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湘访学,国培觅道
——2019年高中语文国培班访学日记

2020-02-24朱华华

师道(人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韩老师思辨性教研

朱华华

有幸成为2019年高中语文国培班的学员,得以在金秋十月走近巍峨的岳麓山,伴着丹桂的清香融入美丽的湖南师大,感受激情的湖湘文化,聆听大师们的字字箴言,忍不住以一支拙笔记录自己的心得与感悟。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今天是国培学习的第一天,最先开讲的专家是上海特级教师余党绪。十几年来,余老师一直在教学一线探索“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并不遗余力地倡导“批判性读写”,厘清了诸多被一线教师甚至被专家们误解的语文观念,唤醒了一大批中学语文界老师们培养思维、多元思考及探寻真相的意识。

曾多次聆听余老师的讲座,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但都有一样的震撼。正是在余老师的讲学中,我知道了“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的驳难,不是唱反调,更不是找茬;知道了“思辨性阅读”也不等于简单的多元阅读,不仅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不仅是特殊到一般的普世性探寻……“思辨性阅读”是求真的阅读。为学以真,立身以诚, “真”是治学的前提,是做人的前提。在假大空的“伪语文”泛滥的当下,在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伪道德”横行的今天,余老师倡导“真语文”无疑有平地春雷的价值。

余老师还通过鲜活的课例揭开了“思辨性阅读”的神秘面纱,引导我们走出依赖教参的套版式解读,以全新的视角走进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课文,让我们拨开定势思维的浓雾,用思辨的眼光审视在语文课堂上被照本宣科式的误读蒙尘了多年的经典。让我们认识到骆驼祥子的一步步堕落,绝不仅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有自身的责任;认识到鲁滨逊28年的孤岛生活,绝不是单纯依靠乐观和勇敢,更需要依靠外在的物质和自身的技能;认识到对蔺相如的人物分析,绝不能满足于戴一个“爱国”的帽子,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深入地分析不同时代“爱国”的不同内涵……

余老师的讲学让我很深地剖析自己,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有多少次浅尝辄止,满足于照本宣科,甘心做着教参的传声筒;有多少次惯性式解读,满足于空泛地概念化定论,矮化了经典却茫然不觉……粗糙与浅表、惯性与定势,正在一点点地消耗我对语文趣味的追求,这也许是比皱纹与眼袋的增加更可怕的现实!

哲学家黎鸣先生曾说: “逻辑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琴声中最弱的一根琴弦。”表现在教育上,就是重接受、认同,不重质疑、多元。如何让理性的弦音铿铿有声,思辨无疑是必由之路。思辨的眼光不仅指向外界,更应指向自身,烛照内心,审视自我,在对自我的批判中超越自我,这也许就是走向清明的理性最美的愿景吧。

2019年9月18日 星期三

9月18日,国耻纪念日。在这样的日子里聆听长沙一中周玉龙老师的讲座《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似乎别具意义。

“什么是思辨性阅读?” “为什么要进行思辨性阅读?” “怎么样开展思辨性阅读?”从经典篇目、教材课文、高考试题、学生习作中,周老师从各个角度探索思辨性教学的路径,给一线教师可以把握的抓手。通过《六国论》 《月亮与六便士》 《在桥边》 《雷雨》 《战争》以及高考作文题等大量的案例,让思辨性阅读的理论落地,让老师在功利的应试教学中嗅到教研的芬芳,让学生在枯燥的日常刷题中体会思维的快乐,教与学不再是苦役,而是享受。

作为一个多年奋战在高考一线的老师,在分数的碾压下常常感到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作为一个对教研小有兴趣的老师,在常规教学的负荷下常常感到分身乏术……

而常年留守高三的周玉龙老师却让我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生命状态,不是菜青着脸在盐碱地里苦苦耕作,而是沐浴着语言与文字的春光,享受着阅读与写作的快意,在教学与教研的丛林中寻幽览胜,乐于其中,亦成于其中。

“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 “没有思辨性阅读就没有语文阅读的质量!” “要想提升思维品质,首先得思辨!” “不能为了多元而多元,不能为了批判而批判。” “太多为了多元的形式而进行的多元解读恰恰是在误读经典。”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读者读出的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是华盛顿!”正是源于对“伪思辨”的清醒认识,源于对语文本源的深刻剖析,源于对应试教育价值的多元思考,还源于深厚的学养,源于教育的情怀,周老师在教材与阅读、在刷题与高考、在教学与教研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合点。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要想培养有思考力的下一代公民,教师首先得有思考的意识,有思考的习惯。周老师将教学与教研结合,让教学思考孕育教研,让教研思考促进教学,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

