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改革路向

2020-02-23王庆军

关键词:体育场馆场馆比赛

徐 磊,王庆军

(1.盐城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肩负时代改革的重任。人民群众是全民健身的主体,人民健康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根基。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进程对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有着重要影响。公共体育场馆是群众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是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要加快推进群众体育发展,其中必然涉及体育场馆的供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以及《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意见》等文件,都对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向社会开放、盘活用好现有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给予了明确规定,并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了一定保障。第六次全国场地普查显示,我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1.46 m2,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2017年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体育场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所占比例达56.1%,其主要任务是承担和完成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训练与竞赛任务,而在服务全民健身方面,场馆共享率不足30%,这说明新时代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盘活现有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尤为重要。本论文力图在分析体育场馆功用的发展历程基础上,探寻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革过程中出现偏差的根源,进而提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优化路径,以推进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健康有序发展。

一、国外体育场馆的发展历程及功用

体育场馆“stadium”一词源自希腊语“stadion”,原指奥林匹亚里一个周长约200 m的竞技场地[1]。在古希腊,体育场最初就是一个地方性的祭礼场所,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才修建了首个仅有简陋观众席和几条简单跑道的体育场。随后,古希腊后期的跑马场、竞技训练场开始逐渐兴起。奥林匹亚体育场馆的兴起与古希腊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密不可分。古希腊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城邦,这些城邦非常重视其政治独立性,独立的城邦需要沟通的场所,以保持其文化共性。诸神的圣殿和大的体育场馆即为其提供了这种场所。有很多哲学家和辩论家也会聚集在体育场馆进行交流、辩论和演讲,这使得体育场馆成为了思想文化交流的场所[2]。加之对神和英雄的崇拜,古希腊居民对展示力量、人体美、保持健康体魄充满浓厚兴趣,进而使得他们对训练和竞技非常着迷,这些都为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当时的古希腊,儿童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还需要为了今后保卫国家磨炼自身意志,此时,体育场馆不仅成为了强身健体的场所,而且也是文化教育传承的基地。从一定意义上说,古希腊体育场馆的出现是内嵌于特定社会背景的,与古希腊的政治、社会文化关系密切,且其价值取向更多是为了服务于政治需要。

在古希腊,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训练和竞技比赛都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城邦的竞争与其说是通过战争,不如说是通过体育竞赛来进行的。古希腊的竞技比赛都是通过运动员个人角逐,单独扮演其城邦的角色,他们的成就增强了认同感和城邦内部的团结,这使得各个城邦都为运动员修建不同类型的竞技训练场所来提高其竞技比赛能力,进而让城邦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文化史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指出:“竞赛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3]正因如此,古希腊不同类型体育场馆的修建又进一步印证了其为政治需要服务的价值取向。

而后的罗马帝国时代,虽然社会文化有所改变,但竞技比赛却得以保留,不同的是从运动员个人竞技变为赛马和战车的比赛,而后者的出现与兴起则对场馆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克西姆斯竞技场,它能容纳15万观众。罗马的角斗场是贵族观赏角斗士游戏(奴隶格斗或奴隶与猛兽厮杀)的主要场所,罗马角斗士游戏的举办者(皇室贵族)利用它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促进其仕途的发展。也就是说,罗马帝国时期的体育场馆(竞技场和角斗场)同样带有服务于社会需求的特征,且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提升地位、影响力的需求。

文艺复兴之后,新资产阶级开始崇尚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与人文文化,强身健体的重要性也再次被放大,这使得体育训练与体育竞技又一次被广大民众所关注。随着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体育场馆的修建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育竞技比赛的竞争性开始成为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此时场馆建造主要是以竞技体育场馆为主,尤其是以奥运会体育场馆为标志[4]。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德国人设计的第一届奥运会运动场——大理石体育场,是一个能容纳4万观众的长条形的“U”字型跑道。这种设计正是为了满足运动员比赛和观众观赏比赛的需求。自这届奥运会之后,作为观众观看比赛、运动员比赛的场馆,容量、尺度在不断地扩大,建筑工艺也在不断更新。从1908年伦敦为第四届奥运会修建的集运动场、拳击场、赛车场等运动场地于一体且可容纳7万观众的白城体育馆,到美国在1932年为举办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而修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万个座位的体育场,可以看出文艺复兴之后体育场馆的修建既是为了满足观众观看比赛的需求,又是为了满足举办竞技比赛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政局逐渐稳定,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的体育场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社会对体育场馆关注的重心又重新回到了体育建筑的功能性诉求,即人的需求上,同时也在探寻新的社会意义。而新的建筑技术和工艺也给体育场馆带来了新的变化,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场馆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馆设计理念强调了人的元素,利用周围地形设计观众座位,圆形观众席设计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更加注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和需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的体育场馆建设,无论是在规模、建筑工艺和数量方面,还是在功能和观看体验上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体育场馆开始成为一个承担多种功能的公共空间复合体,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时,体育场馆的修建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需求(观赏需求、精神需求等),例如,美国于1996年修建的万乔维亚中心球场,为费城四个社区的居民提供体育锻炼服务,并且在17个点为7--13岁的孩子提供学习机会,其场馆的修建一方面是为了举办比赛,而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到了服务社会大众的需求。

