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旅产业:疫情影响与全面振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邓爱民教授访谈

2020-02-23邓爱民韦银艳粟红蕾

社会科学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旅游者文旅旅游

邓爱民,韦银艳,粟红蕾

邓爱民(1971—),湖北浠水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旅游管理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旅游管理)建设点首席专家;教育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首批全国样板支部党支部书记;教育部教工党支部工作精品案例原创党支部书记;湖北省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旅游管理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旅游发展决策咨询委员;武汉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国家和旅游部“万名旅游英才”旅游规划人才;湖北省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旅游学会规划与首席规划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旅游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旅游条例》起草专家组组长;《武汉市旅游条例》起草专家组组长;《武汉市旅游标准化管理办法》起草专家组组长,同时还兼任多家酒店、旅行社和房地产公司投资与经营顾问,出版专著16部;国家级教材10余部;获省部级奖4项,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等权威和重点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9项。主持各级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旅游规划课题200余项。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

韦银艳、粟红蕾(以下简称“韦、粟”):邓教授,在国家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您对文旅融合主题也颇多关注,针对此次新冠疫情,您所写《中国文旅产业:疫情影响与全面振兴》这本专著为国内较早的系统、全面的研究疫情期间的文旅产业成果之一,能谈一谈您的撰写此书的过程和该专著的主要内容吗?

邓爱民(以下简称“邓”):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为“疫情”)的暴发成为2020年影响全球发展的“黑天鹅”事件,这本专著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诞生的。我在湖北武汉工作、任教二十多年,而湖北武汉作为疫情的首次发现地区和重灾区,当武汉封城的那一刻,我正在广州机场送女儿回美读书,所以也被隔离在了外地。随后各地区一系列的措施正式拉响了“抗役”警报,各行业陆续暂停生产,我在广州通过电话和网络了解武汉的情况,从当时严峻的形势来看,此次疫情将会给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的冲击。作为一名旅游领域的研究学者和高校老师,我一直致力于研究旅游中的热点前沿问题,其中文旅融合就是我比较关注的方面之一。文旅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实现既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出于专业的敏感性和对现实情况的了解,可以预见到的是文旅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高度环境敏感性产业,容易遭受境内外突发事件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导致严重的衰退和滑坡,虽有学者研究过重大疫情后文化旅游产业振兴问题,也有一部分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体制不一,阶段不同,已有的应对重大疫情的政策和措施可能不能满足当下文旅产业振兴的现实需求,于是我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研究经验,撰写此次疫情影响下的文旅产业生存状况和解救措施。在系统梳理了撰写的脉络和框架之后,我和我的团队就开始了前期的数据收集,为了使该专著数据详实,策略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我带领团队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对政府机关、行业组织和文旅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然后进行汇总数据,系统分析,在融入我数年来的研究心得和学术信念的基础上,最终著成《中国文旅产业:疫情影响与全面振兴》一书。这本书首先介绍了编写的背景,分析了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特征,论述了现实意义。然后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历程和传播特点,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哪些疫情防控措施,系统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以及我国文旅产业在疫情后将面临的发展环境。梳理总结了我国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后文化旅游产业振兴的措施,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提出了振兴我国文旅产业的建议措施。最后,对疫情后我国文旅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反思。这本书融入了我和我的团队的付出,希望能够为疫情之后的文旅产业复苏和振兴提供一些借鉴,贡献一份力量。

韦、粟:根据您的研究成果,此次疫情对文旅产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冲击或影响?

