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2020-02-23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欧阳淑勤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欧阳淑勤
现阶段的教育,教师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新时期,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不利于学生掌握实用性技能。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负面影响,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以往的工作生活方式,加强对于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当前,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要培养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等设备的基本操作,增进学生对于信息化技术的理解。该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信息意识,二是计算思维。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初中生信息意识,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计算思维同样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其作为现阶段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结合现阶段学生现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让初中生能够增进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了解信息化对于日常学习生活的积极影响。
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高
初中教学阶段,教师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课程,但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面临中考压力,应试教育理念依旧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初中生家庭成员以及学生个人对于学习成绩都比较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不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信息技术课程有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是部分学校教学资源有限,难以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等教学硬件支持,影响了现阶段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学校在配置专业课程教师时,往往重视教师的学历与教师的从业资格证等,忽视了教师实际教学经验的考核,造成大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不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不灵活
传统教学理念对于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影响较大,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教师忽视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在教导初中生学习课程时使用的教学方式不灵活,难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近几年,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改变,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活跃课堂气氛。
虽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教学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认识有限,难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信息技术课程对于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在课堂知识讲授阶段,教师需要对于学生掌握不够透彻并且难以理解的课程知识,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学习气氛较为沉闷等不利于课程开展的因素,严重制约了当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活动未与实践课程有效结合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并没有重视课程实践和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在课程知识讲述阶段,只重视对学生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在学生上机阶段,只重视学生实用性技能的讲述。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学生难以将课程实践与课程知识点内容相结合,不利于综合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受限于学校的客观条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成效不高。
三、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关注课程学习
初中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时,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关注、重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课时有限,通常为碎片化训练,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现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对课程教学的总结,改变以往学习途径,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获得较大的提升。教师应重视项目学习理念的应用,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学生实用性技能的培养整体涵盖在基础项目中,制定有效的教学途径,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前,教师应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与计算思维,鼓励初中生在日常学习中重视信息技术,并且了解现阶段信息社会的进步之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结合现阶段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贴近生活,对于教师教学的课程知识提高关注。现阶段,初中教学应该紧密围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二)重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现阶段,陶行知先生“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教学中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对初中阶段课程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在课程讲解阶段,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鼓励初中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有利于学生增进对于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对于教师讲述的内容存在一定的质疑,重视独立思考,对于课程知识会辩证性接受。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较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课程核心素养时,要结合现阶段初中生的身心发育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使用与课程知识点存在较大联系的视频与图片,熟练使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在课程讲述阶段,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初中生在日常学习中跟随教师的讲课思路,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点的兴趣。
当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信息化设备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将课程知识点有效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提高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时,对于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要提高重视,便于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课程的导入,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于计算机内部设备的重视。现阶段,初中生广泛接触手机与电脑等设备,在使用阶段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内部设备结构提高重视,完成课程的导入。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使用PPT 课件,对于计算机整体设备内部构造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不同设备的名称与功能。教师应重视对拆机视频资源的收集,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有效使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活动效率。教师可分别对计算机的主机、输入输出设备、操作系统等内容进行讲述,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在基础知识讲解完成后,教师可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扩展并且举例分析,让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计算机故障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三)积极组织课程活动
初中阶段学生存在叛逆心理,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现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能够在课程活动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实用性技能,让学生正确掌握计算机的相关信息,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平台,并且使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程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
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重视对课程的讲述,忽视了学生对于课程的接受能力,造成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现阶段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组织学生有效参与课程活动,结合课程活动要求,促使学生能够利用掌握的知识点,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初中生参与课程活动,有效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将学习到的知识点有效应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初中阶段学生信息技术实用性技能不强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提高重视,在讲述课程知识的同时,结合上机练习,让初中生掌握一定的实用性技能。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对于该课程提高重视。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并且制定有效的教学对策,组织高效的课程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有较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