简略回顾国外体育场馆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国外体育场馆的修建大体遵循如下的发展历程:即从服务政治需要,到服务办竞技比赛需要,再到服务大众需求。这一特征的形成大体反映了体育场馆建设的社会内嵌性。社会需求的变化带动体育场馆的建设价值,最后落到其功能呈现上。从古至今,无论是古希腊奥林匹亚的首个体育场,古罗马的竞技场、角斗场,文艺复兴之后修建的运动场、拳击场、赛车场、体育馆,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体育场馆的修建,都很好地诠释了体育场馆功能已经从纯粹为政治需要、办赛需要不断发展到为服务大众需求这个诉求之中。体育场馆服务大众需求的功能性诉求在国外体育场馆的历史变迁中逐渐得以彰显,社会大众需求得到不断满足。

二、我国体育场馆的发展历程及功用偏离现象

(一)我国体育场馆的发展历程

我国体育运动历史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增强自身体质而开展了类似围棋、蹴鞠、击壤等原始的娱乐活动。据《太平清话》载,“蹴鞠始于轩后,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圜(元,圆形),囊,实以毛发”。可见,蹴鞠始于黄帝,开始是用于军事训练,说明在当时就有了蹴鞠训练的场地,且服务于政治需要。进入奴隶社会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越发激烈,使得战争不断,各国为了战争需要而修建了骑射场、车战训练场、拳搏与角力练习场等场所供士兵训练之用。西周时期的礼射,可分为大射、燕射和乡射三种不同的射箭比赛,其主要是为了天子和诸侯在举行祭祀、娱乐宴会时举办的活动,礼射的场地修建更多的是为了服务统治者的娱乐需求,其实质上还是为了服务于政治需求。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兼并战争更加频繁,使得军事体育活动迅速发展。据《管子》载,春秋时期,管仲为了防止吴越从水上偷袭,曾“立沼池”,垒“十仞之渊”,训练游水和操舟的水师,用赏罚千金的方法,促使齐民游水,这表明游水和操舟作为一种军事技能且有相应的训练场地,其本质上还是为了服务于政治斗争。此外,战国时期,赛马运动开展比较广泛,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的齐王和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赛马活动已经很普遍,许多国家的贵族、社会中上层常以赛马赌博为乐[5],此时修建赛马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贵族和中上层的娱乐需求。

秦汉之后,生产关系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体育无论是在活动内容上,还是在场地修建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西京杂记》载,“武帝好蹴鞠,群臣以蹴鞠为劳体,非至尊所宜”,说明汉武帝非常热爱这种游戏,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一种专为蹴鞠而设计的特殊庭院[6]。刘向在《别录》中说:“蹋鞠者,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这反映了在汉代蹴鞠场地的修建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娱乐爱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政治军事需要。蹴鞠运动在唐代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在首都长安就有很多蹴鞠场地,这些场地有的在大宅门的后院,有的甚至在皇宫。战士们组成球队,为皇帝及其宫廷表演。除了蹴鞠场地,马球场地在唐宋时代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唐朝首都的宫城内或禁苑里都筑有球场亭和球场,这从唐代诗人韩愈诗句“筑场千步平如削”中可见端倪。随后,各朝代都会在宫殿中筑有球场,有的用植物油铺筑,供皇帝消遣娱乐之用[7]。这些专门为马球比赛修建的场地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满足皇帝或皇室贵族的娱乐需求。

