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
——以恩施土家族吊脚楼村寨为例

2020-02-23孙云娟

社会科学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吊脚楼村寨旅游者

孙云娟

(中南民族大学 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地域特色显著,民族风情鲜明,尤其是有些特色村寨在建筑、民居、民俗上保留相对完整的传统文化基因基础上,更是汇聚了民族文化内涵的结晶。党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丰富地区发展特色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开发生态文化旅游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得以依靠并获得发展的重要战略契机。从2009年我国民委与财政部便开始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开发项目,到2017年,我国予以命名挂牌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已达1057个。在“立足发展,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之下,能够反映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民居、村寨风貌、风俗习惯以及周围的绿色环境等既是保护对象,同时也是重要的特色产业发展资源。对旅游产业来说通过挖掘这些生态文化资源,并将其科学地转化为旅游资源,再合理地融入并利用在旅游产业中。把经济、文化与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够增加当地人民群众的收入,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培育,丰富当地经济结构,也能够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并带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虽然这种生态文化旅游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得到了有效发展,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的发展中起到相当的引领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关于保护与开发策略、现代与传统意识的矛盾与问题,换句话说,以特色村寨文化为核心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虽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初具规模,但仍有一些瓶颈问题值得思考,同时,以谋求旅游产业突破为目标的新的旅游规划模式也应得到相应的重视,以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一步融入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真正将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经济效益、文化影响力和生态发展的多维提高。

一、少数民族旅游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

文化是当代旅游产业多元化和纵深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各地旅游产业在寻求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上与对目的地特色文化的挖掘与融合密切相关,对文化的依赖愈发强烈。“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1]生态文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环节,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不可能脱离其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而其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民族习惯等无不体现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可以说,生态文化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产业开发具有天然耦合性。这就在理论层面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特质得以明朗化,奠定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调和方向。而在具体实施上,应以实践为核心寻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规划的创新发展模式。

(一)生态文化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天然耦合性

当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求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为核心内涵,依托其资源禀赋,挖掘和保护好其民俗文化,开拓特色产业。旅游产业不仅能够发挥少数民族自然风光绮丽、民族风情浓厚、建筑风格等别具一格优势,也可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特色民居保护、群众就业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透视出的生态文化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开发具有天然耦合性,这一方面来源于生态文化理念的特殊作用,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少数民族自身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传承特点。

文化与环境之间密切相关,生活在同一环境内的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等文化因素所构成的文化生态体系受到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群体在长年累月地处理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中,自然而然地会逐渐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与族群意识,在本质上这是特定人类群体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索取和改造中所形成的特殊生存模式,而这种模式化的生存模式必然会造就一定的文化现象或者文化模式来对环境资源进行认知、适应和利用。生态文化便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调节群体生存模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效平衡手段。它包罗万象,以不同的文化形象呈现,如民俗、民居、特殊习惯、宗教等,“是自古传承下来的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知识和经验,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积淀。”[2]通过生态文化理念,人们能够合理利用并有效保护自然环境资源,解决各种生态发展问题,达到人们在某一环境内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可见,在我国生态文化既是普遍的,也是特殊的。普遍的是其形成的因素与动因,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貌、自然资源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生态文化的产业可谓必然现象;而特殊的是这种必然现象在我国不同群体之间的表征,比如同处山区地貌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态文化理念的差异。我国少数民族多处于地貌、自然环境特点突出的地区,与“中原”人民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别较大,而且多以群居聚落形式生活和生产。其共同的特点是依赖切敬畏周边自然环境、集体意识强,造就了其相对封闭的文化意识,这种相对封闭的文化意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但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一定意义,这也是我国不同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在普遍的朴素、传统基础上又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要原因。

基于以上两个要素,生态文化理所当然的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基石,不仅能够为旅游产业提供可深入挖掘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传统生产工艺、传统小吃、特色旅游纪念品等多元化的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理念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进一步突出了旅游特色、完善了旅游功能、提升了旅游发展品味。

