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2020-02-2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翔小学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南翔小学 华 倩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为什么我不行?
厉厉的爸爸喜欢玩王者荣耀,妈妈喜欢追剧。厉厉放学回家后,爸爸妈妈虽然会陪伴他做作业,但是他们的眼睛从没有离开过手机。有时厉厉也会被手机吸引,作业做到一半就悄悄伸长脖子看手机,结果就会被爸爸妈妈狠狠地批评一顿:“不准看手机,作业做好了吗?做好了,好好复习。看手机会伤眼睛。”但是爸爸妈妈越阻止,他越想玩手机,厉厉会趁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拿手机玩。次数多了,不管父母怎么说,他也还是玩,时间玩得越来越久,父母也越来越管束不住厉厉。
案例二:选择
方方是班中的学习委员,他在班中的职责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不过在当“小老师”期间,他总会对同学说一句话:“请你做个选择题。”他的帮助对象每次听完他说的选择题,都会乖乖地在他的帮助下完成或订正当天的作业。他的这个“口头禅”是被他的班主任老师所影响。每次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时候,就会让学生做选择题,选择的内容是两个相反的结果,两个相反的选择能让学生感受到不良行为规范所带来的后果。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厉厉之所以对手机越来越入迷,主要与父母的不良示范有关。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非常依赖父母的陪伴,个体道德观念和言行举止的养成,无不依靠父母的控制和引导。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提道:“人们可以通过言语教导、榜样示范等方式来学习道德法则,进行道德判断。在这一过程中,父母的教育起了重要作用。在儿童还不会说话阶段,为了防止儿童的有害行为,父母必须借助于身体的干涉。儿童一旦通过教授和示范建立了行为的道德标准之后,就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案例二中,方方与同学相处中的一些说话习惯深受班主任老师的影响。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榜样示范人,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小学时期,大多数学生会根据外在的价值标准判断道德行为规范是否妥当,容易受到他人道德思想与观念的制约和支配,缺乏自主性,在校期间往往被教师的某些评价行为而影响。
“重要他人”一词首先出现于1953 年美国学者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后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对其加以发展,并首先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重要他人是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它又分为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被个体所认同,且对个体的道德、角色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或群体,可能是家庭中的父母,可能是学校里的老师,也可能是同辈群体中的知心朋友。学生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出现往往受学生年龄增长、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以及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三、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变化及影响
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的主导类型是依据“家长—教师—同伴”而逐渐变化的。
(一)行为规范社会化基础——家长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从十月怀胎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时刻影响着孩子。同时,父母会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控制孩子的言行举止,从而使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与熏陶下,形成特定的情感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习惯等。正如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所说:“幼年打下的烙印,如同青石上刻的花纹,很难磨灭。”作为天然的教育者,父母与孩子的交往方式以生活为主,围绕家庭展开,因此生活性特点较强。
1.积极影响:独立、自主、充满爱
笔者曾在班级中上过一节感恩教育的课,其中一个环节是观看视频《花子的味噌汤》。此视频讲述的是花子的母亲在花子九个月大的时候乳腺癌复发,母亲在这段为数不多的日子里,开通了一个博客用以记录自己与花子的日常生活点滴及一些来不及告知花子的爱的话。同时,在花子四岁时送了她一条围裙,并花不到一年的时间教会女儿做饭、制作纳豆和味噌汤,甚至各种家务。她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女儿保持坚强、自信,对生活充满爱。
当时,学生观看后眼睛湿润,感触颇深。通过这个视频,学生回想起了自己生病时的一幕,回想起了自己幼儿时期被父母牵手过马路的一幕,回想起了自己取得佳绩时父母夸赞的一幕,回想起了自己做错事时父母失望、伤心的一幕……通过一幕幕的回想与描述,学生明白并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这些爱后面的良苦用心。
2.消极影响:自理能力差,道德意识薄弱
在我国,大多数家庭是“4+2+1”的模式,因此父母非常疼爱子女,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就是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面面俱到,忽视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时,部分父母的社会道德感淡化,遇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社会道德意识淡薄,从而对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孩子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
笔者在二年级班中教过一名女孩叫小姚,是班中的开心果,但这个开心果还是一个“小邋遢”。抽屉脏乱,桌子周边总能看到纸巾、纸屑、胶带、笔等物品,老师和学生总是请她整理干净,但是前脚整理好,后脚又变成一团糟。老师在与其父母沟通后,了解到家中只有小姚一个孩子,与父母、外公外婆、姑姑一起居住,家里都把她当成公主一样对待,几乎不让她干家务活,所以到了二年级还做不到保持自己的学习环境整洁。
笔者在一年级上过一节“情绪红绿灯”的课,其中课前游戏“红绿灯”的游戏规则是:当老师出示红灯的时候,所有小朋友静止不动;当出示绿灯的时候,原地踏步行走。在玩这个游戏期间,有一位学生在第一次玩的时候,老师出示红灯时原地踏步行走;在第二次游戏时,老师出示红灯则停止不动。当笔者询问他:“为什么第一次红灯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静止不动,而只有他动了?”他告诉笔者,父亲每天带他骑电瓶车上学,看到红灯都是不停的。因此,虽然在幼儿园时,老师告诉过他不可以闯红灯,但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认知出现了错误,习惯性地认为红灯是可以行走的。第二次之所以不动,是看到其他同学都没有行动,整体认知又给了他示意,让他认识到之前的认知是错误的。从这两个例子可见,父母不讲原则的宠爱,不身正令行,无法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孩子。
(二)行为规范社会化关键— —教师
小学阶段,学生易受他人道德判断的制约和支配,小学生缺乏自主性,往往以老师的某些评价为转移。小学生在接受了与他人比较的系统评价后,会使自己的行为趋向于符合他人与社会的标准。在学校里,教师会告诉他们,作为小学生人们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期待,作为社会公民人们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期待。教师会在课上或课下根据学生的言行举止,予以相应的评价,批评或者表扬。
1.积极影响:行为规范趋于标准
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形式主要是说教,教育引导学生在面对各种情况时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同时采用正确的道德行为,或是对学生的某些行为进行合适的评价。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会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每个月都开展学校层面的“文明学生”选举,月底会根据学生文明行为规范考核评价表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内容包含到校、早自修、课间、眼保健操、课间操、中餐、午间活动、离校、课堂、课后作业、好人好事等共11 项评价内容,通过自评、小组互评等形式进行评选。这个活动既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同时也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