邓:此次疫情以及针对疫情采取的各种防控措施可以说是使得整个文旅产业都按下了“暂停键”,对文旅产业的需求市场和供给市场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需求方面,鉴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最广、传播机理不明确等特征,给旅游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和冲击。旅游者对疫情会产生恐惧心理,对人员集聚性和人员流动性的旅游活动产生心理障碍,严重抑制了消费者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截止到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蔓延到了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给全球的旅游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全球5000万名旅游从业者失业,并且导致2020年全球的旅游量减少25%。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63万亿元,平均每天旅游收入约为181亿元。也就是说,我国旅游活动每停滞一天,就会至少损失181亿的收入。从武汉封城以来,疫情已经持续了80余天,加上春节期间本就是文旅产业的消费旺季,因此旅游收入的减少是难以估量的。

在供给方面,对旅行社而言,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于2020年1月24日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我国的文旅产业随即进入疫情“冰封期”。为减轻疫情给我国旅行社企业造成的影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的通知》,暂退旅行社企业80%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我国共有3.9万多家旅行社企业,截止到2020年2月25日,已经有35200家旅行社企业申请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由此可见,我国旅行社企业遭受疫情影响的范围。对饭店行业而言,为了调研和衡量酒店行业在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的损失状况,中国饭店协会将2020年春节经营状况与2019年春节经营状况做了对比。调研结果显示,调研酒店每间可售房收入2019春节期间为413.04元,2020年春节期间为113.29元,下降了299.75元。相比2019年春节,疫情使调研酒店2020年春节营业收入的平均损失达到了67.81%。对景区而言,根据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的评估结果,疫情对于旅游景区影响范围大、影响程度重、影响时间长。2020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景区收入损失达到了2019年同期收入水平的90%以上;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旅游景区损失将达到2019年同期收入水平的80%以上;预计2020年全国旅游景区损失将达到2019年同期收入水平的40%-50%。对电影业而言,据预测,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电影票房能达到70亿元左右。因疫情影响,多部贺岁影片纷纷撤档,绝大部分电影院暂停营业,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只有181万的惨淡业绩。

韦、粟:在疫情强烈的冲击之下,国内文旅产业在近几个月基本上按下了“暂停键”,如今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您认为疫后文旅产业实现全面振兴的突破口在哪里?

邓:我认为要找到文旅产业振兴的突破口要把握文旅产业的发展规律,要了解文旅市场的特殊性,文旅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振兴方案的可行性,以上三点是文旅产业振兴的基本前提。

文旅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文旅产业在疫情过后的强大市场潜力。首先表现在消费与收入的非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文旅消费的群体不局限于高收入阶层,即使是收入较低的群体仍有文旅消费的需求,文旅消费市场不局限于收入、年龄、职业等人口统计特征,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其次是文旅消费带给消费者的巨大精神获得,文化消费过程是精神生产的过程,这说明虽然在现阶段人们的文旅消费需求被抑制,但在疫情结束后,人们对线下的文旅消费方式将会有巨大需求,从而来弥补缺失的精神生产,弥补疫情导致的心灵创伤。文旅市场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文旅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刚性”需求和时尚生活方式,体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文旅产业的重要性意味着国家应重视其振兴的程度。自2000年以来,国内旅游持续高速增长,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1.8%,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6.7%,远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幅,因此文化旅游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实现预定经济目标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消除贫困,时间紧,任务重,对于贫困人口要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强有力的措施,来实现长期高质量脱贫。我国贫困地区拥有优美的环境,深厚的文化,振兴文旅产业,对于贫困地区的文化振兴,旅游扶贫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我国文旅产业中,绝大多数的文旅企业属于中小微型企业,这些文旅企业资源少,经济实力较弱,现金流量小,对重大疫情等危机抵抗能力弱。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大型危机之后,绝大多数的文旅中小微企业难以应对,出现现金断流,运转困难,难以为继。为了帮助广大文旅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帮助其渡过难关,早日实现文旅产业振兴,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措施。

