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法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2020-02-24殳峰华
殳峰华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116001)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位,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而针对于小组合作在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笔者以为,应当同时从物理学科的知识特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两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考量,如此,才能确保小组合作价值得到应有的发挥.以下,笔者便秉持这一理念为先导,分别通过三个方面对小组合作的教学进行详细的总结与归纳.
一、巧设问题激疑,引导小组合作探究
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探究,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小组合作”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发挥.针对于此,我们可以选择利用问题激疑的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即,在对相关物理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创设,将其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呈现在课堂当中.而高中阶段的学生们,思维正处于一个十分活跃的时期,好奇心强烈.因此,在问题的诱导下,高中学生的这一身心特征便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进而大大推动小组合作探究的展开,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我们以《追寻守恒量》一节的教学为例.对于本节的教学导入,笔者便巧用了问题激疑的方式来对课堂进行了设定.如:先向学生们展示杜甫的一首出塞诗“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之后,又接着让学生们观察了奥运比赛中,跳高运动员总是要充分的助跑,才能取得较好的跳高成绩.铺垫完之后,笔者便提出问题:“为什么强弓就射的远?”、“跳高运动员靠的是以高度来计算成绩取胜,然而他们为什么却要依靠提升自己的速度来提高高度呢?速度和高度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前面两种现象,体现了一种什么过程?”这几个问题的提出,首先在于趣味性和新颖性,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小组的探究兴趣.而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当中,便有效引入了本节的相关主题“守恒”为接下来深入的教学做出了良好的铺垫.
二、开展知识竞赛,激发小组学习参与
知识竞赛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形式,这一方式的运用,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竞赛”这一前提的设立,能够极大地激发高中学生普遍具有的争强好胜心理,从而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基础上,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力的激发.如此,便可以为推动小组的合作学习,激发小组成员的学习参与度提供重要的保障.
例如:我们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的教学为例.首先,笔者对知识竞赛的规则进行了制定.为了进一步增强小组之间的“竞争性”同时,也为了调动小组成员对相关知识学习和掌握的参与性,笔者将竞赛规则定为小组之间相互出题测验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制定,则极大地激发了小组成员的参与热情,从而为提高学生整体对相关物理知识学习的参与度提供保障.之后,便是竞赛的开展.譬如,有学习小组出题目为:汽车过拱形桥的运动可以看做是圆周运动,那么,汽车在行驶到桥的弧顶时,对桥的压力与汽车的速度有怎样的关系?这一题目的编制,首先需要出题方小组对相关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如此,才能确保题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接受提问的学习小组成员也会因此而进行深入的合作分析,从而确保答案的正确性.诸如此类,通过小组知识竞赛模式的开展,学生们的学习参与性和小组的合作探究性等,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与发挥,从而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组织任务实践,增强小组知识应用
组织开展任务实践的方法,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最具深度的应用方式之一.所谓任务实践,指的是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之余,组织学生们对相关物理知识展开实践性的操作运用的一种教学活动.这一环节的锻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而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长短互补、集思广益的学习方式,展开合作探究,从而为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例如:我们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余,笔者通过布置实验验证的任务活动,对学生们进行了引导.如:设计实验,通过探究自由落体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对这一任务的实践操作,首先需要学生们进行方法上的总结,其次,才能为进一步的开展提供依据.譬如,通过总结,学生们可以将实验的性质确定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需验证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即可.而在这之后,学生们便可以继续深入讨论相关问题,如:要完成本实验,应该测量的量有哪些?以及如何进行测量?进而明确测量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减少的势能即可.譬如,最后的测量方法确定为:测量物体的质量m、下降的高度Δh,利用重力势能的公式计算ΔEp=mgΔh.在这一基础上,学生们便可以展开相应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便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或者负责实际测量、或者进行公式计算推导等等,从而使得小组的合作应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极大地促进了课堂目标的有效实现.
综述:小组合作法的应用形式是丰富而多元的,在实际的教学应用过程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将这一方法与学生自身认知规律和学科的知识特征进行有机的结合处理.只有如此,才能为我们在动态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科学的调整与时时的优化,提供准确依据,为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