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课前口头表达训练理念与实践
2020-02-22黄惠彦
黄惠彦
引言
基于话题进行复习是中考口语备考阶段的常用模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在毕业时达到五级课程目标,包括掌握9个功能意念项目和24个话题项目的内容(教育部 2012)。针对这些内容,教师会在九年级下学期开展“地毯式”的全面复习。具体操作方式是:针对每一个项目,组织学生在一周时间内进行相关的单词默写、中考题型(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信息归纳等)练习和作文练习。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目的性强、任务强度高的复习,的确能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并不明显。以所在学校为例,英语学科组会根据中考考纲列出的24个话题项目选择相应的中考听力、口语练习册,要求教师每周组织两次听力训练,每周末布置一次听力和口语练习,但并未开设专门的英语听说训练课程。经过九年级一个学年的听力、口语训练,学生对于听说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都非常熟悉,在朗读短文、情景对话、口头作文方面的熟练度和分数与九年级刚入学时相比有显著提高,但在课堂上,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仍旧不尽如人意。例如,在复习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7“校规”这一话题时,全班只有一两名学生能够针对“Should teenagers be allowed to wear their own clothes?”这一问题较为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需要针对对思维品质有更高要求的问题发表看法时,大部分学生处于“哑巴”状态。学生经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相关话题下的词汇、句型和相关表达已基本全部掌握,但仍偏向于只使用非常简单的句型来表达观点。尽管学生的口语考试分数在同类学校中略占优势(练得多),但他们未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弱。这也从侧面体现出简单、机械地围绕某一话题的复习策略并不高效。原因在于,在这种复习模式下,学生过多关注显性的语言知识点和题目训练,较少关注隐性的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有真实交际目的的实际语言运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设计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前口头表达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其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的发展。
一、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课前口头表达训练的必要性
语言能力由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组成。《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对五级课程目标在“说”这一方面的考核具体要求是:“能够在口语活动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能够在口语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能够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能用英语表演短剧。”学生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口头表达训练活动来实现,而不能单纯依赖某一种训练方式。
形式多样、趣味性的口头表达训练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以课前演讲为例,大量的实践表明,高效的课前演讲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帮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苏玉霞 2002)。
为什么要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课前口头表达训练呢?《课程标准》要求一切教学活动应把主题意义的探究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如果口头表达训练是没有主题牵引和串联的、缺少逻辑的、不符合常理的,学生接收到的就会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扭曲的语言,会直接影响其对语言的理解,更会阻碍他们的语言产出。如果口头表达训练是松散的、缺少计划的,将难以产生持续、长期的积极效果(袁顶国、朱德全 2006)。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教师可以拟定话题,制订形式丰富、由易到难、系统性的口头表达训练计划,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总而言之,如果缺少真实性、科学性、系统性,课前口头表达训练的效果就难以得到保证。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教师就能围绕既定主题,科学、系统地设计、开展课前口头表达训练。
二、设计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课前口头表达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恒常性与连续性
恒常性是指在设计活动时,要坚持围绕具有拓展性、开放性的主题形式和内容,以初中三年作为时间单位,严格按照教学计划,“雷打不动”地进行课前口头表达训练,不可随意停止或变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课时松就进行,课时紧就取消;无论教学进度多紧,都应想方设法空出课前5分钟左右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保证口头表达训练“每天有训练,周周有主题,月月有小结,年年有变化”。
