职业教育,通过培训、竞赛、交流等方式提升职工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广泛推动师带徒、技能竞赛、职业培训、职业进修等多种途径,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为职工成才提供通道。
综上,工会的四大社会职能与中国社会治理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要求是相关联的,工会四大社会职能的履行是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重要践行。
二、中国工会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
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各级工会要立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组织动员职工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在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中发挥工会的优势和作用。可以说,新时代下的工会组织作为群团组织中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参与中被党和国家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担当。
(一)职工利益的代表者
《中国工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工会“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存在的基础与核心职责,也是工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
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要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职工的信任感与归属感。工会工作应该借助枢纽优势,引导其他社会组织为职工服务,以强化内部民主为切入点,将工作发展与劳动者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工会工作在充分掌握劳动者意愿情况下,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真正为劳动者解决问题,创造希望,如此劳动者才会更加信任工会,工会的影响力也相应提高,推动自身更健康地发展。唯有如此,我们的工会组织方可立于不败之地。现阶段,我国工会队伍中的弱势群体占据相当比例,工会要转变思维,最大限度维护好这个群体的利益。如工会应全面掌握弱势群体真正的需要,增加培训规模与次数,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职业综合素质;把他们的工资与福利问题放在考虑的重点,让其合法利益得到保障。总之,工会应坚持以维护会员权利为核心,增加职工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群众满意度。在此基础上,工会才会逐渐壮大,从而给会员创造更大的价值,并进而对社会公平分配、经济平衡发展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党和国家政策的坚定维护者和推动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5]。工会组织产生于党和国家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因而“必须把执行党的意志的坚定性和为职工服务的实效性统一起来”[6]。工会工作离不开党和政府,工会必须把自身置于党的坚强领导下,做党和国家政策的坚定维护者和推动者,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开展方式和活动形式,在政府的简政放权中承担起更多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任务,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扎实有效的工会工作中把贯彻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及政策方针落实到广大职工群众中去。
(三)社会组织的枢纽运行者
当前社会治理强调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以推进治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但我国社会组织在规范发展和有效参与上存在种种问题,需要工会组织以枢纽组织的角色,承接政府的部分管理职能,培育和引导与工会相关领域的各种社会组织,使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力量,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不仅要承担传统的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还应当充当起国家和社会组织的枢纽作用,即是党政—社会—职工三者的枢纽。工会组织拥有着其他组织没有的优势,其自身的群众性和政治性对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人力资源、制度资源和物质资源,而工会组织相对于其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其功能丰富和庞大规模使得自身可以成为一个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性组织,通过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群众需求来推动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工会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调配资源,调动和培育其他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使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力量,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四)劳动关系的协调者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协调劳动关系是工会组织的重要功能。劳动关系领域利益的冲突主要是企业和职工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和谐的劳资关系不仅关系到职工群众能否在工作劳动中获得充分的劳动权益、劳动回报和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企事业单位能否实现良好运转和发展。工会的维权职能是化解此项矛盾的重要途径。工会组织通过调解劳资利益纠纷,化解劳资关系矛盾,可以实现职工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双方的互利共赢和利益共享。
三、中国工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中国工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其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具体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需要党领导下的社会多元主体进行有机互动和协同合作。工会组织通过自身的四重角色的运用,带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为社会成员共同享有。
(一)思想政治引领作用
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组织,还是重要的政治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首先担负着对职工和关联社会组织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党和国家要加强对社会各领域的领导,除了借助传统治理体制内的制度机制和组织架构,还要依靠工会等群团组织去贯彻执行各级党政机关的政策方针,协作各项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开展。
1.加强工会组织与党政部门的合作
工会作为群团组织,其具体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种政策和资源,离不开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工会组织要通过一系列治理活动创新,不仅将双方工作内容在任务执行上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建立起工会组织与党政各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共同发挥各方优势和资源实现共同目标。如通过定期联席会议、不定期沟通会议、多方维权领导小组、多方维权指导中心、多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线上多部门恳谈会等各种制度,使工会组织与政府部门、地方人大、司法部门等建立广泛合作平台,充分整合体制内资源和力量,促进工会与党政部门的协商对话。
2.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强化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团结广大职工群众共同投身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党不仅要依靠各级党委组织直接组织、动员和教育广大职工群众,还需要借助工会组织来发挥连接党组织与广大职工群众的纽带作用。工会组织要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和职工组织工作,充分将职工群众引导和整合起来,确保广大职工群众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始终跟党走。
3.在职工队伍中筑牢精神支柱
中国工会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党和工会的关系,“前者是工人阶级最先进的组织,后者是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因而工会必须接受党的领导”[7](p299)。在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层面,工会负有直接责任。工会必须明确自身的政治属性和职责定位,增强主业意识和主动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工会的思想政治引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引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把自身的利益同党和国家以及企业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职工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深入实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工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职工队伍中筑牢精神之基。
(二)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作用
