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

2020-02-22

英语教师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语篇高中英语文本

王 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篇知识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 2018)语篇知识有助于语言使用者有效理解听到或读到的语篇,如关于语篇中的立论句、段落主题句、话语标记语的知识等可以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提高阅读效果。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有很大帮助,其过程也是对文本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过程。只有具备深刻、灵活、广阔的思维品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思考过程。分析高中生英语阅读现状发现,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效率并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阅读思维没有被充分激活,或者激活程度不高(刘慧君 2008)。教师习惯性地将阅读语篇分割成零散的知识点,只注重词汇和语法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导致阅读效果难以提高。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和实施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帮助其建立通过独立思考自主表达的思维,同时提升其实践探究水平。教师要避免直接“灌输”语篇知识,应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语篇的基础上分析谋篇布局、行为逻辑、写作手法、作者的写作意图等,从而培养其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课程标准》基于英语学科的本质,提炼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在课程教学完成后,学生要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同时,还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掌握。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自主开展跨文化交际,开阔国际视野,转变思维方式。文化意识是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指在引导学生认知中外不同文化的同时,也要培养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使其坚定文化自信,成为有素质、有责任感的人。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学习文章为前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提高其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师生的合作探究,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带着疑问学习的思维,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知识。综上所述,英语学科素养是英语学科人文价值的体现,为我国英语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英语阅读素养的内容

阅读是人类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重要能力,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育部 2018)。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已从传统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转向培养“阅读素养”。“阅读素养”的英文表述为reading literacy,literacy 即读写,reading literacy 除了“阅读”的意思外,还有信念、态度等在不同场景下可以应用的含义。王蔷、敖娜仁图雅(2015)表示,阅读素养可以分为能力、品格两个方面。阅读能力是指中小学生进行外语阅读时首先需要建立的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语言知识、阅读技巧与策略等能力;阅读品格是指一个人在阅读状态下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阅读状态。以上所述阐明了阅读素养的本质,同时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为目标,引导其学会阅读,进而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头戏”,不仅承载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还传递着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重视在阅读课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程度是他们的阅读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的重要体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停留在表层,如句子翻译、语法讲解、单词释义等,而应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对重要语句进行判断、预测、辨别等,深入感触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下面,立足《课程标准》,探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逻辑性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即能够准确、合理思考,理性对待事物,对事物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综合、判断等,科学、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对事物思考的结果(理查德·尼斯贝特 2017)。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直接反映其阅读能力,逻辑思维强的学生可以快速理清文章脉络,抓住中心思想。那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呢?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其逻辑性思维进行训练。此外,教师一般采取固定模式,即生词—句子—语法—段落—课文—练习。实际上,这完全是形式教学,导致阅读教学碎片化,只能锻炼学生的答题技巧,忽视了阅读语篇的内涵,难以提高其思维品质。教师应让学生在猜测文本大意后精读文章,概括段落大意,理清文本的逻辑顺序。

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提问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思维活动的开始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对于建立提高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模式来说,应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大脑独立思维网络,从而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其回答 who,what,where,why,how 类问题,梳理作者的行文脉络,以及从故事中得到的启发。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5 Module 6 Famous Person的教学为例,首先给学生展示宋庆龄和伊丽莎白女王的照片,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及她们的生平,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概括文章大意和主旨。通过以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1.How Song Qingling supported the Communist Party?

2.Which prison Elizabeth Fry first visited?

3.When Elizabeth Fry began her prison school?

4.When Elizabeth Fry got the Nobel Peace Prize?

5.What did Song Qingling do?What did Elizabeth Fry do?

教师通过上述提问,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循序渐进地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把文章中描写的伟人精神传递给学生,教育其向她们学习。

(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会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每当遇到类似的事情发生,往往会陷入固有的思维定式,不愿意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高中生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也会形成一些思维定式,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无法实现深度学习。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换位思维、逆向思维、聚合思维、辩证思维及灵感思维等。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同时,尽量多设计一些开放式问题,激励学生勤思考、多动脑。例如,在教学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5 Module 8 Saving water时,可以借助道德素材提出以下问题:

1.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water at home and at work?

除了创新高中政治教学理念,探索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外,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针对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制定多个评价指标,同时向不同指标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以增加教学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此来为高中政治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除此之外,科学合理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从长远角度上讲,有助于学校政治教学文化底蕴的形成与沉淀,为学校整体范围内政治教学水平的稳健提升起到更加深远的作用。完善且有针对性的高中政治教学评价体系将对教学成果的巩固和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塑造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2.How many ways of saving water does the author list in the text?

3.What can we do to save water?

从文中很容易找到前两个问题的答案,最后一个问题是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和已有知识、背景作答。通过以上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进度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做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实践、总结类比。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放”,也就是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少讲、多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答案,而不是直接展示答案,从而提升其思考能力,实现“教、学、讲、做、思”五位一体的高效结合,促进其思维能力提升。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以人类理性思维为根本,结合人类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适当的判断对事物进行全面研究反思,进而多方位看待事物的不同性质,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拓展思维。钟畅蓉、朱文英(2016)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辨别、分析、质疑、推断、概括、评价,寻找出除字面以外的含义,进而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以这一特性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其探究文章的深层内涵,使其掌握文章大意,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 Module 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的教学为例。

1.展开“头脑风暴”,激活发散思维

教师首先导入话题,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接着向学生提问:“How do you spend your summer vacation?”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假期生活。

2.巧用标题信息,启动联想思维

在阅读文本之前,巧妙利用文本标题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教师向学生提问:“According to the title,what kind of article is it?What will be covered in this passage?”引导学生对标题进行解读,判断文本是一篇记叙文,从 when,where,who,what等方面展开描写。

结语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走进课堂。教师应肩负起重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语篇高中英语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