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活动式写作模式的实践
——以“人物(名人)介绍”话题写作为例
2020-02-22蔡颖洁
蔡颖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于学科课程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基本目的。下面探索构建以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的任务化、过程化、个性化、互动化、合作探究、发展思维、生成能力的高中英语活动式写作模式。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活动式写作模式的定义及理论依据
(一)定义
英语活动式写作模式是指将英语写作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以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各种活动形式来组织写作,着眼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内隐和外显活动,让其在策划和举办主题活动中通过策划活动环节、查阅信息、讨论和分析、设计和学习撰写活动所需的各种文案,展示各种成果等,最终掌握某种文体的写作,发展英语写作能力的任务型、过程性写作活动。
(二)理论依据
1.高中英语写作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
语言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交流的过程,更是育心智、塑品格、促思维的过程。其中,英语写作是学生语言、知识、能力、品质等的集中体现,是英语学科中最能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活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因此,教师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发一切有利于发展其综合语言能力的写作训练(张乐 2016)。龚亚夫在以“从‘生存’到‘成长’:改变参照框架”为题的报告中分析道:“基础英语教育需要改变参照框架,重构理念与目标,从‘社会认知’的视角设计学生‘真实世界’的任务,从‘生存英语’的单一‘语言运用’转变为‘多元目标的英语教育’。”英语活动式写作正是基于该观点提出的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的写作教学模式。
2.人的发展离不开活动
活动理论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活动,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与发展的。在活动过程中,活动者自觉自主、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行动步骤,经历着情感的体验,始终处于积极追求中,关注行为和目标的实现。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综合能力得以不断生成和发展。英语活动式写作模式正是建立在活动理论基础上,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活动形式来组织英语写作教学的。
3.英语写作活动是多元智能的体现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在适当的情景中,人的不同潜能会被充分地释放出来。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在英语写作活动中,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和写作过程都充斥着个体对待外部世界的独特认识,他们需要有一个表现自己不同智力的情景。英语活动式写作模式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为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供了更大的表现舞台。最终形成的作文文本仅仅是写作综合活动成果的体现之一,更重要的是相伴随的其他能力的形成。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活动式写作模式探究的必要性
(一)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迫切需求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颁布,发展核心素养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而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于学科教学实践中也成为重中之重。也就是说,在英语教学中,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这一中心展开,这意味着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不仅需要听、说、读,还需要写。写作是英语教与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堪忧。
1.应试化、功利化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是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让学生练什么,没有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不重视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写作的个性化。
2.程序化、模式化
一篇作文分为几段,每段多少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用哪些句型,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僵化的模式。学生被动地照背照译,最终成了会默写优美句子的“机器”,写文章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无法真正传情达意,交际性极差。
3.写作内容窄化
写什么都局限于教材规定的内容和划定的范围,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有限的写作时间,局限于学生被动完成作业、教师点评的表层上。
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最终导致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低下和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甚至惧怕。统计高考英语成绩发现,学生写作平均分从来没有达到及格标准(15分)。学生作文空话、套话极为普遍,内容雷同,表达方式模式化,缺乏个性。传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目标。因此,开展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的个性化、互动化、多样化的活动式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是高中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活动式写作要遵循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构建和共同合作
写作的目的是交流,是个人对于知识的主动选择和自我建构的一个理解、运用、重组、加工,从而生成新信息的过程。写作的行为不仅是认知的,而且是社会的,而合作可以强化写作行为的社会性,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积极与小组成员合作,积极、主动地分享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动地、迫不得已地敷衍。
因此,在设计英语活动时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构建和共同合作的原则,努力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其在真实的交流与合作中生成新的知识,习得新的能力,促进其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将提升核心素养落实到写作活动的全过程。
(二)以生活化、交际化为前提的多向开放和灵活趣味
在国外,许多国家的写作教学建立在列昂节夫(Leont’ev)的第一代活动理论(《活动、意识、个性》,1975年)和恩格斯托姆(Engestrom)的第二代活动理论及第三代活动理论上,注重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生活的沟通,追求真实有用,学生可以全方位调动各种资源,如可以到图书馆、互联网上查资料,可以调查、访问等,既是写作,又是活动,更是真实的生活。
因此,英语活动式写作的开展应是建立在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的,以实际生活为根本的开放的过程。写作的题材和体裁,活动的形式、类型和规模,活动的对象,活动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等都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多向多方位的。
(三)重视过程的多元评价
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是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评价的要求。活动式写作是一个真实的过程,它由策划构思、讨论、创作、修改、展示等步骤组成,要求教师不能只强调对写作结果的评价,而要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以激励其进步为基点,从肯定和发现其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重视过程,关注其在写作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心理状态等。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活动式写作模式的实践
(一)教材整合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5 Nelson Mandel、模块四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模块四Unit 2 Working the land、模块五 Unit 1 Great Scientists等的话题都是“人物(名人)介绍”,要求学生学会写一篇描写人物的说明文,教师可将其整合成一个写作主题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介绍人物的英语表达方式,学会用英语描写人物,提高写作技能。
2.文化意识目标
学生能学会对名人进行评价。
3.思维品质目标
学生能在策划、组织、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查找、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发展合作学习、沟通、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能力目标
通过借鉴人物介绍类文本,生成高质量的写作成果,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活动过程
1.活动策划
(1)确定活动主题、范围、规模、形式。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确定小组的人物介绍对象(一位名人)任务分工。
2.搜集与获取
(1)各小组成员分工搜集任务对象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语录等)。
(2)搜集人物介绍类文本范例。
3.分析与研究(小组讨论)
(1)对搜集到的任务对象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筛选,确定写作内容。
(2)结合搜集到的介绍人物的文本范例,分析人物介绍类文本的特征:必须包含哪些方面;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可以使用哪些语言:常用描写人物的词汇、短语、句型等。
4.写作(独立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1)模仿范例,尝试写作:介绍一位名人。
(2)小组内交流、筛选、修改,最终定稿(一个小组一份)。
5.学生成果展示
(1)班级课堂展示并修改:小组代表展示本组作品,介绍思路和亮点,并谈谈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及不确定的问题→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内容、结构、逻辑、表达等)→各小组讨论,再次对本组作品进行修改,最终定稿→各小组制作本组作品展示材料(海报、图片、文本等)。
(2)校级展示。
后期制作活动成果,结合海报、图片、文本等,在学校学习园地或礼堂开辟“我最欣赏的名人”展区。
设计说明:既展示学生学习、写作的成果,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又以英语为载体,营造文化氛围,陶冶师生情操,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其在和谐、融洽、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
(四)活动效果和反思
本次写作活动是对活动式写作模式的一次实践。教师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将主题写作教学设计成一个大型的、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学生在策划、组织、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了查找、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了自主写作能力,提升了合作学习、沟通、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写作活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片沃土,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的英语活动式写作模式具有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是切实可行的。当然,对应课程标准中高中英语写作的各项要求,具体应开展何类写作活动、何等规模、如何开展等,则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完善,构建出一套个性化、互动化、过程化的能合作探究、发展思维、生成能力的英语写作模式,并制订出能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高中英语写作活动量化评价标准,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