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02-22俞位芬

英语教师 2020年24期
关键词:语篇听力语境

俞位芬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它包含六个要素,即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教育部2018)。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五个方面。听、说是语言技能,而听说活动实质上属于发展语言技能的活动,听说的基础是语篇(鲁子问2017)。所有语言的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即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入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比较和探索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

一、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听说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听说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比较低效。目前,初中英语听说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程式化

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两个板块的听说教学内容,分别是第一课时Section A 1a—2d 和第三课时Section B 1a—3c。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充分创设语境,难以激活学生的主题相关背景知识,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编排“走完”整个教学流程,即前半段教学听力,后半段练口语,把听力教学变成了孤立的“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的听力测试;把口语活动变成了“听一听、读一读、说一说”的机械训练。这样的听说课只有形式、没有内涵,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效率低。

(二)碎片化

有的教师忽视课堂的整体性,从教材中单独剥离语言知识,如高频词汇和语法知识,根据教材的编排分散地练习各个部分的内容,整堂课缺乏主题的提炼,使教学步骤之间缺乏相关性,这样孤立的练习只是停留在对个别语言知识的记忆和死记硬背地操练层面。而且,课堂上的训练趋于碎片化,无法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导致语言学习表层化、零散化,无法深入内化、迁移应用及创新。

(三)功利化

在听说课中,很多教师以学生是否获得了最终的标准答案为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仅关注学生是否听到正确答案,以他们得出正确答案为最终目的。听说的整个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及学习策略的运用,从而使其为听而听。对话输出也以操练句型或某个词汇、固定搭配为目的,评价聚焦语言形式,忽视了语言内涵和意义。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缺失情感,难以发展思维。这种功利性的评价使学生的听说操练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基于主题语境的英语听说教学的相关介绍

(一)主题的概念

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对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主题语境主要有三大类: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教育部2018)。

(二)基于主题语境的听说课

基于主题语境的听说课是指教师在听说课中基于语篇和文本,以语篇所承载的主题意义为指导,创设适当的语境和情境,并在一定的语境和情境帮助下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主线和主题。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文化内涵的理解、价值取向的判断和学习策略的运用(吕国征2018)。

(三)主题意义引领的意义

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引导学生分析语篇,探究特定主题,把握语篇知识,开展基于主题意义的听说训练,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听说能力,培养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鲁子问2017)。

三、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1a—2c为例,探究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一)基于听力语篇所承载的内涵,提炼主题意义

《课程标准》指出: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篇包括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而教师对语篇的解读水平决定了学生语言学习的深度、认知发展的维度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听力语篇时认真研读和分析语篇,在引导学生挖掘主题意义的活动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意识形成和学习策略运用,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具体教学中,对听力语篇进行全方位的研读与分析,包括对语篇中的插图、图表、符号及听力录音中的语调、语气、文化内涵作深度解读,深入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为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创设语境,设计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作好准备。

【听力语篇1】

该语篇的主要内容为:爱丽丝(Alice)对祖母小时候的生活很好奇,认为祖母小时候由于缺少现代化高科技生活用品而过得很辛苦,但是在与祖母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事实情况并不是她所猜想的那样。祖母的孩提时代已经有了一些现代化的重要发明创造,如电话、汽车、电视等。通过这一语篇,学生能了解改变人们生活的几项重大发明,了解祖辈的生活状况。语篇中的重要语言知识点是一般过去时态被动语态的运用。语篇的形式是口头语篇,以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呈现,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配有插图,听力音频中语调和情感示范到位,给学生展示了一位慈祥的奶奶和天真的小孙女温馨的日常交谈场景。

【听力语篇2】

亚里克斯(Alex)和卡罗尔(Carol)是对话中的两位主人公。卡罗尔正在记录生活中她能想到的小发明或小创造的一些点子。该语篇同样以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呈现,插图生动、逼真地呈现了卡罗尔能想到的小发明和小创造,能激发学生对图中发明创造进一步了解的好奇心。同时,在亚里克斯和卡罗尔的对话中,学生能进一步得知这些发明创造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深刻感受到卡罗尔这些点子的创造性。

