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国际语言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2020-02-25杨成青李春辉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语跨文化核心

杨成青,李春辉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做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中认为,国际社会发展出现“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特点,人类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因此,“中国的解决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共赢。”[1]21世纪是多元发展的时代,各国融合速度越来越快,国际贸易愈加复杂化,国际事务对语言服务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提高语言服务人才的核心素养也变得尤为重要。

一、核心名词解释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不断深入,在同一星球生活的各国人民需要共同面对各种挑战。201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就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外国人士和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时都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现今的国际事务中,任何国家都难以独自解决国际经济与发展问题,因此,国家间需要紧密合作。“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提出的解决世界发展与人类社会新问题的新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四个内涵:即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越来越相互依赖、不断融合;国际社会的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国家间紧密合作、共同参与;国家间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这些价值观的提出,为人类社会共建命运共同体打下了基础。中国政府也同时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并一直秉承世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不断为人类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核心素养

从20世纪末开始,国内外很多机构对核心素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丰富的理论观点并进行了实践。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美国、芬兰等都提出了国民教育的核心素养内容。这些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总体框架基本一致。核心素养是人民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2]核心素养包括创业素养、公民素养、创新技能、生涯技能等各方面知识与技能以及处理各种类型问题的态度。国内学者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研究也很多,梅德明教授和林崇德教授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素养的定义与内涵有所差异,但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文件,我国的核心素养内涵为“全面发展的人”,主要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三个方面。[3]

综合来说,核心素养就是21世纪的4C’s,即Collaboration,Communication,Creativity 和Critical thinking。核心素养是学习的结果,并非先天的遗传。[4]但对于国际语言服务人才来说,“核心素养不但包括学习和掌握外语知识和语用能力,更要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全球胜任力。”[5]

二、国际语言人才核心培养误区

(一)追求知识至上,忽视能力培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非常重视外语教育。一些地方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要学习外语,校外外语辅导机构在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观念的带动下蓬勃发展,外教数量不断增加。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外语教育总体上还是摆不脱“哑巴英语”的尴尬处境。学生投入大量精力学习英语,甚至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语文、数学,但有些学生连基本的表达都没有达到;有些学生虽然笔试分数很高,但却缺乏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遇到外国人还是不敢与之对话。

在大学阶段,大学英语在高校中的地位也很尴尬。在一些学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各种英语等级考试成绩成为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相对权威的标准。“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成了中国英语教育的代名词。[6]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强调英语学科的知识结构,过度重视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将其作为考试得分的利器,对于语言的基本功能---交际性和工具性却忽略不计,造成很多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却不敢开口的现状,却将之归咎于缺少语言环境。

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而言,这些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很多高校将专四、专八通过率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却忽略不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不是严格要求,而是听之任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严重缺乏。

(二)片面强调语用能力,忽视人文素养培养

教育最怕的就是走极端。国际语言服务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很高,不但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出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社会批评外语教学忽视应用能力培养,那就加强语用能力培养,把其它能力培养内容扔到一边,或放在边缘地位。在外语教育过程中,教育决策者缺乏独立的理论支撑,受制于外界的舆论影响。外语人才的外语知识水平、外语应用能力固然非常重要,甚至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但这些人才的人文素养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国际事务和国际贸易中争端处理和合同签订、执行的成败,需要国际语言人才同时具有外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很多人都敬佩习主席在国际会议中的发言,往往能引经据典,用古人的智慧话语解释当前面临的问题;在访问某一特定国家时,也能引用目的国某些名人的智慧语言来支持自己要阐述的观点;在待人接物上,对人是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这些都是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能表现出来的。在国际事务中,要将翻译工作落到实处,要尊重事实又要灵活处理。因此,国际语言人才需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交流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三)缺乏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国际理解教育主要是使世界各国、各民族间增进了解和包容,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在世界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上能够达成一致,从而减少冲突,彼此协作,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彼此更加了解并相互依赖。

我国国际语言人才的国际理解教育相对比较贫乏。由于我国属于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在政治、文化、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很多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都很难理解。在高校教育中,对于这种国际理解课程设置也相对较少,(如跨文化交际、英美国家概况等,只是主要英语国家的概况而已)多数是穿插在不同课程中,讲解也不够全面,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讲解,很少有全面讲解这些差异的课程。对于宗教问题、时间概念问题、生活态度问题、政治思维问题等等,国际语言人才都需要全面了解,从而理解外国人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这对国际语言人才的未来工作有很大益处,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四)50%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国际语言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各地区间不同文化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员交流不断增加,国际性大公司的不断扩张使得劳动力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沟通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沟通学”。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界的学者们越来越关注这门学科的发展,并对跨文化沟通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国的国际语言人才培养中,跨文化沟通能力一直被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各类课程的开设也较多,如跨文化交际、英美国家概况、外事接待口语、商务英语口语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国际语言人才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理解力。

但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视以及国际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日益青睐,我国国际语言人才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短板不断显现出来,这些人才只有50%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即能够很顺畅的将英语国家的文化展现出来,却不能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美丽景色、传统美食介绍给外国客人,不能不说这是一大遗憾。而我国的国际语言人才教育中,这部分内容恰恰是极度缺乏的,尤其在外语教育的初级阶段——中小学阶段更是如此。