今天的长沙,阳光和煦,凉风习习,清爽宜人。而郑桂华老师的讲座,更是让我们在金秋时节享受到了如沐春风的感受。

在讲座中,郑老师从各个维度阐释了教育的变化,从几道很有代表性的高考题和模拟题切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考题的走向。同时,寻根溯源,认识到了教材的变化。

给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新教材的系统建构、体系特点,更有郑老师对文本的细读能力。我曾经有过六年的初中执教经历,多次执教过莫怀戚的《散步》,但今天郑老师对《散步》第一段的解读,则令我惭愧不已。对于我,这是多么熟视而无睹的段落,熟视它,却一次次地与它的精妙失之交臂。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第一段,19个字,4个标点。

郑老师带领我们在浅文中深游。 “冒号”后 “我”与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之间为什么是“逗号”,不是 “顿号”,郑老师解读出了作者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冒号的解释说明功能是要慎重地引出下面的每一位成员;选择逗号而不是顿号,是因为逗号比顿号停顿时间更长,让每一个个体露脸的时间更长。而反复地出现 “我”,则写出了作为家中顶梁柱的“我”的责任与担当,更突出了下面的人物与我的生命关系,突出了他们对我的重要及我对他们的珍视。尺水也可兴波,微澜亦有涛声,文本的妙境正掩映在诸如 “冒号” “逗号”“我”等寻常处、细微处,只有走进去,才会发现:文字深处,别有洞天。

令我们钦佩的还有郑老师解读文本的学术眼光和独到视角,比如对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解读。我也是多次执教该文,也曾分析过其中精彩的景物描写,但从来没有以景物描写为主线,在细读比较中体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第一次着墨衰颓的琉璃、城墙,第二次描写生机盎然的生物,第三次描写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静穆之美。 “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正是这三次景物描写的比较,让我们看到了在生命最狂妄的年龄跌落到了人生谷底的史铁生自我救赎的艰难及顿悟后的豁然。

郑老师说,比喻反复等修辞,景物描写的方法,抒情散文的写法,这些知识无疑是需要教给学生的;如何掌握这样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写作技法,这些能力也是需要交给学生的……但这些只是教学的起点,绝不能成为教学的终点。引导学生能在日常中珍视身边的人,能在失意时有构建“自己的地坛” “自己的荷塘”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终极关怀,才是真正的立德树人。

郑老师以其深厚的学养、专业的自信、还有她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吐故纳新的生命勇气,永远如初学者般求知若渴永不止步的人生状态,征服了在座的每一位学员。相信郑老师的讲学必将像种子一样播撒在每一位学员心田,生根发芽,抽枝吐蕊,散发芬芳,惠泽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学生。

2019年9月28日 星期四

语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既品味了语言文字,又欣赏了语言文学,更享受了语言文化的饕餮盛宴。

文字是欣赏一切语言的基础,唯有在文字中沉潜,在文字中涵泳,才能深层次地走进文学甚至文化中。丁加勇教授引领我们从词义的解读、句式的选择中体悟“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的语法现象”。是用 “头痛”,还是“头疼”?是用“参加”,还是 “参与”?是用 “征询”,还是 “征集”?是用 “销毁”,还是“烧毁”?不同的语境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而正是在这样的比较中,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 “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与其说这是对文字的较真,不如说这是对文学的虔诚!

“一带白而发亮的水”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为什么是一带水?一带远山?启发学生从平常的字眼中去感受文学背后的深意与美,不仅有山的形状的美,水的形状的美,还有朦胧的美,幽静的美,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美……

为什么在介绍包身工的公房时,要具体到七尺阔、十二尺深?报告文学又该如何去审美或者审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的标题,为什么备受赞誉?新闻赏读的路径又在哪里?从文字的工具性走向文学的人文性,还有很长的路,但欣赏文学的起点必须在文字中。解读文字内部的深意,欣赏文字背后的风景,才能让文学不是虚飘在空中,而是扎根在肥沃的泥土里,伸出苍劲的枝,长出青葱的叶,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下午的讲座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高欢欢老师的 《戏剧影视导赏》,同样从品味文字文辞入手,从叠词的运用中,从以乐衬哀的景物描写中,品味戏曲戏剧的艺术魅力。从昆曲、黄梅戏、花鼓戏、越剧的不同韵味中,感受不同门类艺术的个性,感受艺术的多元。高老师不仅进行了学理上的知识普及,更是亲身示范,亲自诵读,亲自范唱,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演艺厅的现场。

文字的美,文学的美,文化的美,在这一天里异彩纷呈,以不同的维度切入,在不同的姿态中变换、交织、融合、演绎、升华……何其善哉,何其美哉!