振兴文旅产业的可行性是实现其全面振兴的基础条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来应该十分红火的2020年春节文化旅游消费市场被迫按下“暂停键”,但这是受到外在环境影响下的短期影响,并不会改变和长期影响我国人民的文化旅游的内在需求。一旦疫情得到控制,疫情防控警报解除,人们的文化旅游需求就会得到恢复和增长。虽然文旅产业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但文旅产业韧性大,生命力顽强,一旦外界环境适宜,它就会迅速恢复。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文旅产业也遭受了巨大冲击,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以后,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文旅产业迅速复苏,在半年之内就实现了文旅产业的振兴。这充分说明,文旅产业对环境敏感性强,但并不脆弱,只要条件适宜,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文旅产业就会迅速实现产业振兴。另外,保持我国文旅产业长期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在疫情中,文旅产业的基础并没有得到破坏,旅游景区、文化场所、旅行社企业、餐饮企业、住宿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文化旅游市场主体犹在,我国文旅产业长期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这也为我国文旅产业的振兴奠定了基础。只要国家经济总体态势不变,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们的文化旅游需求会逐渐得到释放,文旅产业也会得到复苏和振兴。

韦、粟:您提到文旅振兴的特殊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实现文旅产业振兴的基本前提,在充分把握文旅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您认为要实现文旅产业的全面振兴,有哪些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呢?

邓:文旅产业辐射面广,市场规模大。我认为要实现的文旅产业全面振兴,需要从不同的层面来着手:分别是宏观层面的政府支持、中观层面的行业联动、微观层面的企业作为,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具体展开。

