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鬼 恋”型 故 事 研 究
2020-02-24黄浩
黄 浩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爱情,向来是文学世界不可或缺的题材,从举案齐眉到相濡以沫,从海誓山盟到地老天荒,美好的爱情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中永恒的话题。然而,爱情又是与死亡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无论多坚贞的爱情,终逃不过生老病死,阴阳两隔。让爱情突破死亡的界限,取得永恒的价值,是全人类美好的愿望。在中国民间故事的大家庭里,就有一种让爱情超越时空与生死的“人鬼恋”型故事,这类故事以其大胆的想象,奇幻的故事情节,独特的叙事方式,满足了人们追求永恒爱情的愿望,因而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欢迎。“人鬼恋”型故事在中国源远流长,这类故事成型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魏晋时期。至于它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在民众口头中出现的,这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早在相关文本出现之前,“人鬼恋”型故事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了。“人鬼恋”型故事遍布我国各地,异文数量众多,该类型故事搜集到的当代异文有60多篇,其中有30多篇收录进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一、“人鬼恋”型故事的源流及其核心内容
“人鬼恋”型故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鬼恋”型故事就已经出现在古代文人记录的文本中了。较具代表性的是《列异传》中的《谈生》,该故事讲述一个名叫谈生的青年与女鬼结为夫妻,谈生打破禁忌发现其妻为鬼,导致鬼妻忿然离开,最终谈生找到鬼妻坟穴,结为墓中夫妻。这大概是迄今所见此类故事的最早记载,也是此类故事最基本的形态。虽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鬼恋”型故事数目众多,但是在情节上只是粗陈梗概,初具维形。隋唐时期中国进入中央政权大一统阶段,道佛两教迅速发展,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这些因素都推动着“人鬼恋”故事的演进。隋唐时期的“人鬼恋”故事约有70余篇,集中在《广异记》《太平广记》《集异记》等作品中,《太平广记》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这一时期的“人鬼恋”故事主要反映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注重门第之别、贵贱之分的婚姻观念。进入宋元时期,“人鬼恋”型故事走向了通俗化,主要集中于《括异记》《青琐高议》《云斋广录》《洛中纪异》《夷坚志》等作品中,其中以《夷坚志》为盛。这部作品中涉及“人鬼恋”的故事有20多篇,是研究该类故事的重要材料。明清时期是“人鬼恋”型故事的繁荣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顶峰。该类故事主要集中在《子不语》《小豆棚》《萤窗异草》《聊斋志异》等作品中,这一时期的“人鬼恋”故事在情节内容上有很大的发展,故事种类也丰富多样。
当然,上面所列的“人鬼恋”型故事文本及其著作在浩瀚的古籍中仅为沧海一栗。但单从上面所列的古籍也能看出:“人鬼恋”型故事从魏晋到明清未曾中断过。把目光放回当下,今天的“人鬼恋”型故事同样分布广泛,异文众多。不同地域的“人鬼恋”故事因受到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的影响,无论在情节还是思想上,都呈现出多样的姿态。但是,“人鬼恋”型故事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故事类型,就是因为不同的异文间有着不可忽视的共性,而这种共性正是我们对其进行类型研究的立足点。现今在中国各地采录到的“人鬼恋”型故事大概有60多篇,30多篇选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目有山西卷的《四女子》;北京卷的《高梁杆扎媳妇》;贵州卷的《鬼姑娘》;新疆卷的《鬼魂夫妇》;浙江卷的《人鬼夫妻》等。这些故事虽然在枝节上活泼多变,千姿百态,但是它们的主干情节却是大致相仿的:讲述的都是女鬼跟人间男子的婚恋故事。