通过深入解读和分析本课时的听力语篇,发现这两个语篇所涉及的主题是“人与社会”这一主题下的子主题“科学与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古到今,人类从未停止发展科技与创新的脚步。人类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科学精神不断地发明新事物和创造新产品。这些发明创造可能是载入史册的给人类生活和命运带来巨大变化的大发明,也可能是生活中不经意间灵感闪现的小创造。但是无论是大发明还是小创造,人类发明创造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变得更便捷、美好。在深入研读文本后发现,本单元不仅让学生了解改变人们生活的一些重要发明的历史和进程,还鼓励其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利用所学知识大胆创新实践。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离我们很近,只要我们有创新的想法,有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都有可能成为发明家;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类,人类只有适度、合理地使用科技,才能保证身心健康。

(二)基于主题意义创设与主题相关的语境,激活主题

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必须在一个相对真实的语境中才能进行。基于主题意义创设与主题相关的语境,激活学生已有的主题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作好准备和铺垫。

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促进知识构建、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林崇德、胡卫平2010)。那么如何在听说教学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语境,从而激活学生的主题背景知识呢?课前的热身和导入起关键作用。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话题、实物、图片、视频、音乐、对话、游戏等导入,能够调动他们的语言知识储备,激发其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实例】

在课前预热阶段,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尽快引入本堂课的主题——发明创造,教师通过手机APP 点播一首学生喜欢的歌曲,让他们跟唱,随后展示手机APP 上的歌唱得分,并询问学生:“What are the smart phones use to do by us?”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作答:“They are used to listen to the songs/ surf the Internet for information/ book tickets/read/make phone calls/shop.”。通过作答,学生感受到智能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和便利。教师顺势提问:“Apart from smart phones,can you speak out other modern inventions that also have changed our lives a lot?”通过提问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设计说明】

通过手机APP 点歌、唱歌这一课堂导入活动,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减轻了学生上听说课的焦虑感,使其在与教师聊天的过程中,轻松、自然地谈论智能手机的各种用途。同时,自然地引入科技发明这一主题,为下一步探究更多伟大的发明及其历史作好铺垫。

(三)根据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合理整合教材内容提炼主线,聚焦主题

在基于主题语境的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梳理并归纳关键信息,建构文本核心主线(吕国征2018)。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主题意义的引领和课程内容的整合学习,体现学习的认知层次和活动的本质特征(张秋会、王蔷,等2019)。在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删减、补充和调整,紧扣主题设计一系列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的主题意义探究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教材内容】

本堂听说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中1a—2c 的6 个小部分,教材内容编排如下:1a 部分要求看图中的四项发明:电脑、电话、电视、汽车,通过小组讨论对这四项发明的时间进行排序。1b 部分要求通过听爱丽丝和她的奶奶的对话,把1a 中的四项发明与时间进行匹配。1c 部分要求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对1b 部分的内容进行一问一答对话操练。2a 部分要求学生听亚里克斯与卡罗尔的有关生活中小发明和小创造的对话,听力任务是对图中的小发明按时间顺序排列。2b 部分要求通过二次聆听,完成相关小发明和小创造的具体功能和用途的表格填空。2c 部分要求结合2b 所获取的听后表格信息进行对话,谈论表格中小发明和小创造的有关用途。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包含听、说、看的活动。各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在活动的推进中,有内容的复现,活动的难度也螺旋式上升。如果不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直接拿来运用,就会发现各部分活动的衔接不够紧密和自然。在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模式程式化的问题,削弱对主题意义的聚焦。因此,有必要对各部分内容作一定的整合和调整,寻找和设计一条课堂主线,使各部分内容和各项学习活动能紧紧围绕与主题相关的主线层层推进。这样的教学可以避免碎片化、程式化,更具整体性和连贯性。

【教学实例】

教师在深入解读教材后,理出一条基于主题意义的课堂主线。围绕Inventions 这一主题,把整堂课的核心主线提炼为:one of the greatest modern inventions in my eyes—more great modern inventions—modern inventionsingrandma’schildhood—interestinginventions in our life—the most creative inventions in your eyes—proper use of modern inventions。