(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植入“体验+传承”模式的必然性

近年来,“文旅融合”的不断纵深发展促进了我国各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大众对旅游活动已经从单纯的观光游览逐步升级为文化与精神获取。就旅游产品的生成本质而言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再造,文化元素是现代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其创意设计是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美学意义上的创意设计和生产”[3]在文化旅游“产业链”上,旅游产品与服务成为一种手段,为旅游者提供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旅游产品与项目供给,在形式上往往倾向于提升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参与度,比如多途径的欣赏、学习、考察、研究活动,让其能够充分体验目的地自然与人文景观,并感受地方文化内涵和生态理念。可以说,地方特色文化以及生态理念的注入使得旅游产业将原本缺乏活力的景物、文物,转化为“活”的创意体验资源,“体验”已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满足旅游者需求,以及推进产业融合的必要载体与手段。

相对的,少数民族地区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以适应当前大众需求和市场形势,也离不开对“体验”型旅游模式的开发与利用。但是,仅仅是吸引旅游者、促进旅游消费的形成,并不能完全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挑战。要真正以文化精髓支撑民族地区文化风俗传承和旅游产业的高品质发展,应尝试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体验+传承”结合模式:旅游过程中不仅仅是把传统民族村寨作为保护的对象供人参观、浏览,而是希望拉近游客与村寨建筑、景观、当地人的距离,人们(居民或者游客)生活在历史环境中,与原始环境融为一体,有了“人气”以后,原始村寨才能散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才能在保护的框架下继续传承。以此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在十三五规划的时期高效、优质、有特色的发展,实现国家2020年的发展目标。为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构建一批具备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的新型旅游景区。

二、吊脚楼村寨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与具体问题

湖北恩施地区的传统民居吊脚楼历史悠久,建筑理念突出,集成了丰富的土家族特色文化内涵、传统智慧与生态理念,成为当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资源。但是,当地居民对于特色建筑的保护意识淡薄,部分吊脚楼建筑年久失修,并且有逐渐消亡之势。当地的整体旅游规划正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应逐步摸清和整理现有原始村寨建筑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其次应发现当前吊脚楼村寨作为生态文化旅游“体验+传承”模式特色旅游资源的具体问题。这样才能了解现有资源是否有利于支撑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现实情况又是否适用“体验+传承”开发模式的规划。

(一)吊脚楼村寨生态文化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吊脚楼村寨主要分布于湖北恩施小溪村巴蜀盐道古村落、胡氏移民村落等土家族聚落。土家族人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依山就势的生态建筑理念。比如选取“屋打凹、后有靠山、坐北朝南”的地理位置,遵循“大利南北,不利东西”的原则,选择南北方向,但房屋的朝向不是朝向正南,而是偏东方,以保证有更多的阳光照进门窗。在选地基时,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作为选宅基地的基本条件。富于民族地方特色的是负责吊脚楼设计的土家“掌墨师”不需要设计图纸,掌墨师根据需求以及多年的传统营造经验进行空间定位,在头脑中形成草图,再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得以实现。在具体的建筑特色上其生态理念和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土家吊脚楼建筑受地理条件影响很大,其建筑风格的形成深刻地体现出少数民族与自然生态互为依存的生态理念。恩施坐落于武陵山区,地形陡峭,多山坡、峭壁和悬崖,吊脚楼因地制宜,最大化地争取居住空间而产生的建筑样式。很好地适应了该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建筑样式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社会准则,达到了一种自然平衡的状态,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除了受地形影响外,气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恩施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暖夏热,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气候湿润。因此,土家吊脚楼依山就势,多采用“底层架空”的形式修建,适应了当地潮湿的气候,有助于房屋隔湿以及良好的通风,还可防止毒蛇猛兽的袭击。此外,建筑上山也是土家族世代相传的法则,吊脚楼的选址十分科学,不仅满足了土家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还节约了种植土地,最大化保护了耕地。在如此特别的山区环境里,土家房屋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环保又经济。

