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命教育的困境及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
2020-02-24赵占锋李舒波张娟吴荻曾薇
赵占锋,李舒波,张娟,吴荻,曾薇
(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贵州 毕节,551700;2.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大学生轻视生命(如自杀、他杀)和虚度生命(如空虚、迷惘、无聊等)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精神生活领域的生命问题(如价值观扭曲和道德人格的缺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1]。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生命困顿”现象,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而,迫切需要通过生命教育的引导,以培养正确的生命意义观[2]。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追求生命的完善,必然应以生命为本。生命教育是全人教育的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高校乃至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3-4],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研究者认为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5]。实际上,生命教育已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我国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即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中明确提到生命教育,为我国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内涵丰富广泛,研究者见仁见智。如:肖川和陈黎明[5]认为生命教育涵盖了3个层面的教育实践领域,即生存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和死亡教育。孙效智[6]认为生命教育应涉及以下6个领域:(1)批判思考领域;(2)人学领域;(3)生死与终极关怀领域;(4)伦理与价值思辨领域;(5)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领域;(6)体验与实践教学领域。刘斌志和梁谨恋[7]将其概括为:(1)生命认知教育;(2)生命态度教育(挫折教育);(3)生命安全教育;(4)生命情感教育;(5)生命审美教育;(6)生命和谐教育。研究者多从整合的、综合的角度,从基于生命、围绕生命和为了生命等层面对生命教育丰富的内涵进行了阐释。
吴庶深和黄丽花[8]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界定颇具代表性,他们认为:生命教育是一个整合性教育,教导学生从其对生老病死之感受过程中,掌握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帮助其认识自我,学习尊重、关怀他人及环境,展现生命价值,促进个人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借以提高生命品质的一种教育。
生命教育是舶来品,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领域,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生命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现实困境亟待解决。
2 高校生命教育的困境
2.1 教育存在“功利化”倾向,总体上缺乏人文气息
大学教育应该彰显个体的生命本质,促进人格善(personal good)或人性善(human good)的学习,导向人之生命的本源,此乃大学的本意[9]。然而,受到工具理性思维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我国大学教育出现了较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如部分高校为满足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从而将大部分财力物力投入到当前就业率较高的实用性专业中[4]。与之相对应的是,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传统人文学科则被削弱或忽视。过于功利的大学教育忽视了丰富生命、涵养生命的人文学科(包括生命教育),忽视了学生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需求,使高校缺乏人文精神,教学生“何以为生”,却没有引导其思考“为何而生”[4]。部分大学生容易出现“生命困顿”现象,忽略人生意义与方向的探索,陷溺于各种欲望的桎梏,导致人生观的空洞模糊与价值观的扭曲肤浅,在生命实践上过度关心现实利益,缺乏人生理想[6]。
2.2 相关制度建设有待完善,校园文化缺乏生命关怀
在我国港台地区,生命教育起步较早,制度相对完备,如我国台湾地区2008年公布的《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生命教育课程纲要》使生命教育成为正式课程,2014年公布的《十二年国教课纲要总纲》将生命教育定为必修一般科目,并配置1个学分[10],各高校相继成立相关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各级行政部门陆续出台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顶层设计确认生命教育的重要性[3],使高校开展生命教育不再无章可循,然而目前仍缺乏针对高校生命教育的专门文件,高校生命教育尚处于“发动期”,生命教育还未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普遍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未引起高校的充分重视,课程建设也并未被正式提上日程。目前,生命教育多以选修课程形式开展,相对应的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等不够系统化、规范化,受众有限,效果不够理想。
校园文化是高校隐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对大学生三观及生命意义观等的形成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生命教育相关课程起到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作用。然而,很少有高校真正将生命教育纳入其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不重视建设充满生命关怀的校园文化环境,自然也就很难使生命教育深入人心,也很难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尊重和珍爱生命的理念。
2.3 生命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生命教育相关培训匮乏
生命教育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5],其综合性、实践性对高校师资力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国际化的视野和健全的人格等[4],惟其如此,方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能启发大学生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寻。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在职前教育中几乎未曾接触过生命教育,在职培训中也绝少涵盖生命教育主题。此外,多数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内能够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关于生命教育也有丰富的学识,生命教育有赖于以教师的自我转化带动学生的转化[6],因此,教师自身也应进行生命教育,才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生命教育师资力量完善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条件,加快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十分迫切。
3 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3.1 两者的区别
3.1.1 内涵不同
生命教育的内涵更为丰富,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显生命价值,包含有侧重点不一的多个取向,如身心健康取向、生死取向、伦理取向、宗教取向和社会取向[11];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于一体,着重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1.2 受重视程度不同
