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
——重读《回忆马克思》

2020-02-23蔡青辰邹广胜

社会科学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恩格斯马克思

蔡青辰,邹广胜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7)

马克思与他的思想之所以能获得全世界的广泛认同,产生经久不息的影响,不仅在于他思想的无比深刻,同样在于他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信念与创立的学说勇于献身的精神,他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伟大哲人。他为自己的理想可谓奉献了一切,包括个人及家庭的幸福。这在商业精神发达、精致利己主义无处不在的今天,重提这种精神无异于天方夜谭,痴人说梦,然而正是这种精神支撑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也使他的思想光芒万丈。这种精神的基本内核就是马克思在1835年8月所写的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第一页的内容,17岁的马克思在文中表达了为人类谋幸福的高尚理想:“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2005年,第134页。康德在《论优美感与崇高感》中说“真正的德行只能是根植于原则之上,这些原则越是普遍,则它们也就越崇高和越高贵。”②康德:《论优美感与崇高感》,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4页。马克思正是符合了康德所说的人类文明的普遍原则,他给人以崇高与高贵的尊严也就无可置疑了。即如对文学的研究,单从马克思对古今欧洲文学经典的精通稔熟来看,也是目前国内学界很多文艺理论家,甚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所无法企及的。

在马克思一生中如果有一个原则一以贯之的话,那就是为真理而献身,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中讲:“马克思证明了,至今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全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仅仅是社会阶级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迄今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中发展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是一直存在的;大多数人总是要注定从事艰苦的劳动而很少能得到享受。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他的解答如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两个社会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一方面是资本家,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是无产者,他们被排除于这种占有之外而仅有一种商品即自己的劳动力可以出卖。”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11页。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的这个伟大发现就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他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及其后代被迫出卖劳动以至终生贫困的悲惨现实,这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名著中揭露无遗,而这也正是他遭受统治者残酷报复与迫害的根本原因。为此,普鲁士政府、法国政府、比利时政府把马克思及其全家驱逐出境,在伦敦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其具体情境我们在威廉·李卜克内西《纪念卡尔·马克思——生平与回忆》、燕妮·马克思《动荡生活简记》与《艰苦的生活,不懈的斗争》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马克思及其全家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并不是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而是由于其对时代的超越造成的,他是为人类的真理而斗争,不是为个人的私利,更不是为自己的私敌而斗争,所以恩格斯说:“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都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马克思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与欧洲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那就是古希腊文明中勇于追求真理的光辉传统,它有一个名垂欧洲文化史的榜样,那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自然也是马克思很崇尚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精神导师苏格拉底,一生都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即使面临被控死罪也毫不反悔,他对审判官说:“我宁可服从神而不服从你们,只要我还有生命和能力,我将永不停止实践哲学。如你只注意尽力获取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或思考真理、智慧和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感到可耻吗?”③《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页。他为追求真理而放弃一切,包括生命和财产,他甚至说追求真理的最大证明就是他的贫穷与一无所有,以至于最后他无法交起罚金,这难道不是马克思生活的真实写照吗?苏格拉底的话难道不是马克思为真理而献身的心声吗?马克思与苏格拉底的一生展示了勇于追求真理的哲人所饱含的巨大精神力量,他们的真诚、正直、勇敢、坦然面对苦难的豪迈气概表明了他们伟大的人格力量,这一切都使我们感到一个以终身追求真理为己任的哲人所达到的难以超越的精神境界。当然马克思在新的时代站在更高的高度揭示了更为深刻,也更为广泛的人类社会真理,但他们共同坚守的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

