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120帧电影的发展与困境

2020-02-24魏涛

视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比利亮度速率

□魏涛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单声道、立体声到全景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胶片到数字,从2D电影到3D电影,从2K到4K,从24帧到120帧……电影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着电影产业的革新。而每一次电影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一些争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被大众慢慢接受。比如3D技术很早就运用于电影中,而直到《阿凡达》上映才引发了全民3D观影热潮。随着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的上映,120帧高帧速率这一电影新技术也在大众的争议中面世了。

一、120帧电影的优势

(一)120帧可以有效避免传统24帧带来的运动模糊感

电影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后,视觉形象不会马上消失,而是会停留一小段时间。当每秒钟有24幅画面连续播放的时候,由于人眼的这一特殊生理结构,我们会觉得这些画面是连续运动的。虽然24帧可以保证画面看起来是流畅的,但是在表现一些快速运动画面的时候会产生运动模糊。由于运动速度较快,每秒24幅画面无法完整精细地记录整个运动的过程,所以看起来会出现运动模糊的效果,使我们看不清一些运动的细节。而120帧的出现则有效地规避了这个问题。120帧是传统24帧的5倍信息量,可以很精细地记录整个运动的过程,在表现运动画面的时候120帧能使运动看起来更加流畅。例如,《双子杀手》中主人公亨利和自己的克隆体追逐的那场戏里有很多飙车的戏份。在120帧的展现下,运动镜头没有传统的24帧带来的模糊感,整个运动显得特别流畅清晰,再配合3D效果,代入感特别强。

(二)120帧电影的画面更加清晰,细节更加丰富

与传统的24帧相比,120帧在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提升了80%,所以画面的清晰度会更高,细节会更加丰富,整个画面看起来会显得更加真实。现在的抖音平台和B站上有很多60帧的视频,和常规的24帧视频比起来,确实能直观地看出区别。60帧的视频看起来画面会更加清晰,细节也会多很多。而在电影院观看120帧的电影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现实生活中透过窗子看到的景物那般真实。特别是在夜景的展现方面,由于信息量的大量增加,夜景的很多暗部细节都将得到很好的呈现。例如,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比利和敌人肉搏那场戏,比利将敌人刺死时的急促呼吸和恐惧的表情细节,被120帧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三)120帧的3D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3D电影的亮度

3D电影被诟病最多的是画面亮度比普通2D电影要暗。根据数字电影倡导组织(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的规定,普通3D电影放映的亮度标准是屏幕中心亮度峰值在7fL±2fL范围内①。由于受佩戴眼镜的影响,3D电影画面亮度会变暗。加上一些影院为了省钱而调暗放映机灯泡,3D电影的画面亮度变得更暗了。一旦亮度不足,画面的很多细节就会丢失,3D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如今拥有120帧放映能力的杜比影院以及华夏电影集团开发的Cinity放映系统在3D亮度的表现上都是行业翘楚。杜比影院和Cinity放映系统的3D放映亮度均能达到14fL,远超3D电影放映亮度标准的6fL。例如,在《双子杀手》地下墓穴石英室那场戏中,夜晚的戏份加上地下室的环境,传统的24帧电影肯定会显得特别昏暗,但是得益于120帧对细节的提升,配合Cinity放映系统14fL的3D放映亮度,使得地上和墙上的碎骨都能看得特别清楚。

因此,120帧的运用在迫使影院放映系统硬件升级的同时,也提升了3D电影的亮度水平。

二、120帧电影的困境

(一)突破传统放映标准,市场反馈褒贬不一

随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的上映,对120帧电影的市场反馈也是褒贬不一。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一些争议。3D电影诞生之初也带来了诸多争议,而发展到如今,绝大多数电影都有3D版本,甚至还有一些经典影片被转制成3D版本重新上映。120帧的电影在业界和普通消费者群体中也是褒贬不一。很多技术流的导演很看好120帧为电影创作带来的新的可能性。而很多观众则认为120帧是噱头,甚至觉得画面太过真实反而会使电影失去艺术感。还有观众认为画面真实得像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失去了所谓的“电影感”。因此,市场反馈的褒贬不一势必会对120帧电影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二)拍摄和制作成本较高,限制其推广

由于120帧电影相对于传统的24帧电影增加了巨大的信息量,所以120帧电影制作的硬件设备要求也随之提高。除了要满足120帧,现在4K分辨率也逐渐普及。目前能同时满足120帧和4K分辨率拍摄的电影机相对较少,而且这些设备的租赁费用也相对较高。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随着数据量的大幅增加,120帧电影的后期制作成本相对于24帧的电影也会大大提高。所以,在降低120帧电影制作成本的方案出现之前,其普及和推广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目前满足120帧放映标准的影院较少