如上所述,生命教育在我国大陆地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的现实困境和挑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与之不同的是,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多个政府文件的指导和要求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充分重视,现已被各高校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作为一门面向大一学生常规的公共必修课程。
3.2 两者的联系
3.2.1 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同
两者均教育大学生更加珍惜生命,激发生命的活力,丰富生命的体验,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形成科学的生命观,树立正确的三观,最终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2.2 部分内容存在交叉
生命教育涉及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等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多存在交叉,何泽民等[12]认为生命教育(如生命观教育和死亡观教育)是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讲,当代大学生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空虚心理、负面情绪、自我认同危机等)的深层原因往往是其生命问题的困惑和生命价值观的问题,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切入,可能从根源上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13]。
4 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课程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最理想的途径是通识教育,应大力倡导构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大学通识教育[6],除此之外,在学科课程教学中体现生命教育(即融入式的生命教育)也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高校未设置生命教育专门课程的情况下,不少研究者提倡融入式的生命教育,探讨生命教育与某学科的融合,如与中国传统文化[4]、积极心理学[14]和思想政治理论课[15]等融合,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许多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内容。
4.1 教学内容的融合:将生命教育核心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将生命教育核心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思考并发现其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助其形成健康人格,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危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14]。但在一项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10个主题模块(包括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压力应对、自我认知与接纳、恋爱与性心理等)认同度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同度只有51.9%,远低于排名靠前的情绪调适(89.8%)、人际交往(88.5%)、压力应对(85.4%)和自我认知与接纳(81.8%),仅略高于排名最末的网络心理(49.2%),说明受我国社会主流文化“忌讳死亡”等传统思想的束缚,大学生对生命教育仍有所顾忌,也说明高校生命教育在实践领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加入体现生命关怀的内容十分必要,包括“如何面对失去(如失恋、父母离异等生活重大变故)?”“如何面对死亡(如亲友病故或自杀等)?”“如何面对孙效智[6]提出的‘人生三问’,即:人为何而活?应如何而活?又如何能活出应活出的生命?”,以启发学生对其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4.2 教育实践的融合:注重非正式的、潜在的和体验的教育实践方式
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均是注重体验感、获得感的成长性教育,能够直击大学生的心灵。生命教育不局限在正式的生命教育课堂上,校园文化环境也能够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生命教育应面向大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而校园生活的诸多方面有利于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其在活动中体悟生命之美和生命智慧。丰富的教育实践方式包括校内活动(如生命教育相关的演讲比赛、微课或短视频比赛、主题讲座、相关主题的工作坊、经典影片赏析、文化沙龙、社团活动和校园心理情景剧等)和校外活动(如探险、攀岩、郊游、志愿者服务、福利院或养老院义工、参观监狱或戒毒所、参观烈士陵园)。通过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熏陶及学生亲身体验、身体力行,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提升生活能力,体悟生命可贵,提高生命智慧,滋润生命成长。
4.3 教育主体的融合:培养胜任生命教育的优秀师资队伍
生命教育师资力量的完善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条件,高校应整合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强生命教育师资培训,加快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1)高校应优化资源配置,在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优秀教师组成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尤其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部分辅导员(如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或心理咨询经验等)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文史学科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等的重要作用。(2)高校应着力加强对相关教师的生命教育培训,包括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中都应涵盖生命教育的内容。(3)高校生命教育教师应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情感和生命关怀,保持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真诚关爱学生,充分唤醒每个学生的生命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启发大学生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寻。
总之,在生命教育尚未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普遍开展的情况下,高校应充分利用其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的确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实践路径。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契合,互为借鉴,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学会感恩和尊重生命,从根源上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生命教育能够丰富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层次。积极探索两者间有效的融合途径,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生命气象[4],培育三观端正、敬畏生命、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