三、国际语言人才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国际语言人才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人员,不但要具备能自由表达的外语知识和语用能力、较高的中外文化修养,更要有较好的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还要具备全球胜任力意识。因此,国际语言人才的核心素养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国际语言人才来说,这些核心素养的地位相同,缺一不可。

(一)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培养包括外语语言知识与外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外语语言人才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相关专业知识,外语语言能力是国际语言人才的必备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不但要注重语言知识的摄入,更要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要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发展和设计的关键DNA,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方案”的重要内涵。教学材料的选择要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岗位实际,尤其要更贴近外国人日常交流的实际,而不是闭门造车类的中式英文表达方式。教学手段上要更加丰富,采用线上、线下、视听、小组讨论等各种情境教学方法,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体现出“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be”的学习理念。

在教学评价中要坚决摒弃“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评价体制,要将形成性评价体系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对学生日常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将其与期末评价统一进行汇总。只有这样才能公正的评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应用外语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国际语言人才的外语知识和语用水平,才能避免出现学了十几年英语,只会纸面做题,不会与人沟通的教学效果。

(二)中外文化意识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低是国际语言人才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之一。国际语言人才承担着与世界上其它国家进行交流、沟通的任务,语言能力强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对文化差异的包容性培养。几百年来,西方国家与中国走了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要教育学生“互相尊重不同文化,从而可以取长补短,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这是正确的态度。中国文化主张“和而不同”,相对更有包容性,这是中国文化的长处。”[7]但如果对文化差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就会引起交流障碍,影响沟通质量和和谐相处。因此,教与学两方面都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要经常对不同领域东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所在,了解形成差异的原因。只有了解成因,方能理解行为。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国际语言人才也可以从我国的具体事例中学会文化包容。因为不仅仅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大,我国疆域广阔,东西方、南北方也有很多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正确处理这些差异,对国际语言人才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包容性的提高有很大益处。

二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意识培养。在现今的国际语言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西方文化传播的力度比较大。通过学习,学生们对于西方的宗教、节日、政体、风俗文化、美食等有了诸多了解,也可以很流利地表达出相关内容。但在与国外人员进行沟通时,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却显得无能为力,经常表达不出正确的内容。比如中国的美景、美食、中传统的戏剧等等,这些都是外国人非常感兴趣的文化内容,但对国际语言人员来说都有表达上的障碍。这不但不利于中外双方的交流沟通,也不利于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因此,国际语言人才培养中要加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播课程的设置,用外文来解释中国现象,用外文来讲解中国文化。在提升国际语言人才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华优秀文化,增加了中外双方的情感交流,为双方的理解、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思维品质的培养

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除了知识和能力之外,还有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就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决定了其工作水平和发展能力。

我国教育者在人才培养中,对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但这些能力的培养相对侧重于学科能力的培养。对于国际语言人才来说,就是语用能力的培养。但事实上,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很多专家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Boeckx 指出,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仅仅花气力学习与掌握知识点,很可能在校学会的东西毕业时就已经陈旧。如果将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作为教育目标,学生能够终身受益。[8]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在我国也有过深入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过贯彻,但不够彻底。华东师范大学的黄源深教授指出了英语思辨能力缺乏的危害,他指出“思辨能力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的素质。”[9]

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不同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作答而不是主动给出问题的答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多设计开放式问题,如讨论题、辩论题等,而不是“yes”、“no”之类的简单问题;学生在课堂中要主动思考,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通过思考来记忆,通过思考后的回答来应用。“通过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在英语思维下的判断、推理、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处理,能创造性地提出自己地观点和主张,并能熟练应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10]只有教与学两方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国际语言人才思维品质的提高。

(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这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趋势。学校阶段的学习只是为一个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一个人毕业后的几十年之路完全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自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教育”一词以来,各国教育者越来越重视终身学习。随着新科技的快速推进,终身学习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终身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成人教育中很难再像在校学生那样有集中授课的时间和机会,成人多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因此,在学生学习期间,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未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古人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个独立的学习者。”[11]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12]自主学习能力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已经蓬勃开展起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各校外语教学的必备手段,这就促使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否则将会被学校淘汰,最终被社会淘汰。

(五)全球胜任力的培养

OECD 将全球胜任力定义为:在尊重人性尊严的前提下,个人拥有从多元观点批判性地分析全球与跨文化议题的能力,能充分理解差异是如何影响自我及他人的观点、判断与诠释;能够开放、适宜、有效率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的能力。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发布了2018年全球胜任力框架,首次将“全球胜任力”概念引入国际测评项目。全球化时代的年轻人,只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具备全球胜任力,才能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全球胜任力的提出,无疑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校在国际语言人才培养中,要建立自己的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框架,培养学生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同时,各校还要通过课程教学、国际教育项目、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借助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国际化校园的熏陶,培养国际语言人才的全球胜任力。

四、结语

“国际语言人才的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互为因果、互相依存、融为一体的。”[5]在国际语言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全球胜任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国际语言人才的核心素养培养和全球胜任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持续的、终身学习的过程,需要在认知、人际与个人三个层面不断地探索核心素养的内涵,提高人才培养的高度和广度。

猜你喜欢

外语跨文化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