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思维视域下初中散文阅读教学
——以《秋天的怀念》教学为例
2020-02-23
散文是初中阅读教学主导文类体系中最重要体系之一,由于散文“形散”的特点,导致学生在散文阅读时,往往理不清头绪,抓不住要领,难以精准把握作者笔下写作对象特点,难以揣摩作者写作意图等,削弱了散文文体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中的效应。引入还原思维,旨在通过寻根溯源的方式,将散文文本还原到其原初系统中,还原到原初状态,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使学生能够透过形式之“散”,在还原散文之“神”,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解读散文,探骊得珠,从而掌握散文阅读学习的一般方法,并从散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滋养。
一、利用文题致困,激活探寻兴趣
散文阅读教学是多元要素深入交互下的产物,学生是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主体性要素,只有当学生对文本“来电”,学生阅读主动性才能够得以有效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依赖于外界因素的触动,更需要根据学生原初之趣,在遵循学生原初认知需求的基础上,让学生潜藏的原初之趣得以唤醒,对散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在还原思维的引领下,自觉地走进散文,使散文阅读真正得以生发。
《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在激活探寻兴趣时,首先立足于学生原初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胜之趣,利用学生求知愿望。同时,又因循文本特点,抓住文本题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课文题目是“秋天的怀念”,关键词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怀念”。那么,作者怀念什么呢?是怀念那个秋天所见之景,还是那个秋天发生的故事,亦或者是怀念某一个人呢?
文本阅读初始环节,针对本文题目特点,引导学生自然地从文本生发出问题,对文本内容进行预设。通过预设,学生将扣住文本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并将预设和文本内容进行比照,从而在景、事、人三者中进行追寻。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厚,而且阅读针对性得到有效的增强,还原散文的思维也得到有效的激活,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参与文本内容、对象、主题等还原学习活动。
当然,激活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路径是多元的,除了文体外,也可以借助创设情境的方式,也可以借助散文的线索,或者是散文中的中心句、关键句等,采用哪一种方式,没有固定的范式,需要做到因循散文本身的特点而异。
二、整合信息资源,还原那时那人
我国古人就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这就表明文本创作是特定时期、特定场景下有感而发的结果。散文这种文体,这种特质表现得更加显著,正如评论家所概括的,散文是作者主体意识的直接流露,这种表达方式是“真诚”的,散文表现出来的情思是自由而广泛的,王荣生则认为散文是作者个性化的言语成果。可见,散文阅读要还原本初,需要拨开表层,追根溯源,对作者创作那时、那人、那场景等进行还原,并将创作原初的信息和文本内容进行比照,我们才能真正还原散文,在信息资源整合中抵近散文,感受散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散文写作背景进行还原,学生通过整合信息,了解到这篇文章写作于作者30岁时,正值一个人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成就自己伟业的重要阶段。然而,作者却于1969年经历延安“插队”经历后,三年后因为自己双腿瘫痪而不得不回到北京,后来病情不断加重。一个生命在原本生龙活虎、绚丽多彩青春年华,却遭受命运的捉弄。这样我们不难理解散文中的“他”脾气“阴郁暴躁、变化无常”了,这是第一重信息。
第二重信息是母亲,此刻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呢?一个母亲自己肝病已重,面临着“整夜睡不着觉”的疼痛,这种痛苦是可以想见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还要经历儿子病痛之苦,在隐忍着自己痛苦的同时,不留痕迹地鼓励着儿子,给儿子活下去、战胜病魔的勇气。
这些信息,既让学生对文本中的“我”获得了真实的了解,也对“我”背后的母亲获得了清晰的认识,从而逐步体悟到蕴藏在散文背后的情感。
三、拨开文本虚象,还原文本真象
散文显著特征是“形散”,这就需要我们引领学生拨开文本多重表现对象,从而拨开文本虚象,还原文本真象。只有还原文本真象,才能使学生梳理清楚文本结构,体会到作者散文创作过程中的“匠心”,提高学生散文信息捕捉能力,以及辨伪求真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获得写作滋养。
《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到底是写景、记事还是写人,这篇散文似乎都兼具。在散文中,作者多次写到秋菊,也有对菊花细描的句子,“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记事,文章侧重于记叙三次看花的经历;写人,文章中出现了“我”“母亲”“妹妹”。文章中人物对象集中在“我”和“母亲”,“我”和“母亲”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生通过还原散文写作背景,对作者创作背景获得全面认识。再结合散文内容,写“我”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母亲,塑造出一位母亲,在自己病重的情况下,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剧痛,鼓励儿子,给儿子带去生的希望,学生就不难理解散文中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散文中多次写到“菊花”,用意不在描写景物,而是赋予景物以丰富的内涵,用看“菊”,体现出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希望儿子能够从菊花身上汲取战胜病魔的力量,能够开出灿烂的花,不负年华;文章末尾,体现出深刻的寓意。此外,菊花又似乎具有隐喻之意,母亲表现出来的美好品格,正如这绚烂的菊花,开在秋天,成就一个美好额境界。菊花,让散文的内涵更加丰满起来,留给读者无限阅读创造空间。
四、品读语言之形,还原文本之意
“神聚”是散文另一个重要特点,然而散文要表现的“神”不是“空投”的,而是借助语言加以表现,借助语言向读者传达。因此,散文之意的还原,既要整合散文文本之外的信息,更要聚焦文本语言。语言是散文的外在形式,是学生抵达散文内核的凭借。然而,散文语言的欣赏不能孤立地从语言角度分析,而是需要基于“言意兼得”的品味视角,在言意兼得中还原文本之意。
如母亲形象的塑造,作者抓住了几次“悄悄”来写,作者的笔触写得看似很平淡,但耐人寻味。在文章开头,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发完脾气后,母亲“又悄悄地进来”,只是多个一个细节,“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目前,在“我”发脾气时,悄悄地“躲”出去,不是怕“我”朝她发脾气,而是留给“我”一个宣泄痛苦的空间,这充分体现出母亲对“对”无微不至的爱,表现出母爱的细致入微,细腻;在“我”宣泄完后,又悄悄地进来,是不放心“我”,想要始终陪着她的儿子。通过语言分析,我们也许读不到作者对母亲奔泻的情感,但母爱在含蓄深沉的抒情中浸入学生心灵,流淌在散文看似平淡的语言中。
在散文结尾,作者心情看似很平淡,“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细细品味,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是“我”在接受母爱洗礼后的理性沉淀。“我俩在一块儿”,不是空间层面的接近,而是心灵的融合,“情”是粘合剂。母亲的爱,让我的心灵走向母亲,让“我”产生爱的回应。不仅如此,“我却一直都不知道”“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这些平淡的语言背后,还有儿子深深的“内疚”,体现出儿子在理解母亲后,想要回报母亲,然而,“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让“我”生出无限的悔恨和愧疚之情。
还原思维,让散文看似散乱的形式得以聚合,让看似复杂、艰难的散文阅读变得简单。然而,学生散文阅读过程中,还原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教师进一步强化散文阅读教学,确立还原思维视域,根据散文文体的基本特征,让学生与散文、作者等无缝化对接,才能在还原中抵达散文内核,品味散文之美,在散文中徜徉,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