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女性消费主义下网剧的变与不变

2020-02-24刘岱玲

视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影视剧女性主义

□ 刘岱玲

一、女性消费主义的兴起

女权主义20世纪初从西方兴起,历史背景源于早期西方女性争取政治权利,表现了女性对平权的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原本被视为与资本主义挂钩的女权主义重新在本土发芽,并被新译为“女性主义”。在20世纪的下半叶正在进入消费者创造世界的时代中,女性主义的生根发芽使得女性这一群体在消费文化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环球时报》发布的《中国女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女性就业比例接近70%,近半数城市女性个人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女性地位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从QuestMobile发布的最新调查《“她经济”洞察报告》来看,在消费方面,中国移动互联网女性人群消费主体地位得已确立,其中“90后”女性成为消费主力①。

二、女性消费主义下网剧的现状

(一)变:网络影视剧中对女性形象的重构

针对女性消费者,互联网影视节目中女性消费主义倾向逐渐加重。以《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为代表的网剧,聚焦女性白领,主要展现女性在职场上的打拼与成长,剧中或多或少都颠覆了男性阳刚美的标签,涌现出一批“小奶狗”“小狼狗”式人物。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独立自主实现成功与消费行为、性别审美产生勾连,女性审美这一议题成为刺激互联网影视行业的重要推力。

此外,不仅现代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产生变化,以极端父权为导向的宫廷影视剧中,对女性人物的重新构建也成为近几年网剧的一大变革。以爆剧《延禧攻略》为例,不同以往后宫剧中对父系权力的顺从,《延禧攻略》在人物建构上加入反抗因子,观众不再只能一味感受到后宫女性因争宠而争斗,其中的女性人物也开始了对男权统治的反叛。

如魏璎珞,她在剧中频频落难,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斗妃嫔顶撞皇帝,这样的人物常常被观众认为是“玛丽苏女主”,她当着宫女太监的面戏耍皇帝,引天雷劈死太妃,敢于揭穿高贵妃敢用枇杷新叶加害愉贵人。

但深究这种女性形象的创作意义,可以理解为当代女性地位增长后企图将现世地位、意识形态投射到影视人物中,从男性所掌握的顶层世界瓜分权力,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玛丽苏女主”不再是男性意识中的“灰姑娘”,她们拥有强大的能力,甚至是全能的,在各种斗争环境中都能立于不败之地②。

如富察皇后,作为父权社会中典型的贤良“盖亚型”女性,前期展现了古代女人三从四德的形象。识大体、对圣宠不争不抢,在愉贵人怀胎时尽全力照顾,在继皇后家中有难时倾力相助。

最后富察皇后的完美女性形象解构于城门自尽,皇帝指责她没有尽到皇后本分,不够勇敢肩膀太弱,但这一形象的粉碎也印证了富察容音在自尽前的一番话:“现在我不是皇后,只是富察容音。”富察皇后的陨落以及容音的重生是《延禧攻略》中对于女性形象应该重构的认同,女性该从封建礼教的禁锢中解放,在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现世美好生活。

再如继后,原本与富察皇后一般,在宫中不争不抢,面对高贵妃三番四次的拉拢不为所动,但因无心权力纷争,同时依靠皇帝拯救家族无果后黑化。当继后意识到无权无势无法保护自己也无法保护家人时,果断投身权力旋涡中,通过买通官员不断扩张势力。继后前后的人物形象转变,也是《延禧攻略》相较于以往宫廷剧中对后宫女性依附帝权获得宠爱而改变自身困境形象的一种重构。

(二)不变:网络影视剧中的单一性内核

网剧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新产物,但究其内核与传统影视剧实为一脉相承,即女性依附男性存活。以2016年大爆网剧《太子妃升职记》为例,剧中看似赋予女性角色话语权,力求挣脱男性视角下对女性形象的期待与规约,然而剧中女性人物并非完全按照女性想法刻画,而是借由女性意识觉醒的外壳,塑造了符合男权社会审美观与道德观的女性角色。

