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产教融合理念

2020-02-23王振华

关键词:科技成果院校科技

王振华

(盐城师范学院 科技处,江苏 盐城 22400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地方本科院校扎根地方,服务地方,依靠地方办学,产教融合已成为破解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难题和服务社会的最佳切入点和着力点。产教融合内涵丰富,对地方本科院校具有战略意义,具体包括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大学文化等多方面的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融合,其中科技创新与地方创新体系的融合是产教融合最核心的内容之一[1]。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围绕研究方向、集聚科研人才队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基地,是学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重要科研机构,是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2]。发挥平台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从国家创新体系层面来说,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从学校层面来说,是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是支撑学校高水平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我国系统推进科技平台建设起始于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等部门《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第一次正式发布关于科技平台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十五年来,随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从狭义上理解,可分为三类:一是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发展改革委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二是各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教育厅批准设立的相应各类省部级科技平台;三是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共建科技平台和校级(市级)科技平台。广义的科技创新平台还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平台,如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等。

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在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科技平台与学科建设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相辅相承。学科建设有利于科技平台整合资源,聚焦方向,聚集人才,汇聚成果,并为科技平台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为科技平台发展提供新的视角,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科技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了优质的基础条件,为学科多个方向或领域提供科研支撑,其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标志性成果代表了学科建设的水平。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高地。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都是顺应国家和地方科技需求,传承学校长期形成的深厚科研积淀,以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基础,综合考虑与同类、同层次高校的比较优势,区域独特自然资源和产业资源建立起来的。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了学校科研工作中最活跃、最积极、最优质的创新要素,学校高层次重大项目、高水平科技成果大都来源于科技创新平台。三是服务地方的重要载体。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科技创新中,教师和科研人员主要采用项目化、个性化、点到点的服务,项目具体,形式灵活。但项目零散、无序,方向难以聚焦;项目科研目标较小,难以做强做大;项目持续性较差,对接产业链的能力不强;创新资源处于割裂状态,承接不了重大项目。而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深厚的学科领域理论研究支撑,具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的系统研究能力。其稳定的研究方向,有利于围绕行业技术开展持续、深入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平台能够有效集聚人才,整合创新资源,与地方产业集群对接,促进平台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成为地方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以转型发展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要求下,在产教融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不断探索产教融合建设的路径,把平台建设成为学校产教融合的主力军和产教融合的示范基地,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促进地方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更新建设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行动的指南。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坚持服务学校发展战略,坚守服务地方的定位,从自身实际出发,更新平台建设理念,面向地方经济发展主战场,与地方科技创新需求紧密结合,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切实增强服务社会的内生动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一)契合学校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正面临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尤为迫切,需要各创新主体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为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直接贡献[3]。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走产教融合之路,履行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价值。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学校发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方向必须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体现学校的发展战略,有效支撑学校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建设。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切实转变建设理念,调整建设思路,改变只把服务地方挂在口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状况,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定位和办学目标相契合,与当下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相呼应,面向地方科技创新需求,把研究学术前沿理论和解决地方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统一起来,激发平台履行社会责任的内生动力。科学制定平台建设规划,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扎根地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深入研究平台区位优势,在服务经济发展中找准平台建设的着力点,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体系,把平台打造成为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引领者。

(二)明晰自身建设定位

与研究型大学、“双一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相比,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领军人才缺乏,学科基础不厚。基本没有国家级平台,主体是省部级平台和校地校企合作平台,总体上建设水平不高,科研实力不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这就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能走研究型大学、“双一流”高校平台发展模式,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不切实际地追求“国际前沿”“国际热点”。要坚持应用为主的平台建设定位,转变“以学术为中心”的平台建设思想,改变“为学术而学术”的建设模式,改变过分追求获得高层次纵向项目以显示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传统观念。客观分析、科学判断自身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位置,发挥服务地方、立足应用“立地”上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增强技术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以地方科技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目标,从地方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中去寻找研究课题,支撑学术发展,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通道,成为学校科学研究和地方科技创新的双重引擎,地方技术创新的重要高地,提升平台的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

(三)坚持开放合作共享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相互协作、相互交融、相互配合。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能在象牙塔内孤芳自赏,必须破除独占资源、封闭建设的陈旧观念,通过开放、合作、共享的机制,实现校内外创新资源向平台集聚。一是推进平台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社会共享,为企业研发、联合开发提供实验条件支撑,成为地方行业企业不可或缺的研发试验、分析测试的中心,提高平台科研设备的使用效率。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与企业建立互相依存的关系,加深双方的了解,提高信任度,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打破校内、校外人员身份的界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进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科技领军人才,吸纳行业技术专家、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充实工程化研究队伍。通过灵活的人员聘用制度,优化研究队伍结构,补齐补强平台人才短板。三是加强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推进项目研究,在合作中争取地方政府、企业的经费资助,改变平台建设经费以科技主管部门财政投入、科技项目为主的经费资助局面,扩大平台经费来源渠道,增强平台持续发展能力。

