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政课程的有效结合

2020-02-23四川音乐学院王林钧

亚太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考核思政

四川音乐学院 王林钧

一、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政课程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高校体育课程一直是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顺利成长的主要课程,把思政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和学生身体活动有机结合,亦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关键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在其引导和带领下,我国高等院校各个学科教学均应当和思政课程有效结合,从而全面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故而,促进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和思政课程完美融合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和思政课程的有效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有利于发掘体育课程教学内涵

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有机结合,将其他学科特征作为入手点,探究其他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之处,从而创建思政课程教育体制。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程教学发挥的价值作用不言而喻,不但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思想人格,而且还能够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养,协助大学生养成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从理论角度而言,增强思政教育对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弘扬宣传具有帮助;从现实角度而言,体育课程教育变革创新地开展以及深度发掘体育教学内涵,是提高学生人文价值的关键方式。

二、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过于重视传统应试教育

根据相关调查得知,学校大部分学生非常喜爱体育活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讨厌上体育课,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值得广大教师深度思考。追根溯源是因为教育将传统应试教育作为主导,在中国体育教育教学中,从小学开始组织学生上体育课到大学体育课程,始终将“达标”作为中心。现阶段,根据国家提出的相关标准,未能给予现代学生更多、更全面的选择空间。高校大学生觉得以前他们喜欢体育课的主要原因和其紧张繁重的学习具有很大关系,以前面临着中考和高考,在各种压力下体育课能得到一些放松。然而,在进入大学之后,日常放松锻炼的时间增多,而体育课就变成了学生应对考试、获取学分的主要目的,由此体育课必然会对高校学生失去吸引力。

(二)注重教育结果,忽视教育过程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手段的影响,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教育成果。比如,体育教师过于重视大学生体能检测是否达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在具体学习进程中对体育思想和体育精神的体会。而且体育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往往将教学指标作为导向展开教育探究,忽视了教学指标中不参加教育考核的知识内容的安排等。这种情况不但对大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育品质的有效培育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学习内容的内化吸收。与此同时,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堂教育中,往往将实践教育作为主导,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教育的重要作用,这也是造成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成效和教育质量不断降低的关键原因。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即便对大学生毕业和升学不具有较大比重的影响,但是体育教师在具体教育过程中仍需要重视体育学习对高校学生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教师缺少对思政课程的了解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当前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学校已设置了专业的思政教学课程,就不用在其他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知识。基于此,如果想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加强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则应当持续提升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对思政课程的了解和认识程度,积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思政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注重在各个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将培育学生道德素养作为基础,持续融入思政教育,增强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培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与道德品质。但是,由于受以往教学理念的各种影响,思政课程教育变成了固化教学的一个代表,即专指思政教学。

三、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政课程有效结合的路径

(一)科学合理设置高校体育课程

近些年,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任务以及促进现代大学生思政教学工作方面,高等院校在持续努力和改进。这其中就包括应用科学教育方式,制定合理恰当的体育课程,进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每个细节。首先,高校教师应当抛弃传统狭隘单一的认识,例如认为高校体育教育仅仅是让大学生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应当通过对学生身心特点的了解,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规划地展开教学设计,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向、教育目标、教育手段以及评价标准等多方面展开全面分析与准备,直至把思政教育观念真正渗透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其次,高校教师应深入发掘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入手,运用一切体育教学所需的物质资源。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不仅需要在课堂内进行教育教学,还应当在课外开展体育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活动,针对各种体育项目活动内容,对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素材展开科学鉴别和选择,进而真正促进思政教学资源和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最后,在科学性方面,把高校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具有诸多难度,但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将思政教学自然全面地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并非只是在体育课堂中教授一些政治知识。教师需要利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思想精神和灵魂,使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思想和思政教学有机结合,进而不断发展与传承具有中华精神和思政理念的体育文明。

(二)强化高校体育教师德育意识

教师在现代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是促进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执行人员与主导人员。因此,高等院校应当注重提升与强化体育教师的职业能力与政治素养,需要让体育教师全面感受到为我国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自豪感、荣誉感以及使命感。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各项培训。其一,应加强对体育教师思政意识的有效培育,使其了解“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真正意义,用渊博的思政知识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提升自身政治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其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水平与教育能力,使体育教师懂得如何应用教学技巧把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完美结合,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最后,高校可以充实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把德育与育人目标充分渗透到各项体育活动中。

(三)完善高等院校体育考核机制

伴随着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大学体育教学逐渐被列入学生综合考核领域,然而依旧存有考核比例失衡以及考核架构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根据思政课程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持续完善高等院校体育考核机制。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增加体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在整体考核中所占的比例,提升大学生对体育理论文化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体育理念、体育精神、体育思想和体育文化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使其逐渐了解体育具有的全面性以及系统性。另一方面,高校要持续完善与调整体育考核模式,不可将考试模式固化,应当运用多种模式展开考核。比如将大学生日常体育表现和成绩加入期末考核总成绩中,以此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持续促进思政课程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革新。

综上所述,教育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而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是高校育人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体育教学和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应当引导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实践,促进思政课程在体育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发展与渗透,使体育教学真正加入“课程思政”的教育变革中。全面发挥高校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把立德树人教学目标融入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进而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考核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内部考核
思政课“需求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家庭年终考核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