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20-02-22叶静静
叶静静
【摘 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前正在进行改革,不过不少学校仍然使用满堂灌的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比较被动,课堂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提升,导致学生个人能力以及个性无法得到培养。在这样的前提下,需要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并优化,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笔者曾对此做过大量研究,利用实践最终发现可以以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作为引导,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题,而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键词】 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课堂本该属于学生学习的自由场所,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很多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尤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传统教学模式始终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写生单调的听讲,导致学生学习越来越被动,甚至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急需要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所谓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利用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解答问题来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进行深刻记忆,而且这种教学模式还能有效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所缩短,同时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将会变得更加高效。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
一、增强课堂问题的目的性,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重难点
初中数学教师对课堂问题进行设置时,应对课堂问题的目的性进行增强,也就是借助针对性比较高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重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具有目的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堂教学重难点,还能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因此,数学教师应根据课堂学习目标设置课堂问题,并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凸显,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例如,《一次函数》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表达式,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教学目标对课堂问题任务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分析和思考中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可以利用X、Y表达一次函数方程吗?你可以利用语言对一次函数方程进行描述吗?教师设计的问题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学生通过思考和解答问题就可以掌握一次函数表达式。通过增强课堂问题的目的性,可以讓学生对知识重难点进行更好的掌握,而且可以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
二、利用启发性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具有启发性的课堂问题可以对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进行激发,还可以对学生的智慧进行启迪,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加入到问题思考中。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对课堂问题进行设置时,应对问题的启发性进行重点关注,利用具有启发性的课堂问题对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欲望进行激发,通过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来对课堂知识进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勾股定理》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勾股定理,数学教师就可以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都会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讲解勾股定理,这样学生虽然也能掌握勾股定理,但是由于掌握的比较浅显,因此不能对数学问题进行正确解答。为了对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积极性得到增强,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直角边长都为2的直角三角形放到网格中,大家能推测出它的斜边长吗?斜边长和两个直角边长有什么关系呢?然后让学生通过画图进行推测,等到学生推测出勾股定理后,教师可以接着提问:这个定理能够运用于其他普通三角形吗?通过对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还可以对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行提升,学生通过一步步的解答教师的问题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都能得到提升。
三、利用趣味性课堂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兴趣
初中学生对有趣、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设置课堂问题时应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进行充分考虑,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具有趣味的课堂问题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进行提升,还可以对课堂氛围进行活跃。通过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思考和探究热情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有所提高,最终就可以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时,为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增强,并对严肃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行改善,数学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趣味性的课堂问题。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身边环境中的事物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又有哪些是等腰三角形呢?它们有什么特征呢?因为这些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数学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更加顺利,教学效率和效果也会有所提升。为了让课堂学习趣味性更加浓厚,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为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发放几根塑料棒,并让学生用不同长度的塑料棒动手拼出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同时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作用进行探讨。通过对学生提出趣味性问题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有所提高。
总结
近几年初中教学模式正在进行不断改革,传统满堂灌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可,在现实中应用率也越来越高,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教师通过问题设置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将会充满学习热情,相互之间进行讨论,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课堂效率也将得到全面提升,这节课充满激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奇妙,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在全面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拥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不能看出,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传统数学模式得以优化,学生学习兴趣得以被激发,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数学课堂教学也将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曹雅婷,江少佳.问题驱动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0):70-71.
[2]翁惠英.问题驱动和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3):71+73.
[3]刘光军,王敏平,杨渭清,梅超.问题驱动和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1):76-77.
(作者单位:梧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