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旅游的文化价值及育人功能
——以红旗渠为例

2020-02-23刘利琼

社会科学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红旗渠红色旅游爱国主义

刘利琼,乔 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029)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沉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旅游新形态,将极具历史意义及时代特色的旅游场所和文化育人功能融为一体,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师生重温故事、重塑自信、重筑情怀的社会“移动课堂”。在全员育人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凝练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内化于心、外践于形”。深入挖掘和提炼红色旅游赋予的红色文化和育人资源,将红色旅游与思想学习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红色旅游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可以直击人心,成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红色旅游,正在成为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教育的创新形式,是还原和贴近历史和时代的“移动课堂”,助力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1]红色旅游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同时,加强育人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助力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觉、自觉和自信。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及意义

红色旅游区域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产物。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旅游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作多次强调,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在《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中,较为明晰地指出急需继续推动发展一批高质量红色旅游品牌,在精品旅游中体验红色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依托红色旅游的资源载体,让高校师生在社会课堂中真实感受历史和时代变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这种资源互补模式可以增强高校党建和思政的实效性和生动性。

高校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是人才培养“方向”问题,意义重大且任务紧迫。“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成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议题。当前,社会上充斥着相差甚远的文化和价值观,精华与糟粕并存,优质与劣质混杂,在文明与文化的冲突过程中,如何筑牢主流思想并及时正本清源成为亟待认真思考的问题,价值多元的世界要求高校必须做好传承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通过零距离接触红色旅游和“寓教于游”的模式,让高校师生的灵魂得到触动、信念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高,让红色基因深入骨髓成为师生自觉行为,红色旅游无疑是文化育人模式的有效有益补充。红色旅游中蕴含的红色资源能够运用到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性格、中国气质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工作中来,从而有效发挥红色文化的传播育人功能。

二、红色旅游的文化价值及育人功能。

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构成其主要内容的基本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会对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他们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基本特征,等等。文化能够直接向世界各国和人民展示自身形象,并释放影响力。文化信息背后隐含的是意识形态和核心的价值观,这也正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红色旅游中凸显的红色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红色文化应该借用红色旅游这一载体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一方面,有助于传播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比如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等,这些都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作为红色旅游的核心所在,红色文化向人们传递着不朽的革命精神。人们参与红色旅游,也是主动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和教育的过程。可以说,红色旅游不仅能极大地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很多红色旅游地区保留了较完整的传统与习俗,这些地区的质朴民风、建筑风格、民族服饰等都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例如,在革命老区延安,不仅有宝塔山和南泥湾这样的红色文化,也有着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和黄帝文化等,彰显了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将红色文化与当地的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能让参观者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学习革命历史传统,也能领略祖国的锦绣河山,更能切身感受到地道的民俗民风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传播传统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红色旅游中蕴藏着极为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与传统文化魅力。红色文化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对优秀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是催人奋进的精神之源,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开发红色旅游的过程中,逐渐涌现出很多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形式,其独特的构思和巧妙的设计,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喜爱。例如,以伟人毛泽东的一生为题材的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把开国领袖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立体地呈现到缩小的中国版图式舞台,还原了中华民族谋求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直至新中国成立的辉煌征程;完整阐述了在毛泽东在革命历程中艰苦奋斗、为国为民、实事求是等作风。该演出不仅对缅怀革命先辈、发展红色旅游和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也丰富了韶山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成了韶山乃至湖南旅游的新名片和中国红色文化传播的标志性产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红色文化演出在各地推出。这些优秀作品不仅能够释放出凝神聚气的正能量,而且能成为激发社会向上向善的动力源,[4]在极大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同时,也用红色精神增强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文化育人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各种变化与复杂形势,人们的思想等各种观念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文化育人的任务也随之变得更加艰巨,因此,红色旅游的文化育人任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首先,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更是亿万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红色旅游对宣扬爱国主义情怀、推动文化育人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国的旅游活动中,以“弘扬爱国精神、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占到了很大比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会利用本国的纪念碑与展览馆等作为向国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从1997年至今,中宣部累计命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73个,各地各部门建设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万余个,全社会不断兴起爱国主义教育热潮。[5]积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不仅符合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要求,也能够更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旅游相互结合。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能更好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红色旅游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食粮。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拔的爱国情怀,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书写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承载着催人奋进的红色基因和革命力量。[6]