这类故事有一个相对稳固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男子在路上或者在某间陌生的屋子里遇到女鬼,一般情况下男子并不认识女鬼,他以前也许对女鬼有恩,也许仅仅是萍水相逢,男子刚开始通常不知道女子为鬼,女子的勤劳与美貌吸引了他,然后两人相爱乃至结婚。
2.女鬼利用自己的法力帮助男子,过上了短暂的幸福生活。后来女鬼的身份通过各种方式被识破:有时是因为男子家人看见她把头拿下来梳头;有时是因为男子发现她滴血煮饭;有时是因为道士或和尚的识破,但更多时候是因为男子打破了禁忌。女鬼与男子的平静生活受到挑战。
3.男子根据女鬼的指令,通过各种方法(转移女鬼的骨殖、借尸还魂、利用神物等)使女鬼还阳,然后两人结婚生子,幸福地生活下去,有时女鬼并没有还阳,继续以鬼的身份与男子一起生活。另一种情况是女鬼受到某种刺激(身份败露、被鬼差召唤、禁忌打破而神力消失、男子或其家人的嫌弃、自卑等)而不得不离开,有时她自己离开,有时她带走了孩子,还有时候她直接化成一滩水或其他什么东西。
上述结构适用大多数“人鬼恋”型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30多篇“人鬼恋”型故事中,运用此种结构的超过半数,如吉林的《鬼婚》;广东的《鬼妻》;甘肃的《鬼妻还阳》;浙江的《人鬼夫妻》等。除了上述这种较为普遍的叙说方式,“人鬼恋”型故事还衍生出两种不可忽视的亚型,这两种亚型同样有着多个故事异文。根据它们主要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把这两种亚型叫作“纸扎新娘”型及“鬼妻还魂”型。
“纸扎新娘”型故事程式化非常严重。故事的主人公通常是个无所事事的青年男子,为了蒙骗家人,他撒谎说自己有了对象,不料家人来访,无奈之下,他只好找了个假人(纸扎人、稻草人、泥人等)滥竽充数。谁知假人竟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美女,男子就和女子成了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出于各种原因(女子突然要回娘家、女子出街被原来的家人认出等),女子回到娘家,娘家人不慎打破了禁忌(捅破纸、沾到水、提出她为何复活的疑问等),女鬼变回了假人。男子以岳父岳母害死他的妻子为由要求赔人,于是他娶到了女鬼的妹妹。还有一种情况是女鬼主动坦白自己为鬼,人鬼殊途,夫妻难以长久,出于对男子的爱慕与同情,她决定利用自己的法力帮助男子另娶他人,最后自己却黯然离去。“纸扎新娘”型故事的现代异文较多,收录到《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有五个以上,如北京的《高粱杆扎媳妇》;山东的《泥胎媳妇》;河南的《纸扎人做媒》等。“鬼妻还魂”型故事的当代异文数量较少,大概在10个以内,《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只收录了5个,这类故事的情节通常为:一对男女本来是夫妻或恋人,女方不幸身亡,接着她以各种方式回到男子身边(托梦,诈尸,引领男子进入异境,鬼魂附身),继续与他一起生活。但过了不久后,由于男子违反了某种禁忌导致女鬼身份败露,两人的生活受到了冲击。最后女鬼吩咐男子去完成一些任务,女鬼顺利还阳。还有一种情况是女鬼受不了众人的歧视而含泪离开。当今流传的此类故事文本有广东的《赵旭会亡妻》,吉林的《鸳鸯坟》等。
在“人鬼恋”型故事中,人们对女鬼的情感整体而言是充满同情与怜悯的。故事中的女鬼通常只是一袭飘忽无常的魂魄,没有血肉之躯,只有借助他物才能实现与人的婚恋。在《纸扎媳妇》《鬼妻还阳》这一类女鬼主动投身凡尘,恋上人间男子,并成功还阳的故事中,女鬼必须得在人间男子不离不弃的前提下,历经百般磨难,并得到道佛的庇护和帮助才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这些民间故事虽然荒诞不经,但是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在中国历史上的弱势地位。在婚姻爱情这种人生大事上,由于受身份制度、封建家长制度、战乱等社会原因或生老病死等个人原因的影响,女子很难获得美满的婚姻,即使变成了鬼,得到了暂时的幸福,但这种幸福也是极度脆弱的,只要受到一点刺激便会灰飞烟灭。如《鬼跟》中的女鬼,她历经千辛万苦才能与人间男子结婚生子,就因为儿子说她没有影子,受到了刺激,最后化成了一滩水。可见,流传于民间的“人鬼恋”型故事,不仅表达了广大民众对永恒爱情的追求与希冀,也体现了民众对女性地位及其命运的关注。如此说来,“人鬼恋”型故事中的“鬼”之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为女性,大概也和历史上中国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人鬼恋”型故事的类型定位及母题分类