2.消极影响:忽视示范行为,影响学生道德发展
进入学校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之一,其言行举止是小学生道德判断标准的重要来源。但是,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虽然积极把社会规范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贯彻执行,但自身却缺乏示范作用,忽视了自身的行为规范,更有甚者违反道德行为标准。比如,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选用了不当的语言或行为。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很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从而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等。
(三)行为规范社会化重点——同伴
除了父母、教师以外,与小学生相处最久的就是同伴,同伴之间最主要的活动是学习。
同伴关系是在相互自愿联系基础上产生的自然产物,彼此没有地位之差,没有利益之争,更没有其他成人的干涉,因此同伴之间的交往比较自由,情感体验也比较深刻。同伴之间会相互参照,长此以往自己与同伴就会有更多的相同点。
1.积极影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学生会因共同的目标、爱好、性格等多种原因选择与同伴联系在一起。笔者班中有一名学生叫小金,她性格温和、乐于助人,在班中人缘非常好。而小吴大大咧咧,学习态度不佳,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有时还会撒谎骗同学或老师作业忘在家,其实是没有完成,下课经常与同学追逐打闹,因此总是被老师批评。自从笔者让小金与小吴成为同桌后,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优秀的小金没有因为小吴的这些原因而疏远她,反而积极帮助她,时不时地与小吴一起探讨学习上的问题。上课的时候,小金也会悄悄地拍打小吴的肩膀,提醒其集中注意力,督促她认真听讲。小吴在小金的影响下,上课开始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不再追逐打闹,反而与小金一起相互讨论问题或看课外书,学习态度明显改进。同伴之间的认同、榜样作用,极大地改变了部分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或习惯,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自己认可的榜样靠拢。
2.消极影响:道德行为规范不足,阻碍发展
美国学者J·R·Harris 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他认为“对儿童个性有重要深远影响的环境因素不是父母对待儿童的方式,而是他们与同伴的共享环境,尤其是同辈群体”。小学生处于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时期,也是最不稳定的时期。每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都还存在不足,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但是,针对不足的方面,如果成人的引导不及时,学生却又相互影响,便会阻碍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发展。
笔者曾在一个班级上过一节心理健康课“我不想生气或伤心”,主题是关于欺凌的。其中一个环节笔者印象深刻:请每位学生上台领取一个磁铁,放置到其中一个选项下面,即欺凌、被欺凌、两者之间。在这个环节中,班级大部分学生投了被欺凌,小部分学生投了欺凌,还有一位学生投了两者之间。课后通过询问班级班主任老师,了解到班中有个学生叫小童,是体育委员,他成绩突出,多才多艺,非常受班级同学崇拜。但是他的行为习惯却存在不足,总是打破班级、学校的规定,一部分学生不与他为伍,因此受到了欺压,有语言上的欺压,但更多的是行为上的欺压。渐渐地,班级部分学生受他影响,也时常使用拳脚或侮辱性语言解决问题,更有甚者被欺压者也变成了实施者。
四、教育启示
(一)树立重要他人意识
学生的成长过程会受到很多人的影响,但关键性的影响集中在几个人,而这几个重要他人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比众多非重要他人的影响总和还大。重要他人对学生的影响又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种。因此,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家长和教师对重要他人要有高度的敏锐性,辨别重要他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抓住关键时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若产生了消极影响,家长或教师要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或纠正。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探索原因
作为心理咨询教师,小学生在道德行为规范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需要对其及时进行治疗与引导。在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时候,心理咨询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家长、教师、同伴等重要他人对小学生社会化所产生的种种影响。通过三方面考虑,探索原因并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对症下药”,摘除病根。
当然,在进行引导与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教师需要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通过谈话、游戏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我阐述内心思想,从中寻求原因,同时抓住重要他人的积极影响,加以引导。
(三)学校教育需改善,促进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化发展
教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他人之一,要铭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通过自身的人格、品质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集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同伴间的相互交往,提供道德行为规范化的实践机会,从而减少同伴间不良观念和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个人和团体在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榜样作用,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因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其道德观念和道德社会化程度不一致,教师还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四)转变家庭教育理念
早期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阶段,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和品性。
1.以身作则,以身示范
父母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子女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关注孩子的道德发展,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同时,父母应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对事物有基本的辨析能力,确保孩子的道德行为发展不产生偏差。
2.改变教育方式,学会放手
家长要多用鼓励的方式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学会放下架子,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安全与关爱,乐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及时引导和鼓励。同时,家长应该学会放手,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并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道德行为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