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语文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指导意义
2020-02-23崔秀兰
◎祁 铭 崔秀兰
于漪老师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先锋人物里面唯一基础教育界的代表。这一切正说明了于漪语文教育思想的科学性性和前瞻性。运用于漪语文教育思想,能够帮助高中教师更好地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中提出的教学问题,可以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趣味,同时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一、于漪语文教育思想
(一)于漪与时俱进的语文思想观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观具有“全面性”“先进性”“开放性”这三个特性,并且将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作为教学改革的基础。她的教学改革活动,始终体现着“教文育人”理念。于漪将“文道统一”这一理念贯穿课堂始终。这一教育思想还体现在日常的听说读写训练中,悄无声息的感染学生的心灵,达到了教养和教育的和谐统一。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语文性质观
于漪提出“如果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弘扬人文,不是照搬照抄传统文化,重在推陈出新,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与历史使命。现在语文教育要有时代精神、民族特点,就要甄别、筛选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教文育人的语文教学观
于漪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力求教学相长,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文育人”语文教学观。于漪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钻研语文的多重目标与多元功能。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她认为思维、思维语言和情感是同时发生的,若想达到教育目标,课堂上的思维、语言训练需要同时进行。[2]
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解读
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审美追求、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精读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品,把握艺术价值与精神内涵,是本任务群的主要内容与目标。通过对文章的精读,重点着眼于文章所带来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
阅读作品应写出阅读感受和内容提要。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撰写评论。从阅读具体的文言作品内容出发,赏析其思想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感受对所选作家重要作品进行一定深入研究,对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比较,对时代背景产生深刻思考,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及创造性的解读,并能撰写出有自己观点的小论文,撰写评论资料增强学生组织文本的能力提高书面语的表达能力,进而时刻思考所读文化作品带来的文化智慧。
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中虚词、实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还有常见文言词汇和句式的常用类型,在阅读中学会整理总结,总结文言文学习规律和文言文常用学习方法。通过梳理文言字词的相关内容,使得学生开始有意关注古今不同的语法现象。学习文言语法是掌握古代作品研习的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作品的同时,应侧重作品内容方面带给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应该以科学、客观、礼敬的态度认识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贡献,通过师生共同对经典作品的欣赏及讨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立场全方位的看待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所传递的精神理念,以此加深学生对较为抽象文章的理解与表达不但是对古代文言常识的考察,更重要的是用科学态度对待优秀文化经典,从中整体把握从传统文化要义,区分精华与糟粕,吸取其合理之处,采用正确的态度认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作品,正确看待中华优秀文化的文化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使其能够领会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色,能将所学的传统诗文融入自己的表达之中。在学习情境中,为什么写,写给谁看,行文是否准确和得体,是否能有效解决问题。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完成对文本理解的过程。这样的写作过程,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值得所有教师重视。[3]
三、于漪教育思想对完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启示
(一)语文教学要弘扬人文精神
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文化背景。于漪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作家和作品,把目光放在特定的时期来分析作家及其作品,观察作品是否反映了社会的现实,是否表达了人民的心愿。《陋室铭》一直是被颂扬的名篇,以破旧的屋子为题,表达出诗人不为世俗所低头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要了解到刘禹锡是要求朝廷革新弊政的,他在仕途上遭受了很大的打击,仍坚守名节,不追求名利,一直孜孜不倦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这一点是十分值得赞扬的。同时,也一定要指出:他身处古时的士大夫阶层说出那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对劳苦百姓的一种歧视,他这种无意间的歧视是士大夫阶层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值得当代学生学习。因此,有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教育意义,也同样要引导学生弄清其历史意义,推陈出新,受到启示。
(二)传统文化教学要注意“虚实结合”
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角度来看,运用于漪教育思想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于漪在《出师表》教学过程中发现课本中要求学生掌握几个常见的虚词用法,但教完课后发现在某个意义上讲实词更重要。此文中提到的地名、人物、典章制度等较多,如果学生对此不是很了解,就很难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教授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迅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于漪认为讲述这方面的知识不应该太过详细,如果把重点全放在讲解字词上,就会造成主次不分,但也不能含糊了事,学生最终无法理解课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下积累自己的文化知识,只有自己掌握的扎实,站在讲台前才能泰然自若,迅速找到重点对文章进行一针见血的讲解。[4]
(三)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
从思维发展与提升角度来看,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教文育人,要全面培养学生。于漪强调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于漪在教授《岳阳楼记》时,在课前引导学生主动朗读全文,对关键段落和字句进行分析解读,让学生融入到范仲淹浓烈的爱国情怀之中,鼓励学生主动分享对本文的理解,课后背诵全文写出心得体会。这一系列的教学行为不但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针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为人处世之道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大胸怀对学生进行教化。
(四)传统文化教学要做到“文道统一”
从审美鉴赏与创造角度来看,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研习任务群的过程中“重文轻道”是很容易犯的错误,以为学生把文字看懂了,句式、字词和古今的一些差异有个大概了解,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内容便不必多讲。这是一种很大的误会。不论教授任何文章,都要始终记得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由于语文的工具性被看的越来越重,许多优美的中华传统文化文章,重要的思想意义被人们所忽视,优秀的内容被当作训练语言的例子,只讲句读不解其意,即使一些名篇佳作,在学生学过以后,无法在知、情、意方面有所收获。
(五)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形成独特教学风格
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应根据本国国情、教情,立足于教育实践,明确社会历史发展方向,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来分析、解读传统文化。
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学习于漪的语文教育理论,以便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理论结合实践,根据自身条件勇于实践,不断地进行探索,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