纵观我国古代历朝体育场馆的修建,无论是蹴鞠场地、骑射场、礼射场,还是赛马场地、马球场地等,主要是为了满足军事斗争、皇帝娱乐、宫廷表演和军人健身,其价值取向本质上都是为了服务政治需要。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家地位面临严峻挑战,政治、文化及思想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清朝开办的各种军事学堂修建了很多简易的篮球场和排球场,供军人强健身体之用。在我国由封建社会逐渐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背景下,体育从传统的休闲娱乐活动演变成为联系个人与民族存亡的纽带,人们为了保家卫国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场馆的修建也正是为了服务军事斗争需要而存在的。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建国前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体育场馆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在全国前两届运动会上,比赛的场地和看台都是临时搭建的。虽然第三、四届运动会的规模较小,但是修建的体育场馆场地种类多,观众看台也采用多层设计,基本上满足了比赛和观赛的需求[8]。第五届全运会的场地是新建的南京体育场,看台可容纳观众6万人,包括田径场、棒球场、排球场等八种竞技场地,场地功能布局逐渐走向复合化,此时体育场馆的修建主要是为了举办全运会比赛(竞技比赛)服务的。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场馆在规模和种类上日益增多,场馆的工艺设计水平明显提高,场馆的功能设施也日趋完善。建国70年,随着国力的提升,很多世界级的大型赛事也纷纷在中国举办。从1961年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到1980年杭州举办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再到2008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中国和世界级大赛有了越来越多的亲密接触。世界级赛事的举办对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原国家体委的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旧中国保存下来的体育场馆仅有132所,其中,体育场、体育馆各13座,游泳池101座(其中室内13座),截止2003年年底,我国各类体育场地数量已达到850 080个,其中体育场馆5 680座[9]。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我国的体育场馆建设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一大批大型体育场馆(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中心拔地而起。体育场馆的数量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间增加到169.46万个。体育场馆(尤其是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一时成为城市乃至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虽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体育场馆的社会公益性和市场经营性双重功能属性发展失衡,体育场馆文化营造、内涵建设不到位,后期体育场馆存在过度经营化等问题。

(二)当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功用的偏离现象及其根源

1.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功用的偏离现象

分析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功用偏离问题,逻辑上先要探寻当前这种功用偏离现象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何会存在这些问题。

(1)公共体育场馆的功能属性发展失衡

公共体育场馆作为准公共物品,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市场经营性双重功能属性,其社会公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体育场馆是国家利用财政投入建设而成的,财政收入实质上是纳税人的钱,国家有义务保障纳税人的基本权益;二是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应符合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促进社会平等,维护人民大众整体利益,满足社会大众需求。国家为举办奥运会、全运会、冬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修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这些场馆基本上都是国家财政投资建设,大多是为办赛和城市宣传而修建场馆。然而,大型体育赛事是相对有限的,如奥运会四年才举办一届,这使得许多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在举办完比赛之后都出现了运营难的困扰,具体表现为:(1)部分体育场馆存在投资大、选址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闲置等较为严重的问题。(2)多数场馆的功能定位失衡,过多注重比赛需要而忽视赛后利用以及群众需要。(3)体育场馆在赛后运营中出现服务、管理体制改革落后,经营开发积极性不高,运营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10]。(4)体育场馆空间布局不均衡导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11]。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体育场馆社会公益性在提供大型文体活动、社会健身指导、大众健身等方面的实现,同时也阻碍了全民健身运动的顺利开展。为举办竞技比赛而建馆,使得体育场馆在改革进程中偏重竞赛需求,忽视大众需求;偏重比赛市场经营性,淡化社会公益性,影响了社会大众整体利益的实现,从而导致了公共体育场馆的双重功能属性发展失衡。

(2)公共体育场馆文化营造、内涵建设不到位

体育场馆文化是由体育场馆、体育博物馆、体育广场、体育雕塑、体育竞赛的氛围和现场媒体传播,以及相配套的商业、旅游、交通等内容构成的综合文化[12]。我国的一流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很少注重体育场馆文化内涵的建设,这类体育场馆虽然在建筑材料的科技含量和外观设计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在体育场馆文化营造、内涵建设方面和世界一流体育场馆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巴西的马拉卡纳球场、米兰圣西罗球场、美国洛杉矶湖人队主场史泰博体育中心、法国的罗兰·加洛斯球网球场等一流的体育场馆,不仅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而且场馆内都设有场馆运动文化博物馆,供观众和球员了解其场馆的发展历史,让观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领略场馆文化的魅力,进而激发人们到体育场馆比赛和健身的热情。反观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在发展进程中过多注重了场馆硬件对于比赛的需求,而忽视了体育场馆软件(文化、内涵)的建设,从而使得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在文化营造和内涵建设方面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到公共体育场馆进行健身、比赛、娱乐活动的热情。

