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论证·体验·思辨——以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2020-02-23王洁
王 洁
观点·论证·体验·思辨——以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王洁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学术著作类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包含了概括、分析、论证、评估等环节的思维展开的过程,本文以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为案例阐述了学术著作类整本书阅读需要关注的观点、论证、体验、思辨四个角度。
整本书阅读;观点;论证;体验;思辨
《新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18学术论著专题研讨,这一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的要求是:学术著作选读,应在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进行,以学生自主研读为主。本文以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为例,阐述学术著作类整本书阅读需要关注观点、论证、体验、思辨四个角度。
一、观点:浏览略读,明确方向,概括观点
一本书尤其是学术著作总是有作者的观点,观点是学术著作的灵魂,所有的内容都围绕观点展开。什么是观点?怎样梳理作者的观点?这就需要略读、精读、概括提要、分析质疑的过程。观点不是描述性的语句,而是接近命题式的判断,在书中,观点往往是有层次和逻辑的,需要我们结合著作的题目去筛选、去整合、去辨析、去归纳。
梳理观点可以关注文章题目、目录,筛选关键语句,整合分析。比如《中国文化要义》题目中出现“要义”,那什么是中国文化的要义?这带着这样的疑问阅读全书的第一章绪论部分,从中筛选并提炼出作者列举的主流观点所谈及的“要义”:1、独自创发,非从他受;2、自成体系,别具一格;3、历史悠久,绵永不绝;4、包容异己,同化融合;5、直达巅峰,停滞不进;6、文化早熟,科学短命;7、伦理为绳,宗教未奉;8、家族本位,推及亲邻;9、民主自由平等未提;10、道德礼教伦常为重;11、不属于普通国家类型;12、无兵的文化;13、孝的文化;14特产隐士。这样,基本理清文中的观点走向,后文基本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论述,或举出实例,或剖析原因。然而书中阐述的观点究竟如何,必须深读细读。
二、论证:精读深思,梳理脉络,分析写法
如果将阅读看做是问题解决的过程,那么,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包含了概括、分析、论证、评估等环节的思维展开的过程。《中国文化要义》第一章结尾“申述夙见结束上文”,提出四点意见,其中之一是:中国非是迟慢落后,中国不是尚未进于科学,而是已经不能进于科学;中国不是尚未进于资本主义,而是已不能进于资本主义;中国不是尚未进于德谟克拉西(民主),而是已不能进于德谟克拉西。要想理解此观点,则需精读前面的论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所走的发展道路不同,流派不同,如同生物“不妨有高下之第,却无必进之阶”,不可误以流派为阶梯。同时又照应了后面的观点,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
那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我们可以看一看章节的目录:第二章,从中国人的家说起:冯友兰氏的解释——反证冯说未尽是——文化之形成及其个性——阶梯观与流派观——申述夙见结束上文; 第三章,集团生活的西方人:中西社会对照来看——中西文化的分水岭——基督教与集团生活——欧洲中古社会——近代社会之萌芽;第九章 中国是否一国家:中国之不像国家——国家构于阶级统治——中国封建之解体——中国政治之特殊——夕阳政治进步之理。可见这些章节对观点的论证采用的驳论、反证、比较论证,那就可以据此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章节,体会本书中的论证特色,以及论证中的语言特色。这两方面来看,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的课程目标是——积累与梳理、整合与建构、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理解多元文化。在精读深思中梳理文章的脉络,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三、体验:细读细品,微观品悟,普遍联系
就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来看,上述经验只能算是一种阅读的技能,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核心素养,要想将阅读的书籍转化成阅读素养,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品味鉴赏、参悟思索,这就是学生的阅读体验,体验是心灵和书本的碰撞,这碰撞往往表现为文本中的观点见解对心灵的刺激,以及由此产生的或愉悦或有趣的阅读感受,阅读感受若想升华,还需要普遍联系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比较分析。