连续性指的是不同阶段的课前口头表达训练的主题应符合循序渐进、螺旋式重现的规律,如七年级上学期围绕“My favorite”这一主题开展一个学期的课前演讲活动,在九年级下学期快毕业时,可再围绕“My favorite”这一主题开展初中生活汇报活动,让学生回忆在初中阶段自己最喜爱的老师、同学、故事。七年级学生由于刚入学,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欠佳,所掌握的词汇和句型不够丰富,所以以“My favorite”为主题的课前口头表达训练可持续整个学期,让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去体验、描述自己喜爱的人、事、物,给他们充分的试错、接受反馈、完善的机会。
(二)真实性
程晓堂(2018)认为,主题式教学的基本思路首先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尤其强调日常生活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即抽象知识和真实生活的联系。教师在设计口头表达训练时,要尽可能让情境真实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即使是需要学生想象和创作的训练形式,也应注意情境是否符合基本常识。
例如,在八年级上学期的一次口头表达训练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以下情境:“如果你们小组(共4人)共有100万人民币,你们将会如何使用这笔钱?”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达。当一位学生提出“I want to give all the money to the poor children.”时,教师追问:“你们如何把这笔钱交到这些孩子手里?通过什么方式给?钱会如何分配?如何防止善款被他人盗用”等,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教师所提问题都是现实社会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表达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如,在八年级下学期的一次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表演的首要要求是“真实”,并告诉他们:表演的剧目无论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还是虚构的,所说所演都应该尽量接近真实的生活而不应毫无章法地“乱来”。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 10I’d like some noodlesSection A 2d 的教学为例,学生需要根据2d中的文本模拟两位顾客在餐馆里点餐的场境。在“演员”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观众”留意表演的真实性,让其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在这一情境中,顾客和服务员的表达合理吗?在实际生活中,顾客与服务员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他们的表情、动作等是否符合真实的语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活动尽可能地与真实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对主题意义进行探究。
(三)多样性和趣味性
课前口头表达的主题有很多种,既要“变”,又要“不变”。
“变”是指所选主题要时刻与学生发生联系,与时代发生关联。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想方设法创设各种各样好玩儿的、有拓展性的、跨学科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题和形式,这样不仅能大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帮助学生学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得体的语言表达。例如,基于同一主题,教师可以开展听后复述练习、听后回答问题练习、听评训练、发表听后感、预测结尾、推测原因、赏析、推测意图和人物关系、口头答问、辩论、口头质疑、看图说话、讲故事、口头报道、致辞、采访、演讲(命题、半命题、主题、即兴)、电话交谈等形式多样的口头表达训练。
“不变”是指无论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口头表达训练都应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应坚持营造始终如一的“安全、自由、支持”的课堂氛围,在口头表达训练进行的过程中,尽量不打断学生、不过分纠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会感受到良好的互助氛围,觉得无论自己讲得怎么样,教师和同学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帮助他,从而增强英语口头表达的信心和动力。
(四)参与性和竞争性
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设计不同难度、多种形式的口头表达训练活动,尽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教师要照顾水平较低的学生的自尊心,适当降低要求,并提前给予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同等的参与口头表达训练的机会。只有人人参与,整个班级的英语学习氛围才能越来越好。
例如,在七年级上学期刚开学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主动参与的学生以加分奖励;待学生都熟悉了课前口头表达训练活动后,就让他们按照学号顺序依次参与。到了八年级和九年级,教师让学生抽签决定次序。学生只要感到自己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和指导,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都会非常乐意参与。
