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大融合战略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
——兼论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

2020-02-23何丽萍

社会科学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桂北红色旅游红色

何丽萍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红色旅游作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它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具有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产业富民、凝聚民心等方面的功能。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三期规划纲要,其中反复谈到在新形势下传承红色文化和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2017年1月正式出台的《广西红色旅游“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从扩大规模、增加数量转为丰富红色旅游的精神内涵,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方式,与生态建设等融合发展”,使“红色旅游成为广西旅游业的主打品牌之一”。2019年11月,广西党委书记鹿心社、自治区主席陈武在2019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分别强调,“要着力促融合,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湘江战役红色教育重要批示精神,打响红色文化品牌”。鉴于此,从“大融合战略”视角,在挖掘桂北地区红色文化新时代内涵的基础上,建设以“湘江战役为核心、以红色信仰为灵魂、以深度融合为手段”的红色旅游品牌,既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的伟大号召,也是提升桂北地区红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红色旅游品牌化建设自觉性和坚定性的重要举措。

在红色旅游语境下,“桂北地区”特指桂林市位于区域北部的兴安、全州、灌阳、龙胜、资源等5个县[2]。在桂北地区这片土地上,展开过一场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决定长征前途命运的悲壮战役——湘江战役,发生过集聚广大文化工作者、国际反法西斯战士以及桂林军民的抗战活动,革命先辈在桂北地区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峥嵘岁月、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所在。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高校及社会各界对桂北地区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的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讲好桂北红色文化故事、开展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政府主导作用明显[3]。桂北地区红色旅游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在《2011-2015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发展规划纲要》《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系列文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红色资源更加丰富、客源市场逐渐扩大、旅游设施日趋完善,桂北红色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9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专门出台3个支持桂林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为扎实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进一步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二是社会参与成为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除了政府力量,民间团体、市场主体、当地民众纷纷加入红色旅游开发与发展的队伍中来,在红色文化内涵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红色旅游市场开发和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随着“桂林市红色旅游协会”“桂北红色旅游联合体”“桂北红色旅游联合体研学旅行基地”的相继成立,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与红色旅游相关活动之中,成为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是学术界对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及红色旅游品牌化建设的应用研究有待加强。有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从宏观上归纳总结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外延、红色旅游概念、特点、功能、历史走向以及发展建议等方面。着眼于整体,从不同区域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中提炼出共性内容,有利于把握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的普遍特征和内在规律[4],但也应着眼于区域性,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注意到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和区域差异性,从中观或者微观层面揭示某一区域红色文化的独特内涵,发掘红色旅游的地方意义。

综上所述,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需要深挖该区域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以形成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在使桂北地区红色旅游不断发展壮大,真正形成规模和品牌的过程中,需要用大融合战略推动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当地文化及社会环境,促进红色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红色旅游在广泛凝聚精神力量、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助等方面的催化集成作用。

二、怎么看: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

红色旅游是一项挖掘、整理、保护、呈现和传承红色文化的伟大工程,“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强大生命力的源泉”[5]。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既要有统一于红色文化的普遍共性,又要结合自身实际与时俱进地展现文化独特个性,将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首先明确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红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不少学者对其有过深刻阐释,普遍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外优秀文化为养分,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精神财富和独特政治资源[6]。

桂北地区是中央红军长征路的关键节点之一,桂北各县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无比珍贵的革命文物、遗址遗迹等红色文化,它们在中国红色文化的总体历史叙事和革命精神宝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桂北地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桂北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创造和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现象的综合体。对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阐释应建立在对桂北地区革命历史的挖掘、提炼与总结基础之上,并结合新时代语境,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增强桂北地区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实践的引导力。

首先,时刻牢记以“初心和使命”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红军长征是一次彪炳史册的伟大征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央红军途经桂北地区发生的湘江战役,见证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支撑中央红军在不利和被动的斗争形势下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最终取得战略上的胜利。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各类风险隐患挑战势必增多,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这就迫切需要深入梳理和重新审视桂北地区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的重大意义,用初心和使命照亮前行的路,继而在理想、信念、信仰上不断坚定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桂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它们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效资源,桂北地区应充分挖掘、利用、整合这些文化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信仰教育,广泛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精神力量。通过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当地文化及社会环境,促进红色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唤醒桂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红色记忆,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时刻牢记“为中国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才能有永远向前的根本动力。