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已经对世界各地的神奇婚姻(其中包括人鬼恋故事)的母题、类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较为遗憾的是,此书并没有为“人鬼恋”型故事设置编号。丁乃通依照《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的分类法编写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也同样没有为此类故事设置编号。“人鬼恋”作为中国脍炙人口的故事类型,它在中国民间故事之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理应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为该型故事在AT分类法中设置一个型号,无论对“人鬼恋”型故事本身的研究还是对整个民间故事类型学学科理论的完善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这里,我们可以参照顾希佳先生对该类故事的设定:“在AT分类法中,400~459为‘超自然的或中了魔的丈夫(妻子)或其他亲属’,其中的400,丁氏称之为‘丈夫寻妻’,下设400A,为‘仙侣失踪’;400B,为‘画中女’;400C,为‘田螺姑娘’;400D,为‘其他动物变的妻子’。如前所述,既然我们把‘人鬼夫妻’(‘人鬼恋’包含其中)理解为是‘人与异类婚恋’故事中的一个类型,认为它可以和‘人与仙侣’、‘人与动物’等类故事相提并论,那么,把‘人鬼夫妻’型设定为400E,大概是行得通的。”[1]
另外,笔者还发现中国古代“人鬼恋”型故事中的许多母题在汤普森的《民间文学母题索引》中几乎是无迹可寻,当代“人鬼恋”型故事中许多独特的母题也难以在《民间文学母题索引》中找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民间故事的独特性——《民间文学母题索引》在收集故事母题时把中国民间故事视为一个自足的系统,故而不加重视。因此,我们在对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人鬼恋”型故事进行母题分类时不必拘泥于《民间文学母题索引》中所用到的分类方法,对母题的描述也可以有更多的灵活性。汤普森对母题的分类一般有四层以上,大母题下有小母题,小母题下有更小的母题,母题的层次越高,其抽象程度也越高。由于“人鬼恋”型故事情节简单,不同异文间有较大的共性,因此在对此类故事的母题进行归纳与分类时,三个层级的母题已经足以对故事的核心要素进行全面的归纳。为了避免将母题的命名过于抽象,本文尽量只选用主人公的“行动”作为命名方式。至于母题的排列,本文根据时间三段论,将母题分为三类:开场母题;过程母题;结局母题,三个时段分别用ABC表示,各个时段的母题用“字母+数字”表示,如A.1,A.2。根据每一类初级母题的可变性列出次级母题,也用“字母+数字”表示,如次级母题A.1.1,B.2.1[2]。据此,笔者对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收集到的30多则“人鬼恋”型故事的常用母题分类如下:
A类母题:开场母题
A.1.路遇(A.1.1田野偶遇;A.1.2荒山奇遇;A.1.3误入鬼屋;A.1.4其他场景)
A.2.自荐(A.2.1神奇女子做家务;A.2.2美女入梦献身;A.2.3女鬼尾随归家)
A.3.善行(A.3.1帮助陌生老者入殓;A.3.2掩埋路边冤骨;A.3.3救助垂死小动物)
A.4.带假人回家(A.4.1带纸人回家;A.4.2带泥人回家;A.4.3带草人回家;A.4.4其他)
B类母题:过程母题
B.1.禁忌(B.1.1不能提起女鬼已死的事实;B.1.2不能暴露某件信物;B.1.3女鬼对男子提出的其他具体要求)
B.2.得到宝物(B.2.1挖出女鬼生前埋下的财物;B.2.2找到他们掩埋的财物;B.2.3女鬼通过法力赚得的财物)
B.3.身份败露(B.3.1滴血做饭被发现;B.3.2摘下头颅梳妆被发现;B.3.3道士或其他人的识破;B3.4自己坦白)
B.4.成婚生子
B.5.面临危机(B.5.1男子或家人的歧视与嫌弃;B.5.2道士等人的驱赶;B.5.3鬼卒招魂;B.5.4魂魄渐散;B.5.5丈夫折寿)
C类:结尾母题
C.1.还阳(C.1.1借尸还魂;C.1.2对尸体或尸骨施行巫术而还阳;C.1.3战胜鬼卒而还阳)
C.2.鬼做媒(C.2.1娶了女鬼的妹妹;C.2.2娶了其他女子)
C.3.共同生活