在口头表达训练活动进行过程中,“观众”的参与度也尤为重要。在开展口头表达训练活动之前,教师可向学生说明倾听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认真听的过程其实是锻炼自己听力的最好机会。对于在活动过程中交头接耳、开小差等不认真倾听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提醒并小声制止。教师在开学初可在班内集中进行一次英语口头表达策略指导,还应鼓励学生在口头表达过程中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如提问、讨论、抢答等。总之,教师要让学生以足够的热情对待每一位同学的口头表达展示,尊重他人的思想和劳动成果。
学生大都喜欢游戏。如果在口头表达训练活动中加入一些挑战和竞争元素,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所在班级每周都会进行一次课前口头表达展示评比,由学生投票选出本周“最有趣的课前演讲”,每个月底会让每周的优胜者进行PK。很多学生为了参与月底的PK,都会在口头表达展示的最后给自己拉票。这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精彩度。
(五)自主性和互助性
研究表明,由学生掌控学习(节奏、时间分配、教学材料呈现的顺序、练习题的选择)时,效果往往比教师掌控更好(Niemiec&Sikorski,et al.1996)。在主题和内容的选择方面,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其自由选择大主题下的小话题、合作伙伴、展示方式等。例如,七年级下学期的课前口头表达主题为“recommendation”,学生可以推荐一项运动、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想法、一种技术、一件有趣的事情、一座城市、一段经历等。学生感到有充分发挥的余地,所以积极参与。除了推荐电影、书籍、演员外,他们还讲了打排球的技术、怎么用娃娃机抓娃娃、如何观看国外的视频等。令人骄傲的是,学生虽然英语水平一般,但是均能够用所学的较为简单的英语去表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在口头表达展示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当“观众”的过程中“耳濡目染”,锻炼了听力、开阔了眼界。
同伴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教师应在班级内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由于学生已经提前知晓自己上台展示的确切时间,教师可鼓励他们提前主动找“师傅”寻求帮助和指导,向同学请教。教师还可用制度进行鼓励。例如,“师傅”指导“徒弟”的演讲荣获了“最有趣的课前演讲”,“师傅”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六)指导性和反馈性
课前口头表达训练的主题一般是提前确定好的,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疑惑、困难和障碍,有时也会偏离主题。此时,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紧扣主题进行展示,即产出符合真实语境的、“观众”能理解的、内容有趣的课前口头表达展示,在每个学期刚开始时,教师就要做大量的铺垫和准备工作。如给学生简单、可操作的步骤示范,教会他们如何准备课前演讲;还可以给他们播放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初中组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
七年级上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堂课,教师就给全班学生清晰、明确地介绍了初中三年的课前口头表达训练计划,并详细介绍了每个学期甚至每周的主题和展示要求。如七年级上学期,由于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新环境比较陌生,容易害羞,英语能力欠佳,此阶段,教师只给学生提三个要求:“easy,interesting,loudly”。总之,要确保英语课前口头表达训练活动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能力范围内可以驾驭的话题和内容。在学生口头表达展示之后,教师根据要求进行点评,如“刚才的口头表达展示是否简单易懂?是否有趣?大家能听清楚吗?”以此给学生及时的反馈。
对于学生“观众”,教师要提前让他们明确要求——认真倾听、随时记录、真诚鼓掌。在学生口头表达展示结束后,教师进行技巧小结。学生在观察同学的错误示范后,会有意识地总结经验教训,确保自己以后不犯此类错误。在每次学生口头表达展示结束后,教师针对展示的主题对“观众”进行提问,检测他们是否认真倾听,是否对这个话题有自己的思考。如有个学生在推荐一本书的时候这样说道:“The story is interesting so I like it.”在他的展示结束后,教师问“观众”:“Do you think this book is interesting?Why?How do you know?”通过这种方式让展示者和学生“观众”知道:要想让所讲内容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应该再增加一些具体的例子来作支撑。
低年级的口头表达展示反馈,可以采取教师提问、点评的方式;高年级的口头表达展示反馈,可以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反馈应以鼓励为主。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口头表达展示过程中多次出现的小问题集中起来,在每周一不点名地提一提。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展示进行反馈,还要针对学生的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进行反馈,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课前口头表达训练设计案例
以下是初中三年教学实践中的课前口头表达训练设计:
(一)七年级上学期
形式:prepared speech
时长:1分钟
主 题 :My favorite(food,season,sports,star,book,movie...)
