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0-02-23庞瑞华

关键词:铁军理论课理想信念

庞瑞华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100)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1]奋斗的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催人奋进的精神,铁军精神就是这种奋斗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铁军精神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守纪如铁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的总概括。将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和期待、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激励大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砥砺奋斗。

一、铁军精神的形成过程

铁军称号起源于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铁军作风在红四军和南方红军游击队中得到传承。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不断丰富和发展铁军的优良作风,培育和诠释了铁军精神。

(一)铁军称号的来源

1924年6月16日,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正式成立。同年11月,周恩来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改组了“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由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1925年11月,周恩来决定创建一支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于是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1926年元旦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1926年5月作为先遣部队的叶挺独立团开赴湖南前线,独立团一出师便立下赫赫战功,稳定湖南战局,占长沙、平江、岳州,随即进入湖北。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冲锋陷阵,打开了通向武汉的南大门。叶挺独立团抓住战机,赶在直系主力到达之前,占领咸宁城,攻克贺胜桥,登上武昌城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表现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艰苦奋斗精神,展示了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服从指挥的铁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1926年9月30日《广州民国日报》发表《第四军前方破敌志要》,该报道指出,第四军“自克复平江之后,即兼程追敌,奋不顾身,故汀泗桥与贺胜桥,独奏奇功,将吴贼精锐,全数扫灭,铁军之号,遂洋溢于湘鄂之间”[2]。叶挺独立团更是铁军中的铁拳头。

(二)铁军作风的传承

1927年7月中旬,在共产党领导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保存下来的部队,主要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入湘南地区,开展游击战。同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向南转移,其以井冈山为立足点。10月上旬,毛泽东等人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等领导发动广州起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同广州工人赤卫队七个联队以及市郊部分农民武装参加此次起义。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朱德和陈毅所率余部是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基础形成的,大大增强了井冈山根据地实力。因此,“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下启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他们都叫第四军,从名称到精神,是一脉相承的。”[3]

(三)铁军精神的形成

铁军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在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红军部队中得到了赓续和发展。1935年3月底,项英、陈毅等率领约300人以油山为中心,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三年共开辟了15块游击区。项英和陈毅十分重视政治思想工作,注重发扬铁军作风和铁军传统,教导革命战士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军纪、发挥先锋模范表率作用,争做“铁军”传人。面对国民党当局重兵包围分割,南方各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昼伏夜行、风餐露宿,饱受艰苦,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他们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游击斗争。七七事变以后,国共两党经多次谈判后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保留下来的红军和游击队(琼崖游击队除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其目的就是要传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战争中所表现的铁军作风。新四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各部相互协调,团结协作,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四军高级指挥员,他们克服困难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民族独立而艰苦斗争。新四军正是拥有这种团结协作精神,才能经受考验,共克时艰。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各部坚决执行党中央下达的任务,建立了地跨七省的八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无论是参加抗日战争还是组织生产都结合当地实情,抓住机遇,创新方法,改善军民生活,为抗战最后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丰富了铁军精神的内涵。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在盐城重建新四军新军部。新四军摆脱国民党控制以后,陈毅加强部队思想教育,军队绝对服从党的领导,严明组织纪律、军事纪律和群众纪律,整个部队更加高效团结统一。新四军所表现出的守纪如铁精神是铁军精神重要的精神特质。无论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铁军精神都在人民军队中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丰富和发展,铁军精神永垂不朽。

学术界对于铁军精神这一概念有多种定义,其外延不尽相同,但内涵都离不开铁军精神在形成过程中所呈现的独特精神品质。依据铁军精神的形成过程,结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精神特质为划分标准,铁军精神可高度提炼为坚定理想信念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守纪如铁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提升综合素质,又能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需要

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大学生品德发展,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需要。

第一,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需要。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库尔德·勒温指出,个体行为与其所处的情境息息相关。铁军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育人资源,高校打造以铁军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和整合功能,为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场域,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铁军精神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有助于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不断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第二,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品德发展的要求。首先,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同已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大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因和动力。一方面,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大学生更多的是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他们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希望自己的能力或成绩被他人认可,希冀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个人理想。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格完善。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不同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社会需要适应时代变化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在铁军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下,能够逐步提高学习自主性、工作自觉性、时代使命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能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担当时代使命,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其次,教育和环境是外因,对大学生品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铁军精神体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品德修养、满腔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和原有的品德水平出发,用革命先辈和英雄楷模的事迹感染学生,引导大学生将铁军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良好品行,促进大学生品德发展。

第三,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随着互联网发展,多元社会思潮广泛传播,一些大学生很容易被包装的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民粹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迷惑,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诋毁民族英雄等。还有一些大学生精神颓废、线上线下两面人,不关注国家社会,甚至产生内心冲突,排斥社会。这些问题的存在危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铁军精神所体现的优良人格特征可以作为大学生人格塑造的目标,进一步优化人格整合,如爱国、勇敢、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等品格可以作为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依据。新四军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革命前途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感染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增进心理健康。

(二)满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铁军精神所包含的坚定理想信念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精神特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这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目标相契合。

第一,将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4]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党校和各种培训班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授战略战术,系统地培训党的干部、发展党的组织、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对全党开展普遍的经常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政治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使之成为为实现党的任务而自觉奋斗的英勇战士。这些成功经验是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铁军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不言而喻,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大学生应勤学科学理论,练就过硬本领,勇担历史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服务人民和贡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对铁军精神的学习宣传、弘扬实践,引导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让铁军精神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再放光芒。