其次,吊脚楼的建筑样式多种多样,在集成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可谓土家族人民的传统智慧结晶,体现了少数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常见的吊脚楼建筑样式有单吊式、双吊式、四合院式以及二层吊式。风格统一但形式多样的吊脚楼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区域特色,还有独具个性的审美功能。比如单吊式最为常见,又叫“一头吊”或“拐头吊”。以正屋左侧厢房悬空、下面用梁柱支撑为特点。双吊式是在单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又叫“双头吊”,正屋左右两边都有吊出的厢房。四合院式又叫“四合天井式”,以天井为中心,相互贯通,是四合院式吊脚楼的入口。二层吊式由单调和双吊结合发展而来,比一般吊脚楼要多一层,有着更复杂的结构。多样化的设计为吊脚楼的审美特色更具丰富性。

土家族吊脚楼的结构体系属于穿斗式木构架,其特点是柱、枋(梁)、檩都是以榫卯连接所构成,榫卯技术是我国木结构房屋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柱和柱串联起来,形成一面面排扇;排扇与枋(梁)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了房架的柱头上,沿着檩条的方向,用斗枋再把柱、枋(梁)、檩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最后,在枋、梁之间铺设木板,形成楼层;各屋柱间也铺设木板,形成屋壁屋墙;在各扇之间的屋柱顶和瓜柱顶上横向架设檩子,檩上钉架檩条,然后盖以青瓦,由此就营造出一幢幢集经济、美观、坚固、实用于一体的特色民居样式。可以看出土家族吊脚楼对榫卯技术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结晶的代表,对于木质结构和技术的合理利用也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态与文化智慧的集中体现。

在功能分区上,对吊脚楼的空间功能划分充分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特色,同时集中凸显了其民族文化内涵。吊脚楼在居住功能上按层分区,主要分为居住层、底层、阁楼层三层。土家人将二楼作为居住层,主要由堂屋、退堂、卧室、火塘间、厨房等组成,当地居民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组织规划,呈现出一种“前室后堂”的平面构图。堂屋是整个居住层的核心部分,是土家族人民最神圣的场所,堂屋中设有神龛,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和生生不息。除生活起居之用外,堂屋还是家庭社交礼仪场所与住宅的交通核心。退堂是堂屋后退数步且与走廊连接的半开放空间,是室内与室外相交的部分。退堂的外侧设有栏凳,这里是土家人民休闲娱乐、对歌赏景的最佳场所。底层作为土家人生产活动的场所,主要用来晾晒粮食作物和喂养家畜家禽。阁楼层贮藏室,主要堆放土家人的粮食谷物,有利于热量散发,防潮防霉,是保管粮食的最佳仓库。土家吊脚楼按层分区,合理有序,无论是日常起居,农业生产还是粮食贮存,都展现了土家人民井然有序的生产生活状态,更凸显了土家族的民族智慧与文化底蕴。

(二)“体验+传承”模式融入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的具体问题

虽然生态文化理念与“体验+传承”模式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天然耦合性,同时土家族吊脚楼建筑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重要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显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理念、文化底蕴与群众智慧。但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多方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生态文化旅游特色资源富集,但资源整合发展难度较大。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维护传统建筑的地方特色是一项重要使命。而对传统吊脚楼的维护,是一项艰苦而重大的工程。传统的吊脚楼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已经破败不堪,加之位置分散,遍布在恩施市的各个山区中,为维护工程带来一定困难。如果仅仅以保护为目的进行修缮,修缮费用及以后的养护费用将是一笔天文数字,而仅是已开发为目的进行翻新工程,又不能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建筑风貌完整地传承下来。与此同时,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材料在新时代的演变下受到巨大冲击。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和乡土建筑是通过自然地理条件和时间的堆积形成的,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是地域性特征的直观表现。可见,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既能将乡土建筑和营造技艺保留下来,又兼顾旅游产业的开发成本与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新一代开发者和设计者的难题。

第二,当地居民对特色旅游产业开发热情不高,对得天独厚的民族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的意识比较淡薄。比如,有些已经开发为民宿的吊脚楼,虽然能让身处目的地的旅游者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但民宿主人多数只是被动的接待自主选择到当地游览的旅游者,他们不愿意在营销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和金钱,这种重短期盈利轻长远发展的旅游经济模式并不可取,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旅游宣传效果的减弱,同时会增加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惰性,接待旅游者成为他们生产生活的“副业”,无法形成规模性的旅游开发。更有甚者,一些村寨由于对吊脚楼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价值认识不够,许多传统民居被低廉造价或者工艺简陋的简易建筑所取代,使得村寨民族特色的急速消退,阻碍了“体验+传承”旅游模式在生态文化旅游中的有效植入。