马克思与苏格拉底都是为真理而献身,而儒家关注的核心问题乃是《论语·八佾》中所说的“尽善尽美”,两者存在较大的区别。④杨伯俊:《论语译注》,上海:中华书局,2000年,第33页。善和美是儒家的真正核心,所以儒家很少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理念,当然,为善而献身的理念同样可贵,在人类文化历史中同样具有另一极的重要地位。与苏格拉底根本不同,《论语》讲“仁者寿”,不明哲保身怎能寿呢?《论语》中很多地方都明确表达了孔子这种明哲保身的思想:“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泰伯》)“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宪问》)“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虽然孔子也讲:“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其不愿与乱时同流合污的鲜明立场与坚定信念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仅仅是不愿同流合污而已,可如何改变乱世,甚至是如何付出幸福生活与生命的代价来改变历史,孔子并没有讲清楚,所以儒家的不能救国,特别是生在乱世而又避世的思想往往直接导致了儒家被抛弃的结局。《论语》中讲孔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正是儒家人格的理想表现,但这和他“乘桴浮于海”“吾执御矣”“吾将仕矣”“贤者辟世”等人生态度融合在一起的,不能片面地看待儒家的人生理想。这都是孔子及儒家过度关注现实利益的直接结果,正如王国维指明的:“披我中国之哲学史,凡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者,斯可异已!”①王国维:《王国维论学集》,傅杰编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95页。孔子也正是这样。然而马克思与孔子根本不同,马克思、苏格拉底这种仁人志士都没有把“仁者寿”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都没有达到儒家所谓的寿,甚至还遭受了刑戮与驱逐,无非是因为他们在真理面前都没坚守儒家明哲保身的策略,像孔子那样或隐于江湖之间或隐于庙堂之上。由此看来,孔子所谓救民救国的理论与马克思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今日理论界一提到知行合一就必然想到儒家,特别是王阳明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形是知之成”,认为知行合一乃儒家文化之根本,甚至把知行合一追溯到《尚书》“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还有《左传》中的“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在大力提倡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这种观点可谓众所周知,认为知行合一是儒家文化的独门秘籍,然而究历史文化之史实,中西方伟大的哲人无不是知行合一之人,岂止儒家,更不只王阳明,难道“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的孔子不是知行合一之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渊不也是知行合一之人吗?即如庄子历来注重修生养性,蔑视名利,他“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不也是知行合一之人吗?《论语·颜渊》中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究其原因就是孔子所说的,“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就是因为做起来很难,言行合一很难,所以君子要说话慎重。《论语·颜渊》中说:“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②杨伯俊:《论语译注》,上海:中华书局,2000年,第126页。在孔子看来,治理国家中“足食、足兵、民信”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民信”,因为“民无信不立”,其核心意思还是统治者要言行如一,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像鲁四老爷那样的伪君子、假道学到处横行,那么国家的统治就很难维持了。如果如刘勰说的那样“志深轩冕,而泛泳皋壤,心缠机务,而虚述人外”,言与志反,甚至像众所周知的海德格尔那样丧失政治良知,作为纳粹的拥护者和同路人,而倡导所谓诗意的栖居,而广受吹捧,倒是令人值得反思的。

纵观马克思的一生,不仅是艰难困苦的战斗的一生,同样也是诗意的美的一生,无论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还是作为一个闻名于世的革命家,文学与艺术都贯穿了他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在一般中国大众的视野里革命导师的形象压倒了他精通欧洲经典文学的美学家的身份,即使在著名的马克思传记研究中也往往如此。马克思热情洋溢的诗人气质与博学多识的学者气质,我们在拉法格详细刻画的马克思的书房里就能看到,他说:“任何一个人,想要实在了解马克思精神生活的深处,就必须知道这个房间。”看似混乱实则有自己的秩序的书桌、充满各种折角划线与页边记号的书本都充分展示了一个朴实无华的无暇修饰边幅一心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智者形象。③拉法格、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3页。他记忆力惊人,强大而精准,够背诵大量的歌德、但丁、莎士比亚的诗句,并在谈话中驾轻就熟地引用它们。