(四)培育应用创新文化

组织文化是每一位成员个人理想、科学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共同追求。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是有组织的科研机构,加强应用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理念要得到有效落实,依赖于平台科研人员认同度、理解度,形成行动自觉。科学研究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表现为科研人员的个体行为,自由探索、自主选择。其中个人的科研理想和选择与平台目标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冲突,需要通过培育组织文化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平台队伍的凝聚力。要建立学习机制、组织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构建平台应用创新文化,把平台建设方向和个体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学术理想与实现平台建设目标结合起来,在平台内部形成重视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价值认同。发挥平台组织文化的引领作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增强科研人员为国家需求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科研人员为社会服务的热情,把科研实践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和创造的价值作为科研绩效的重要标准,面向生产一线技术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二、强化应用导向

应用是科技创新平台的本质特征。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坚持立足应用的发展方向,强化应用导向,统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构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互为支撑、相互贯通的研究体系,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贯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OECD(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将R & D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类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生产由单纯的学术性逻辑转向知识的应用性逻辑,知识生产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性,开始追求对工业、政府以及社会的有用性[4]。科学研究与社会现实发展联系得越来越紧密,直接服务社会需求和促进人类进步已成为鲜明的价值取向。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必须立足应用,将三类研究有机衔接,构建基础研究支撑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支撑产业化研究、产业化研究支撑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相互贯通的研究体系,克服平台科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建设脱节、服务社会能力不强、知识产出不高的状况。要协调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既要注重原始性基础研究创新,夯实研究基础,更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注重研究的前瞻性,更要关注直接现实性。要构建以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体系,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研究的链路,做到科学研究既能把握前沿,又能脚踏实地,服务社会。

(二)健全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科研成果评价改革是科研管理的热点问题,能否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急需问题是科研评价的首要原则。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科研人员受不合理的科研评价导向的影响,往往追求论文数量和论文的层次,迷恋发表SCI论文,把论文作为科研价值坐标,忽视了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唯项目、唯论文”的科研人员评价机制影响了产业技术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地方产业的功能未能充分有效发挥。科学研究中的“学术性”与“应用性”,两者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可以互为支撑、相互转化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实际应用,在应用研究基础上的积累也可以上升为理论学术成果。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在职称评审、科研考核、岗位聘任中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应用成果与论文同等看待,增加科技成果的社会评价,把科技成果为社会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充分肯定科研人员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创造的价值,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水平,调动科研人员从事应用研究的积极性。

(三)着力科技成果转化

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难,有多种原因。例如,平台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够重视,科研成果以发表论文为导向,科研人员对自己科技成果是否转化不关心。产出的科技成果没有经过市场调研,技术研发与生产分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发明专利申请、技术研发过程中要充分进行市场需求调研,与企业进行沟通,也可以与企业共同申报专利、共同开发新技术、为企业定向研发,促进平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建立科研人员分类评价制度,让擅长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专注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利用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转化流程中解放出来,专心投入研发工作。支持科研人员担任企业科技副总、企业挂职,及时掌握企业技术需求,促进科研人员科学研究与企业技术进步相结合。

(四)组建科技创新团队

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能够有效地整合平台研究力量,围绕高新技术、关键技术等项目任务,发挥平台研究人员各自研究特长,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相互支撑,各显其长,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在面对重大科研任务或技术攻关项目时,往往缺乏项目实施的统筹规划,只是简单分配任务,各干各的,互相缺乏协调,力量不聚焦,创新合力不够。有的科研带头人只顾自己的研究方向,利己主义严重,对团队建设不关心,没有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以项目为牵引,采取灵活的组建模式。可以采用跨学科的团队组合,也可以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的团队组合;可以是校内多学科人员的团队组合,也可以是校内校外人员的团队组合。遴选好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建立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考核结合的机制,激发团队成员潜能,形成团队效应。

三、坚持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方式。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积极吸收世界先进的创新理论成果,坚持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与地方联系紧密的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道路,整合资源,发挥特长,优势互补,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向平台集聚。

(一)整合协同校内资源

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省级以上平台一般行政独立,人员独立,经费独立,属于学校二级单位,从平台在学校的影响力、成果的署名归属考虑,常常不愿同其他部门合作,与学科、院系交叉、融合、协作、协同不够,造成平台研究力量不足、研究领域不宽、视野不开阔,校内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和利用。从科学研究发展来看,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成为科技创新的必然方式。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校内协同。要开放平台资源,主动服务学科建设,服务院系的人才培养,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从而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建立开放、共享、激励的机制,打破校内体制的围墙,以人才共用、成果共享、利益共担吸引学科、院系力量积极参与平台建设,组建跨学科、跨院系团队,实现平台与学科功能的协同效应,催生理论成果与技术成果的进展与突破。