2019年11月17日 星期天

《从课例谈高中语文教学备课与教学艺术》,从文言到白话,从散文到小说,从高中到初中,从阅读到写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韩军通过大量鲜活的课例、妙趣横生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教学艺术的至高境界。

备课与教学,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安身立命的抓手,但韩老师指出,太多的一线语文教师沉湎于抄录教参、复制名师的课件,习惯于违逆阅读认知规律的 “伪阅读”。大脑里带着 “教参的结论”去阅读,这是典型的违逆阅读认知规律的 “伪阅读”。真正的阅读,应该是 “阅读行为”在前, “阅读结论”在后,通过对文字的剖析,披文入情,得出“自己的真感悟”。

“‘伪阅读’的教师,如何能教出 ‘真阅读’的孩子?”韩老师的质问,有着振聋发聩的力量。韩老师认为, “伪阅读”,是导致中国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根源。

韩老师能够成功地从这种“伪阅读”教学的迷雾中自救出来,首先得益于其舍得在文本上下功夫,用心设计能让已步入成年的高中生觉得受到尊重的问题。

如将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比较剖析,追问学生为什么称周瑜为 “风流人物”而不是“英雄人物”? “面对自己敬仰的前辈,面对自己崇拜的偶像,苏轼为什么称周郎,而不是周公瑾,或者周瑜?学生能称我韩老师为韩郎吗?称‘郎’不是有一种玩亵的味道吗?”这样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反驳的欲望,而要想反驳得有理有据,则必须深入文本,深入思考。

有很多问题,高中生是不屑于回答的,这固然与学生渐大渐深沉有关,但与老师的问题过于低效、过于简单亦不无关系。韩老师一阵见血地指出,低效重复简单的问题,只会“矮化”语文,只会降低语文课堂的魅力与效率。

如何才能设计出经得起敲打的真问题?

“在寻常的字眼里探寻乾坤”,是韩老师为我们指引的一条路径。“大江东去”与 “黄河之水天上来”,韩老师从“音韵学”的角度,从“变化语序”的角度,剖析出李白的“来”字中的磅礴大气、万丈豪情,同时也剖析出苏轼的“去”字中,深藏在表面 “壮阔、壮美、壮烈”的文字背后的 “凄迷、凄婉、凄伤”。从而得出完全属于自己的阅读结论:感伤,才是《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的主题主调。苏轼搭建了一个“宏大的舞台”,又埋设了摧毁这个“宏大舞台”的 “按钮”。我不由得想起了罗曼·罗兰的名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这才是真正的苏轼式的达观,看透了,还能看得开,拿起了,还能放得下。

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捷径,有且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永远踏踏实实地扎根在文字中,真正抓住了教材,抓牢了文本,应试的能力也就相伴而生了。

比如学习 《背影》。从《背影》标题中挖掘它的丰富含义,读出父亲的 “背债”,读出朱家父子的“背井离乡”,读出 “背时、背运、走背字、点儿背”,读出 “慈父见背”,读出“虎背熊腰的父亲被生活重担压得弯腰驼背的身影”,读出标题的一语双关、一语多关,读出浓浓的人生、人伦……拥有了这些解读标题的能力,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去应对2018年高考题老舍的小说 《有声电影》的 “标题”试题,2017年高考题林徽因的散文《窗子》的 “标题”试题,2016年高考题李锐的小说 《锄》的 “标题”试题,以及外国小说 《战争》的 “标题”试题了。

只有舍得时间在“真阅读”中浸泡,才能逐渐涵泳出独立的解读文本的能力。教育是慢的艺术。龙应台说,孩子你慢慢来。语文教师也需要慢慢来,慢慢地在文字中浸泡挖掘真问题,慢慢地在文本中沉潜告别“伪阅读”。

两期国培学习,历时一个月,感觉收获满满,意犹未尽。仰望老师们的高度,聆听语文的真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愿此生做一个幸福的语文人,素履所往,一苇以航。

猜你喜欢

韩老师思辨性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的老师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黄金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