马克思一家人同一起流亡的伟大诗人海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诗人经常到马克思家里做客,并向马克思征求对他的作品的意见,而马克思在诗歌上的造诣也得到了海涅的认可。许多研究者将海涅与马克思相识后的阶段视为海涅创作的顶峰,茹科夫创作的油画《海涅在马克思家做客》描绘的就是1844年马克思迁居巴黎期间与海涅交游的动人情景,表现了海涅与马克思一家亲密无间的真诚友谊。后来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写道:“海涅和马克思常常一起推敲某一首诗,无数次地反复诵读,逐行琢磨,直到这首诗达到完善的地步为止。”“海涅把自己的诗读给马克思和马克思夫人听,他对马克思夫人的意见评价很高。有时候马克思成了海涅作品的第一任编辑。”①彼·费多谢耶夫等:《卡尔·马克思》,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0年,第59、69页。海涅甚至见证了马克思的大女儿燕妮的诞生。②H.E.西格里斯特:《为人类工作——马克思生活记述》,罗章龙、顾俊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4页。马克思与另一位德国诗人、政治家奥尔格·维尔特的友谊也同样感人至深,《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选择了马克思、恩格斯与维尔特三人围坐在小圆桌前亲切交谈的场景。③乌兰汗、高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第25页。他们对生活的共同热爱、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与对人类幸福生活的不懈奋斗使他们坚定地走到了一起。

作为美学家与文艺理论家的马克思也同样贯穿着他知行合一的原则,他对文学与美学的研究与贡献也是令人赞叹的。马克思精通很多欧洲语言,这是目前国内学界所无法比拟的。我们目前国内学界由于历史与教育的原因,至今仍有很多人研究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人都不能直接接触第一手的资料,直接阅读西方文献,导致很多相关研究存在缺憾,目前,我国组织翻译的大量可靠译本,弥补了不足,但和阅读原作毕竟不同,其中的差异是很大的。马克思精通很多欧洲语言,特别是欧洲经典文学文本的语言,他用古希腊语阅读埃斯库罗斯的悲剧,用西班牙语阅读《堂吉诃德》,用意大利语背诵《神曲》,用英语背诵莎士比亚的戏剧,至于德语的《浮士德》更是他的传家宝。他能用德语、法国、英语熟练地写作,和使用这些语言的本国作家一样。李卜克内西在他的《回忆马克思》中说:“他几乎每天都阅读歌德、莱辛、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的作品。马克思对这个人也像我一样非常尊重,这个人就是我的黑森林老乡歌德。”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7页。我们在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能常常见到他引用阐发这些文学巨人的各种观点及人生哲理,这些都保证了马克思作为世界一流大学者的身份,而他自己也享受了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真正的美,他的一生既是艰难困苦的一生,同样也是美的诗意的一生。

马克思从年轻时代就勤于创作,文笔风格展现了对修辞方式与艺术形式的着迷及对语言表达的精益求精,李卜克内西说,“马克思是一个严格的修辞学家——他常常很费时费力地搜求正确的表现方法。”⑤拉法格、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40页。