C.4.离开(C.4.1女鬼独自离开;C.4.2女鬼携子离开;C.4.3女鬼化为一滩水或其他物体)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打算对上述母题进行逐一描述。中国“人鬼恋”型故事历史久远,流传广泛,异文众多,本文只是对《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的30多则“人鬼恋”故事进行母题研究,难免挂一漏万。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虽然“人鬼恋”型故事异文众多,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异文在情节及内容上都各具特色,但作为一个高度程式化的故事类型,不同异文之间的“共性”也是有目共睹的。它们的内容与细节也许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不过从结构、模式、母题等宏观角度上看,却是大同小异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收录的30多则“人鬼恋”故事所呈现的结构、模式与母题很大程度上已经概括了由古至今“人鬼恋”型故事的整体状况。所以说,以30多则故事异文概括出来的母题序列,虽不能囊括所有,但也能起到一管以窥全豹的作用。
“人鬼恋”型故事的母题罗列只是母题研究的开始,母题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很值得我们去深入发掘。“人鬼恋”型故事母题的内容与意义呈现出浓郁的中国农耕文化色彩。如在“路遇”这一母题中最常出现的空间场景包括田野、荒山、道路、茅屋等,很少出现城镇、城堡、集市等空间,即使是虚拟空间也多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色彩,而非城市文化等。另外,这些母题也反映了统治中国社会两千余年的宗法制度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在“人鬼恋”型故事中经常出现“结婚生子”这一母题,说明结婚与生子在中国人心里是紧密相连的,结婚就是为了生子。这种观念无疑与重视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将人生的成功、幸福等情感直接与之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联。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人鬼恋”型故事的母题就反映了中国“以和为贵”“恭良谦让”的儒家道德观念。在欧洲的民间故事中,武力通常是获得爱情的重要手段,王子得到公主的垂青,往往不是因为他的善良,而是因为他的勇猛。中国的“人鬼恋”故事则不同,主人公得到女鬼的爱慕完全基于他善良的心地与高尚的人格。如在“善行”这一母题中就能常常看到主人公帮助老人、救助小动物、孝顺父母等种种高尚的行为。这体现了儒家道德观念在广大民众心里的深刻烙印,也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中国“人鬼恋”型故事的母题既与其他故事类型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性,但无论是将之视为一个故事类型中的组成,还是将之置入整个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来考察,都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意蕴,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三、“人鬼恋”型故事的文化渊源
民间故事的产生是特定时期特定文化在民众心里投射的产物。因此,想要追寻“人鬼恋”型故事的成因就应该从文化角度入手,探究其文化渊源。笔者认为,古人的鬼魂崇拜观念是“人鬼恋”型故事产生的基础;宗教信仰是“人鬼恋”型故事发展的动力;古代的冥婚习俗则是孕育“人鬼恋”型故事的母体。
对鬼魂的崇拜是人类发展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学家泰勒认为,鬼魂崇拜源于“万物有灵”的观念,这种“泛灵”崇拜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基本特征,直到今天仍对人类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对鬼魂的崇拜可谓源远流长,鬼神文化早已深深地锲入到了中华文明的筋脉中。涉及“鬼”概念的古代文献不胜枚举,如《说文》中的“鬼,人所归为鬼,从儿,象鬼头。从厶,鬼阴气贼害,故从厶。”[3]《列子·天瑞篇》:“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4]“鬼”这个概念在历史典籍中的频繁出现印证了鬼神信仰对古人产生的重大影响,驱鬼拜鬼已经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古人思维尚未开化,难以解释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及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之所以变幻莫测,是因为冥冥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背后操控着,而这股神秘的力量正源于鬼神。