要求:easy,interesting,loudly(即选题不可太难,尽量演讲自己熟悉的、“观众”听得懂的内容;主题和内容要贴近生活,要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说明:学生所讲主题可以与前面的同学一样,只要保证“观众”不厌烦即可。教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演讲进行对比和提问,激发学生写出个性化的、有自己特色的演讲稿。对于英语水平差、学习态度不认真、有公众演讲惊恐症的学生,教师提前给予指导和帮助,尽可能让他们站上讲台。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班级每个学生都有了上台演讲的经历,在英语课堂上也敢于举手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了。可喜的是,学号在后面的学生因为吸取了前面同学的教训,在幻灯片设计、语音语调、与“观众”互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二)七年级下学期
形式:prepared speech
时长:3分钟内
主题:Recommendation
要求:easy,interesting,loudly
说明:在七年级下学期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就给学生讲解了“电梯原则”这一心理学现象,鼓励学生在演讲的头30秒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意识到推荐和说服他人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本学期课前口头表达训练的主题是推荐,可以推荐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物,如一位人物、一个游戏、一项技能、一种学习方法、一个网站、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座城市等。通过推荐,学生要学会如何“推销”自己的观点(sell their ideas)。
在本学期的口头表达训练活动中,许多学生推荐的是他们特别喜欢的书籍、电影、电视节目,而这些书籍、电影中的思想很深刻,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很复杂,学生难以在3分钟内把所有内容讲清楚。许多学生从网上下载的文字过于晦涩难懂,所以,头几次的演讲都出现了学生刚站上讲台就忘记了那些特别难的生词的发音,于是卡在中途或者随意揣测新词的发音的情况。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在演讲前认真书写演讲稿,只挑选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进行介绍,不需要面面俱到,并且把“观众”不懂的新词提前标上中文。在学生演讲结束后,教师挑选部分词语进行讲解,因此,学生每天都能学到新词汇和新知识。
在本学期的口头表达训练活动中,教师引入了竞赛机制,并且把学生的演讲书面化,以供回顾。每周五,全班会对5个学生的演讲进行投票(投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有2票,课前投票,不占用上课时间)。每周的优胜者会与当月周次的优胜者进行PK,得票最多的演讲者可以在当月“视频课”上给全班播放他推荐的主题内容,资源由演讲者提供。这样锻炼了学生从网上查找资源的能力。
(三)八年级上学期
形式:improvised speech(即兴编故事)
时长:1分钟
主题:不定
要求:reasonable,interesting,loudly
说明:依据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每个单元的话题,教师每周给学生提供围绕该单元主题的3个关键词,让学生根据所给关键词即兴编故事。如在教学Unit 1时,所提供的关键词为headache,bed,excited。水平较低的学生会提前两天收到关键词,水平较高的学生会在上台前一分钟收到关键词。
对于根据关键词编故事,学生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而一分钟的准备时间避免了学生因过分纠结细节而忽视故事的整体结构的情况。对于更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对他们所编故事的细节进行随时记录,并在课下进行反馈(笔者设计了即兴故事评价表,在每个学生上台展示后,会将填好的表格发给他们)。在课堂上,由其他学生对故事进行点评。
(四)八年级下学期
形式:Plays(话剧表演)
时长:20—25分钟
主题:Love and Life,Truth and Lie,Changes,Failure and Success
要求:real,heart-striking,loudly
说明: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的课文中有非常多的可供学生表演的剧目,如Hansel and Gretel,The Emperor’s new clothes等。同时,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完全有能力自主创作或改编英语剧本。因此,教师设置的话剧主题有4个,分别是Love and Life,Truth and Lie,Changes,Failure and Success。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展开剧本创作,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剧目,小组选出最佳剧本(可以几个剧本合并,各取所长)后,再利用课下时间编排剧目。班级有专人负责提醒表演顺序,所以每个剧本都有至少两周的排练时间;每周三英语课表演一次,用课堂前20分钟进行话剧的表演,每次表演2—3组,后5分钟进行互评和互动。
在剧本创作阶段,学生先拟好初稿,再经小组、全班或随机互评后进行修改;对于每个学生的剧本,教师都要认真阅读并作批注,尽可能挖掘作品中的闪光点。
除周三外,周一至周五的英语课,教师抽出课堂前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剧本点评。全班每个小组都要对每个剧本提出改进意见,剧作者也要虚心接受意见,并反复修改确定剧本终稿。
在本学期快结束的某个下午,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的报告厅内进行话剧汇演,并邀请科任教师和家长出席。学生和家长、教师共同投票选出剧本汇演的优胜者(尽量让每个小组都获奖)。奖项设有:最佳剧本奖,最佳导演奖,最佳语音语调奖,最佳配乐奖,最佳道具奖,最佳服装奖,最佳男、女演员奖,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旁白奖等。学生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和美好的经历。学生对每部话剧都进行了录像,留下了美好的纪念。
在话剧汇演前,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指导:剧目的主旋律不能是负面的,要有正确价值观的导向性,不能有嘲笑、讽刺同学或老师的内容;剧目要想有代入感,首先要真实,对于剧本的对话、旁白,要反复斟酌、修改、完善,让“观众”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优秀的剧本一定是能触动人心的,所以,平时应广泛阅读,借鉴名家的创作手法和表演方式,尽可能让自己的作品更优秀。
对学生“观众”的指导也非常重要。经过一年半的磨合,学生都已经懂得尊重舞台上的表演者,在适时鼓掌、保持安静这方面,他们一直都做得很好。教师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纪律、舞台灯光、后台电脑屏幕切换等幕后工作。很有意思的是,学生对幕后工作的积极性不亚于上台表演。许多学生都愿意帮忙策划整台剧本汇演,锻炼了沟通协作、随机应变的能力。
(五)九年级上学期
形式:project(项目展示)
时长:5—10分钟
主题:
(1)If I have 1 millionyuan,I will...