其次,继续弘扬“身处险境、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伟大斗争精神。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7]。湘江战役是在前有阻击、后有追兵、敌强我弱,我方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的背景下发生的,凸显了党在革命逆境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既要与党内错误路线做斗争,又要根据军事斗争变化,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战略主动,摆脱不利局面。这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绝境重生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信念,对当前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需要深挖伟大斗争精神的地方意义,因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桂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勇于突破,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不竭动力。在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过程中,要从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和教育功能出发,大力弘扬桂北地区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伟大斗争精神,激发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面临艰巨任务、困难危险、机制障碍、利益固化、突出矛盾时,能大力弘扬“身处险境、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伟大斗争精神,这种斗争精神既是一种“强硬”的精神状态,又是一种攻坚克难且需“自身硬”的实际行动。

第三,始终坚定“实事求是、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价值取向。湘江战役这段悲壮历史,充分说明唯教条论、唯经验论,不正视中国特殊的国情,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最终致使中央红军伤亡惨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和红军的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以敏锐视角和长远眼光,及时调整战略战术,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此外,无论是中央红军突破湘江,抑或是广大文化工作者、国际反法西斯战士以及桂林军民团结抗战,无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红军战士、一切先进分子在革命战争中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和价值取向。在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实事”不停的发生变化,但共产党人对“是”的追求却始终如一[8],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敌对势力、反华乱华势力暴露出遏制中国崛起的险恶用心,尤其是网络新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不良价值取向在其中交流、交融、交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桂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将红色旅游与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弘扬时代精神深度融合起来,与桂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凝聚起人民群众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激发其坚定“实事求是、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价值取向的内生动力与活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第四,注重构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临沂时指出,沂蒙精神的关键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事实上,不只是沂蒙地区,几乎所有地区红色文化的精髓当中都有令人动容的军民鱼水情。例如,桂北地区红色文化就是在自然环境险恶、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斗争极其残酷的条件下,与乡土桂北和人民群众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淬炼出来的。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红军仍然坚持不要群众一针一线,且根据桂北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和促进民族团结的《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等有关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关心民众疾苦。群众也像对待亲人一样护送红军脱险,救治红军伤病员,踊跃参加红军,留下诸多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一家三代80年守护红军墓”“祖孙三代保红旗”等一个个感人的历史事件及故事,生动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

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红色旅游空间范围的知名度,更在于红色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度及其获得民心的强度。新时代传承桂北地区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品牌,要体现桂北地区红色旅游产品的独特性以及增强广大民众对红色旅游的高度认同。当前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地方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其蕴含的独特叙事,一旦进行卓有成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能极易地与本区域内的人民在生活和情感上建立新时代的关联。因此,桂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时要特别注重对红色文化中“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进行详细叙事,并使之有效嵌入当地民众具体生活,甚至与宗族、乡土文化历史相呼应,有效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者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历史认同和情感认同,实现全国宏大红色叙事与地方红色叙事的有机统一,继而做好红色文化的本土化传承。

三、怎么样: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现状

桂北地区作为红军长征路上悲壮战役的发生地、广西军民团结抗日的重要阵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文化特色优势明显,推进融合发展基础良好,极具品牌建设价值。无论是桂林市区抑或是桂北各县,都留下诸多“红色”印迹,红色旅游资源门类齐全、价值重大。这里既有重大战役发生后留下的大量红色遗址,又有为缅怀先烈修建的诸多红军纪念地,并集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实物资源于一体,对其开发利用可谓“大有文章可做”。桂北地区不仅具有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文化,还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红色旅游文化底蕴深厚。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在经济投入、政策制定、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导引扶持,桂北地区各辖区也都把红色旅游作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发展。早在2018年9月,由兴安县倡议,联合桂北地区其他4个县和广西红色旗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组成“桂北红色旅游联合体”,签署《广西桂北红色旅游联合体合作框架协议》,联手推动以“湘江战役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桂北五县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的高度融合,全力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最大化发挥其功能和价值。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尽管具备诸多有利因素,但也要正视其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其一,红色文化产品趋同,红色旅游市场吸引力有待提升。目前,由于对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特色定位模糊,红色旅游市场吸引力有待提升。不少红色旅游产品重形式、轻内涵,不同红色景点存在以类似主题进行独立展示的同质化现象,产品开发不够丰富,且多数红色旅游景点还停留在初级静态展示阶段,其功能主要是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廉政教育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旅游者体验的内容和参与度都较为相似,难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红色文化开发产品趋同性及功能单一性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红色文化旅游的感染力,加剧桂北地区不同红色文化资源之间的竞争,造成客流分散、游客黏性程度不够,进而从整体上影响整个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实践探索应回归本质,不能失掉核心和灵魂,在深挖红色文化新时代内涵的基础上丰富红色文化产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是今后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创新的着力点。