首先,宏观层面的政府支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确定健康主题旅游年,促进文化旅游消费。我国自1992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旅游主题年活动,并举办系列旅游活动,推荐主题线路等来支持、促进旅游的发展。从1992年文旅部(原为国家旅游局)最早确定的“中国友好观光年”到响应全球倡议的生态低碳生活理念的2009年“生态旅游年”,再到体现“全域旅游,全新追求。”的“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这些旅游主题年份的确定不仅在经济、文化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进而引导着中国旅游发展的方向。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旅游的冲击和影响,会严重抑制人们的旅游需求,同时会促进人们对于健康意识的强化和追求。我认为,国家文化和旅游局可以将2020年旅游主题定位为“健康旅游年”,以“旅游促健康、生活更美好”为宣传口号,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重点推荐生态健康游、体育运动游、康养研学游等线路产品,以文旅产业为窗口促进全社会健康觉醒,提高全社会健康素养,全面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二是政策要重点突出,促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国家侧面和省级层面政策应有所侧重,国家层面的支持政策更多是宏观方面的优惠政策,侧重于“大水漫灌式”的普惠政策红利。而省级层面的支持政策要注重普惠和突出重点相结合,要突出重点,有所侧重,省级层面的支持政策不能搞“一刀切”,要从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目标着手,要根据文化旅游企业贡献度、创新能力、履行社会责任、品牌价值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分类支持,对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企业、产业龙头企业、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旅游企业以及代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以保证政府支持效果符合我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景区数量已超过3万,表现出结构性供过于求的局面。许多景区产品缺乏文化底蕴,在市场中没有任何竞争力,在正常时期,仅靠我国的人口红利勉强度日,面对突发疫情,这些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虽然整体来说,是一个负面冲击和影响因素,但这次疫情也为我们提供了文旅产业进行深化改革、产业调整与优化,进行产业提档升级的契机。我们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该退出市场的要坚决退出,这样才会给优质的文化旅游企业留出更多的市场空间,推进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在疫情期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发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各地先后有4万多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国家通过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实行全国对湖北省的对口支援帮扶。今天全国驰援湖北,明天湖北省可以旅游优惠的方式回馈全国的无私支援。建议湖北省给这些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发放“畅游湖北卡”,让这些“为湖北拼过命”的人可以终身免费到湖北旅游。因此,以湖北为重点,其他省市地区也可参考此种购买方式,帮助文化旅游企业尽快恢复。对于国内其他旅游者,可以享受两年内半价游湖北的优惠政策,由政府对这些优惠政策进行补贴。这既体现了湖北的感恩之心,又有利于在疫情后湖北文旅产业的迅速复兴。事实上包括湖北在内的国内许多地区已经出台实施类似的奖励或优惠政策。四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文旅产业的敏感性更加凸显,这就警示我们要调整旅游供给体系建设的思路,不能一味强调“旅游+”战略,可以从“+旅游”的视角去建设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体系。虽然两种策略一字不差,只是前后顺序的调整,其内在反映的是产业融合之时,产业之间关系的差异。“旅游+”战略强调产业融合时以旅游为主体,它在投资、市场、运营、消费主要还是在大旅游领域,这就决定了其对市场环境敏感性的特征。“+旅游”视角强调产业融合以其他产业为主体,旅游处于从属地位,它在投资、市场、运营、消费等方面已经跳出了旅游领域的限制,这样的产业融合,将会大大提升融合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产业振兴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次,中观层面的行业联动以三个方面为重点:其一是构建产业链“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整个旅行社行业(特别是OTA)在整个文化旅游消费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充当着联系消费者和文化旅游产品的桥梁角色。旅行社企业将各种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有效组合,形成能够满足消费者整个消费过程的产品集合,进行宣传推介,出售给消费者。文化旅游消费的链条比较长,需要多个行业共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整个消费过程。携程、去哪儿、驴妈妈、途牛等这些大型OTA企业,在整合文化旅游产品资源,宣传推介,沟通消费者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OTA企业将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景区、娱乐企业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帮助消费者完成整个文化旅游消费过程。由于疫情影响,文旅产业链条上的许多企业损失惨重,甚至有破产倒闭的危险,这对整个文旅产业的生态都是一种伤害和损失,可以说大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基于OTA企业的作用特殊性,决定了其有责任和义务对于产业链条上有困难的企业进行帮助,支持其渡过难关,打造产业链条“命运共同体”。其二是探索建立行业互助基金,实现“抱团取暖”。在我国文旅产业中,有携程、驴妈妈等这些大型文化旅游企业,他们资金雄厚,抵抗重大疫情等危机风险能力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些巨型文旅企业能够迅速反应,携程启动了2亿元重大灾害保障金,驴妈妈启动1亿元重大灾害保障基金,对于旅游者的订单进行无损取消和退款,对于滞留在国外的旅游者,这些企业动用一切资源为旅游者提供帮助,进行妥善安排。但我国的文旅产业中,更多的市场主体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可以动用,一旦发生重大危机,它们可能会束手无策、自身难保,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所以,有必要探索建立行业互助基金,在重大危机时刻,可以保护旅游者的权益,同时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例如,携程在此次疫情期间,及时启动“同袍”计划,投入10亿元合作伙伴支持基金和100亿元额度小微贷款,支持百万合作伙伴共渡难关,是有远见、值得认可的做法。其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健康消费新风尚。2003年和2020年疫情的病毒源头都是来自野生动物,这值得我们反思,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对于就餐方式可能会有所改变。我们现在流行合餐制,但这种就餐方式容易导致交叉感染。所以,疫情结束后,这种就餐方式可能会受到消费者心理的抵制和抗拒,特别是不太熟悉人们之间的商务餐,更加如此。其实分餐制并不是西方人的独创,我国历史上有长达三、四千年的分餐制,现在的合餐制是从唐代才开始逐渐形成的。为引领健康的消费方式,餐饮企业可以创新餐饮服务方式,提倡和引导分餐制,迎合消费者的安全心理需求。为此,餐饮企业必须研究菜品的创新与组合;必须考虑餐具的配置;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培训员工,提升员工技能。产品、餐具、服务三者结合,加上宣传,餐饮企业的就餐方式变革创新会成为一个亮点,也必将引领社会饮食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文旅产业中的饭店业行业组织,应该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政策,认真落实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法律法规,倡导和引领健康、绿色餐饮消费。