(3)公共体育场馆过度经营化

当前,在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改革进程中,随着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全国各地对体育场馆的运营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策略,多措并举,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成效,从物质上有力保障了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行,公共体育场馆的市场经营性得到了充分发展。根据体育总局公布的体育产业统计数据,2015年体育场馆服务增加值为458.1亿元,占比8.3%。(1)数据来源于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5年国家体育产业规模及增加值数据的公告》,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12/t20161227_1446406.html。为举办竞技比赛而修建的公共体育场馆在后期的运营和管理中,主要采用承包、租赁、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运营-转让)等模式对场馆进行经营和管理,即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在一定时间内移交给某一公司、社团或个人全权管理,场馆运作经费自收自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在赛后的运营中都把场馆的经济效益放在了首位,导致公共体育场馆过度经营化。很多地方选择把体育场对外出租,开商场、开饭店、卖电脑(河南省新乡市体育中心)、开酒吧(浙江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等,虽然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远离了体育场馆修建的初衷。公共体育场馆的过分经营化,使得部分体育场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淡化了为大众提供健身的服务意识,进而影响了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众需求发展走向的实现。

2.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功用偏离现象的深层原因

公共体育场馆价值本源的偏离造成了当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实际对外开放率低、规划不合理、便民体育场馆设施短缺、赛后运营难等现象,部分体育场馆规划设计主要以比赛为主,很少考虑赛后的运营与管理,体育场馆的功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竞技比赛和训练的需要。

公共体育场馆作为运动训练、竞赛和身体锻炼的专业场所,具有满足运动训练、比赛以及大众体育服务的功能价值。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尤其是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兴建大多都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财政拨款投资建设的,其直接目标就是通过举办竞技比赛,提高经济收益,这使得公共体育场馆在价值实现上发生了偏离,即体育场馆自上而下大都是服从于国家或政府举办体育竞赛和经济需要,而非自下而上为了满足社会大众需求。据悉,为了保证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我国从2001开始,在7年之内投资了120亿元专项奥运场馆建设经费,新建了23个体育场馆[13];此外,据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总规模1.9万亿元,其中体育场馆服务与体育场地建设1 294.2亿,实现增加值617.9亿,占比9.6%”。(2)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1/t20180113_1573014.html。体育场馆服务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公共体育场馆价值实现上的偏离致使了大众体育服务难以成为体育场馆修建的首要目标,进而造成了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供给关系的错位。

从微观环境上看,造成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功用偏离现象的原因在于体育场馆的价值提升上发生了偏离。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体育场馆服务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多;加之国际赛事的(锦标赛、钻石联赛等)引入以及体育赛事转播的普及化,促进了人们对于体育场馆消费意识的提高,带动了体育场馆价值的多方位发展。人们对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也意味着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增多,在各方利益的驱使下,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在价值提升上发生了偏离。就场馆运营方(个人、企业或公司)而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满足投资者的利益诉求,许多大型公共体育场馆通过委托运营和合作经营的方式,引入市场化机制,提高场馆利用率,降低自身运营成本,以此来确保自身的利益。在市场运行机制下,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与管理都遵循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给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中都以商业盈利为目的,通过举办竞技比赛、体育培训、体育会展、体育旅游等形式,增加人气,提升体育场馆品牌形象和关注度,获得更多的价值收益。此时,公共体育场馆的价值提升都在为市场经济中的投资主体利益服务,对于场馆服务社会大众需求这个本源价值考虑甚少,体育场馆价值提升上的偏离,加速了公共体育场馆功用偏离现象的产生。

三、当下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优化路径

公共体育场馆作为体育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人们的需求密切相关,公共体育场馆的修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赋予了不同的时代使命。诚如前文所述,公共体育场馆在总体发展路向上遵循着从满足政治需要,到满足举办竞技比赛需要,再到满足大众需求的变化趋势。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发展路向需从现在的以满足举办竞技比赛为主的需求向满足人民需要的方向转变,通过让公共体育场馆回归全民健身、回归群众赛事和回归文化的方式,促进其功能属性的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生活的需要,进而推动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一)回归全民健身,强化公共体育场馆功能属性转变

公共体育场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服务资源,其产品的社会公益性和市场经营性特点十分突出,公共体育场馆(尤其是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专为举办比赛而修建,在其完成特定的使命之后,没有充分体现其应有的社会公益性,管理权、经营权转移后过多追求经济效益。在当下公共体育场馆改革进程中,应强化公共体育场馆功能属性由市场经营性不断向社会公益性转变,在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策划和运营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为全民健身服务的需求,避免为单纯举办竞技比赛而建场馆现象的产生,使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规划和运营真正服务社会需要,满足大众健身需求。具体措施有:(1)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手段,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和规划纳入到各省市的体育发展事业规划,合理规划体育场馆的数量、规模和布局,使资源能够得到最优的配置。在政府主导下,逐步实施公共体育场馆社区化建设,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出发点,以体育公共服务为基础,以社区化为载体,以区域为依托,居民广泛参与为核心,建立满足居民需求相对均等而又适应文化特色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网络。同时,可借鉴新加坡实施的《体育设施蓝图计划》中的经验:“规定20万人左右的居民区,必须建有一个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类运动需求社区体育中心”;此外,还可借鉴美国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标准:“社区每千人要建一英里野营、自行车或者健身路径,每两万五千人要建一个公共游泳池”[14],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促使公共体育场馆回归全民健身的需求。(2)在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过程中,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公共体育场馆定期开展一些慈善捐助、健康促进、慈善演出等公益活动,同时借助各种传媒手段展开宣传和推广,倡导人们进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扩大公共体育场馆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推进公共体育场馆的社会公益化,不断满足全民健身需求。