围绕这条核心主线,教师将教材内容整合如下:考虑到1a,1b 和1c 的内容有多处重复,同时教师认为改变人们生活的比较大的发明创造远远不止文中反复提到的这四项。为发散学生的思维,提供更多的输入,教师先从智能手机入手,引导学生讨论手机的广泛用途和发展历史,表达手机这一发明的重要性。这一步骤紧密围绕one of the greatest modern inventions 这一核心主线中的关键词展开。接着让学生思考除了手机之外,还有哪些重要的发明,由此引出核心主线中的第二个关键词more great modern inventions。在这一步骤中,教师通过自己制作的一段有关现代社会重大发明的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这些发明的时间、发明者等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更多现代发明的历史。教师要求学生在看完视频后以pair work 的方式完成信息差表格。之后,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引出下一步骤。教师说:“Our lives today are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thanks to these great modern inventions.But was the life in grandma’s childhood as convenient as now? Are you curious about it? ”学生回答:“Yes.”学生对奶奶童年时代的生活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对那个年代的生活很好奇。由此自然地过渡到教材1b 的听力任务,即围绕主线关键词modern inventions in grandma’s childhood 展开听力活动。教师在听前进行听力策略指导,引导学生在听表示年代的数字时练习科学的速记方法。除了让学生完成1b 中的图片匹配任务外,教师还设计了两个问题:(1)What inventions did grandma have when she was young?(2)Why didn’t she have another two inventions?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本内涵,进一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的科技和生活。

教师结合教材2a、2b 的内容,补充一些生活中有创意的小发明、小创造的图片,让学生谈论这些小发明、小创造的用途和工作原理,引出interesting inventions in our life 主线的第四个关键词。

教师改编2c 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围绕主题关键词the most creative inventions in your eyes谈谈自己生活中看到的最有创意的发明创造,以及其用途和工作原理。在谈论这些创意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创造其实离自己的生活很近,只要留心观察,大胆质疑和实践,人人都能成为发明家。

大大小小的发明创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过度使用和依赖这些发明会给人们带来麻烦和灾难。教师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青少年因长期沉迷于电子游戏而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心健康。在本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围绕核心主线的关键词proper use of modern inventions 设计活动,要求学生给自己或他人制订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则,并提供了语言支架:be allowed to use...while.../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use...for,目的是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设计说明】

围绕主题,通过删减、补充、调整和改编等方式整合教材。围绕提炼出的核心主线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探究主题,挖掘文章内涵。这样既避免了课堂教学碎片化,又让学生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学习了语言知识,发展了语言技能、提升了思维品质。同时,也融入了科学观教育。

(四)兼顾语言内容与语言的形式,升华和拓展主题

升华主题是对主题的提高和精炼。在课堂教学中,升华和拓展主题的学习活动,聚焦语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实现基于主题意义的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万顷2018)。

本堂课的最后,教师通过创设语境,让学生对目前人们过度使用和依赖电子产品的现状及危害进行思考,同时帮助他们利用已学语言知识提出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建议。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教师基于人与科技这个主题语境,深入挖掘科技为人类服务的理念,同时渗透过度依赖科技产品反而有害无益的理念,带领学生学会反思和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建议和想法,从而体悟和升华了本课的主题。

四、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思考

(一)整体关联性

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每个教学环节和步骤都要为本堂课的主题语境服务,有机整合各个部分,避免脱离主题意义的碎片化呈现方式。各个部分之间的听说活动必须围绕一个主题或一条主线,形成一个有关联性的整体。教师要通过创设语境或情境突出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一条主线把听说的各部分教学内容和活动有效地联系和贯穿起来。

(二)主体实践性

基于主题语境的听说课,强调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具体而言,语言听说学习必须是学生围绕主题意义探究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学会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所以,教师要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围绕主题,通过描述阐释、分析判断、内化运用等学习活动,解决问题,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

(三)思维递进性

在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听说课中,学生的思维是层层递进的。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学习活动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

随着对主题意义的理解逐步加深,学生的思维品质也逐步提升。基于主题语境的教学活动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思维品质和文化理解融合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猜你喜欢

语篇听力语境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