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2020-02-23

泰山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耦合旅游农村

张 红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但乡村旅游产业本身是一个包含众多子系统的综合性系统,同时农村也是一个包含经济、生态等子系统的复杂系统,两系统间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对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对此,学者们广泛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两系统间的关系。如赵立民、郑石等[1-5]较早对旅游业与农村、农业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龙肖毅、张咏梅[6]以济南、青岛等为对象,研究了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间的发展协调度;高楠[7]借助耦合理论方法进一步从全国角度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机制;杨艳[8]则更加细致地研究了乡村旅游信息化和区域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由此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区域经济等耦合协调关系上,且以中观尺度研究居多,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当前,山东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地区发展的新动能,其与农村经济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关乎着整体动能作用效率,对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并分析其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借助相对发展度探究不同时间截面各地市的耦合协调类型,以期为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一、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从科学性、代表性和可行性原则出发,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指标体系。其中,乡村旅游子系统包含接待设施、资源禀赋、旅游总收入等投入产出指标,农村经济子系统则从农村整体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改善角度,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工资性收入等指标。由于不同因素在各自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故根据熵值法分别确定两子系统指标权重情况(结果见表1)。本文以2012-2017年山东省17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统计公报,部分数据经过整理得到。其中,由于乡村旅游数据统计资料少且获取难度较大,在接待设施方面采用星级农家乐数据按其等级赋1-5分,并求和表示最终乡村旅游接待水平;资源禀赋使用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及农业旅游示范点数据,按照5分、3分、1分的权重进行赋分求和表示;乡村旅游收入是地方整体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乏乡村旅游收入统计资料,故使用旅游总收入表示。

表1 乡村旅游子系统和农村经济子系统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情况

(二)模型构建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在熵值法所得结果基础上,计算两个子系统各自发展水平,记为f(a)和f(b)。

其次,建立耦合度(C)测量模型,公式如下:

二、实证分析

(一)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特征分析

根据上述耦合协调模型,使用山东省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相关数据得到两者耦合协调度(见表 2)。

从时间序列来看,2012年耦合协调度平均值为0.405,总体上达到中度耦合协调。其中,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济宁等9个地市高于均值,烟台、青岛和潍坊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632、0.586和0.501,呈现出高度耦合现象。2013年平均值为0.462,耦合协调度虽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处于中度耦合水平。其中,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和临沂耦合协调度均大于0.5,说明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耦合协调水平较高。2014年至2017年平均值分别为0.511、0.539、0.548和0.575,整体实现了高度耦合协调,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这一阶段中,济南、青岛、潍坊、济宁、临沂和泰安继续保持较高协调度,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基本达到了相辅相成的状态。特别地,2017年烟台耦合协调度为0.822,达到极度耦合协调水平,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了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另外,青岛耦合协调度为0.781,接近极度耦合协调。总体来说,2012年以来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两者关系已经由中度协调发展转化为高度协调。

表2 2012—2017年山东省各地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耦合协调度

计算17个地市2012-2017年的耦合协调度平均值,并借助Arcgis 10.2从空间格局上进行可视化分析(见图1)。在空间格局上,烟台、青岛和临沂耦合协调水平最高,位于第一梯队;济南、潍坊、淄博、泰安和济宁耦合协调水平较高,位于第二梯队;威海、日照和枣庄耦合协调水平次之,位于第三梯队;菏泽、德州和滨州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位于第四梯队;聊城、东营和莱芜耦合协调水平最低,位于第五梯队。总体而言,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以烟台、青岛等为代表的胶东半岛地区凭借其乡村旅游产业优势和农村经济基础,两者间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均衡发展。而以济南、淄博、济宁等为代表的鲁中、鲁西南地区经过有效的引导和规划,乡村旅游产业和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中高度协调。聊城、德州等鲁西北地区由于相对闭塞、经济基础薄弱,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失衡状态,两者耦合协调水平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

图1 山东省各地平均耦合协调度

(二)相对发展分析

对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两个子系统的相对发展度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为φ=f(a)/f(b)。参考鲁延召等[11]的划分标准,φ>1.2表示农村经济系统滞后(NL);0.8≤φ≤1.2表示相对均衡(JH);φ<0.8表示乡村旅游产业系统滞后(TL)。本文选取2012年和2017年两个时间截面分别计算山东省17个地市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相对发展度,并根据上述标准对其发展类型进行划分(见表3)。

