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途径研究

2020-02-23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亚太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思政融合教育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尹 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关键举措,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需做到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从理论角度而言,创新创业思维能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又可以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以此可建立动态互动关系,形成融合发展模式。融合模式下的教育集中在转变思政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相关思政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等方面。

一、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教育目标一致

思政教育将理念信念和政治素养教育作为核心内容,以健全人格、培养品德、树立正确“三观”、促进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则通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以培养创新精神、进取心、创业意识和正确的创业价值观为教育目标。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存在一致性,可概括为“做一位合格的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实现自我价值”。二者均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教育方式,若能促进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则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寻求自我定位,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二)教育内容共生

培养大学生实践素质能力和崇高理想是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本身也涵盖了思政教育内容,包括适应时代要求,终身发展进步,强化职业能力、合作创新能力、认知能力等。合格的职场工作者或创业者首先要是一位政治立场正确、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良好的公民,这与思政教育中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共生,诚信教育、艰苦奋斗的品质教育等均是思政教育的客观要求。思政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理论支持作用,二者在教育内容上存在高度共生性和同一性,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均有同样的导向作用。

(三)教育模式互促

高校思政教育目前已形成有效的教育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的教育作用越发明显,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其符合新时代对创新人才需求的特征,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对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起到了借鉴和创新作用。随着时代进步,高校教育会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者在教育模式上相互渗透、相互创新,有利于完成育人目标。

二、思政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对思政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知偏差

部分高校对思政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存在认知偏差,虽然国家要求高校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但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仍然较低,教育实施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二者融合方面有待发展。此外,部分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属于创业就业指导中的内容,在思政教育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为了提高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择业轻创业、重传承轻创新的问题,思政教育无法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针对性指导,实践活动过程也无法体现思政教育的实际作业,使其成为空架子。

(二)融合教育途径和方法单一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未有实质性进展,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途径和方法陈旧单一。课程教学方面仍以专题讲座和课程学习为主,缺乏实践途径。教育方面教学内容偏于理论化,忽略了教育的人文关怀以及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性需求、社会需求、兴趣爱好,未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导致教育流于形式,不能顺利融合,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三)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将思政教育泛化,缺乏针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具体知识讲解,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创业道路,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明确纳入课程体系,教育目标和内容较为模糊。此外,大部分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教育时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脱节,仅凭学校自身能力和资源开展教育,忽视了家庭、企业的作用。尤其是在实践环节缺乏校内外教育合力,导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薄弱。

三、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途径

(一)纠正认知偏差,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载体开展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需贯穿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并创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例如,以德育为主题的思政教育中,可以融入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突出实践体验的教学特色。而在开展创新创业案例讲座和体验活动时,可以融入诚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创新创业作为教育载体,建立与德育的互通途径。此外,在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中,可增加德育评价内容。例如,在创业孵化期间实行诚信守法一票否决制,让参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重视道德品质修养,形成“先育人、后创业”的思想,成为努力上进、和谐发展的公民。

(二)丰富教育途径和方法,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高校要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扩大思政教育的辐射面,微博、微信、知乎、钉钉、智慧树、学习通等媒体平台已迅速渗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学习通为代表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校可以此作为契机,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中融入网络创业实践平台,并开放创业教育网课,利用网络教育的趣味性、便捷性优势吸引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并通过思政教育平台宣传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业实践的成功案例。例如,在网课中增加“头脑风暴”环节,让学生讨论“旧衣物改制”“特价书店”“扶贫农产品”等实践项目,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讨论结束后宣传绿色环保经济、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利好与商机,增加学生的环保观念和创业实践经验。

(三)结合校内外教育,构建实践教育平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下,大部分高校通过建设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园和科技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思政教育需紧密结合实践平台,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创业理论教育和核心价值观引导,强调创业团队的社会责任,可从两方面通过校内外教育实现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1)整合校内资源创建实践基地,聘请专业人士指导学生自主设立创业计划,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平台、训练项目、思政活动等第二课堂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将思政教育理论纳入实践过程,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正确创业观的形成。(2)利用“产学研用”平台开展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进入企业亲身感受企业文化和创业氛围,体会社会创业的艰难,并向优秀企业家学习创新思维的锻炼方法和创业技能。在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真实客观地体会创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实践支持。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能够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基础,要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需要找准契合点,在教育认知、教育途径、教育实践等方面做到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寻求自我定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创业观,促进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用”的协作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创新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思政融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