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探索
2020-02-24江玉菡
罗 茜 江玉菡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人成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工作重心失衡,过分关注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忽视了普通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且存在一定的偏见与抵触,不愿意将自己的问题暴露去寻求专业的帮助,无法全面发现学生拥有的心理资源和品质。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人们发现重点关注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个体对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还能有效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因此,目前以 “问题” 为导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重新审视,构建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索搭建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全面覆盖、全程指导以及全员参与,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的学生指导帮扶的重心失衡问题,提高心理帮扶的学生覆盖率,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帮扶。
一、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指导与帮扶的意义
作为 “积极心理学” 的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丁· 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认为,过去心理学研究探索更多的是以问题为导向,包括心理的异常状态、心理疾病以及如何修复心理创伤等,但对于正常个体如何获取幸福少有关注。积极心理学则尝试转型,将心理学的研究焦点从修复心理创伤转移到创造幸福,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能够帮助个体、群体理解感知并获得幸福的有效机制,从而促进个体、群体达到一种丰盈的状态。
(一)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个体基于成长经历和认知呈现的积极心理体验。当个体在面对生活时常常采用积极的解释风格来分析事件时,人的心里资源主要倾向于积极一面,使得更加容易体验到快乐、满足与幸福。随着这种积极的心理资源不断丰富和增强,积极心理品质逐渐形成,主观幸福感增强,促进身心健康正向发展。高校学生指导与帮扶应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全员指导与帮扶,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着力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不断丰富大学生积极的心理资源,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推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
大学生全面发展离不开积极健康的身心条件,积极心理学注重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而积极心理学要培养的健康人格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智慧、创造性、自尊、才能、适应性等。在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实现途经中,可以积极心理学视角,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增长的成就感、获得感,进而积累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积极的态度行为,形成良性循环。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指导与帮扶中的内容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生丰富充实内在心理资源,包括构建正确的认知系统和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等。
大学生心理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发生,与其自我认同程度、自我接纳程度和自我调节能力呈较强的负相关。高校学生指导与帮扶应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学生构建积极的认知系统,引导其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接纳真实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引导大学生在面向他人时要学会理解、尊重与宽容,能够客观认识、评价他人,学会与他人和平共处、公平竞争,以积极的态度善待他人,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以感恩的心态回馈祖国与社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坎坷,用乐观主义的解释风格分析生活现实,获得更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正向反馈,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个体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的重要途经,在学生指导与帮扶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人生规划,树立合理的目标,提高行动力和执行力,形成合理的预期,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样更有利于充分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良好的心态。要引导大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事物,广泛关注事物的积极方面,发现自身的积极正能量,充分体验幸福感、满足感等积极情绪。引导大学生善于积累满足感、成就感、价值感等积极体验,并传播正能量。
三、积极心理学在学生指导与帮扶中的途径方式探索
(一)创设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
创设积极的校园教育教学环境对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创设积极因素,整合校内外、线上线下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为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创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氛围。优美舒适的校园自然环境和底蕴深厚的校园人文环境能增加学生的快乐感与幸福感,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各色式样的课外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校内生活,还能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在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孕育积极的心理品质,有益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坚持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打造全过程学生指导与帮扶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和精力仍在课程学习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沟通环境,促进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学习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高校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教育课程,依托《人生规划与职前教育》《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打造不同阶段全覆盖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课程体系,形成全过程的学生指导与帮扶。有学者认为,不同年级应着重培育发展不同的心理品质,以适应该阶段的心理特点,有效预防心理问题。大一新生的培育重点应为自制力、交往智慧、希望与信念;大二学生的培育重点应为谦虚、坚持、勇敢和自制力;大三学生的培育重点应为审慎和风趣幽默;大四毕业班学生的培育重点应为宽容、希望信念和心灵感受等。
(三)德智体美劳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学生指导与帮扶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协调发展均密不可分。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需要高校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理应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在教育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达到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目标。其次,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主动参与各种挑战与竞争,以此积累自信心,提高成就感和自控力,发挥智育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作用。此外,积极的心理品质培育离不开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通过体育锻炼形成坚韧的毅力、美育培养提高审美情趣、劳动教育养成勤劳的品质,各种教育手段互相渗透,形成多方合力的融合教育模式,搭建全方位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有利于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养成。
(四)构建心理健康网络信息系统,形成线上线下指导帮扶合力
