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汗法治疗胸痹病阴寒凝滞证型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2020-02-25石家庄市中医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皮素胸痹证型

石家庄市中医院

郭 娜(石家庄 050051)

提要 目的:探究汗法治疗胸痹病阴寒凝滞证型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胸痹病阴寒凝滞证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每组为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的方法,而研究组患者采用原有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汗法治疗的方法。观察并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内皮素、一氧化氮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差距(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一氧化氮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内皮素以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没有明显差距(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G、TC以及LDL-C等血脂指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HDL-C指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对胸痹病阴寒凝滞证型患者采用汗法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对患者的血脂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为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造成管腔闭塞或者狭窄,形成心肌坏死或者缺血。[1]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2]该种疾病易发人群为40岁以上的男性,其病情特点为病情重以及病势急。[3]冠心病的西医治疗特点为规范化以及统一化,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治疗,但西医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并发症,治疗效果不理想。[4]中医治疗则认为该种病症为阳微阴弦,汗法治疗应用其中。[5]笔者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胸痹病阴寒凝滞证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西药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进行探究汗法治疗胸痹病阴寒凝滞证型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胸痹病阴寒凝滞证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为15例。对照组中男9例,女6例,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52.8±7.8)岁。研究组中男8例,女7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54.1±7.9)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符合《内科学》[6]中的相关标准;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监测,未出现ST段抬高,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均阴性。

1.2.2 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的相关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属于“阴寒凝滞证”,表现为:胸痛彻背、遇寒加重、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白、脉沉弦紧。

1.3 纳入标准 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同意对其进行随访。所有患者能够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4 排除标准 凡合并有严重肝肾疾患、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 (1 mmHg=0.133 kPa),舒张压<60 mmHg]或心率持续低于60次/min者、急性左心衰竭、对虫类药物过敏者,均予以排除。

1.5 方法

1.5.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患者口服硝酸异山梨酯10 mg,每日服用3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服用1次。[8]

1.5.2 研究组:采用原有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汗法治疗的方法。该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该组患者服用“寒痉汤”取正汗,该方为全国名老中医李士懋国医大师的经验方,处方如下:炮附子10 g,麻黄6 g,桂枝10 g,细辛3 g,全蝎6 g,蜈蚣2条,地龙、炙甘草、白芍各10 g,干姜5 g,生姜5片,大枣5枚,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患者服用汤药之前与正汗出后的24 h,对患者进行抽血,进行安全检查,1个疗程为3 d。[9]

1.6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组患者内皮素、一氧化氮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

1.7 临床疗效标准 参考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发作心绞痛的次数减少量≥80%;有效:患者发作心绞痛的次数减少量50%~80%;无效:患者发作心绞痛的次数减少量≤50%。[10]

1.8 治疗中止的标准 正汗出的患者;服用六煎中药,仍然没有达到正汗的患者;患者服用中药后,患者的心率增快,心率大于120次/分;患者

在服用中药后,患者的血压升高,血压大于160/95 mmHg;患者服用中药后,出现心绞痛的次数越来越多。[11]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例(%)

2.2 2组患者内皮素、一氧化氮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情况 在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内皮素、一氧化氮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差距(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一氧化氮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内皮素以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组别时间一氧化氮/(mol·L-1)内皮素/(pg·mL-1)C反应蛋白/(μg·mL-1)对照组治疗前30.8±7.995.4±11.23.5±1.7治疗后31.7±8.2*65.7±7.1*2.1±0.8*研究组治疗前31.1±7.796.1±10.93.6±1.5治疗后 37.9±9.4*△ 51.1±5.7*△ 1.8±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对比 在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TG、TC、HDL-C以及LDL-C等血脂指标均没有明显差距(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G、TC以及LDL-C等血脂指标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3。

组别时间TGTCHDL-CLDL-C对照组治疗前3.84±0.847.20±0.661.46±0.255.94±1.23治疗后3.70±0.866.70±0.681.50±0.275.85±1.26研究组治疗前3.88±0.907.24±0.69 1.48±0.275.88±1.25治疗后 1.73±0.65*△ 5.40±0.60*△ 1.80±0.42*△ 4.65±1.24*△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胸痹”也叫“胸痹心痛病”[12]。胸痹的发病病因为患者胸部痞塞不通,患者的发病部位不仅仅局限于患者的心脏,同时也包括食管、脾胃以及肺部。[13]胸痹的病因为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年老体虚、情志失调以及寒邪入侵。[14]其中寒凝是主要的发病因素,患者的气血运行不畅,进而造成阳气受损,血行瘀滞,发为本病。在临床上,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差。[15]目前,中医采用“寒痉汤”以散寒解痉止痛。进行探究汗法治疗胸痹病阴寒凝滞证型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就相关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患者血脂的异常存在一定的联系。降低患者血脂的黏稠度能够加快患者的血流速度,进而大大提高氧气的供应。患者的高黏血以及高脂的状态会导致患者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血脂自血管壁上附着形成斑块,进而形成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而汗法治疗该种证型的疾病会通过减少患者体内血脂的含量,进而降低血管阻力,加快动脉血液的流动速度,提高患者免疫功能。[16]就上文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的TG、TC、HDL-C以及LDL-C等血脂指标没有明显差距(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G、TC以及LDL-C等血脂指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研究组的HDL-C血脂指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汗法治疗阴寒凝滞证型胸痹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稳定,能够长期保持,同时能够减少肌体的耐药性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17]该种治疗方法对血小板的聚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患者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患者的冠脉供血得到明显改善。据上文各项数据显示,在治疗前,2组患者的内皮素、一氧化氮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差距(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一氧化氮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内皮素以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胸痹病阴寒凝滞证型患者采用汗法的治疗方法,该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对患者的血脂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猜你喜欢

内皮素胸痹证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炙甘草汤加制水蛭治疗胸痹心痛作用机制、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脑脊液内皮素检测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内皮素在内耳损伤中的作用
内皮素与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