而创作大量给燕妮爱情诗时的马克思则是“思想家马克思被诗人马克思制服了”。⑥弗·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39页。他对母语德语的精通受到了语言学家的赞叹,李卜克内西说:“他熟知格林姆德文文法的一切细节,同时他对于格林姆兄弟的《德文字典》看来比我这位语言学者更加谙熟”,他是“德国语文底最卓越的大师与创造者之一”。⑦拉法格、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33页。此外他还非常精通德国最伟大诗人歌德的文学巨著《浮士德》,经常引用其中的诗句,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引用了靡菲斯特对金钱作用的形象化诗句,与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中的著名诗句相提并论。⑧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1页。马克思还能用意大利文阅读《神曲》,并经常引用其中的诗句。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中就引用了但丁《神曲》中著名的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其豪迈无畏的气魄展露无遗。马克思在文学与语言上的天分是令人惊叹的,“马克思能够阅读欧洲一切主要国家的文字,并且能够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而且写作得这样好,使得一切精通这几种文字的人都赞美。”⑨拉法格、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7页。他对英文、法文的掌握和英语、法文母语的人没有差别,李卜克内西说:“他给《纽约论坛报》写的文章用的是典范的英文,他那写来回答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的《哲学的贫困》用的是典范的法文。”⑩拉法格、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33页。这都起源于马克思对外语的重视,他说:“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11○彼·费多谢耶夫等:《卡尔·马克思》,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0年,第334页。○他学习外语用以阅读大量欧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埃斯库罗斯、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塞万提斯等,这些名字大多在马克思著名的《自白》中出现过。12○拉法格、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385-387页。○这个简短的自白,正是马克思伟大形象的大写意,《伟大的马克思——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版画集》中就特别描绘了马克思与一家人一起填写《自白》问卷的动人情景。①周尚文、杨可扬:《伟大的马克思——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版画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第39页。苏联作家瓦·奇金《马克思传》的内容就是以《自白》的问卷答案来组织完成的,传记围绕着问卷的答案将马克思的行与言对照起来,展现其言行一致的美好品质。

马克思及其一家人对莎士比亚的熟悉与热爱更是令人赞叹,“马克思所有的三个女儿都把莎士比亚作为最喜爱的诗人。小女儿爱琳娜,甚至在六岁时,就能背诵莎士比亚中的大段台词。”②瓦·奇金:《马克思的自白》,蔡兴文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第150页。他甚至把自己对燕妮的爱情比作奥赛罗的爱情,他说对她的爱情胜过这位威尼斯摩尔人的爱情。他们一家人在和朋友一起的散步旅行中,马克思会长段长段地背诵但丁的《神曲》与莎士比亚的剧本,燕妮也常常替换他背诵。他们都把这些伟大的诗人看作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他们视为人生的先知与知己,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们的著作。至于莎士比亚的著作,《资本论》中就出现了《亨利四世》的福斯塔夫、奎克尔,《无事生非》中的勃雷,《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等,《李尔王》《奥赛罗》《哈姆雷特》等戏剧中的一系列角色已成为马克思著作中的常客,他在各种著作中无数次提到他们,这不仅深刻影响了马克思的语言风格,同时也影响了他的思想与方法。

马克思个性热爱自由,既是斗争的一生,更是爱的一生,不仅包含对亲人的爱,对友人的爱,更包含着对弱者的爱,对仆人的爱,对流浪者的爱,燕妮也是一样。他们一家人对仆人琳蘅的爱可谓感人至深,在他们去世前就决定让琳蘅葬在一起,虽然墓地并不够家族的所有人使用。李卜克内西说:“虽然不是所的孩子和外孙都能在全家合墓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却有一席之地留给那位没有血缘关系而属于这个家庭的成员,即‘忠诚的琳蘅’,海伦·德穆特。她应当安葬于全家合墓这件事,是马克思夫人早就决定了的,随后马克思也决定这样办。恩格斯,这位忠诚不亚于琳蘅的人,同马克思依然在世的孩子们共同执行了这个任务。”至于燕妮对李卜克内西的关爱,更是让他刻骨铭心:“她整整和我做了40年朋友,而在伦敦流亡时期,她也常常是我的‘神明’,我不会忘记,当我口袋里分文不名而马克思家还不过分窘困时,她是怎样用几个便士给我救急的。”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5页。马克思虽然反对基督教,但他仍然能够原谅它,认为它使孩子们学会了爱。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9页。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个性非常不同,但他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都同样充满爱的精神,同样富有献身精神,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友谊之一:“为帮助马克思一家免遭饥饿之苦,是马克思能够完成《资本论》的写作,恩格斯决定重返曼彻斯特,回到‘该死的生意’中去,从1850年11月到1870年9月,他在曼彻斯特居住了近20年。‘如果不是恩格斯经常在经济上舍己援助,马克思不但不能写成《资本论》,而且会死于贫困。’(列宁)”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1页。如果任何一方缺乏关爱与献身精神,都不可能产生如此伟大的友谊,他们的友谊正如希腊神话中的双胞胎一样,成为人类美好精神的象征。