(二)推进政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是创新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提高我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大学服务产业能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首次提出三螺旋理论,阐述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产业、政府三者在科技创新中的功能及相互作用,形成相互渗透、要素结合,提高创新效率,成为协同创新的经典理论[5]。三螺旋理论的核心价值是以促进科技创新为共同目标,发挥大学、产业、政府各自优势,资源融通、相互促进,形成创新活力。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主动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走政产学研合作之路,加强外部协同。建立市场化的机制,探索基于需求牵引、形式多样、稳定持久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破除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链条中的优势,有效汇聚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组织等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让政策、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向平台集聚,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与区域创新融合发展。

(三)构建协同创新载体

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依托学校政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对外合作机构,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系。建立平台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吸纳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龙头企业、行业专家等对平台建设进行指导并给予支持。牵头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把地方行业科技企业组织起来,形成创新联合体。建立产学研技术供需信息化平台,克服平台建设与地方实际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状态,吸引外部科技创新主体加入到平台创新活动中,定期发布平台研发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实现平台专家库、团队库、成果库与企业需求库的有效对接。通过协同创新组织载体建设,更好地把握行业企业迫切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发,提高科技成果的实效性,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

(四)丰富协同创新模式

协同创新是基于创新主体之间共同目标的创新,是通过契约方式或非契约方式建立协同创新耦合体,耦合方式、耦合强度决定于合作项目的具体目标。协同创新模式应是多样化的,解决的问题不同,合作的内容不同,合作的对象不同,采取的合作模式也不同。地方本科院校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社会责任,以开放的视角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才能协同不同性质的主体单位,并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丰富协同创新模式[6]。同时,科技创新平台要根据项目特点,以集约资源、提高效能为原则,既要重视技术性基础服务,又要重视产业技术创新重大项目,采用合适的合作模式,促进创新的目标实现。一是横向合作。平台与企业签订横向科研合同,接受企业的委托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解决企业一般性具体技术问题,对企业进行技术评估、技术诊断和技术指导。二是联合攻关。平台成果在实验室进行原理性验证、技术方案和产品小试工艺流程等等,再联合企业进行放大中试,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研究解决复杂性生产技术难题。三是共建实体。平台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企业创办实体公司,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分享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四是共建研发机构。平台与政府、园区、企业共建行业技术研究中心,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课题。

四、凝练主攻方向

鲜明的研究方向是科技创新平台的生命线,是平台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立足优势,强化特色,进一步凝练平台主攻方向。聚焦产业发展,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精准发力,为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提供科技支撑,突破行业关键性技术、核心技术,促进行业企业技术进步。

(一)聚焦国家发展急需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高质量发展阶段,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给予强大支撑。“近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几乎完全为政府主导的改革所驱动”,根本着眼点是迅速提高大学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7]。地方本科院校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一方面主动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围绕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急需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设相关专业,培养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结合,抢抓先机,优先发展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科技创新平台,在人才引进上给予特殊政策,经费上重点保障,与国家新兴产业相联动,建设平台新高地,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聚焦地方新特产业

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国家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通过区域功能规划,发挥地方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了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地方政府根据地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确定地方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形成地方特色产业,并不遗余力地推进。由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地域内集中分布还构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理论更强调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作用[8]。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深入研究地方产业布局,研究产业发展趋势,抢抓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中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机遇,把握产业创新需求,加强平台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进一步凝练平台研究方向,形成服务产业发展的研究目标,在聚焦产业中寻求科学研究新的增长点,获取平台发展新动能。要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和产业技术创新链条,从产业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中汲取营养,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为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三)聚焦地方产业园区

地方产业园区是地方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体,在地方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地方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地方产业园区包括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县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大多由政府直接推动创办,通过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使同一行业领域产业链上相互关联的企业向园区有效集中,形成行业企业高度集聚,使相关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壮大。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是经典的成功范例。产业园区在完成基础建设和规模扩张后,开始从追求经济效益向提高园区企业质量的转变,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提高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园区重中之重的工作,需要大学的支持来降低园区内企业的创新成本。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企业集聚的优势,积极构建与园区定期联络协调机制,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园区行、企业家校园行活动,畅通双方合作交流渠道。建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基础研发服务。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联合创新,构建与产业协同的长效机制,成为优势互补的创新战略合作伙伴。

(四)聚焦产业关键技术

现代产业发展越来越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越来越依赖高新技术的支持。其中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地方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平台要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发挥平台创新引领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整合校内外的创新资源,促进各类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产业发展流动。根据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布局,围绕产业的技术重大需求,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的技术研发,在产业链一个或多个环节,瞄准方向,集中发力,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面向产业现实需求,促进产品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工艺改进,缩短科技成果到科技产品的转化周期,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进程。加强与地方产业集群对接,承担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发挥产业辐射功能,加快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地方产业升级,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院校科技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