从审美取向上看,太子齐晟对张芃芃漏肩装的不满、张芃芃多处外貌特写镜头,以及为符合男性胃口而塑造的女二江映月,无一不是男性主义在剧中的暗性表征。从男女关系上看,以强强恋为宣传核心的《太子妃升职记》本质还是男强女弱的传统关系,即使身为太子妃,张芃芃也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目的,无论是加强对后宫的管理还是企图挣脱齐晟的束缚,张芃芃谋划的每一步基本都离不开男性势力的帮助。前有九王爷后有齐晟,女性只能通过借助男性权力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总体而言,《太子妃升职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女性陈旧传统的形象构建,以达到性别偏向的效果,但根本上没有改变剧中女性的地位,也没能冲破传统男性主义视角下的传统社会意识形态。

互联网时代来临,女性主体意识不断觉醒,更多的女性走进社会,以独立自强的姿态在职场中扮演着丝毫不逊色于男性的角色,通过劳动实现了经济独立,并且借助各种社会化网络,在社会话语空间中越发积极地表达关于独立、觉醒的诉求和对认同、平等的期待③。

因此越来越多网剧聚焦女性视角,以女权为卖点。2018年的《将军在上》打破传统意义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分工制度。剧中以宋朝为大背景,恪守封建礼教制度。但主线人物标新立异,女主角叶昭身为兵马大将军,驰骋沙场,而男主角赵玉瑾则成了阴柔秀美、体弱多病的女性角色化身。二者形象颠倒,看似是女性主义在网剧中的升格,实际纵观全剧,依旧是流于传统的男高女低的关系。

叶昭突破传统女性只能操持家务的固有印象,上阵杀敌立战功无数,赵玉瑾则留守家中,替叶昭打理家业,专注贤夫生活。柳惜音脱去古代女性柔弱胆小的形象,深入西夏腹地,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刘太后辅佐宋仁宗,垂帘听政打破后宫不问政事的枷锁。但剧情最后,依旧是叶昭为爱生儿育女退居幕后,赵玉瑾批甲杀敌冲锋陷阵,柳惜音为爱深陷囫囵最后命丧黄泉,刘太后归还政权颐养天年,一场男女身份颠覆的突围战草草收场。

《将军在上》相比《太子妃升职记》而言,在社会女性独立自强的意识上有一定进步,将男女身份地位颠倒以达到另种程度上的男女平等,但这种独立意识与颠覆思想并未在剧情中延续,使得整部剧还是沦为以男性主义思想为内核的半成品。

三、结语

在女性生产力不断提高的今天,女性角色在影视作品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网剧应该做的是打破传统女性柔弱、陪衬、需要保护与特殊对待的固化描绘,取而代之以更加成熟自信、自主自立的社会形象。但是目前,网剧中套壳女性主义层出不穷,打着男女平等甚至女尊男卑的幌子来宣传所谓的“独立新女性”,这种女性形象看似是现代社会新时代女性意识,但最终都成为了新的男权守护者,而这种“新的女性主义”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女性主义④。同时,也要警醒“男色消费”倾向,不能一味沉溺于“小奶狗”“小狼狗”等消费主义的“鲜肉经济”中。因此,网剧作为大众媒介的一部分,从业人员应该对传统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正确的价值体系带入到影视剧,摆脱长久以来的男女从属关系的落后思想,完善对女性角色的刻画与重塑,最终帮助女性建立自我价值。

注释:

①胡坚.女性消费浪潮的影响研究 [J].人民论坛,2019(21):62-64.

②徐丹.从福柯看《延禧攻略》中后女性主义话语构建[J].文学教育(中),2019(11):28-29.

③向芝谊,陆地.网络时代影视文化女性消费主义倾向新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2):91-95.

④肖琴琴.浅谈网剧《将军在上》中女性主义的突围困境[J].东南传播,2019(07):124-126.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影视剧女性主义
Film review:WALL·E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浅析女性主义翻译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