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实验中高品质质疑能力
2020-02-24赵虹
赵 虹
(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 224000)
在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构成.展开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开放化的探索实践空间,这也能够让学生以实验作为向导,验证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原理.这会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可以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考察学生对于实验背后知识原理的理解吸收,并且锻炼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教师也要关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锻炼,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发展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在对于很多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产生质疑时,这其实是学生独立思考的一种体现.学生可以带着具体问题展开更深入的实验探究,并且逐渐化解自己的质疑和思维障碍,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的良好吸收.这会带给学生更为丰富的实验学习收获,能够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获得更多成长,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养.
一、设计开放化的实践动手任务
基于实验活动锻炼学生高品质质疑能力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开放化的实验环境和空间,并且给学生设计各种趣味化的实践动手任务,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参与其中,并且就实验过程有自己的思考,在产生质疑的同时加深对于实验中相关知识原理的理解认识.教师要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出发,做多样化的教学挖掘与探索,给学生创设实验活动的空间.同时,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做合适的教学延伸与拓宽,引入一些开放化的实验活动主题,让学生展开各种有趣的实验探索与尝试.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更容易产生质疑,并且会就很多问题有自己的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让学生的各种质疑和想法大胆表达,并且引导学生基于具体的实践过程来逐渐解答各种疑惑.这样的实验活动方式会带给学生很多学习收获与成长,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且帮助学生有效吸收掌握实验背后包含的知识原理.
比如在教学完《电磁转换》这部分内容后,学生会一定程度接触到电磁继电器这个知识点.电磁继电器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但相对中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仍然是有困难的,特别是它的工作原理,不少学生在刚刚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疑惑,还会存在相应的质疑,学习的障碍难以消除.对此,如果能够动态地给学生演示它的工作过程,就能让学生比较直观的认识它是如何工作的.结合这样的教学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创新点,与学生一起动手展开相应的实验探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用LED灯动态演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易于获取的实验材料,让学生结合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完成这一实验任务.这个实验过程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有一定障碍,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敢质疑,表达自己的各种思考和见解,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化解自己的各种疑问.当最后实验完成后,学生会很好的感受到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对于其后包含的理论知识也会有良好的吸收.这才是实验探究活动带给学生的学习收获,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品质都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二、多创设问题探究的实验情境
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实验教学的方式更加多元,在以激发锻炼学生质疑精神展开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广泛挖掘利用各种实验素材,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活动形式.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展开一些自主实验,尤其是那些易于展开,并且在操作上没有太大难度的实验,学生在自主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有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并且能够很好的弄懂实验背后体现的知识原理.为了让实验活动有更好的展开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验的观察和展开中提出各种问题,并且基于这些问题展开猜想,然后利用实验加以验证解答.这一整个实验过程不仅是对于学生高品质质疑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也会体会到利用实践过程化解自己的疑问的方法,这样的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的收获会更加丰富.
比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小车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质疑,比如: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为什么停下来的距离又有所不同呢?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这是摩擦力的缘故,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大家的疑问给予学生思维上的引导,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假如小车运动到一个表面绝对光滑即没有摩擦力的表面上运动情况会怎样呢?经过充分的考虑和激烈的讨论,学生认识到小车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的缘故,如果没有摩擦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它就会以初始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有了这样的学习基础后教师再来给大家引出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涵,可以很好的实现对于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这样的实验活动极大的提升了知识教学的实效,加深了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学习印象,是合理的组织与创建实验活动能够起到的积极功效.
三、设计趣味化的实验探究情境
为了让学生对于实验活动有更强烈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多尝试一些开放有趣的实验探究情境的创设.在这样的实验教学背景下,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提出各种质疑的空间,大家也会伴随着这些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并且会产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取答案.这样的研究过程会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并且大家思考的灵活程度会更高.学生会充分体会到这类实验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并且能够在实验中有各种发现.透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充分理解知识原理,并且自身的多元学科能力会得到激发锻炼,物理课程的教学训练效果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
比如在学习《平面镜》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体验式实验:教师边说边做动作“举右手”“举左手”,全体学生同步模仿教师在平面镜中的像.体验中会出现教师举右手,学生也举右手的情况.这些出现错误的学生会表示疑惑,并且内心会产生一些质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对此,教师需要给模仿失误的学生一点时间去观察、回忆,这样在后续的实验中学生自然会懂得如何去纠正动作.体验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有什么特点?学生结合刚才具体的实验过程给出有依据的猜想.教师再来让学生带着这些质疑和猜测学习新课内容,学生对于学习过程都非常积极投入,并且内在的求知欲被强烈激发,课堂教学整体上有很好的推进效果.
四、展开多样化的实验问题讨论
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验主题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习练和思考问题,这也是锻炼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并且可以让学生透过自主探究过程解答自己的疑问,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展开这样的教学训练时,教师选取的习练内容要具备针对性,最好是能够提供一定的分析探究空间,并且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习练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够基于问题就实验过程有更深入的挖掘探究,可以在问题解答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实验原理,吸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教学的多元训练目标可以很好的实现.
仍然以《平面镜》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学生在完成了一些基本的平面镜实验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习练内容:在进行常规平面镜实验的过程中,若没有刻度尺,要如何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的学生表示如果没有刻度尺实验就无法完成,但是对此其他同学表达了质疑,并且从数学、剪纸等角度出发展开了讨论,最后慢慢寻找到了新的比较方法.有学生想到:将记录实验痕迹的白纸沿平面镜所在位置的标记对折,然后用笔尖将研究对象的位置标记点依次戳破,最后打开白纸观察其像的位置标记点是否也被戳破.若被戳破,则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没有,则不相等.经过这一番探究后,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开放性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也认识到遇到问题后要积极找寻办法化解,透过这个开放有趣的实验活动极大的加深了学生相关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设计开放化的实践动手任务,多创设问题探究的实验情境,设计趣味化的实验探究情境,展开多样化的实验问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