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教学整合下的高中化学融入生活化教学初探
2020-02-25张宏林
张宏林
(江苏省姜堰中学 225500)
化学属于自然学科,人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化学知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紧密相连.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输理论知识,只有小部分知识进行实践教学,此教学方法与生活的联系不大,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不高.陶行知先生对于教学的理解是“生活即教育”.只有在教学中插入生活元素,才能让学生有代入感,激发其兴趣努力学习.高中化学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培养其综合素质,要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元素,让其产生自主探究意识,用自己所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一、以生活化的方式引入课堂教学
成功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良好的开端,一堂课的起始阶段是课堂引入,教师是否能处理得当此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效率,课堂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思维活跃性,最终影响课堂任务是否能完成.在化学课堂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引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一,展示实物,让学生感受到视觉上的冲击,对于化学知识有直面的认识,教师可以从的兴趣及生活出发,进行问题情景创设,要兼具现实性、亲切感、幻想性和挑战性,完全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以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的“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这一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锈钢、钢铁、铝合金等合金,接着提出问题:钢铁的组成及分类有哪些?合金的成分有哪些?合金的物理、机械、化学特点是什么?日常生活中你们会选择什么样的金属材料?教师可以通过军舰、潜艇、空间飞行器的建造等方面的视频进行课堂导入,接着向学生提问钢铁等金属的保养、防腐.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勾起好奇心,会对教师展示的金属材料进行触摸、弯折、敲打,进行观察与研究,课堂氛围马上活跃起来,学生能通过自我观察与集体讨论得出金属材料属性方面的特点,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进行适当、适时的点后,学生能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轻松地掌握知识点.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有一位德国的学者有一个生动的比拟:如果直接在一个人的面前放5g的食盐让他吃完,那个人肯定会拒绝;如果将5g食盐放到美味的汤羹里,那个人肯定会在享用美食的情况下全部将食盐喝入.食盐与汤羹的关系好比化学知识与情景的关系,汤中的食盐会被人不自觉地吸收,新的化学知识也会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消化,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理解、吸收知识.生活丰富多彩,其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其是化学教学中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生活给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个支点,与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相符合,与“形而上学”的教学形成共振,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情况下,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其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意识,调动其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再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或者集体讨论,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化学知识点上,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二、以生活化的方式解析课堂知识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于较抽象、理论性较强的化学知识无较高的热情,有的学生甚至容易出现抵触学习的心理,迫于应试的压力及教师的威严进行学习,死记硬背.但是学生对于有关自身生活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其重视自身的亲身体会.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仅仅流于表面,教学质量不高.有学者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一把被点燃的火把.化学知识理论知识较为复杂,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可以使用类比理解的方式,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或者生活知识进行类比,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之中接纳、理解化学理论知识.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物质的量”为例,需要学生“费思量”.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桥梁是物质的量,从表面上看,此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用“一定数目的集合体”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物质的量”,比如农民在卖肉时说的“多少钱一担”中的“担”、“几箱饮料”中的“箱”、“几斗米”中的“斗”……又比如,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的“铁离子的性质分析”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琥珀酸亚铁片、红砖头,在化学实验课堂上配制硫氰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学生独立进行自主实验,同时参考生活中的现象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比如回想铁生锈的颜色、铁的味道等,学生能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探索出铁离子的化学性质,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同时能巩固理论知识,最终掌握正确的化学学习、探究方法.高中化学知识难,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释教材中的化学知识,鼓励学生多进行观察,结合理论进行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深化化学学习的意义,提高自身的化学教学效率,教师也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巩固成绩,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课后拓展
生活是化学知识的来源,化学知识最终会作用于生活.学习的主要阵地是课堂,但是,教师若是要提高学生的成绩,不能只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还要加强课后拓展与生活的联系.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后拓展,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课后拓展可以让教师及时对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进行了解,了解本节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便针对不足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课后拓展即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和知识点盲区,起到巩固课堂知识点的效果,开拓自己的视野.以人教版选修一中“化学与环境保护”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课后拓展,比如进行社会调查,或者组织学生进入化学工厂进行观察与学习,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中化学能为其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制作产品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反应条件是什么,对工厂排出的废气及废液分析,思考其会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污染及不良影响.学生能在观察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巩固课堂所学.
教师可以安排开放式作业,相比于传统的练习题,开放式作业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创造性思维.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七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这一部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走访问询等方式制作含硅矿物的信息表.因为含硅矿物的种类丰富,学习进行调查的工作量大,为了减轻学生的工作量,教师可以安排每三个学生为一组,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合作,共同进行调研.学生在进行课后拓展的过程中,能发挥集体的作用协作完成任务,学生能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完成对化学知识的提取,能在实践中加深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这样灵活、有趣的喜爱的作业方式,能摆脱传统作用的枯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点的巩固,更加深入地融入知识之中,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锻炼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锻炼化学思维,提高自身的化学素养.教师也能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反馈对教学方法、内容进行调整与完善,进一步深化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与课后拓展联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促使其主动学习,提高化学成绩.
教育与生活脱离不开,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影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用的物品样样都与化学分不开,因此,教师进行化学教学必须结合生活才能将课堂教学效率发挥至最大.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使其在轻松、有趣的氛围内学习并掌握化学知识,能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化学学科素质,提高化学成绩,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