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校学生田径训练的方法

2020-02-23袁九宗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田径高校学生

袁九宗

谈高校学生田径训练的方法

袁九宗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受到到社会的关注。为了加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强化。田径训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其训练方法在日常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校;田径训练;方法

通过政府和高校的不断努力,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高校在田径教学中不断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实际上有许多高校的田径训练方式还存在诸多的不科学,为了适应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长期发展,本文将探索在田径训练中科学有效的方式。

一、现阶段田径教学和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师不注重学生的田径训练

纵观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普遍存在体育教师不注重田径训练的现象,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高校体育教师的田径训练意识较为薄弱。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无论是家长或是学生都越来越重视田径训练,而许多体育教师却没有及时转换教育思想,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无法调动学生的训练情绪,导致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第二,学生自身的训练意识较为薄弱。众所周知,高校大学生总是有更多的选择,体育课对他们而言是一节可有可无的课,通常以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行学习,学生这种态度也间接影响到了体育教师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第三,许多高校的体育田径训练仍然受到体育器械、体育场地的限制,当体育教师处于体育器械和体育场地缺乏的教学现状时很难进行正常的田径训练;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领导并不重视体育课的建设,以至于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模糊不清,从而影响体育教师后续的课程安排。

2.体育教师对专项训练的认识不够

目前,许多高校都把体能训练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师虽然已经提高对田径训练的意识但是仍然不能正确理解在田径训练中的专项体能训练。例如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经常能看到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跳远、跑步以及跳高等体育训练。正因为体育教师在前期的体育课中没有给予学生在体育专项训练方面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在体育课中后期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中遇到阻力。

3.体育教师的田径训练方式落后

在传统的体育田径训练中,大多数体育教师都会反复进行同样的田径训练,而这种反反复复的训练模式将会降低学生对体育课的期待和兴趣,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据大量的高校体育教学研究表明,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体育教师的田径训练方法老套,甚至是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在部分高校的日常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体育教师以身示范引领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情况,像这样被动学习的模式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会降低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田径训练的重要性

1.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高校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接班人和新兴力量,他们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也能直接影响到未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向和发展动力。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为基础,那么学生就无法及时完成学业,也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各高校应重视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中,通常体育教师都通过让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能训练来强身健体,常见的体能训练一般是以田径训练为主。例如体育教师一般都让学生跑八百米,跳远和跳高等。在一定量有效的体育田径训练中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目前和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2.培养高校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

大学生通过有效的田径训练通常能够掌握田径运动理论知识和运动技巧,同时在参与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自己终身运动的意识。所谓终身运动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运动意识,在田径训练中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比划几个动作来应付体育教师,而是真正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有较强的体育意识。除了日常的体育课外,拥有终身运动意识的学生能够在未来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各种体育运动中。

3.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

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很多高校学生就会处于一种松懈的状态,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参与到田径训练,就能够磨练他们坚强的意志。因为田径训练不仅要出力流汗,而且还是一种竞技比赛,学生通过参与田径训练,能有效磨练他们吃苦耐劳的特质,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另外,一定量的田径训练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性,这对高校学生将来的发展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高校开展田径训练的教学方法

1.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校的田径训练中有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并且田径的训练方法强度很大、持续时间长,如果参与田径训练的学生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很有可能就会有挫败感或者很快就放弃。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为每一位参与田径训练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的方法来检测学生的心理变化。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匿名调查问卷、面对面与学生交流等方法进行。只有体育教师亲身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才能够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解。在日常的田径训练中,体育教师在最开始就要向学生强调:在田径训练过程无论是怎样的心理还是身体状况都可以向老师报告。比如学生实在坚持不下去的就可以提出暂时休息以恢复体能,或者是学生近日发生了一些在训练方面不开心的事也能和老师交流。另外,体育教师在日常的田径训练中也要主动去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训练状况和心理素质,对于那些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应在课后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并给予关怀和帮助。最后,为了使师生交流的效果达到最佳,高校体育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在日常课堂中与学生保持一个朋友的关系而不单纯是师生,上课的语言也可以生动活泼,适当拉近师生距离。总的来说,一个健康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位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根本和基础,也是他们在后期艰辛的训练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2.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田径训练能力

高校体育老师需要具备高超的体育技巧和充足的体育理论知识。因为在日常的田径训练中,如果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将很难带领学生有一个新的突破,同时阻碍了高校田径事业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专业能力不足的老师不能采用科学健康的方式去训练学生。因此,高校领导应该给予本校田径训练工作足够的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出勤和工作进行严格的考勤和打分,并定时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考察;另外,要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及时更新他们的田径训练思想并升级其田径训练方法。

3.选择更加合理科学的田径训练方法

在实际的田径训练中,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注重训练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及时开导他们。另外可以尝试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辅助学生进行田径训练。体育教师在实际的田径训练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科学训练的体育思想,在课外时间也可以多了解一些国内外最新的田径发展信息,适当地引入国外先进的、优秀的训练经验和方法。此外,体育教师要始终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展开田径训练,在训练方法的选择上只选适合的,在面对各不相同的学生时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高校体育教师要始终清楚只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方法才会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健康发展,不断的提高他们的田径技能。

综上所述,田径训练不仅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更是大多数体育项目的基础和根本。高校体育教师要及时总结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更正,使高校田径训练教学沿着更科学、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从而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

[1]闭文超.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田径课余训练方法的思考[J].未来英才,2016(15):245.

[2]刘博.陕西省高校田径队800 m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34):25-26+28.

[3]李维芳,王国民.核心力量在普通高校跨栏跑训练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丝路视野,2018(1):63+69.

2020—09—11

袁九宗(1966—),男,湖北黄冈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G642.0

A

1673-4564(2020)05-0071-03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田径高校学生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