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中国财经故事 打造国际传播能力
——以财经新闻双语人才培养为例

2020-02-24徐莎莎

视听 2020年10期
关键词:财经新闻财经双语

□ 徐莎莎

新闻媒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改善国家形象和建设传媒世界新秩序是我国主流媒体的战略重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中国故事的讲述,生动地折射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相互交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需要财经新闻的时效性报道、专业性解读和前瞻性判断,这是财经新闻飞速发展的时代境遇。与此相应,财经新闻媒体对跨学科复合型双语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浙江财经大学财经新闻双语教学路径为例,剖析中国财经故事的新闻传播模式和报道策略,探究财经新闻高端传播人才培养机制。

一、讲好中国财经故事的新闻传播模式

(一)着眼财经运行状况,提升专业性和公信力

财经媒体聚焦于提供经济资讯、报道财经新闻。财经新闻具有专业性、时效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全球顶级财经媒体和财经数据服务商已完成“数字化媒体转型”①,成为大数据和智能化的财经全媒体。财经媒体依托大宗商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报道和前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左右着投资者的预期。财经媒体的影响力,决定了金融中心的辐射力和汇聚力。建设立足中国本土、服务面向全球的财经媒体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讲好中国财经故事的突破口。财经新闻既要着眼当前财经运行状况,也要阐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未来走向,把握国际大势,唱响中国声音。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终端地理信息、用户数据与行为,对数据开展多形态、全方位的动态抓取和处理,提升财经领域新闻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二)中国财经故事和国际化叙述相辅相成

在讲述中国财经故事时,应借鉴国际传播语境的叙事技巧和策略,提高国际公众的接受度。在叙事客体上,让叙事因“人”而生动,注重“人”的力量。中国经济崛起和转型升级的今天,中国企业家精神和创业创新实践,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正能量。讲好中国财经故事,应透过财经专业视角,挖掘中国杰出企业家的管理思想、敬业精神、工匠情怀,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管理智慧。第一财经对此做出许多有益尝试,例如《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就是国内知名高校与主流财经媒体合作开发的全媒体传播项目②。主动掌握融媒体时代的话语权,将中国财经故事与国际化叙事相结合,打造国际传播能力是当前财经媒体寻求发展的有益探索。

(三)推动英文财经资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英文财经新闻资讯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了解中国经济的窗口。以英文为语言形式的财经新闻在精准宣传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为中国企业打造品牌树立形象、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相应,英语财经新闻写作能力也成为衡量财经记者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指标。建设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应积极发展英文财经资讯,报道中国宏观经济情况,推送企业相关新闻资讯。2016年起,国内多家媒体(人民日报、财新传媒等)相继推出英文财经资讯服务。第一财经推出的“一财全球Yicai Global”获得众多国外媒体机构和民众的认可③。我国财经媒体应基于中国视角对世界财经环境做出精准判断,用英文向全世界报道中国经济,主动掌握话语权,发出中国声音。

二、财经新闻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讲好中国财经故事,打造国际传播力,需提升财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层次,进一步深化专业融合、语言文化融合和媒介融合。

(一)深化“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培养模式

财经新闻涉及领域广泛,包括财税金融、产经商业、政经、投资管理和战略管理,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浙江财经大学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路径改革,持续增强学生的专业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储备。专业性知识包括财税制度和财税政策、财政学基本理论、公共财政管理等,旨在熟悉我国财税政策法规,了解我国财经运行状况。工具性知识包括新闻写作、文献检索、研究方法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旨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实践证明,基于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科优势,把财经新闻人才培养置于经济学科背景下有助于深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路径。

(二)培养专业共同体中卓越的语言使用者

就财经新闻专业而言,社会共同体(social community)指专业人才构成的专业共同体,具有独特的专业价值观、话语体系、行为方式和实践形式。财经新闻高端传播人才应是财经专业共同体中卓越的语言使用者,具有专业的财经基础、突出的财经领域语言专长,同时具备卓越的思辨能力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基于深化课程改革和开发特色教材,使得学生在双语课程中同步提升财经知识、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设置“公共经济学”“国际税收”“财经新闻评论”“财经新闻作品选读”等系列双语课程,衔接学生财经知识的拓展和语言能力的提升。课堂设计基于热点财经话题,探析比较中外价值观,深入理解具有中国立场、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的话语体系,实现人文思辨、财经知识和语言能力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三)提升大数据驱动的财经新闻实践能力

近年来,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成为互联网时代新兴的报道品种,是计算机辅助报道在大数据时代的深化④。如何在数据库和海量信息中抓取、分析并整合基础素材,如何撰写以数据和案例为支持的研究型报道,对财经新闻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财经新闻实践环节,院校与媒体合作建设互聘式卓越师资队伍,深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拓展学生新闻实践经历。同时,与数据咨询公司积极共建大数据平台,创新财经新闻采编方式,提升数据展现能力,为观点提供有力佐证。以往,财经新闻的实践环节和业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采访沟通能力和基础新闻写作能力。升级调整后的业务课程开展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调研、公司调研和产业调研,提升学生基于大数据的财经新闻实践能力。

面对新时代对外传播新格局,如何讲好中国财经故事,对财经新闻媒体转型和高端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讲好中国财经故事的新闻传播模式需提升专业性和公信力,把握国际大势,唱响中国声音。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双语人才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传媒新业态的呼声,这需要高校依托学科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培养路径,全面提升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周健工.讲好中国故事 建立中国预期[J].新闻记者,2016(11):12-13.

②汪钧.财经节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项目为例[J].编辑学刊,2018(04):21-25.

③杨雯.财经类传统媒体媒介融合转型探析——以第一财经为例[J].视听,2018(11):7-8.

④林晖.数据驱动的研究型报道:互联网时代的财经新闻新趋向——兼谈财经新闻人才培养改革[J].新闻记者,2017(02):64-68.

猜你喜欢

财经新闻财经双语
财经新闻视频化探索——以央视财经为例
财经日历
浅析大数据时代下财经新闻报道的改进路径
财经阅读时代
财经神回复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都市报财经新闻建设的现状与应具备的几种意识
财经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