最后,我认为微观层面的企业作为应该从产品、技术和营销的角度来进行:重塑消费者信心是首要任务。旅游者对疫情的心理恐惧,严重制约了其文化旅游消费信心和欲望。要实现文旅产业振兴,文旅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方式,不仅要宣传企业优秀的文旅产品,还要宣传优质的服务,突出企业在疫情防控方面做的努力,依此来刺激消费需求,提振旅游者的消费信心,让旅游者想消费、敢消费、安心消费。从疫情后的旅游需求类型来看的话,疫情后的旅游需求释放是逐级的;从国家疫情管控的角度来看,文旅市场的放开也是逐步的,首先肯定是先开放风险系数比较小的本地文旅消费市场,其次再开放跨区域的文旅消费市场,国际文旅消费市场将是最后开放的。因此,文旅企业疫情过后应该将营销和服务重点放在周边短途游市场。在旅游产品供给方面,康养主题符合当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尤其是此次疫情过后,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会更加倾向于康养类、运动类的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这就助推康养类、运动类的旅游项目和产品需求的高涨。因此,文旅企业要密切关注旅游者的消费变化趋势,及时做出响应,推出合适的文旅产品,满足疫情过后旅游者的新需求。此外,不管是文化和旅游的合并,还是当下文旅产品的供给的趋势,都说明了一点,文化是永恒的主题,这是文旅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源。根据文旅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疫情以后旅游者的消费变化趋势,文旅消费逐渐由浅层次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深层文化游、深度体验游的方向发展。文旅企业要准确把握现代旅游者的需求趋势,满足旅游者的多样性、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文化旅游产品的提质升级要突出创意创新,将各种创意和现有的资源、文化因素有机整合,通过创意使文化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把时尚的创意理念融入景区旅游产品中去,推出更多新式、新颖、新型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的独特IP,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疫情期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室内娱乐、手机、PC端文旅产品消费比例暴增,以腾讯旗下手游“王者荣耀”为例,春节第一天就创造20亿的收入,这说明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人们的消费方式,打造深入人心的文化精品也很重要,文旅产业要想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深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进行创新创作,打造文化精品。我国文化元素众多,资源丰富,只要扎根中国文化厚土,潜心研究,细心打磨,肯定会打造出精品之作,最终也会获得市场的认可。在技术方面,文旅企业应加强科技投入,强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文旅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文旅产业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为旅游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人性化的服务,改善游客的体验感,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提供智能车位引导,智能语音讲解,智能游线导航(根据人流情况进行分流建议,避免人流拥挤,减少安全隐患),强化智能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文旅产业服务成本。建设网络3D虚拟导览,让旅游者“宅”在家中就能体验旅游景区的美景、美物,让旅游者产生向往之情,提前给旅游者心中“种草”,终会促使其到景区实景去体验和感受。文旅产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人口流动频繁,而这种频繁移动正是传染病广泛扩散的重要路径。因此,对旅游者进行实时的行动与健康监控(如体温测量)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免一些传染病的进一步扩散,而且还能为旅游者提供更贴切的服务。因此,在未来的旅游规划之中,应当更加强化推进智慧旅游的建设,并重视对旅游者身体健康数据的收集,以确保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的生命安全,真正实现安全旅游。最后,此次疫情也警示文旅企业应强化危机意识,构建完善的文化旅游危机治理机制。虽说某些灾难性因素为不可抗力,但是良好的治理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损失。文旅企业应完善企业危机管理机构,形成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利用危机处理重塑形象,建立稳健的财务制度,设立危机储备物资、资金制度,为企业应对突发危机做好准备。加强员工培训,将危机处理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强化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临危不乱。

韦、粟:您前面系统地提出了要实现文旅产业全面振兴,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应实行的措施和建议,那么您认为文旅产业应如何把握行业复苏和振兴的时机?如何看待未来一段时间内文旅产业的复苏和振兴局面?