利用网络科技,搭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着力打造心理健康专栏。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精准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学生学习状况、家庭人员构成、家庭经济、身体体质、宿舍人际、心理健康测试结果等信息,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全面覆盖,方便迅速调取学生的基本信息,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的引导和问题学生的及时发现。通过定期面向全体学生推送积极的心理健康知识、现实案例、消极情绪排解方法等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知体系、正视情绪体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灵倾诉信箱留言,学生可通过网络在该板块内倾诉自己的内心体验,由负责心理健康的老师进行一对一回复,搭建学生网络心理咨询与交流平台。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重点群体指导与帮扶探索
(一)积极心理学在学业困难学生群体中的帮扶探索
学业困难学生多表现为对前途迷茫未知、自制力差、没有上进心等状态,导致挂科较多,自信心下降、脱离班集体等后果。高校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多限于警示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帮扶。在学生学业帮扶中,应重视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积累积极的情绪体验。
高校应完善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奖励激励机制,设置进步奖、学业脱贫奖等奖项用于鼓励学习困难但有进步的学生。通过一定程度的表扬和奖励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拾信心、增强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高校应完善学生学业帮扶结对子机制,发挥朋辈帮扶的作用,鼓励学生两两互助,相互进步。对于学习成绩较优的学生,引导其主动帮助同学、关心同学,培养其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精神,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引导其向结对子同学交流学习方法、增强沟通,在帮助与受助的过程中,帮助他人的同学体验奉献的快乐感和满足感,被帮助的学生体验积极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业困难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在警示教育的同时应尊重学生人格,突出学生优点与长处,引导学生构建积极的认知体系。鼓励学生参与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通过校园文化比赛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积累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良性循环,使其在学业中逐步增强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二)积极心理学在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的帮扶探索
我国在校大学生中约有300 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5% 左右。现在的高校学生资助基本都是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帮扶,但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相当多的高校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与帮扶机制上存在缺失。客观上讲,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虽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物质上的资助,但在心理层面上并没有因而感到丰富与丰盈。
高校应面向经济困难学生关注其物质需求,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深入细致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摸底工作,不仅要掌握其个人基本资料和身体(生理和心理)、学习状况,还要充分了解其家庭人员构成、经济状况等信息,建立完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信息系统。要完善奖助学金评选机制,让各种资金补助真正惠及到需要的对象,切实消除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要为学生提供校内校外多种勤工助学的渠道,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就笔者的经验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主要的心理特点为容易自卑、自尊心强、封闭自己、自信心缺乏。鉴于这些 “心理贫困” 表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长处,鼓励其积极担任学生干部,参加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逐渐提高他们在集体生活中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要通过召开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座谈会,适时开展心灵交流活动,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心声和需求,为他们排难解忧。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和朋辈引领作用,有针对性地邀请优秀的学长学姐甚至校友和他们分享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引导经济困难学生调整心态,燃起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处理好家庭经济困难与自身能力提高的关系,在自立自强,努力向上的奋斗中获得成功。
(三)积极心理学在学生宿舍关系中的帮扶探索
学生宿舍是大学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往往承载了学生情感交流、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众多业余活动。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健康生活和快乐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提高了学生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目前大学生多数是00 后左右的新时代青年,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样,家庭溺爱,个性鲜明,且沉迷电脑、手机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中。受不同的地域风俗、家庭状况、生活习惯、个性特征,以及沉迷网络游戏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宿舍面临着人际关系冷漠、紧张的问题。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下,宿舍成员的心理健康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往往呈现严重失眠、心情烦躁等身心问题。利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引导学生关注室友的优点和美德,注重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提高个体成员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幸福感,有助于宿舍的积极发展和宿舍凝聚力的提升。
通过开发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源,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实现自我成长,提升幸福感,维护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引导学生采用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对于宿舍里面偶发的矛盾冲突,在及时进行解释和沟通的同时,把原因归结为无意冒犯、表达方式差异、习惯不同等因素,甚至解释为仅仅因为当事人当时遇到不顺的事情导致心情不好等暂时性的原因,而非对方讨厌自己或者故意针对自己的消极解释风格,这样有助于减少宿舍间人际交往中的摩擦,改善宿舍人际关系。
宽容、合作、和谐、友爱的宿舍氛围能够有力地促进宿舍成员心理健康,也需要每一位宿舍成员的共同经营和共同组建,高校应通过大力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把学生宿舍打造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温馨家园。高校要在完善相应的学生公寓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节,以此促进构建和谐友爱的宿舍人际关系。通常宿舍文化节中包括宿舍美化设计等需要宿舍成员共同协作的活动项目,这种团队性的活动对于同学间来说,可以很好地增进交流、加强合作、互帮互助和共同进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增强宿舍集体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高校要鼓励家庭化的宿舍沟通交流方式,引导学生在宿舍中敞开心扉、公开平和地开展讨论会、“卧谈会” 等,真诚和善意地讨论宿舍成员的优缺点和相处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改善计划,在交流中加深对室友的理解和关心,互帮互助形成良性循环。要引导学生在宿舍内部制定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督促、相互学习,利用室友间的朋辈互助,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
学生指导与帮扶应改变针对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消极工作方法,利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全新定义学生指导与帮扶,通过整合外部教育资源、打造全覆盖式培育课程、德智体美劳多方融合教育模式、构建心理健康网络信息系统,关注学业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和宿舍人际关系等重点群体对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