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英语课堂全英文教学的思考
2020-02-2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吴 玮
一、背景
沉浸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让语言学习者浸泡在外语环境中,并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目的语。但沉浸式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也受到了一些挑战,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实证研究表明:全英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有学者做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全英文教学的班级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学期末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反映收获不大,且对英语失去兴趣。像上述这种情况,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有同样的体会。鉴于全英文教学在教学界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直都有在践行,但在实践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也和同行做了很多讨论。所以,笔者想借此文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教学研究和实践者可以做些什么。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笔者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以及自身教学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有不足之处,请同行不吝赐教。
二、全英文教学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听力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面对全英文的课堂,也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听不懂问题和指令,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差等。面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选择借助母语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
(二)具备全英文授课能力的教师数量少
据笔者观察,能在英语课堂上用全英文授课,并且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师甚少。笔者定义的全英文授课能力是指拥有较正规的发音,且英语口语表达清晰流利,能让大部分学生听懂且愿意听的这样一种能力。很多教师英语口语流利度不错,但发音不标准。不够标准的发音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导致他们对英语丧失学习兴趣。这种类型的教师往往更喜欢用母语授课,只有在讲到单词和课文的时候才会切换回英文。笔者认为,这和教师对自己英语口语的自信度有很大关系,对自己发音和口语表达越有自信的教师,越愿意采取全英文授课。
(三)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了授课语言
上文提到,很多教师因为不具备全英文授课能力,所以放弃了这种授课模式,转而采用中英结合的授课方式。但是笔者观察到,有一批教师具备全英文授课的能力但是并不愿意用。原因是他们的教学理念影响了他们的授课语言。这些教师认为全英文教学会让一部分英语水平中下的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他们更愿意在课堂上采用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授课模式,也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插入中文,保证学生能听懂并且能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与此同时,这些教师认为适当地插入中文,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熟悉感,和教师有更多的情感上的联结。因为教师和学生的母语都是汉语,如果教师全程用英文,可能会给学生距离感,让教师显得专业但冷漠。如果教师适时地运用母语,可以让英语课堂显得更接地气和有趣。
三、方法和建议
笔者并不全盘否定中英文结合的授课模式,也不排斥用全英文授课。笔者的初衷是希望探索出一条既能给学生营造好的语言环境,又能达到好的课堂效果的教学模式。就语言环境来说,沉浸式教学法是有很大优势的。它能将学生带入目的语环境中,并且促使他们倾听和输出。但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它的弊端。比如,当语言输入不是可理解的,学习者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让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所以想要发挥出沉浸式教学法的优势,需要教师潜心研究这种教学法并不断提高个人的语言和教学能力,以发挥它的作用。鉴于此,笔者有一些个人建议,供教师参考。
(一)全英文教学的推进需要学情分析与不断试错
全英文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的难度控制在适合学习者的水平,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且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然后进行授课。如果学校能落实分级教学那是最好,比如将同等水平的学生分到一个班,这样就可以节省教师学情分析的时间,让教学变得更高效、更合理,让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教学语言,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和文字来辅助自己的课堂讲解。教师可以将自己要讲的重点内容做成PPT,并辅之图片,让学生在文字和图片创设的情境中最大限度地理解教师想要传递的信息。在PPT 上可以出现中文,这样教师就不需要在口头表达上特意插入中文进行解释。笔者之前与一个外教交流发现,他在用英文上课的时候会在PPT 上同步打上中文,不是整段的中文,是一些核心词和句子。这样保证学生在全英文的环境中,能听懂大部分教学内容,节省了用中文重复一遍的时间。因此教师就不用担心学生会因为听不懂而走神,影响课堂效果。另外,过多的外语输入会引发学生的听觉疲劳,所以用图片和视频来转换视觉和听觉环境,也能让学生恢复学习的动力。在全英文的环境下,教师想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学习并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帮助自己达到教学目的,改善教学效果,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三)巧用Paraphrase 帮助学生理解
上文提到,PPT 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全英文教学的课堂质量,树立全英文教学的信心。那好的课堂语言则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核心。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学生获取信息、顺利完成课堂任务并且保持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在运用英文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多用简单句、少用复杂句。当出现较难词汇的时候,可以用Paraphrase 来解释较难懂的词汇和句子。Paraphrase 就是用英文来解释英文。这种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应该掌握的一种能力,特别是英文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讲解词汇和重难点句子,这个时候如果不借助母语,那就需要用英文来做解释。所以授课教师运用这种能力也是一种示范,让学生听懂的同时也学习了如何去用英文来解释复杂的词汇和句子。这可以促使学生更有信心和动力去用英文来表达复杂的内容。用英文来解释英文既可以避免使用母语,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授课者想要传达的意思。
四、结语
本文中,笔者综合文献资料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观察,提出了全英文教学在高职院校实践面临的问题。比如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全英文课堂会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况。另外,在教师层面,教师由于自身的发音和口语能力的不足而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授课模式。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教师会因为担心学生听不懂、课堂效果差而放弃使用全英文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供教师参考。(1)全英文教学需要教师做学情分析,学校落实分级教学。在充分了解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和课堂授课语言,让学生沉浸在有效输入的环境中,并在合适的时机输出,这对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2)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全英文教学,巧用文字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目的语。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替代母语,进一步获得有效的可理解性输入。(3)教师用英文来解释课堂上出现的生词和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英语思维,适应全英文的环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沉浸式教学的作用和优势。沉浸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遇到了很多问题和质疑,被很多教师视为不合理和不符合学情的方法。但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可以被采用的。不过,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学者有极大的耐心和试错的勇气。有能力和意愿的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从中英文结合的教学模式过渡到全英文教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目的语,对于他们听说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树立说英语以及说好英语的形象,并促使学生逐渐建立起英语思维,适应全英文的环境。笔者认为,全英文教学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考验。这条路不容易但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