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视角下的教育减负政策落实路径

2020-02-23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李慧茹

亚太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辅导课外监管

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 李慧茹

2019 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完善作业考试辅导,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完善招生考试制度,健全质量评价检测体系。我们的教育要通过提高质量、优化课程、规范课外培训、科学评价、社会协同减负。近些年,各省市也纷纷出台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法规,但减负却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落实。

一、家长辅导作业负担重

(一)校内作业辅导

1.作业多

以小学生家长为例,一是家长要辅导课堂作业:听写英语单词、检查语文背诵等;二是在书本作业外,家长需要代替孩子完成手抄报、手工、表演等作业;三是家长要随时关注班级群作业信息并提交作业,教师通过班级群向全体家长发送作业信息,家长则需要在群内实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并通报作业进度,这其中包括音频、视频等需要在群内回复的作业;四是对班级群信息的即时反馈,家长要随时关注班级群、家长群等各个群的学生信息,唯恐错过关键信息,二孩家长更为焦虑,两个孩子多个群,更担心错过每一个通知。

2.作业难

在课内的作业中,难题、偏题和怪题对家长是个巨大的挑战,“小学数学题难倒大学教师”的情形并不罕见,为了做出小学数学题的答案,有的家长竟然用上了大学高等数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具备指导孩子的能力,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所学专业和知识经验不同。统一要求家长检查、批改孩子作业是赶鸭子上架,很有可能教错知识点。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家长叫苦不迭,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家长望而却步。

(二)校外作业辅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花费也水涨船高。教育方式也从上一代的“放养”变成了“精细培养”。美术、音乐、舞蹈等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数学、英语等课外培训班更犹如第二学校,丝毫不给学生片刻闲暇。孩子成绩好要去“奥赛班”补课,成绩不好要去“封闭班”补课,不补课的学生和家长反而成了异类。在课外培训之后,学生还有作业需要完成,家长也同样要进行辅导。

二、学生减负政策落实的困境

(一)家长“想减不敢减”的徘徊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联合一起教育科技发布的针对多省市地区小学阶段的学生及学生家长的《2018 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有29.04%的家长对待减负较为矛盾。家长在减轻孩子课业负担时存在矛盾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一面是希望减负,一面是为了升学考试无奈接受现状,最终导致“想减不敢减”现象的发生。

(二)学校减与不减的尴尬

随着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减负的相关政策,学校表面看似减少了作业,但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课程数量的增加,各科教师深感课堂时间不足,原本应该在课堂和学校完成的内容,只能变相转移为家庭作业。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一定程度上的升学率也使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学习时间有限,相关作业与练习等只能转移至放学后的时间,进而要求家长的各种配合。一方面是政府、社会、家长要求减负,一方面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升学率评价指标和家长的期望,陷入“表面减负、实则增负”的怪圈。

(三)校外培训机构的利益导向

近年来,学生群体成为补习机构眼中的“钱袋子”“金疙瘩”。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夸大宣传、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培训,造成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形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又一怪圈。2018 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一些课外培训由线下转场线上,给有关部门的监管带来了新的考验。

(四)忽视学生自身意愿

现实中父母期望所带来的学业压力,使得大多数中小学生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太少。很多学生在结束学校学习之后,立刻转战校外培训机构,甚至周末也没有休息时间。校内校外作业叠加在一起影响了孩子的正常休息,而且年级越高学生学业压力越繁重,孩子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长此以往,过重的校内校外学习和作业压力,不仅让学生没有了快乐的童年,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问题,政府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当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政策出台的不在少数,但是却很难得到落实,减负的效果也存在“打折扣”的情况。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大肆宣传“拼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一些有失偏颇的观点,进一步加深家长的焦虑情绪。由于课外辅导行业具有市场大、门槛低、监管难等特点,给政府部门的监管带来了挑战,再加上政府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机制不完善,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加负”情况的出现。

三、落实学生减负政策的建议

(一)学校合理布置作业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生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学校不在家长,课外辅导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学校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规定,切实、严格落实控制书面作业数量、合理布置作业、严控考试次数、采取等级评价方式、规范使用电子产品、限制竞赛评优活动、禁止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评优推优及竞赛活动、保证课外活动时间等减负政策。这些规定可以说是对目前各中小学校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明确的禁止,并指明了调整方向。

(二)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学生是否参加课外辅导,家长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产生紧迫感、焦虑感,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进而给孩子安排各种校外辅导班。如果家长的教育观念科学合理,就不会刻意在意舆论影响,会理智地分析是否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给孩子安排课外辅导班。

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天性,正确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家长要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鼓励孩子尽展其才;理性分析孩子的兴趣所在,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适度的培训;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或请家教,避免由此给孩子增加过重的课外负担,进而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关于学习本质的讨论由来已久,中国古代便有“学而优则仕”的表达。当前以应试教育为纽带的“利益联盟”是学生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学校、教师与家长应当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让学生从小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家庭和社会也应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从原先的唯分数论转变为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加强政府监管

1.切实落实学校减负

教育乃国家的百年大计,不能完全由市场主导,应该由政府监管、市场参与、公众评价共同构成。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减负督导检查和监督机制,要完善沟通渠道,完善自下而上的意见传达渠道监督减负政策的落实。同时,可以将减负实效纳入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对未落实减负政策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2.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当前教育部门肩负的重要任。目前,在教育体系中“提前学”“超纲学”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培训形式又出现在学生和家长的视野中。一直以来,教育部门对于线上培训的监管思路大多还是参考线下培训机构的管理政策执行。然而,线上培训有其独特性,不能简单地把线下培训的监管方式直接照搬到线上,在重点治理线上培训机构时还需编制一些新要求和新规范。只有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认真研究线上培训的特点,进而对症下药完善监管,才能避免线上培训成为减负盲区。

总之,教育减负需要有法律的保障、政府的监管,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将减负落到实处,家长才能不为陪写作业忧愁,家庭和谐才能不被为孩子辅导打破,孩子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辅导课外监管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