马克思对弱者的爱还充分表现在对中国的关注与同情上。当然马克思没有到过中国,也不能直接阅读中文文献,但他对中国的了解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把握,可以说是很多西方的汉学家无法相比的。他对中国的研究至今仍对我们思考研究跨文化问题,反思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有很多启发。只有阅读马克思的原作才能深刻地理解与感受到他对中国的关切与博大胸怀。即使在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这样具体的学术实践中,马克思也贯穿了他始终如一的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他对弱者及被侵略者的深切同情正是他探索人生真理,勇于献身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毕生都在关注中国的发展,深切同情中华民族的命运,他在自己的著作里反复提到经济落后停滞、政治贪污腐败、文化守旧盲目自大是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掠夺和蹂躏的根本原因,指出中国只有变革开放才有出路。他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8、70页。但他又深切痛恨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他们烧杀掠抢的罪恶行径,他在《英中冲突》说,每一个公正无私的人在仔细地研究了香港英国当局同广州中国当局之间往来的公函以后,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全部事件过程中,错误是在英国人方面,这充分展示了马克思客观真诚、正直善良无私的本性,他对弱小者的同情,他无私的博大胸怀,不像欧洲的一些政治家那样时刻以他们自己的民族利益为第一,甚至抱有某种程度的民族自豪感。他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中揭露了英国政府对中国人民无耻虚伪的非难,特别是非法的比奴隶贸易还残酷的“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的鸦片贸易:“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英国报纸对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在英国庇护下每天所干的破坏条约的可恶行为真是讳莫如深!”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4页。他强烈支持中国人民“保卫社稷和家园”、为民族生存而进行的人民正义战争,我们常常引用雨果对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痛斥,但马克思更加深刻而细致地揭露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同时他又从“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被迫脱离了它们闭关自守状态”中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我们要归回马克思,不仅要回归他的深刻思想,同样要回归他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与立场,因为研究文学同样是追求真善美的一种方式,如果大多数能坚守践行,同样能为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为修己达人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马克思一生极度蔑视声望,从不虚伪,非常憎恶矫揉造作的人,特别是那些虚假的毫无意义的徒有虚名。李卜克内西在《回忆马克思》中说:“马克思毫无虚荣心,他认为人们的喝彩没有什么价值。群众的喝彩,即声望,在马克思看来,会引人走上歧路,他最喜欢的格言是但丁豪迈的诗句:‘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他经常引用这一诗句,《资本论》的序言便是这一诗句来结尾的。”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9-65页。这在今日疯狂追逐名利的现象不具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吗。当然,这样从另一角度展示了马克思的精英意识,库格曼在《伟大的马克思二三事》中说她的母亲曾对马克思说:“我不能想象你能在彻底平等的时代中生活,因为您完全具有贵族的情趣和习惯。”马克思则回答说:“我也有同感,这时代必将到来,不过那时我们肯定已经不在人世了。”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2页。正是这种精英意识、这种担当意识造就了马克思一往无前的勇气与豪迈气概。

马克思的学术活动告诉我们,学术必须关注现实世界,关注人的解放,关于艺术对现实人生的重要意义,警惕金钱对人的腐蚀与负面作用,不要像奶酪的蛆虫那样一天到晚地想象着岁月的静好,而是勇敢地投入到现实生活的斗争中去。正如拉法格《忆马克思》所说:“他又认为,如果一个有学问的人不愿意自己堕落,就决不应该放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应该整年整月地把自己关在书斋或实验室里,像一条藏在乳酪里的蛆虫一样,逃避生活,逃避同时代人的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他曾经说:‘我是世界公民,我走到哪里就在哪儿工作。’”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7页。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