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气副词“反正”的语义分析①

2020-12-03林海燕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情态语气副词

林海燕 汪 影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气副词“反正”的语义分析①

林海燕汪影

(长春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反正”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用法比较复杂的汉语语气副词,是汉语学习者语气副词习得的难点。本文以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等语料库中“反正”句为研究对象,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从语义分析的多个角度对“反正”和“反正”句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高汉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汉语;第二外语;反正;语义分析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反正”的教学和习得是一个难点,是汉语学习者使用频率和偏误率都比较高的反义复合语气副词,学习者常常出现偏误,甚至直接回避不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水平的提高。本文以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BCC语料库)中相关语料为研究对象,对“反正”进行多角度的语义分析,希望帮助汉语学习者理解进该词而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该词。

一、“反正”的释义

“反正”作为反义复合语气副词中的典型代表,最早的意思是“回归正道,复归正义”。如:

天之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CCL语料库)

2)太祖武皇帝神武圣哲,拨乱反正,拯其将坠,造我区夏。(CCL语料库)

在例1)、例2)中,反正”是动宾式的词语,“反”是动词,“正”是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这一意思,但也只存在于“拨乱反正”中。

当语境为战争时,“反正”可引申为“敌方的军队或人员投向正义一方”。如:

3)既反正,首献方物,帝甚倚之。(CCL语料库)

“反正”还有一个义项只存留于古汉语之中,在封建社会瓦解之后,该义项渐渐被弃用,即“恢复皇位”。如:

4)惠帝反正,蕤得释出,闻冏至洛阳,往迎路旁。(CCL语料库)

到清朝时,“反正”的意义已完全虚化,表示无条件肯定的语气。如:

5)我要场房子,离着村儿远一点儿,也别跟俩哥哥在一块,反正我也过不成好。(CCL语料库)

到了现代汉语中,部分辞书中对“反正”的解释如下:

表1 “反正”的辞书释义

二、“反正”的语义特征

(一)“反正”的主观情态义

所谓“语气”就是说话者对所述事件的态度,属于主观范畴。“主观性”是语气副词的典型特征。语气副词“反正”同样也具备这样的语义特征。

语气副词“反正”能用于表达说话人对所述内容主观定的态度,具有情态功能。但凡一个句子带有“反正”,都会含有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和态度,体现说话人主观上认为自己所知、所想的真实性。如:

6)不管我知不知道,你反正都不说。(CCL语料库)

7)但无论大骗、小骗,反正都是骗。(CCL语料库)

8)不论是谁发现的,反正是说明了凶手逃走的路径。(CCL语料库)

9)有的工人看到完不成定额,拿不到奖金,干脆多请几天病假,反正工资分为不少。(BCC语料库)

这几个例句中,“反正”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兼有“反正”的两个义项,既可理解为“虽情况、条件不同,但结果、结论不变”,也可理解为“肯定、确认的语气”。但是,推敲例句,例6)、例7)、例8)更接近于“虽情况、条件不同,但结果、结论不变”,概念义更明显;而例9)则突出了“反正”的情态义,解释为“肯定、确认的语气”比较贴切。

综上可见,一般情况下,语气副词“反正”是同时兼有概念义和主观情态义的。“反正”的概念义常会有条件项、并列项或选择项,或用“无论”“不论”“不管”引出,或暗含选择或总结义;但要是没有能够总结的内容,仅用“反正”表达说话者的主观确定性,此时“反正”的主观情态义则更明显。

(二)“反正”的总结义

语气副词能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断言、释因、推测和总结。总结是对现实情况的概括,可分为推断性和排他性两类,显然,“反正”是排他性总结。如:

10)更让董先生一头雾水的是,问了几家保险公司,每家公司报价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也各报各的价,为拉住客户,还允诺给保费打折,反正“一切好商量”。(BCC语料库)

11)你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反正我买定了。(CCL语料库)

例10)中,“反正‘一切好商量’”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总结的内容得出并非是推断性的,而是当事者鉴于“每家公司报价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也各报各的价,为拉住客户,还允诺给保费打折”总结出的确定不变的结论。同理,在例11)中,“反正,买定了”也是对前面的一种排他性的总结,出去被买这种结果,不会再有其他结果了。

(三)“反正”的篇章义

“反正”在表示主观情态义、总结义的同时,还可以表篇章义,起到关联语篇的作用。如:

12)知道整个餐厅里就我一个人。可以说我是下午结束时最后的一名顾客,也可以说是晚上开始前的头一位食者。反正,不管怎么说,这餐厅好像是特意为我一个人空出来,让我独自享受一会儿宁静的。(BCC语料库)

13)下车时我才明白,她说忘带钱了。我只好损她几句,不能为此而吵起来,这样会耽误我下一笔生意。反正,树林子大,什么鸟都有。(BCC语料库)