据考古学家推测,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灵魂信仰,他们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发现了红色的赤铁矿粉,这些矿粉象征着能为死者带来新生的鲜血,印证了古人原始灵魂不灭观念的存在。而具体的“鬼魂观念”的出现则在殷商时期,考古学家在该时期的甲骨文中发现了“鬼”的象形字,鬼字的形象是脸上盖着一件东西的死人,这就说明鬼魂观念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尔后经历长期的发展、融合与演化,受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观点及魏晋南北朝佛道观念的多重影响,我国古代鬼神文化渐趋成熟,对鬼神的崇拜越发深入人心,从而为“人鬼恋”型故事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魏晋时期正值乱世,饱受战火摧残的下层民众迫切寻求心灵的归宿,鼓吹长生不死、因果轮回的道佛两教将“鬼魂”观念作为他们的传教工具,满足了人们对今生来世的各种幻想。道佛两教风行魏晋的同时,也把“鬼魂”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度,从而成为“人鬼恋”型故事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道教源于我国本土,是以黄老思想为依据,承袭战国以来神仙方术观念衍化而成的中国特色宗教。道教传教者可以说是活跃于民间的巫师,他们经常从事求神驱鬼、占卜问卦等神秘活动,在底层百姓中有着较高的威信。道士与民众的亲密关系使得一些道教教义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道教也因此融入社会,具有了较为扎实的群众基础。道教主要在形神精气论、生死观、道家法术三个方面对“人鬼恋”型故事产生影响。道教的早期教义认为一个人要想正常生存不仅要“形神”相依,还要“精气”兼备。《抱朴子·内篇》中说:“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5]肉体与精神相互依存,合而为人。《周易》又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6]精气聚则为人,散则为魂。受到道教这种形神精气论的影响,“人鬼恋”型故事中开始出现女鬼借尸还魂、吸取精阳等情节。另外,道教主张修身养性、追求长生,认为只要潜心修道便可改变命运,延长寿命,甚至起死回生,羽化升仙。“人鬼恋”型故事中女鬼能通过借助各种外力实现还阳的情节正是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当然,各种道教法术也通过不同方式融入到了“人鬼恋”型故事中去,如女鬼通过法力解决情郎遇到的各种困难、道士通过法术辨出女鬼并与女鬼进行斗法等。这些与道法相关的情节增强了故事的奇幻性与趣味性,推动它们在民间迅速流传。与本土的道教不同,佛教源自印度,因其倡导因果报应、宣扬生死轮回,而成为底层苦难民众的精神寄托。“因果报应”是佛教的重要教义,正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7]在“人鬼恋”型故事中,男子获得女鬼的垂青通常是因为他之前的种种善行,遭到冤魂索命也是因为他自己造孽过多。佛教也注重“缘”,认为“万发缘生,皆系缘分。”[8]“人鬼恋”故事中人与鬼的相遇正是他们前世修来的“缘分”。佛教主张积德修善,认为每个人都要经历生死轮回,每一次轮回的结果皆由前世行为所定。“人鬼恋”故事中出现的“转世姻缘”“隔世夫妻”等情节,正是基于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
鬼魂崇拜与宗教信仰为“人鬼恋”型故事的产生提供了思想与理论层面的支撑,而在物质层面上为此类故事提供原材料的则是中国古代流行的冥婚习俗。冥婚习俗为“人鬼恋”型故事提供了基本的故事框架与情节内容,并把鬼魂崇拜、宗教信仰切实地融入到具体的事件中去。因此,冥婚习俗可以说是孕育“人鬼恋”型故事的母体。冥婚习俗源于先秦,盛行宋代,直至今天仍在少数地区流行,它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订有婚约的男女有一方在婚前去世,另一方仍要履行婚约,与死者成婚,这种现象被称为“嫁鬼”。另一种是男女双方并无婚约,都死于成婚之前,死者亲属将他们合葬在一起,结为冥界夫妇,古时称之为“迁葬”。第二种形式的冥婚发生在鬼与鬼之间,对“人鬼恋”故事的影响不大,而第一种形式的冥婚中出现人鬼成婚的情况,这正与“人鬼恋”型故事的主干情节相契合。洪树华先生在《宋前文言小说中的冥婚及其文化意蕴》一文中把宋前文言小说中的冥婚故事分为合葬式、入墓庙结为夫妇式和女鬼自荐枕席结为夫妻式三种类型[9]。