其次,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决定我们的方向和立场。[7]理想信念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工作的根本性问题。[8]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用“六个下功夫”凝练概括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他将“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摆在了首要位置。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气神的基因内核,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红色旅游景区都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场所,人们在红色旅游中接受红色文化洗礼,通过观看图片、影像资料、聆听亲历者的口述和史料讲解、瞻仰革命遗迹等,能更近距离地感受革命前辈们为了理想信念甘于奉献、不惜生命的忘我精神。这种亲身实践、身临其境的边走、边看、边学,能更很好地突破课本教育的条条框框,将课堂教学与实际联系起来,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红色旅游以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让人们在参观的同时得到心灵上真正的触动和收获,并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有实质的改变与进步,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的激昂的工作状态,更加感恩的工作情怀投入到各项事业中。

再次,坚持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9]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国家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坚持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培养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品质;养成艰苦奋斗、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献身精神等。革命传统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例如,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其鼓舞与感召下,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等时代精神应运而生,成为国人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旅游中的红色文化充分地体现了这些光荣的优良传统,通过参观延安、井冈山、红旗渠等红色教育基地,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真实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辛,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10]

最后,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政府“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11],这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国内外民众中赢得了更多的掌声与信心。但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一刻都不能放松,一刻也不会放松。[12]红色旅游从其特有的红色文化中进一步挖掘、凝练出红色廉政文化,对于当前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红旗渠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史料展览、实物展示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在修渠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其中,以杨贵为首的林县县委一班人带领林县人修渠10年,动用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但从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一丝一毫的钱粮物资。这种“干”字当头,身先士卒,真正同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的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够真正感悟红旗渠精神。通过这种红色廉政文化教育,能更好地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勤廉意识、公仆意识和法纪意识,“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确保党员干部思想纯洁,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总之,“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3]红色旅游对于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以红色旅游为载体,以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让广大民众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近距离接触和了解红色文化,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红旗渠之旅为例

基于上述红色旅游对文化价值及育人功能的实效性和生动性助力功能分析,笔者纪实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红旗渠之旅,探析红色实践教学对文化育人工作的价值。

红旗渠,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南安阳人誓要重新安排河山的伟大创举——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展开一场同大自然生死搏斗、劈开太行山,凿出一条泽被后代的“人工天河”。在自然条件极端匮乏的恶劣情境下,林县人民在悬崖峭壁和险滩峡谷中修建出全长1500公里的巨型人工灌溉水利工程,让世人惊叹。[14]红旗渠精神的特征、本质及时代意义内涵丰富,用艰苦奋斗精神书写的愚公移山故事,使得红旗渠成为重要的红色旅游区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发挥红色旅游实践德育功能,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精心合理组织,安排实地学习体验并做好文化育人工作的实效性评价工作。

1.拟定实地学习计划。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背景下,加强研究红色旅游和红色资源的运用,充分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红旗渠,作为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地,典型性、代表性、社会知名度和文化价值充分,能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育人的社会实践课堂。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精心设计,周密安排,拟定计划,最终确定全体教师党员奔赴红旗渠进行红色旅游,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教育。

2.组织教工参观体验。在为期四天的实地学习和调研过程中,林州红旗渠精神培训基地设计课程方案,包含专题讲座、观看电影、实地参观博物馆和红旗渠等活动。每一场活动都有专门老师带队指导,介绍红色旅游区的相关历史背景和故事,启发教职工思考红旗渠的“精神密码”,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内涵。

3.召开专题心得交流会。在红旗渠红色旅游区,学院党委组织教职工召开专题学习体会并发言,根据调研学习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交流和谈心。红旗渠凝练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要义,需要将这种文化资源和工作学习实践相结合,将精神价值转化为工作动力。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10余年,完成诸多飞跃性工作,契合红旗渠精神,生动反映了艰苦创业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密码。

4.实效性评价育人工作。红色旅游成为校园之外的社会实践课堂,其育人效果也需要实时进行评价。学院党委将定期开展学习心得提交并出版论文集,明确育人评价标准和体系,对实践工作中取得优秀成绩的教职工进行表彰,以形成正向激励育人效度。

总之,红旗渠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源泉,它所蕴含的精神密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印证和呼应。红色旅游能够还原“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调研,全体贸大国关人能够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传承者和实践者。

结语

红色旅游是在传统旅游基础上增加了“红色元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通过旅游得到学习、体验和触及。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积淀、涤荡、扬弃之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守初心,担使命”,坚持以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气质、中国元素为根本立足点,在继承发扬转化的基础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红色旅游,以挖掘和提炼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融入社会大课堂的方式,实现资源互补的合作育人模式。在红色旅游过程中,将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国家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个过程中需要民族精神和世界精神的融合和创新,红色旅游背后的“红色故事”可以提高文化育人效能。此外,需要提及的是,政府也要进一步做好规划保护、活化利用和研究阐释红色旅游的工作。[15]

猜你喜欢

红旗渠红色旅游爱国主义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