第二,将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性工作。”[5]新四军在实践中锤炼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理想信念坚定、听从指挥、能打胜仗、守纪如铁、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集合体。这样的集合体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铁军精神植根于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实践中形成的具体精神形态,体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新时代,将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爱国报国情怀,激励大学生与新时代青年运动的主题、方向和使命同心同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将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巩固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铁军精神是革命精神,它源于革命实践,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品德修养、满腔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铁军精神有助于“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7],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财富。

三、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铁军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将铁军精神落实到高校党的基层组织。高校应用铁军精神涵养校园人文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将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

(一)加强对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铁军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将铁军精神落实到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发挥铁军精神的育人化人功能。

第一,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铁军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我国高校最大的优势就是党的领导。高校党委要用铁军精神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起来,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其次,要建立协同机制,增强层级之间的联动性。在学校教育、组织、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中,宣传和践行铁军精神,实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德育网络系统,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综合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最后,建立地方政府和高校的互融互通长效机制。高校党委要最大程度地发挥铁军精神的育人作用,需要建立地方和高校互动传播机制。高校可以联合新四军各指挥部纪念馆和当地党史学会定期开展全国性铁军精神学术交流活动,促进铁军精神研究。地方政府要加强其与高校铁军精神研究者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

第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首先,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养。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是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又不能被忽视的对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要坚持师生两大群体并进。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成为弘扬铁军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用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构。在人才引进阶段,必须综合考察应聘者的教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择优录取。在学校或学院定期在职培训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了解学习铁军精神的历史沿革和时代意义,教师之间应相互交流,不断提升自身将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打造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责任人,是大学生思想建设的主力军。欲正其人先正己身,辅导员要以铁军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积极构建铁军精神般的班风。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建设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动力支持和环境支持,让铁军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发挥育人作用。

第三,发挥高校党的基层组织作用。借力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铁军精神教育不仅可行而且大有可为。首先,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高校党委要重视党务工作者的选拔和培育,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创新意识强、团结协作能力强,即具有铁军精神的党务工作队伍。其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铁军精神教育大学生党员,提升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确保大学生党员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大学生党员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学习铁军精神,践行铁军精神,增强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大学生的能力。最后,创新新时代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活动模式。创新“三会一课”内容和形式,将铁军精神融入党课内容,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二)将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大学生对铁军精神的心理认同;另一方面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增强大学生对铁军精神的行为认同。

第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增强大学生对铁军精神的心理认同。首先,将铁军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铁军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铁军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应科学合理统筹课下在线学习设计和课上教学设计。其次,提高综合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传媒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料,让课堂灵活起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增强与学生的课后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指导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随时随地解答大学生的困惑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扰,多途径与大学生互动,充分认识学生个体间差异,让大学生在铁军精神的洗礼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自觉。

第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增强大学生对铁军精神的行为认同。在心理认同的基础上,将铁军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首先,挖掘与新四军有关的重要节庆日或重要人物纪念日,在全校开展庆祝和纪念活动。如铁军精神主题征文、辩论赛、话剧、“新四军军歌”合唱比赛等活动。其次,开展体验式情景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大学生参观新四军各指挥部纪念馆,让学生回顾和重温铁军精神,感恩革命烈士的奉献,反省自己的价值观念,将铁军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最后,开展铁军精神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可以利用寒暑期专题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大学生为革命烈士献花扫墓、走访抗战老战士、拜访转业退伍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和烈军属,追忆红色历史,珍惜当下生活。

(三)用铁军精神涵养校园人文环境

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一,打造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高校可以将铁军精神与学校历史传统、学校办学理念和时代发展要求等特点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完善校园配套设施,发挥校园隐性德育功能。例如在体育馆、展览馆、文化橱窗再现铁军历史。此外,高校可以通过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铁军精神精品项目,结合读书会、舞台剧等形式,学习和宣传铁军精神。特别是各军校可以深入挖掘“校训”“校歌”“校徽”的文化蕴涵,与铁军精神相结合,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第二,打造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高校应发挥校园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把铁军精神的传播寓于各种独具特色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中。如精心设计开学典礼、军训、校运动会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接受铁军精神,使铁军精神成为大学生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将铁军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良好品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例如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以铁军文化为基石,培育铸造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8]。

第三,开设铁军精神教育网站,收集铁军影视、铁军人物事迹等资料,探寻铁军精神微电影作品素材,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铁军精神文化产品,发挥大学生在铁军精神传播中的主力军作用。高校可选取在热爱祖国、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师生典型,把好的典型树立起来,在铁军精神教育网站上推出这些好的典型。

第四,营造良好的虚拟环境。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宣传工具,重视对铁军精神的宣传,营造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守纪如铁、团结协作的舆论氛围,激励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做具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同时高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弘扬新四军守纪如铁的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增强大学生自律意识,对于诋毁民族英雄、否定高等教育价值等错误言论应及时回应、主动反驳,以防以讹传讹,误导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认知。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时代呼唤担当。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纪律意识与团结协作意识、创新能力等已经是大学生成人和成才的必备条件,因此将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铁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坚定理想信念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守纪如铁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即铁军精神。这既能满足大学生成人成才发展需要,又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宝贵育人资源。

猜你喜欢

铁军理论课理想信念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新昌县征订《铁军》连续五年超千份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铁军颂
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读《铁军颂》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