其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缺乏统筹协调,经营整合机制不健全。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的文化积淀,其存在形式既有物质的、制度的,也有精神的,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整合需要统筹协调、通力合作。由于不同主体思维方式、工作理念和路径依赖不同程度存在差异,对资源间的有效融合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桂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缺乏从宏观层面进行整体规划,难以形成切实有效的经营整合机制。当前,桂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一般涉及当地文化旅游局、民政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等多个部门参与,还有上级指导部门和相关企业介入,一方面存在部门管理交叉重复的现象,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条块分割、运行不畅等问题,进而导致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效率不高。由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运营产权归属不统一,又尚未形成一个更高一级的指挥办以进行统筹安排,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红色文化资源跨行业、跨区域的优化配置,也成为引入市场和社会机制,进而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开发的制度障碍。

其三,红色旅游品牌推广媒介覆盖面较窄,数字媒体运用不充分。近年来,尽管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对桂北地区红色旅游产业的品牌推广,也有了一些统一的规划和宣传推广举措,如利用重大党史事件,进行主题宣传,组织和开展相关纪念活动,进一步提升以湘江战役为核心的桂北地区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影响力与社会效益。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推广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企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格局,宣传推广多采用传统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和影视戏剧等形式,虽然也有主动借鉴和应用新技术手段,结合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红色旅游网站、旅游服务平台、微博、手机APP等形式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但在建立桂北红色旅游主题网站、网上纪念展馆,实现在线预订、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信息推送全覆盖等方面还有待加强。有些红色旅游景区仍过多拘囿于传统的文字图片介绍,宣传推广策略单一缺乏创意,运用VR技术、现实增强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信息技术还原历史、感知历史、溯源历史,开展红色文化立体传播有待加强,运用数字媒体形成红色文化全感官体验、红色旅游品牌全方位宣传推广还不够充分。

其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力度不够,开发运行集群效应不足。所谓融合发展,是在坚持桂北地区红色旅游一体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加快该区域红色旅游与其他相关要素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以最大化发挥红色旅游催化集成作用和开发运行集群效应。不可否认,桂北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与当地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有机交融的优势,并在不少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开发某些红色旅游产品时存在主题单一、红色景区布局分散跨度较大、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力度不够,旅游产业链的作用尚未有效体现等问题。例如,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的相关景点大多分布在周边村上,每个点的参观时间大约1小时左右,游客驻留时间较短,景区综合吸引力方面有待加强,红色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有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由此可见,桂北地区在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红色文化旅游与周边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融合、红色旅游业与其他行业融合、线上旅游与线下旅游相融合等方面还需要加快破除壁垒,实现有效而全面的融合发展,方能更好地发挥红色旅游催化集成作用和开发运行集群效应。

四、怎么做:用大融合战略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就“融合发展”做出系列深刻论述,这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用大融合战略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需要立足桂北地区红色文化实际,以湘江战役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开发经营融合机制为保障,以数字化媒体技术为支撑,以业态融合为重点,加快建设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对于开创点线圈块联动新局面、提升桂北地区红色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红色文化专家库,实现品牌建设“精准施策”