通常,“反正”在句中的语义是:虽情况、条件不同,但结果、结论不变。但在例13)中,这种情态义、总结义却不明显,凸显的是“反正”语篇关联的功能。但情态义和总结义不明显并不代表一点没有,篇章义的实现还是要以它们为基础。“反正”表篇章义时,多位于位置靠后分句的句首,有时用逗号隔开。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知道,“反正”不同的语义特征对应着不同的语言形式特征。当“反正”的主观情态义占主要地位时,“反正”句中缺少可供总结的内容;当“反正”的总结义占主要地位时,“反正”句中,位置靠前的分句常又“不管”“无论”等词,位置靠后的分句是确定不变的结果;当“反正”的“篇章义”占主要地位时,“反正”多位于位置靠后分句的句首,有时用逗号隔开。有时“反正”的这三个语义特征并非泾渭分明,我们要知道,“主观情态义”常常是和其他两个同时出现,这与语气副词“反正”的主观性不无关系。

三、“反正”句中前后小句语义关系类型

语义关系是语言内容之间的关系,它和语法关系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关系。根据前文的论述可以知道,“反正”句主要是为了说明相关的情况,换句话说,“反正”句就是不同情况进行说明总结的复句。在复句中,把位置靠前的“反正”句称为“始发句”,把位置靠后的叫做“后续句”。

(一)做“始发句”时与后面小句的语义关系类型

1.因果关系

14)反正也没有对象,想去酒吧听听歌,看看能不能碰上个艳遇。(BCC语料库)

15)反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很为这些上节目孩子们的前途担忧。(BCC语料库)

例14)中,“没有对象”和“去酒吧听听歌,看看能不能碰上个艳遇”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同样的,例15)中,“我”担忧“孩子们前途”的原因是“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当作为“始发句”和后面小句构成因果关系是,常带有无可奈何的情绪。

2.条件关系

当“反正”句做始发句和其后面小句形成条件关系时,主要是充足条件和无条件两种。

当前后句为充足关系时,表示满足条件即可。如:

反正只要多给钱,事就能办成。(CCL语料库)

“反正”句做始发句和其后面小句形成的条件关系,以无条件居多,这种句子的关联词须成对使用,“始发句”表示任何条件下结果不变,后面小句是排除所有条件。如:

17)反正都得改,不管你愿不愿意。(CCL语料库)

(二)做“后续句”时与前面小句的语义关系类型

1.因果关系

18)“生命蛋”上不了市,就内部消化,反正产量也不大。(CCL语料库)

19)我做饭还可以,反正能让人吃得下去。(CCL语料库)

例18)中“‘生命蛋’,上不了市,就内部消化”的原因是“产量不大”。例19)中“我”觉得自己做饭还可以的原因是“能让人吃得下去”。

2.条件关系

20)我想试试写作,反正一支笔就够了。

“反正”句做后续句,与前面小句多形成充足条件关系。例26)表示在具备“一支笔”这样的条件下,就能产生“写作”这种结果。在“反正”后接“只要”,充足条件关系仍然成立。如:

21)我想试试写作,反正只要一支笔就够了。(CCL语料库)

3.解说关系

22)整个呼啦圈热也是呼啦而来呼啦而去。至于到底流行了多长时间,有人说是半年,有人说是几月,反正好景不长。(CCL语料库)

23)骂自己不是人,说自己的行为怎么怎么不好,反正就是自己骂自己。(CCL语料库)

例22)中“反正”前后的“有人说是半年,有人说是几月”和“好景不长”是解说关系。“反正”后部分,是对前面部分的补充说明。同理,例23)中,“自己骂自己”是对“骂自己不是人,说自己的行为怎么怎么不好”的精确表述。

4.转折关系

转折分为重转、轻转和弱转。“反正”句做后续句与前面小句的转折关系属于重转,转折语气重,相反意味浓。如:

24)不过不用急,反正他有的是时间。(CCL语料库)

25)这种作息虽然古怪,反正也没有妨碍到教学。(CCL语料库)

在转折关系中,前面的小句或是具有否定性,如例34),或是具有让步性,如例35);后续句带有积极意义和肯定语气。

总之,对语义的充分了解是正确使用一个词汇的前提,本文对汉语语气副词“反正”的主观情态义、总结义、篇章义以及它所连接的小句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希望能使外国学生对“反正”的语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进而提高汉语语气副词的运用水平。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郭彤.语气副词“反正”的语篇功能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4(1):27-29.

[4]黄晓红.语气副词“反正”的使用环境及其教学问题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5(1):23-31.

2020—05—23

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翻转课堂的汉语教学改革研究》(JGJX2018D380)及长春大学教研课题《留学生模块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林海燕(1979—),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汪影(1997—),女,安徽合肥人,长春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G642.0

A

1673-4564(2020)05-0145-04

猜你喜欢

情态语气副词
注意说话的语气
The Wheels on the Bus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注意说话的语气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