作为基数最为庞大的群体,职工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部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劳资关系不平等和不规范,使得职工群体的权益问题往往成为社会不安定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源头。工会组织产生于工人阶级的抗争运动中,是广大工人阶级群众争取平等权利和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产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维护职工权益仍然是工会组织的首要任务,“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是全国工会组织的指导方针。工会组织必须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资源,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护职工群体的合法权益,以维护权益去化解社会矛盾,以社会矛盾化解去维护社会稳定,让各行各业的职工群众能平等共享治理成果,并通过劳动竞赛、劳模工匠选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举措,搭建职工成长平台,实现单位发展与个人的自我发展相结合,借助工作平台满足职工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同时工会要通过开展就业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素质;通过集体协商、民主管理等手段积极参与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障,推动企业建立工资共决机制,解决分配领域中的不公平问题;通过协助政府劳动执法部门监督检查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情况,以及组织职工群众查隐患、堵漏洞、献良策、保安全等安全管理创新竞赛活动,督促企业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通过精准帮扶帮助贫困职工解决制约发展的物质和精神障碍;通过普惠服务特别是学习资源服务,不断满足职工的全面发展需要。
(三)枢纽协调作用
社会管理是一个社会协调、多元参与的过程,统筹、协调、联系、引导是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四大基础功能。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需要协调好社会组织与工会、社会组织与党政、职工和企业、社会组织与职工、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培育、扶持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政府、工会、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个部门都活跃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将不同部门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整合在一起,共同面对公共议题,是解决公共问题的最佳办法。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互动是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工会的枢纽协调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整合作用
与行政系统的科层制不同,社会组织是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其活动方式是开放式的互动,为改变现有组织之间沟通碎片化的局面,社会组织需要一个平台做支撑,实现长效互动、精准治理。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便承接了这个职能。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其首要功能就是“聚力”,在业务上发挥龙头聚合作用,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搭建了协同合作的枢纽平台。社会组织通过承接政府职能,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推动各级政府优化政府职能、重新定位政府角色;而政府通过职能转移,实现社会权力的回归和政府角色的转换。由工会牵头,吸纳、凝聚诸多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服务,如帮扶困难职工、为职工提供培训就业服务等,或通过承接政府委托项目、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然后转移给有能力的社会组织,从而加强工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互动,实现协同治理。
2.枢纽引领作用
以枢纽型组织身份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5],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当前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的协同参与中,出现了机制失灵、能力不高、资源缺乏、组织不健全、行为不规范、参与空间狭小、准入管控过死、协作不足等治理参与的低效化、碎片化、失范化的问题。工会组织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引导者、协调者、管理者、培育者的作用,以更加专业、更加合意的方式实施管理,整合领域内社会组织和志愿资源,形成集约效应并避免多头治理,加快社会组织成长和吸纳自发性的草根组织,推动相关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
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中,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然而在实践中,我国的社会组织却存在规模小、自我发展和建设能力不足、社会服务能力弱、诉求无法整合等问题,缺人缺钱缺政策的现实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发挥。社会治理的推进迫切需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需要着力“解决社会转型面临的多元组织分化散乱、组织管理体制涣散僵化、部分地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等问题”[8](p74),规范、引导、整合、孵化、管理社会组织。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对其他关联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既是使命也是自我组织价值认同和提升的过程。工会可以通过制度引导和资金引导的方式对关联社会组织施加影响,而关联社会组织借助工会这个枢纽平台,一是可以获得资金和人才支持,增强自身的实力和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二是可以获得业务指导、承接工会的项目,如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养老助残、扶贫帮困等,提升其社会影响力;三是可以建立与其他社会组织的长效互动,取长补短,共建共享共同成长;四是可以较快地得到自身利益诉求的回应,更多地获得扶持和帮助,推动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
3.劳动关系协调作用
劳动关系的协调实质是一个利益协调的过程。利益需求多样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如何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是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劳动关系领域利益的冲突主要是企业和职工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劳动者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表现为经济关系,而经济关系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不仅培育了新兴业态,也催生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型用工模式,传统的劳动关系受到极大的挑战。司法实践中,劳动仲裁、劳动监察、劳动诉讼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三驾马车,工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解和仲裁两个阶段。而劳动立法的滞后为工会创新劳动者维权模式提供了完善的空间,如通过网上集体协商、平台集体决策等协调模式,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工资、工时、劳动保护、生活福利、职工培训、保险及用工制度等问题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科学地解决企业与职工利益关系的调整问题,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虽然工会没有权力直接分配社会利益,但是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会在利益导向、利益表达、利益整合和冲突调处等方面可以有所作为。首先,利益导向实质是一种价值引领,在利益分化的现代社会,工会通过发挥其组织优势和政治引领的功能,引导各方社会利益主体(职工、企业和关联社会组织)树立良好的利益需求和整体利益观念,是协调利益关系的前提。其次,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工会通过建立智慧型平台,构建规范的信息沟通机制,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引导社会利益主体合法、理性地表达诉求,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途径。再次,利益整合是在承认利益多样化的基础上,集合相同的利益诉求、协调不同的利益需求,并反馈给有关部门,通过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避免利益冲突和矛盾的激化。最后,工会的维权职能是化解劳动关系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工会通过与政府、人大等相关部门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维权工作联动机制等,把维护职工权益和劳动关系协调与企事业的良好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进社会经济的共享发展。
结论
在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中国工会具有四重身份和使命: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党和国家政策的坚定维护者和推动者、社会组织的枢纽运行者、劳动关系的协调者,这四重身份和机制就使得中国工会拥有了更为广大的使命和担当。工会通过其利益协调者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凝聚社会资源、整合社会诉求、实现社会协同,不断提升其在社会中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把广大职工群众和社会团体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开拓社会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