(2)If I am the headmaster of school...
(3)How to build our city better.
(4)学生自选,与社会热点结合,如2018年3月霍金去世,主题是Stephen William Hawking;2019年6月上海正式推广垃圾分类,主题是Waste sorting。
要求:real,practical,loudly
说明:共有四个主题,一个月一个。项目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分工明确,小组成员应通过上网、去图书馆、采访等各种方式广泛搜集资料(展示时需提供数据出处),提出具体的、有建设性的、可直接实施的解决方案,并在5分钟内向“观众”进行展示。展示形式不限,可以以辩论赛、幻灯片展示、视频、角色扮演、仲裁法庭等方式进行,只要使用英语即可。每组有两周的准备时间。每当一个小组展示结束之后,其他小组填写一张评价表进行反馈。每个月底进行一次评比,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在评价过程中,非展示小组要发表自己对于该小组提出的解决方案的看法和意见,优点和缺点都要提及。如果时间允许,对于争议性较强的主题,班内可以组织辩论赛,进行深入讨论,逐步完善解决办法。
(六)九年级下学期
形式:picture description&role play(回归中考口 语 题 型 ),words game,riddles,English songs competition,debate,listen and discuss
主题:一周一个主题(首先对考纲24个话题项目进行重新编排,然后按照话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设计,同时按照功能语言项目,整合、重现七年级、八年级已练习过的主题)
要求:correct,interesting,loudly
说明: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紧,因此,课前口头表达训练会结合中考口语题型——情景对话和口头作文的要求进行。正如本文引言所提及的,把情景对话、口头作文当作应试题目来操练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情景对话训练方式为:前一天晚上进行主题词汇和句型输入(课下布置相关主题下的阅读任务)—课堂上教师引入主题—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和主题联想—组内分享、讨论、互测主题下的词汇、短语和句型—教师补充主题下其他句型或注意事项—学生练习情景对话—以有趣的方式对答案—学生自我评价和改正。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口头作文对话训练方式可以是:前一天晚上进行主题词汇和句型输入(课下布置相关主题下的阅读任务)—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引入主题—学生讨论—分享意见—学生进行1分钟口头作文—全班分享优秀口头作文。
同时,课前演讲、辩论赛、英语歌曲赏析、角色扮演、词汇拼写比赛、猜谜语等活动作为每周一次的插曲,在每周三举行。目的是缓解本学期较为紧张的学习气氛,以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加英语使用的频率。但是语言的流畅度和准确度仍然作为评价的重点。
在题目的设计方面,如单词比赛、猜谜语、辩论赛等,教师让学生周末回家搜题、整理,自主设计题目后互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结语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课前口头表达训练活动有很多,本文对此的解读和实践仍有待时间的检验。在九年级下学期针对考试题型的英语课前口头训练方式也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基于主题意义探究而设计教学活动给了广大教师无限的思路和启发,对一线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会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