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互文性视角看《人民日报》中“学前教育小学化”报道的引语

2020-02-24汪杨清

视听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互文性新闻媒体

□ 汪杨清

一、新闻文本的互文关系影响新闻功能

(一)新闻功能的研究综述

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意识形态背景下,每个国家都有本国新闻媒体所承担的不同职责。新闻媒体职能讨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拉斯韦尔和赖特的“四大职能”说,即监测环境、适应环境、继承文化遗产和提供娱乐。在我国,新闻职能增加新内涵,塑造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身份新角色。李良荣认为,新闻媒体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信息、整合社会、舆论监督、提供知识娱乐和获得利益几个方面。杨保军提出新闻有本体功能和派生功能,本体功能指新闻要传递提供新知和新信息以消除不确定性;派生功能从本体功能中衍生出来,包括政治、经济、舆论和文化功能。

新闻媒体的文本内容受受众面向、立刊宗旨等影响,在承担新闻职能时也有不同侧重。根据拉斯韦尔对新闻传媒的基本职能——监测环境的解读,它主要表现在所有传媒都需要承担瞭望哨的作用,对外界的变动做出及时的反映。各国各地区社会历史环境、意识形态等不同,造就出各式各样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被保存或抛弃,而新闻传播的过程事实上也是对社会文化基因的传承,不论是文本内容、文本实质或传播意义都在反映并继承属于本文化基因的内涵。

(二)新闻文本的互文关系影响新闻功能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该术语由保加利亚裔法籍符号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并发展。20世纪90年代,语言学家诺曼·费尔克拉夫所著《话语与社会变迁》一书的出版推动互文性理论发展再进一步。解释在明确的互文性中,其他文本被明确标示在正在被分析的文本中,或者由文本表面的特性所暗示出来。例如对引语和明显的报道性动词的使用,明显地从其他文本中借用内容到新文本当中去。

“引语是把别人的话语从原来的语境转移到引用者的说话语境,并构成引用者话语的一部分。”①在新闻报道写作中,引语的使用十分常见,一方面它直接增强了报道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人物话语表达,新闻中有价值的部分被挖掘出来,新闻传递信息的目的也就借此实现。

二、《人民日报》学前报道小学化的引语概述

《人民日报》是传递官方权威声音的新闻媒体,其中刊发的教育相关新闻面向广义的教育领域。一方面宣传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传达教育部指导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具体规划措施,另一方面展现教育一线现实面貌。学前教育是针对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小学化”是长期以来困扰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一大问题,近年来寻求科学的解决之策成为上下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本研究中,对话语引用来源按照政治属性划分为权力机关消息来源和非权力机关消息来源。权力机关话语包括会议讲话、权力机关人员访谈、法律法规和一系列文件公函以及权威媒体的报道等,而非权力机关话语来源主要是一线亲历者或观察者等。

(一)权力机关消息来源分析

新闻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有其特殊的真实性、客观性要求,特别是当新闻媒体作为官方权威声音的“传声筒”时,对真实性的要求更加严格。在我国,权力机关和政府部门制定、出台政策文件,除通过政府内部渠道向下传达外,必要公开内容将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和新闻媒体力量传播。这种带有官方意志和色彩的文本内容在新闻报道中的呈现形式之一是“再现”和“复制”。

学前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报道主要有三种类型:1:1复制、内容解读和评论。这三种类型的报道在实现新闻的本体功能上信息的丰富度依次递减,深度依次增加。如在2020年3月31日的报道《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就是对该文件的全文复制。文本明显在另一文本当中出现,这种明确的互文性建构了其他的文本,看似简单的“复制”事实上正体现出这一类型文本地位不可动摇的权威性。在比较报道和原始资料时发现,文本除特殊情况外基本不做调整。费尔克拉夫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后发现,新闻媒体“以一种伪装的、隐蔽的形式传递着权力的声音”。

新闻面向社会大众传播,而官方文书内容的制定有其一套特殊规则,话语形态也和日常大众话语习惯有差别,我国新闻媒体有责任对官方意志做出解释,解读类报道应运而生。在解读类报道中,官方文件是报道内容的灵魂,占据着报道的重要地位。“话语描述”是互文性的形式之一,指其他文本的组成部分被结合到一个文本中,且通常被明确标示成带有引号或报道分句的设计。解读类和评论类报道将其他文本中最有价值、有意义的部分复现出来,而非其他文本的内容又再次围绕它建立,将严肃、正式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表明方向。在传播信息的基础上,新闻媒体在向整合社会的功能努力。

(二)非权力机关消息来源分析

由官方权威部门出具的政策通过新闻媒体传达至地方实施,这一道程序是双向的,地方通过新闻媒体将实施结果反馈给上级。信息对于社会大众而言是宝贵的,对于制定导向性政策的权威部门而言也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学前教育事业中的顽疾,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明确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出具体方法和建议,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描述科学幼儿教育样貌。在全国各开设学前教育及相关专业的高校等幼儿师资培养单位参考《指南》制定相应培养计划,幼儿园等教育场所的教学活动也依此推动开展。《指南》具体实施情况如何,新闻报道做出反映。

在2017年5月18日刊登的《让家门口的幼儿园“物美价廉”》一文中,作者用一则小标题为“学前教育小学化怎么破?提升保育教育质量,转变教育观念”反映基层幼儿园教育队伍的声音。受访的幼儿园园长认为应按照《指南》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这传递了一个信号,基层教育实施者在提及学前教育时,主动提及《指南》,表明在基层教育实施者围绕《指南》施教的观念成立。

在报道中,受访园长的回答以直接引语呈现。运用这种直接的话语描述既重现了当时的场景,又将报道者和被报道者严格区分开来,看似报道者没有表露观点,但实际上报道者的倾向已经借由被报道者之口表达出来。这种区别于严肃官方话语的直白、口语化表达,对读者和被提及角色(家长)的“命令”降至最低,所传达出的是一种平等沟通的意涵,但是鉴于表达者的专业身份(园长)和提及的科学文本(《指南》),对于普通家长而言,话语无法摆脱隐藏的权威性;对于政策的制定者而言,话语具备实践性的参考价值。

三、结语

综上,新闻文本的互文性对新闻功能的发挥如传播信息、整合社会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同时在受众角度看,鉴于《人民日报》的特殊权威地位,其报道的科学性、权威性能够更加突出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更能够引起上下关注与重视并推动解决。借由不同类型的话语表述形式,所产生的效力有不同侧重。从互文性这一角度观察,话语描述在强调新闻作用方面起到独一无二的作用。

注释:

①辛斌.引语研究:理论与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01):1-6.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互文性新闻媒体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注释、参考文献与新闻类学术语篇的互文性研究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