第三,跨文化交流壁垒下对民族文化“体验”程度的掌握需更加谨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是改善村寨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民居保护与建设的重要保障,而“体验+传承”模式的植入更为满足旅游者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带来保障,同时也为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路径。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许多村寨虽然认识到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但认识不够全面与深入,沉迷于对生态文化旅游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的期待中,往往过分的运用“体验”手段,为了“完全”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试图将吊脚楼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接轨,以现代建筑的功能对吊脚楼进行翻新设计,而忽略了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与释放。

三、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创新策略

要落实“体验+传承”的理念,就是希望通过建筑外观及周边环境的改造设计,在本土吊脚楼外观上进一步融入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通过这种方式弥补村寨失去生机的缺陷,找到遗失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的契合点。一方面使旅游者身处青山秀水中的同时,让其感受以主人的身份居住、生活,体验传统文化,也让土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得以发扬及传承;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收入更能唤起当地居民对本土建筑的保护意识,使他们学会利用这一资源创造收入。为土家人找回归属感,也为当今生态旅游找到突破口。

(一)协调游客需求与文化保护并行发展

旅游开发者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和满足旅游者的偏好与需求,是旅游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如把民俗习惯、民间艺术、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地域生态文化的精髓纳入旅游者能够参与体验的旅游产品与活动中,让旅游者在参与中体验跨文化交流,在体验中认同民族文化,继而在认同中产生保护意识。而当地居民也要尽量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以对吊脚楼的建设和对当地民族生活的热情展现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中,应以“主人公”姿态主动保护地域原生态文化。“在延续与促进历史文脉、区域文化的文化利益与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中把握住平衡点。”[4]

以旅游资源开发的视角对土家族吊脚楼进行建设与维护,不能完全以旅游者的现代生活习惯为主,而应充分考虑到生态文化旅游所应具备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功能,尽量博取旅游者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认同感,以此协调游客需求与文化保护并行发展。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与建筑材料,选择经济环保、富有建筑质感又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建筑材料,地方建筑材料的巧妙运用能够使该地的建筑更能体现少数民族的生态理念和文化内涵。恩施武陵山区盛产林木,干栏式建筑的房屋支撑的结构以及墙体围护的材料都是木材,只有柱础石级采用石材。恩施小溪村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土家族人民就地取材,修建了冬暖夏凉、通风防潮的干栏式建筑。小溪吊脚楼的材料质感从上到下,由粗糙到精巧,由天然到人工,最下部采用基础石台,底部板壁采用竹木、芦苇等,上层采用加工精巧的板壁,屋顶采用小青瓦。由上到下,合理有序,既稳定又轻巧。建筑材料的色彩组合搭配,体现出生动有趣的排列组合,错落有致,别有土家风味。在选材上尽量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能够在自由灵活中突显民族建筑的巧夺天工之美,既为旅游者提供特色鲜明的审美体验,也能对旅游者民族文化和生态理念产生认同。

(二)包装特色民族社区,打造文化传承体验中心

吊脚楼是土家族村寨民族生态文化的核心表征,而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样式多元、风情浓郁、遍布各地的吊脚楼建筑,对于整个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来说也略显单薄,有可能出现“看文化不见人”[5]的本土实践困境。整个地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的一体化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以区域吊脚楼民居、人民生活习俗等基础资源在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达到有效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生态理念融入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以土家文化中独特的文化精神与审美表现来诠释生态文化旅游的内容,提升其内涵和创意。并能够借助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体化为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文化影响力。