用大融合战略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的实质是以融促新,途径是合作共享,目的是促进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前提是方方面面计周详、择其精要而为之。因此,建立红色文化专家库,通过不同专家的思维碰撞、通力合作,能有效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新深度、标注行业发展新高度、论证红色旅游发展新广度,有利于实现品牌建设“精准施策”。在对红色文化遗产挖掘利用、对遗存遗迹保护修缮、对红色标语、红色故事抢救整理、对红色文化遗产和资源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商业价值进行挖掘时,要建立桂北红色文化资源自上而下的专业化保护、开发、推广机制,依托政府有关部门、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的集成优势,真正打造一支有“红色情怀、专业素养、广泛影响力”的专家队伍,以期更好地为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出谋划策,进而形成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的回顾效应、前瞻效应和旁侧效应。

(二)完善开发经营融合机制,保障主体参与“有章可循”

完善开发经营融合机制,是破除不同业态、不同区域、不同主体之间壁垒,实现多要素、多产业、多主体相辅相成、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的有力保障。一方面,要善市场开发准入制度,强化投资、融资机制创新,促进红色景区建设和产品开发动力从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向依靠市场和社会内在需求推动转变。通过成立更高一级的指挥办对桂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红色旅游领域,支持有条件的县、市辖区建立红色旅游发展基金,允许多元主体投身红色旅游事业,扎实推进红色旅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完善红色旅游经营机制,以激发主体参与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健全产权归属机制,使红色旅游景区产权得到确认与划分,做到权责分明、规范合理、有章可循。通过完善红色旅游景区考核和分配制度,充分释放各景区融合发展的活力。

(三)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做到宣传推广“多维发声”

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全方位的宣传推广策略必不可少。将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和影视戏剧等传统媒介与互联网新媒介,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覆盖面广、辐射强度大的优势。通过依托各类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视频直播平台的在线旅游推广,加大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实施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工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互联网+技术,精准定位旅游者需求,使数据采集、分析、投放更加有效,做到宣传推广有的放矢、信息推送精准覆盖;通过采用数字化视觉重构技术,为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提供系统的视觉形象,形成强大的图像识别功能,让红色旅游品牌宣传推广鲜活起来;通过开发凸显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特色的文创旅游商品,给旅游者带去更多元的旅游体验,丰富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和开展各种纪念日、节庆日和主题性红色旅游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9]。如“突围之旅”和“转折之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游动湘江,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翻越老山界,走好长征路”主题活动,有效搭建了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宣传推广的平台,扩大了参与主体,有利于实现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宣传推广全方位“多维发声”。

(四)加大融合发展力度,发挥红色旅游“集群效应”

融合发展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红色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整体政策和融合政策设计,真正落实“宜融则融、能融尽融”[3]的总体思路。“成功的文化游览线路须遵循地理上的某种固定路线,聚焦于确定的主题,而且能确保沿途的所有成分都与主题相融合”[10]。加大融合力度不是简单地创造或把不同的体验进行捆绑,从而建立起单一的游览线路或旅游网络,而是将桂北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实现区域内红色文化与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红色旅游业与其他业态深度融合、线上旅游与线下旅游深度融合,使桂北地区在整体上获得新的品牌身份和形象。一要准确定位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阐释清楚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的地方意义,使之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源泉,融入桂北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并将其与桂北特色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进行有机融合,真正做到打通历史与现实、抽象与具体、当下与长远,以形成自身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成为树立不同区域文化深度融合和做好当代转化的典型案例,共同统一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二要注重不同产业形态的融合,深入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以“红色旅游+”为基本理念,坚持以红色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同时依托全域旅游开发,深入挖掘绿色生态资源、民俗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以红色旅游产业带动其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红色旅游经济产业链延伸与扩展,发挥“集群效应”助推地区经济发展。三要实现线下旅游与线上旅游、全域旅游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通红色旅游目的地在硬件与软件全媒体融合上的痛点与难点,以多个层面的“大融合”重塑广西桂北地区红色旅游新格局。线下线上旅游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红色旅游信息采集利用、红色文化展示、红色景区智慧旅游体验等多个层面全方位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例如,通过借助VR技术、现实增强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还原和构建更加丰富、真实的桂北红色历史场景,基于视觉重构和心理重构让参观者产生强烈的历史感知和革命精神认同,进一步丰富旅游者的感官体验和心理认同。

猜你喜欢

桂北红色旅游红色
廖煜玲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红色在哪里?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从桂北地区石器遗址文物挖掘初探史前人类生活状况
桂北传统村落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桂北乡贤所撰《资深集》及《资深集补篇注释》相关问题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