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学困生的转化

2020-02-24始兴县顿岗中学林晓维

师道(教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班集体关心家校

文/始兴县顿岗中学 林晓维

在每个班集体中,必然存在优生和学困生。学困生一般人数不多,是班上的消极因素,影响极大,如教师没有对他们进行好的转化,会使学困生范围扩大,影响班级。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下,要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下面我就自己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只有尊重学生主体才能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不断自我发展。教师应该对班里每一位学生都充满关怀,让爱洒满班级的每个角落。尤其对学困生,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师爱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无论他的学习成绩如何,老师都在关心他,用爱触及他们心灵深处,使其思想发生转化。

我曾经碰到过一位男生,性格孤僻,不合群,学习吃力,顶撞老师。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感到头痛。一次晚自习,他肚子疼得厉害,满头大汗,家长又联系不上,我马上放下手里的工作,把他送去了医院。在医院里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感激。事后,他主动对我说:“老师我错了,原来我们这种这么调皮的学生您也这么关心,我要好好守纪,好好学习。”我回答说:“在老师眼中,你还是个好孩子,老师还是爱你的。如果你能把你的缺点改掉,把优点呈现出来,你会变得更好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到!”后来,他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并且顺利考上了县里的高中。

二、鼓励赞扬,树立信心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困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赞扬,让他们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找回自信,慢慢进步,稳步提高。

我班上曾有这么一位女生,她性格内向,很少说话,缺少和同学的沟通,但能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只是总爱低着头,无精打采,没有活力,也没有学习的兴趣,作业乱写一通。通过了解,我知道她做事没信心,需要教师的呵护,同学的关心。我先赞扬她守纪,尊师,劳动积极,让她知道自己哪些做的好,树立信心,然后提出她的缺点,组织学生一起帮助她,一起玩,一起学习,也让科任教师多关注她,让她感到老师和同学都在信任她,关心她,同时也对她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她自信心有了,整个人都有了青春的活力,学习有了进步,还勇跃报名参加学校举行的文艺演出并获奖。

三、合作学习,帮助感化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能为学困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任何一个学困生都有一种归属的心理需要,都渴望受人尊重,被人理解和关心,尤其渴望能融入班集体中。如果满足了这种需求,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乐于接受教育,不断进步。合作学习就是把学困生组织到学习小组中进行互帮互助学习,使他们融入班集体,感受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熏陶,产生“近朱者赤”的效应。

我新班级里一位男生,坏毛病多,不讲团结,同学不喜欢和他相处。结果分学习小组时,没人愿意接受他进组。他表面虽然好像无所谓,但我看到了他失望的眼神。我说服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组长接受他入组,并对组长下了死命令:为了班集体,为了小组荣誉,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使其进步。组长和其他二位组员就在合作学习形式下,和他一起沟通,一起交流,开始了对他的帮助。先让他融入小组,再让他融入班集体中,培养他的集体荣誉感。慢慢地,他开始了转变,各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后来,他委托组长跟我说,他也要考上高中,以后还要上大学呢。

四、家校联系,合力教育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好比 “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对孩子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必须保持平衡。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尤其是与学困生家庭之间的沟通。

在家校合作方面,我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我为每个学困生制作了一张家校联系卡,把孩子一周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孩子的情况记录时多讲孩子的点滴进步,尽量不告状,让家长和孩子都比较容易接受。家校联系卡每周五由孩子带回,下周一带来家长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情况等。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拉近了家长和我的距离,也让我对孩子们的情况了如指掌。

猜你喜欢

班集体关心家校
家校距离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我爱我的班集体
开心与关心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