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背影》所需要的人性视角

2020-02-23◎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朱自清背影人性

◎李 明

今天的教学强调以生为本,这也就意味着在解读课文的时候,要具有学生视角。学生视角不只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更是指站在学生的角度,用人性的视角去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解读。强调人性视角,也就意味着对课文的解读不能局限于技术层面,不能走程序化的老路,让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实现自身的经验与课文的碰撞,如此形成的观点在经由教师的解读引导之后,上升为学生的认识,这样的认识不仅能够牢固地扎根于学生的思维当中,也能够为学生的文本解读提供一个很好的能力基础与习惯模板。

众所周知,朱自清的《背影》历来是初中语文的经典课文,从发表到今天已经靠近一百年了,但依然是不同层级公开课或者教研课的首选,这在客观上印证了《背影》确实是“中国的一个神奇文本”(韩军语)。《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亲情,让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烙上了亲情之印,而当生活中无数次正面面对亲人的时候,“背影”反而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触动与思考。因此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既属于他个人,又属于所有的读者。本文就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文本解读为例,谈谈笔者对这个思路的实践与收获。

一、《背影》的经典在于映射人性

一篇文本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一定是与文本的文字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朱自清的《背影》正是以其文风的朴实、细腻、流畅和情感的真挚、深切而享誉文坛,在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现代散文的典范,在现当代中学课本中也列为必读课文。[1]必读只是经典的价值展现的前提,要读懂一篇文本的经典之处,笔者以为关键在于用情感去驱动认知,从而抵达文本所映射的人性。

《背影》的经典在于映射人性,这并不是一个每个人都能接受的结论。近年来,不少语文教学同行或者课程专家对《背影》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但是也有一些精心挖掘出来的背景,似乎与课文的主题有一些不一致,比如挖掘出对朱自清父亲的一些婚姻史,以此论证朱自清与父亲之间存在着许多与亲情无关甚至相悖的情感等等。笔者以为这些即使是事实,也不应当成为解读课文的依据。这在逻辑上很容易讲通顺,认识一个人一件事情,固然要基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但是一则经典的文本在引人向善的时候,用历史现实来代替价值引领,显然并非上策,很多时候还是下策。更何况《背影》这篇课文,所描述的特定时期作者对父亲的认识,文字当中流淌着的其实还是作者对父亲有着真挚感情的一面,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解读的时候,立足于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过于延伸,如同往汤里无限量的加水,反不为美。

如此回过头来,再看《背影》这篇课文中所映射的人性,确实是真挚而深切的,其既能够描述出作者朱自清在现场的感受,也能够让每一个读者在想象中建构表象,并且将对课文的理解引向自己的生活认知,从而让读者尤其是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亲情,并从生活细节中感受父爱(又或者是其他亲人的爱)。应当说这样的认识,才是基于人性对课文进行解读的主要脉络。

二、《背影》的价值在于背影意蕴

2011年的时候,新生代语文教师、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曾经提出一个观点:《背影》发表86载,居然还无人审视过“背影”这两个字。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疏忽!这是两个太值得玩味的汉字,隐藏着太多信息。[2]这个观点与笔者在教学中形成的认识不谋而合,笔者总以为在解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背影”这两个字一定是灵魂般的存在,只有紧扣“背影”这两个字,才能牢牢锁住课文的营养价值。笔者以为,“背影”这两个字的意蕴至少可以从如下两点来理解:

一是背影之后有一条完整的生命链。

课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就是“我”和父亲,但实际上提到的人物还有另外两个,也就是祖母和“我”的儿子。尽管课文绝大多数笔墨在描写“我”和父亲,但是有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地方就是,课文一开始写祖母去世,最后写“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就使得课文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即以死亡开头,以新生结束,而“我”和父亲的互动则在两者当中。于是就看到课文实际上呈现出一条完整的生命链。在引导学生解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够让学生有这样的发现与认识,那显然可以超越一般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

二是背影当中隐含着生命绵延、生生不息的意愿。

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背影》这篇课文的解读,都将背影理解为父亲的背影。形成这样的认识是正常的,因为文字的直接描写对象,确实就是父亲的背影,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每次流泪,也都是看到或想到父亲背影之后流下来的眼泪。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解读的时候,笔者仍然以为有拓展的空间。父亲在课文中的角色其实不只是父亲,他也是祖母的儿子,还是“我”的儿子的祖父,尽管课文对父亲在祖母去世之后的内心并没有什么描写,而从人之常情出发,则应当看到此时失去母亲,对于一个中年人而言也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但这个年龄的人通常又会把悲伤压在心里,于是很多人看到的也就是人情与世故。在课文解读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透过人情与世故,去揣摩课文中的父亲这个时候的心理,这样也就可以真正读懂一个父亲。

同样,课文中描写父亲对孙子的想念,看起来是一笔带过,却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基于对历史的考证,朱自清父亲送别朱自清的时候是1917年,这个时候朱自清还没有儿子,1925年朱自清发表《背影》的时候,提到了父亲对孙子的想念。将这样一个跨越8年历史时空的过程,简单的介绍给学生,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想象呢?有学生认为,时隔这么多年,父亲的背影在朱自清的心中依然没有淡化,反而在他的笔下写的是那么的生动,这说明隐藏在朱自清心中的父爱是深沉的;也有学生说,可能正是因为朱自清做了父亲,才使得他对父亲这个角色有了新的认识,也就使得他笔下的父亲尤其是父爱变得更加清晰;还有学生认为,当朱自清的儿子出生之后,生命又有了延续,在这个延续的过程当中,让我们读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终有一天,朱自清的儿子也有可能看到朱自清的背影……

学生有这样的认识,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解读再也不是满足于文字,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与推理,而在想象与推理当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对爱的理解,也会递增一个层次。

三、“背影”所蕴含的爱朴素真挚

在课文解读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认识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而要激活学生的认识,关键在于让文本所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经验之间发生碰撞。事实上上面所说的两点,就是在做这方面的努力。而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也确实会有一些碰撞发生。其实就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到读完课文后的认识:每天父母送自己上学,他们总是目送我们走入校门,看到的是我们的背影,而当自己回眸时,看到的正是他们目送自己的模样,仔细琢磨,这又何尝不是一幅感人的画面……

当这个同学在课堂上说出这段内容时,教室里面鸦雀无声,每个学生都陷入了思考的状态。这种思考意味着学生的人性得到了激活,诚如有人所说,《背影》中对父亲的爱的拒绝是公开的,而为父亲感动流泪却是秘密的,亲子之爱的这种错位,不仅是时代的,而且是超越历史的,表现了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的普遍的人性。[3]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就必须有一定的超越与联系意识,超越的是文本,联系的是生活,一旦达到这个目的,那课文解读就是有效的。

猜你喜欢

朱自清背影人性
清芬正气朱自清
两个背影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人性的偏见地图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