具体来说,应以吊脚楼为主干,包装特色民族社区,打造一体化的民族文化传承体验中心。在具体考察中发现民族图腾文化的保留与利用是土家族各吊脚楼村寨的共同特点。多地部分建筑中仍保留了几百年前留下的装饰性图案和一些有寓意的图腾,主要应用在门、窗、楼梯扶手、地上、柱子底部、门头、瓦当等。在过去,土家先民把虎奉为神灵。土家人的祠堂正中,往往画有一只白虎,用来坐镇避邪。日常生活中,小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期盼有老虎的保佑,能使小孩易养成人。啸啸白虎,早已成为土家族的图腾,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图腾信仰。土家族人信奉的万物有灵、人神共居的理念。他们的住屋既是日常生活起居的住所,又是祖先和神灵的所在。通过对这些民族图腾文化的发掘与整合,可以在吊脚楼的建设中统一应用,建成完整的的土家文化传承体验中心。

(三)以旅游经济带动当地人民区域保护意识

为当地人民提供可选择的收入机会是生态文化旅游得以深度发展融合的重要环节。假如生态文化旅游无法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旅游经济的收益被外来投资者所垄断,将会使当地居民失去自觉保护和拓展当地文化特色的外部激励;同时如果本地特色民族文化转变为外来投资者的牟利工具,将会严重挫伤当地居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从而损害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内部动力。

应将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视为当地居民、政府、旅游投资者和旅游者共同参与、互利共赢的过程。在围绕吊脚楼旅游资源的产品开发上,生态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将带来生态化的文化旅游保护行为,这种保护行为不仅是景区要引导和督促旅游者需遵守的,更重要的是对旅游开发者和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的带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旅游能够提供给旅游者的是纯粹的民族文化积淀之美,良好的审美体验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可选择的经济效益。而通过对创造经济收益流程的认识和认可,当地居民将对负载原生态与民族文化之美的民族资源产生保护欲。而旅游者在游览和体验的过程中,也能够深刻体会到当地居民对民族资源的爱护与珍惜,也会自觉肩负起与当地居民共同保护生态文化的完整循环。这样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就在跨文化交流上形成一定的统一意识,他们保持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跨文化交流壁垒,但不妨碍他们对不同文化的接受与认可。

(四)结合现代营销手段构建“体验+传承”模式品牌

首先,应做好营销推广的基础工作,将富集的民族文化资源资料做统一梳理与收集。收集当地基本数据、文字图像资料,构建长期数据更新平台。其中,恩施土司城、土家女儿城、州城风雨桥和恩施老城等地方已经成为恩施的文化地标,让人印象深刻。民间技艺绝活,摆手舞、肉连响、喜花鼓等民俗技艺更是值得传承保护。恩施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也需要在开发中不断创新,打造多维度的旅游生态文化旅游。

其次,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打造多元化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设备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生态文化旅游应进一步加大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强度,以丰富民族旅游的内涵。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民族旅游,尤其是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旅游在游览环境、产品设计和体验形式上都趋于朴素的原生态特征。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科技含量将大幅度提升,比如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发数字虚拟的吊脚楼结构展示,以多维立体,或可由阅览者点击拆分的形式形成虚拟旅游景点与景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吊脚楼的文化魅力与神秘感,增加旅游者实地体验的欲望,大大提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再次,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还能够提升民族旅游的智能化服务能力,打造出符合现代旅游者需求的生态文化旅游新业态。应寻求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信息化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在村寨实现免费无线网络通信信号以保证当今旅游者对网络的时刻需求;以视频监控覆盖村寨以预防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与旅游纠纷;在消费场所设置在线订购、网上支付业务,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消费渠道;设置电子导游、公众号推送、时事信息推送等旅游服务,以使旅游者更便捷的了解民族文化。通过这些智能化服务的开发和利用,在不破坏当地民族文化表现和内涵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水平。

还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型信息传播平台进一步打造多元的旅游营销渠道。可以与各大信息传播平台合作推出旅游项目,比如推出“微博民俗季”等专项民宿活动;还可以以丰富的段视频、公众号、营销号为宣传手段,构建生态文化旅游的品牌体系等。新兴媒体的大力宣传,能够大力吸引年轻旅游者,相对的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对景区文化景观的大量、迅速传播也有可能使景区成为“网红景点”或“打卡圣地”,对潜在游客的吸引力可能成倍数增长。

猜你喜欢

吊脚楼村寨旅游者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无蚊村寨丁屋岭
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之景观价值探讨
村寨——海坪彝寨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