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2020-02-23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方 莉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变化,揭示教育教学活动中受教者接受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学心理、教育干预的效果和学校组织等,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生学习心理和教师教学心理等多方面都更加复杂和多变。目前,教育领域研究更多的是心理学理论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意义,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就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意义和策略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策略,以供广大高等职业教育者参考。
一、教育心理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教师来说教学压力较大,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以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要承受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产生的失落感和无助感,极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职业困惑。如果,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那么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获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降低教学压力和焦虑情绪,从而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有利于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观判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影响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身的能力充满自信,即使遇到困难也能积极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实现既定目标,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是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激发也可以有效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需要理论”,可以从基本物质的满足、稳定发展的需求和自尊及自我实现方面去激励教师,培养教师的自信心、职业自豪感和价值感。尤其是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最为重要,如果可以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以实现这两个层次的需求为目标而努力,教师会主动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增强自身综合素养,在无形中提升了教学质量,让教师学会教,爱上教,并且能教好。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师生身心和谐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通过掌握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实践,能更好地掌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性。这样有利于教师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并且能增进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虽然趋于成熟,但还达不到成年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之个性较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此外,高职学生由于其复杂多变的心理特征,在适应性、抗挫力、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学知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抗挫力,合理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四)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课堂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劣势,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习,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自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管理,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降低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难度,提高管理效果。
二、教育心理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概念的和谐统一
高职学生的自我概念不够成熟,自我概念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异上。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距,当两者不统一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我”,接纳“现实我”,并逐步完善“现实我”。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理想我”是否客观,自身能力是否可以达到,是否需要调整目标,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自我概念的和谐统一。
(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克服自卑
高职学生由于其心理状态的矛盾性和独特性以及社会评价等因素,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尤其面临就业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将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把专业基础打牢,把技能专长发挥到极致,有一技傍身,树立就业自信,增强就业竞争力;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和吸收所学知识,消除厌学情绪和学习焦虑;第三,通过开展学生活动,发掘学生潜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大胆展示自己,发掘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自信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使用鼓励和积极暗示方法,面对失败时教会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引导学生把导致失败的因素归于自我可控的范围,让学生有改变现状、继续努力的希望,增强学业成功的信心。
(三)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特别是高职学生的思维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在走进课堂之前,对于问题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解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填鸭式”的生硬教学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强加给学生,逼迫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接受教师给出的答案。而是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会问“为什么”“怎么办”,让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并学会自己验证,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教师通过对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个性、会思考、有思想、能创新的学生,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书呆子。
(四)帮助学生设立合理目标,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目标是否合理也是影响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关键因素,合理的目标可以使学生持续产生实现目标的动力,并有毅力和韧劲去实现目标,当目标实现时可以产生同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不合理的目标容易让学生产生自我否定,并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反复感受挫折和失败的痛苦,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没有价值,进而出现退缩和自卑心理,甚至产生心理问题。由此可见,合理目标的设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高职学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往往在设定目标时容易出现偏差,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有效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帮助高职学生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就业目标以及人生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学生树立“我能行”“我可以做到”“我是有价值的”等等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信念,最终达到学业和人生的成功。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意义和价值。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更加注重在学校情境下,教师教的心理和学生学的心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中顺应了我国教育领域发展趋势的需要,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既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师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又可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