此三种类型的冥婚故事在今天的“人鬼恋”型故事中非常常见,如新疆卷的《鬼魂夫妇》讲述的正是夫妻合葬,墓中相伴的故事;广东卷《赵旭会亡妻》中的人间男子追灵入墓,与亡妻在阴间再续前缘;山东卷的《泥胎媳妇》、河南卷的《纸扎人做媒》等故事中的女鬼都是温情脉脉,主动委身凡人。众所周知,《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几乎都取材于民间,虽然经过了艺术化处理,但是故事的基本情节与结构模式还是民间的,其中也不乏这样的冥婚故事。如《新郎》《爱奴》中就写男子入冥与女鬼结为连理,以墓为家;《莲香》《林四娘》中的女鬼自荐枕席,为爱献身;《章阿端》《聂小倩》等写人鬼成婚,终成眷属。由此可见,冥婚习俗孕育了“人鬼恋”故事,“人鬼恋”故事是冥婚习俗在文人文学或民间口头文学中经过艺术改造后的结果。
四、结语
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文学现象,“人鬼恋”型故事既在民间口头传播中长盛不衰,也是文人创作中屡见不鲜的题材。厘清故事发展的历史源流,掌握故事类型的核心内容能让我们对“人鬼恋”型故事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而对故事进行分类及母题研究能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这类故事不同异文间的共性与个性。中国的“人鬼恋”型故事之所以有着鲜明的中国乡土特色,是因为它是中国特定文化环境的产物,脉搏里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因此,它也是一面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棱镜,折射出了鬼魂崇拜、宗教信仰、冥婚习俗等观念在广大民众心中留下的文化印记。
“人鬼恋”型故事在中国,乃至世界民间故事之林中都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是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对此类故事的研究往往只集中在文人作品上,而忽视了它们生存的原始土壤——民间。希望流传于民间的“人鬼恋”型故事能得到学界的关注,也希望学界能将对此类故事的研究焦点从“文人”移到“民间”,让原本来自于民间的“人鬼恋”型故事更具民间烟火气。
附录:“人鬼恋”型民间故事出处:
《四女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山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5年,第530页。
《高梁杆扎媳妇》,《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中国ISBN中心,1992年,第756页。
《鬼姑娘》,《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贵州卷》,中国ISBN中心,2001年,第714页。
《鬼魂夫妇》,《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新疆卷》,中国ISBN中心,1992年,第1367页。
《人鬼夫妻》,《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1997年,第662页。
《鬼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吉林卷》,中国ISBN中心,1992年,第624页。
《鬼妻》,《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东卷》,中国ISBN中心,2004年,第946页。
《泥胎媳妇》,《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山东卷》,中国ISBN中心,2004年,第709页。
《纸扎人做媒》,《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卷》,中国ISBN中心,1996年,第464页。
《赵旭会亡妻》,《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东卷》,中国ISBN中心,2004年,第950页。
《鸳鸯坟》,《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吉林卷》,中国ISBN中心,1992年,第628页。
《女鬼还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中国ISBN中心,1992年,第642页。
《鬼跟》,《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1997年,第6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