除了前期拍摄制作的限制,120帧电影在放映的时候终端也会受到限制。由于帧速率的提高,传统的24帧标准放映系统无法正常放映120帧的电影。就如同在拍摄时运用升格拍摄原理一样,如果在传统的24帧标准放映系统上放映120帧的电影,我们看到的将是5倍慢速播放的效果。当然,除了帧速率不匹配,还要考虑放映设备支持的分辨率等其他因素。《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时,能放映4K、120帧、3D这个最高规格版本的影院全球仅有5家(分别在纽约、洛杉矶、北京、上海、台北)。而《双子杀手》上映时,支持120帧的影院逐渐多起来,全国范围内支持120帧放映的影院(其中包含支持2K、120帧、3D版本的影院)达到了84家。而支持放映4K、120帧、3D这个最高版本的Cinity系统在全国仅有27家②。相对于全国庞大的影院数量来说,这几十家支持120帧放映的影院可谓少之又少。由此看来,达标影院数量少也是未来120帧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三、120帧电影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120帧的优势,更好地参与电影叙事

120帧电影能解决传统24帧电影的运动模糊,使画面细节更加丰富,提升3D放映的亮度。未来,充分利用120帧的这些优势,可以更好地为电影叙事服务。每一次电影技术的革新,都会给电影创作者带来无限的创作可能性。有声电影的诞生,让声音也参与了叙事;彩色电影的出现,让人们欣赏到了与现实世界一样的绚丽色彩;3D电影的热潮,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而如今120帧电影的出现,能让观众看清以往看不清的运动细节,让画面变得更加清晰通透,让观众在看3D电影时不再抱怨亮度不够。这些都会有助于电影创作者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为他们更好地还原真实世界或者创造虚拟世界提供无限的可能,最终给观众带来更为极致的沉浸式观影体验。

(二)有目的地提高帧速率,向可变帧速率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20帧电影的优势明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取长补短,可以考虑在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有目的地提高帧速率,在某些需要突出的场景采用120帧拍摄和制作,其他的场景采用传统的24帧拍摄和制作,然后再结合后期放映系统做出相应调整。比如,在拍摄动作打斗戏、人物神态特写、重要意象等场景的时候可以采用120帧完美展现清晰的动作和丰富的细节,在拍摄相对静止、交代环境的空镜头、写意镜头等相关场景的时候采用传统的24帧拍摄。当然,电影创作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表达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决定什么时候用120帧拍摄,什么场景保留原始的24帧摄制。这样将120帧和24帧结合起来拍摄制作,既能充分利用120帧的优势,又能适当规避120帧的不足。

(三)努力更新完善影院放映系统,走差异化、高端化路线

影院终端的放映系统是保障120帧效果得以完美呈现的关键一环。除了要在前期拍摄和制作上下功夫,在影院的放映系统更新迭代上也要做出努力。目前,支持120帧放映的系统有杜比实验室推出的“杜比影院”和华夏电影集团推出的Cinity放映系统。其中,“杜比影院”截止到目前还只能支持2K、120帧、3D的放映。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影院的放映设备都较为陈旧,特别是3D放映的效果饱受诟病,很多影院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单机系统放映3D电影,还有很多影院将放映机的灯泡亮度调暗,这些都会严重影响3D电影的放映效果。随着近年来4K、6K甚至8K分辨率的逐渐普及,现在主流的2K放映机也逐渐落伍了。所以,希望120帧的出现能成为带动行业内影院升级改造的契机,为观众带来更加极致的观影体验。

另外,考虑到120帧的成本等因素,部分影院可以在原来的硬件基础上完成改造升级,走差异化、高端化路线,就如同IMAX和杜比影院和普通影厅形成差异化竞争一样,进而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四、结语

120帧电影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限制因素,但其优势也很明显。在未来的发展中,120帧电影要努力发挥优势,更好地参与电影叙事,有目的地改变帧速率,从内容出发,发展可变帧速率,努力完善更新影院放映系统以适配120帧电影,与普通影院形成差异化竞争,走高端化路线,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注释:

①https://www.dcimovies.com/Recommended_Pract ice/#4projection3d.

②李安 《双子杀手》120帧影院选择指南[EB/OL].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42801 4346698776.

猜你喜欢

比利亮度速率
幸运的“比利”(下)
幸运的“比利”(上)
远不止DCI色域,轻量级机身中更蕴含强悍的亮度表现 光峰(Appptronics)C800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布尔和比利
亮度调色多面手
布尔和比利
速度和速率有什么不同
亮度一样吗?
集成光场三维显示亮度均匀性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