1.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西方人信仰基督,过着集团生活。宗教排他性强,被排亦烈,千余年来斗争频繁激烈;这是西方人集团生活之本。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争王争帝,只是在二三领袖之间,其余多数人不过是其从属工具,并无深切界别,形成集团对抗。所以像韩信事楚,又可以归汉;项伯楚人,竟保护了沛公;诸葛兄弟,可以分在吴蜀魏三方去。这种斗争是不十分激烈的。西洋基督教是主张平和的,但自有基督之后,西洋人总是过着集团而斗争的生活;中国的孔子强调“必有武备”的话,但是中国人自受周孔教化后,大体过着散漫而平和的生活。(这里由宗教问题点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形成的根源,如果指导学生阅读,想训练学生的实证思维可以让学生去找同类例子证明这种中西差异)。
2.书中第四章继续论述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故而缺少“公德”。公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公共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法制精神。西方人集团生活偏胜,中国人家族生活偏胜,由是,中西方文化分向两方走去,分开两种相反的文化。(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现实社会举出实例证明结论)。
3.伦理对经济的影响,表现在财产上,就是有共财之义、分财之义、通财之义、施财之义,在经济上彼此顾恤,互相负责,有不然者,群指目以为不义。其相与为共的,视其伦理关系之亲疏厚薄为准,愈亲厚,愈要共,以次递减。同时要看这财产之大小;财产愈大,将愈为多数人之所共,盖无力负担,人亦相谅,既有力量,则所负义务随之而宽。所以有“蛇大窟窿大”“有三家穷亲戚不算富,有三家阔亲戚不算贫”这类谚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家庭的生活阅历理解中国人的亲戚关系以及亲戚之间的经济往来关系)。
4.伦理有宗教之用。中国人从伦理生活中深深尝到了人生趣味。“居家自有天伦乐”,这是人情的快乐。还有奋斗目标的快乐——一家人总是为一家人的前途而共同努力,并从中寻得了人生的意义。“三四兄弟一条心,门前土地变黄金”、“家和万事兴”皆由此流行,故而每个人身上又都担负了神圣的义务感,同时在他们面前都有一远景,鼓励他们工作。当其厌倦于人生之时,总是在这里面(义务感和远景)重新获取活力,而又奋勉下去。每每在家贫业薄寡母孤儿的境遇,愈自觉他们对于祖宗责任之重,而要努力兴复他们的家。
5.儒家真精神——理性、开明。孔子相信人都有理性,而完全信赖人类自己,而对自己提倡并恪守的礼也不固执不拘泥不迷信,比如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太久的那则故事,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论语·八佾》中子贡告朔忾羊的故事里,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指出观点而不做断案,儒家极重礼,孔子却可以随意拿来讨论改作,这就是宗教里所允许出现的事。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亲自审判新教徒,并引用《圣经》的话来证明基督徒的血与肉存在于仪节之中,于是定义死刑用火焚而杀之。1539年,国会又通过法案曰“六条”,宣言基督教徒的血与肉果然存在于行圣餐礼时所用的面包和酒中,凡胆敢公然怀疑者,则以火焚之。
这就是孔子精神与宗教的差别,儒家没有什么教条给人,只有教人反省自求一条而已。除了信赖人的理性,不再信赖其他。梁漱溟先生就此评价“这是何等精神!人类便再进步一万年,怕亦不得超过吧!”这是什么?这就是道德,不是宗教。道德是理性之事,存在于人的自觉自律;宗教是信仰之事,寄于教徒的恪守教诫,宗教是教人舍其自信而信他,弃其自力而靠他力,儒家提倡的道德则正与此相反。
《先秦诸子选读》教材中有很多语句能体现这一点,以此为联系点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四、思辨:发现甄别、评估质疑、合理建构
在文本解读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多元意识,承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行甄别的能力,对学术观点进行评估和质疑的思维,从而建构自己对问题独到的看法。可以提出如下问题1.阅读全书的目录,预测并假设书中每一章节可能要论述的观点。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浏览中把握文中的主要观点,学会浏览略读。2.文中哪些些观点的阐释跟你预测的方向不同,为什么产生这种不同?3.作者在全书中每一个章节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观点的?4用一个思维导图展示全书的观点、结构和手法。5.书中哪一部分的论述最有趣或者让你顿悟,或者让你叹服?6.书中有没有哪个观点你不太认可?你能试着找到别的资料来论证你反驳的理由吗?
从语文课程功能的价值转型的高度来认识整本书阅读,它不只是一种建构语言、发展思维、培养审美、传承文化的路径,更应是基于培养这一终极目标展开的实践探索。
[1]林忠港.如何引导中学生研读学术论著[J].语文教学通讯,2017(31).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020—04—06
G633.33
A
1673-4564(2020)05-02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