表3 2012年、2017年山东省各地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相对发展类型

由表3可知,2012年,泰安和日照为均衡类型,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基本实现协调。其中,泰安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较好,旅游业在地方经济增长中长期以来占据重要地位。日照依山濒海,自然资源丰富,以生态建设为基底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大部分地市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相对发展度小于0.8,说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究其原因,山东省乡村旅游产业虽然发展起步较早,但前期大部分地市对其重视程度不高,乡村旅游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有效规模,从而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相比之下,泰安和日照则在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资源、市场优势,自觉加大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力度,积极推动旅游业和农业相融合,从而达到了相对均衡状态。2017年,枣庄、烟台和泰安为均衡类型;日照和临沂为农村经济滞后型;济南、青岛、淄博等地为乡村旅游产业滞后型。可见,大部分地区仍未达到相对均衡的理想状态。如日照和临沂虽然近年来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相关接待设施、景区景点建设逐渐完善,但整体上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不匹配,这也从侧面说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改善贡献程度不高。特别是日照,由均衡类型转变为农村经济滞后类型,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逐渐凸显。济南、青岛等地则处于另一种极端状态,该地区农村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其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不足。主要原因,一方面部分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较少,如聊城、德州等鲁西北资源型城市缺乏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农村产业日益多元化,如济南、青岛、潍坊等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依靠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乡村旅游产业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相对较弱。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构建山东省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耦合协调模型,对两者耦合协调水平的时间演变、空间格局以及各地相对发展类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时间演变角度来看,研究期内耦合协调水平总体不断上升,由中度协调发展成为高度协调。其中,烟台已经实现了极度协调,济南、青岛和临沂等也处于较高的耦合协调状态。其次从空间格局角度来看,整体上呈“东高西低”特征,胶东半岛耦合协调度较高,鲁中和鲁西南次之,鲁西北失衡问题较突出,与全省经济发展格局基本一致。最后从相对发展类型角度来看,前期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不协调状态,乡村旅游产业普遍滞后农村经济发展,仅泰安和日照发展相对均衡。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整体上有所改善,但仍有很多地区出现乡村旅游产业滞后或农村经济滞后的状况,未达到理想均衡状态。其中,农村经济超前可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物质动力和市场空间,具有一定合理性,而乡村旅游产业滞后则是制约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全省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建议

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山东省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虽整体上耦合协调度较高,但乡村旅游产业滞后问题是当前制约大部分地区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力度。乡村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对释放农村经济潜力至关重要,而乡村旅游产业是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式,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积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接待设施建设和品牌塑造等方面加大投入。其中,由于接待设施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力最大,故要继续推进星级农家乐、民宿等建设活动,立足于地方特色打造“滨海风情”“山里人家”等接待设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质量和档次。尤其对于鲁西北地区来说,要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和平原风情,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增加农业附加值,依靠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和乡村环境改善,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二是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尤其是鲁中和鲁西地区。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受政策倾斜,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但在两者融合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引导,给予落后地区较大的扶持力度,但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市场力量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具体来说,政府部门要继续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在政策、资金和规划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要加强市场化运作,扩大经营主体,借助市场力量不断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最终构建以政府为引导、村民为主体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三是加强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合作。当前全省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耦合协调水平整体上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滨海城市相对均衡,中西部则均衡水平较低,这与经济发展格局和乡村旅游产业区域发展现状基本一致。因此,要加强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合作,构建利益扩散机制,最大限度实现整体均衡发展。具体地,一方面可以开发跨区域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鲁东渔村风情、鲁中民俗村、鲁西南“天然氧吧”和鲁西北黄河文化等特色乡村旅游资源与产品有机结合,为全省乃至全国游客提供独特的乡村旅游体验;另一方面,以项目为依托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人才、资金等要素跨区域流动。

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失衡是一种客观现象,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探寻优化发展路径。胶东半岛要继续走集约化和精细化发展道路,以农村经济为基础,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协调发展;鲁中和鲁西南要以缩小二者差距为目标,同时提高农业附加值,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鲁西北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培育农村经济主体,完善农村经济体系,根据自身资源市场情况有选择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猜你喜欢

耦合旅游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旅游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