邓:要把握复苏的时机,需要综合考量疫情发展程度、文旅企业的应对能力及市场空间特征,在对三者有充分掌握和预测的基础上,方可确定文旅产业复苏和振兴的阶段。

疫情发展程度是文旅产业复苏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我们国内的“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全球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国内每天仍有境外输入性案例和少数的本土案例出现,并且国内各地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在政策方面,为了避免由于人员流动带来的可能性的传染,如今省际间的人员流动仍需必要的隔离手段和检测措施,聚集性娱乐行业、学校尤其是高校仍处于“待命”状态,在消费者心理方面,此次疫情给消费者带来的冲击也非常巨大,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来讲,休闲娱乐行为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出于对自身安全的保护,也会尽量减少娱乐性活动。而旅游行为的一大特点就是异地性体验,这就注定了在疫情没有在全部控制之前,旅游业的爆发性增长是不可能的。二是文旅企业对其“生命力”的自我诊断,虽说疫情面前所有行业都“暂停”发展,但由于企业规模、应对能力不同,所遭受的损失不能一概而论,是否严重主要看疫情之后企业能否继续经营下去,对于成功存活的企业,在市场预热阶段的作为是能否抢得疫后市场先机的重要因素,而在此之前,最重要的是对人才和资金的管理,文旅产业涉及面广,人才不齐备或资金不足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疫后发展。如果说疫情是对文旅企业的“第一次伤害”,那么疫情过后的文旅企业决策失误将会带来“第二次伤害”。因此文旅企业要视自身实力,准确制定市场启动方案。三是市场空间特征的表现,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不少省份已经清零并在持续时间内没有增长,根据旅游地辐射市场范围规律来看,最早复苏的肯定是城内和城郊等近程市场,从刚过去清明假期期间黄山旅游市场情况来看,旅游场面一度十分火爆,但是其主要的客源仍是省内旅游者。旅游强调异地性,中远程市场能带来更多餐饮和住宿消费的长途旅行是刺激地方旅游产业的主力,中远程市场的复苏才能真正体现市场的全面复苏,但中远程旅游市场回暖尚需时日。在现阶段,企业和政府应该针对热点时段和节假日,提前锁定有基础的客源市场,准备好特色旅游产品进行营销宣传。

事实上,疫情给文旅产业带来的影响备受社会和学界的关注,而疫情之后文旅复苏的状态,在学界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比较乐观的预估,少数学者通过对比2003年非典过后的旅游业发展和复苏的情况,预测此次疫情之后的消费者都会存在报复性消费动机,旅游行业将会出现类似的爆发性增长的局面,2020年的清明、五一和端午假期都会出现旅游市场和餐饮行业的消费旺季。另一类则比较悲观,认为在疫情过后,迎来报复性增长之前,市场将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低迷期,在消费者恐惧心理、收入下降等因素的作用下,今年上半年旅游业出现报复性增长的可能性很低。我认为从如今的局面来看,此次疫情不同于非典时期的特点,新冠疫情传染性强、覆盖面广以及持续时间长的现实情况都导致大多数文旅产业至今仍处于“停摆”状态,从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市场情况来看,国内大多数旅游景点运营情况仍十分惨淡。正如我前面所讲的,在疫情没有全面控制之前,谈文旅产业的全面复苏和振兴不太现实。当下更为重要的,是把握文旅市场的特殊属性,根据疫情发展,适时而动。随着疫情的消失、消费者需求的释放、政策的扶持、行业的积极作为,文旅产业一定会迎来全面振兴的局面。

文旅产业的产业特性就决定了其在重大疫情期间会遭受严重影响和冲击,但是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文旅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性产业,产业的韧性更加强大。我相信,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行业密切配合,企业积极自救,从“危”与“机”的转换中抢抓机遇,文旅产业肯定会在疫情之后实现产业振兴。

猜你喜欢

旅游者文旅旅游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