(二)回归群众赛事,建立长效赛事管理与运营机制

公共体育场馆资源不仅为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大众健身提供了最基本的场地保障,也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短缺与闲置共存,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甚至出现了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改变公共体育场馆用途的现象。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给部分地区和人民举办比赛、观看比赛和参与比赛带来了不便,同时也制约了体育场馆文化的发展和推广,进而阻碍了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过程中应建立长效的赛事管理和运营机制,充分挖掘社会力量来提高体育场馆共享效率,促进赛事发展多元化,培育新市场,以群众赛事为引领,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比赛的热情,提高人民群众全民健身的意识和理念,满足大众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进而促进体育场馆服务大众需求发展路向的回归。(1)政府应简政放权,放宽举办群众体育赛事的申请条件,制定相关的举办赛事奖励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团体、俱乐部、体育协会去承办大型群众比赛和进行重要赛事的推广宣传,让公共体育场馆举办更多的群众比赛,满足更多人参与比赛和健身的需求。(2)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和赛事之间的协作,实施体育场馆全球化战略。如与世界著名的体育公司合作,引入国际知名赛事,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体育赛事的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同时,结合地方特色,开发更多的地方传统群众体育赛事,使体育场馆回归群众赛事,满足更多的百姓观看体育比赛、参与比赛和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促进公共体育场馆回归服务大众需求的发展走向。(3)实行“学校+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公共体育场馆赛事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专业人才,提高场馆利用率;实行“政府+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公共体育场馆比赛功能的完善;加强人民群众健身意识的培养,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健身和比赛。此外,体育行政部门要因时、因地制定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公共体育场馆真正服务于大众需求。

(三)回归文化发展,构建公共体育场馆文化可持续发展体系

公共体育场馆作为人民群众健身娱乐的物质载体,承载着传播体育文化的使命。面对我国现阶段公共体育场馆发展路向的偏离,需从文化层次上引领人们培养参与全民健身的意识,不断丰富公共体育场馆文化内涵和发展体系,让体育场馆文化回归到人们的精神需求,进而满足新时代人民追求健康生活的美好需求。公共体育场馆文化想要快速、有效的被人民群众所接受,首先要建立起自身特有的文化可持续发展体系。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文化可持续发展体系还不完善,应加强公共体育场馆文化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构建,促进公共体育场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进一步激发人们到体育场馆参与健身和比赛的热情,促使体育场馆向满足大众需求发展方向的快速转变。

第一,建立公共体育场馆文化展示系统。一方面,我们应突破传统模式,建立双重公共体育场馆文化展示系统,把公共体育场馆有形的“物”(运动员雕塑、球衣、球拍等)和无形的“物”(体育场馆获得的奖牌、证书、运动员照片等)相结合,形成一整套的体育文化展示制度。在公共体育场馆设置独立的体育场馆文化博物馆或阅览室供参赛运动员、观众领略其文化价值内涵,促进体育场馆文化的快速普及和传播。另一方面,依托数字媒体、互联网技术,建立动态的体育场馆文化展示平台,将场馆文化从一个依托实物展示、解说的单一形式,发展成动画、视频、网络相结合的动态展示体系。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体育场馆自身的网站,把公共体育场馆的相关比赛信息、场馆分布情况、公众开放时间段、场馆预约方式、场馆历史文化等信息在网站上公布供大众了解,进而加深民众和体育场馆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有效满足大众健身娱乐、比赛的需求。

第二,加强公共体育场馆文化载体化建设。借助体育艺术作品,传播体育场馆文化。通过体育相关的影视作品、动漫艺术表达公共体育场馆文化内涵,不断促进公共体育场馆文化和理念在人们生活中的融入和发展,推动公共体育场馆文化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革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对于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改革而言,唯有厘清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路向,找寻公共体育场馆发展规律,方能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公共体育场馆发展之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成效,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进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和解决。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场馆比赛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选美比赛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比赛
场馆风采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