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翻译中的寓神于形

2020-02-22安洁琼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江枫形神神韵

安洁琼

文学翻译中的寓神于形

安洁琼

(西藏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诸多翻译家、专家学者对形神之论发表了看法。本文试图将“形”分为字词句、结构、语言、文法、修辞、韵律、节奏、俗语八个要素,“神”分为精神、风格、气势、意义四个要素,把形神统一起来,强调寓神于形,旨在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一个角度。

文学翻译;神似;形似;寓神于形

自佛经翻译起,中国翻译理论便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中,形神之论占据一定地位。1921年,茅盾提出“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了‘神韵’”。[1]陈西滢在1929年论述“三似说”(形似、意似和神似)时,认为“意似的翻译,便是要超过形似的直译”,但意似者“无论如何的技巧,他断不能得到作者的神韵”。[1]1933年,朱生豪谈及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1]1951年,傅雷提出“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思想。之后,许渊冲,刘靖之等人也都强调神似重于形似。

一、重神似不重形似

1951年,傅雷写到“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1]1963年,傅雷又总结到,“愚对译事看法实际甚简单:重神似不重形似;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硬拗口之病;又须能朗朗上口,求音节和谐;至节奏与tempo,当然以原作为依归”。[1]至此,中国文学翻译中形神之论的“重神似不重形似”翻译思想有了开端。

1.对傅雷“神似”译论价值、现实意义的研究

自“神似”出现在翻译界,就不断有专家学者研究其价值,而罗新璋直接将它放在翻译理论体系“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中。田金平详细介绍了“神似”理论,总结出译者所应具备的条件,即:要有艺术修养,选择作品谨慎,从而论证傅雷“神似”的价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汤嘉雯也从傅雷“神似”说起,探讨其在《英雄联盟》词和句翻译中的应用,提出高质量的翻译,尤其是能贴近“神似”的翻译,某种程度上利于大众了解电子竞技体育项目,助力其发展,侧面证明了“神似”的现实意义。[3]

2.关于对傅雷“神似”思想渊源、内涵的研究

傅雷“神似”的思想渊源,诸多学者认为其来自于中国美学。杨全红就认为傅雷的“神似”可能是其从相关的文艺美学中总结得出,并用傅雷所写《观画答客问》中相关文字以及金圣华和罗新璋的论文观点来论证,且对 “神似”内涵的研究做了简单综述,认为“神似”的内涵大致可用“精气神”(精神、气息、神韵)概括,最后否认了一些人认为“化境”是傅雷提出的观点,“神似”和“化境”只是有相同之处。[4]同样,罗立斌也论述了“神似”的理论渊源及内涵,从西汉说到东晋止,概括为傅雷将“神似”画论成功运用到文学翻译中,有着深远文化渊源,是一次成功的转换,同时将“神似”内涵概括为化为我有,形神兼备。[5]

3.从形象思维、诗学角度对“神似”进行解读

钟佳、李延林先介绍形象思维及其特点,后从思维角度入手分析诗歌的“神”在于两部分,进而帮助理解傅雷的“神似”。诗歌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意象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本质是其“神”的一个部分所在;为反映现实生活本质, 诗歌采用一个具有稳定性但同时具有开放性的意象系统,两者的有机结合是“神”的另一个部分。[6]与分析诗歌的“神”不同,陈颖子、王银霞则从诗学角度分析傅雷的“神似”,认为傅雷所提到原文与译文的距离就是王夫之所谓的“离合间”,傅雷和王夫之两人的理论一脉相承,都是艺术创作中的基本规律与指导理论。[7]

这些论文虽然研究角度不同,却无一不肯定傅雷“神似重于形似”的翻译思想。还有一些论文,观点清晰,但因搜索主题词的限定,并未放在所做的综述期刊中,也有一些论文并未提出建设性的观点,对“神似”的研究并不深刻。同时,随着翻译事业和翻译理论的发展,论文中 “形神兼备”之类表述的情况增多,证明“形似”得到重视,是翻译思想发生从“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形似而后神似”转变的前兆。

二、形似而后神似

1982年,江枫提出“译雪莱,而要做到形神皆似,就我的才力而论,几乎是不可解的难题。但是,既然要译,也就只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8]1989年5月,江枫在全国第一届英语诗歌翻译研讨会上发言,“形似而后神似”的翻译思想第一次提出,且不再讨论“神韵”问题,着重论述形式的重要性,认为形式内容密不可分,提出神韵难以捕捉,但可以抓住“形”。这是第一次出现的与“重神似不重形似”完全相反的翻译思想,引起学者重视,并加以研究。

1.对比江枫和许渊冲的翻译思想

张义宏以许的《新世纪的新译论》和江的《<新世纪的新译论>点评》为引子,将两人翻译思想的分歧总结为对于原文内容和形式的取舍上,许要原文而舍形式,即保存原作的艺术魅力,江坚持两者不可分割,有形式才会有原作魅力。而“神”“形”是两人论争的中心,江坚持“神以形存”,许高度重视“神似”。[9]

2.通过分析江的译文谈及其翻译思想

杨惠莹先介绍江的翻译思想,然后以其译的雪莱《含羞草》为例,从字形词形层面上的相似和句型语音效果层面上的相似论证江在翻译时保证了“形似”,其翻译实践与其翻译思想具有一致性。又以《西风颂》为例,证明江的译文从内容到形式贴近原文,从而也表达出原文的风格意境,即“神似”。这里就从侧面证明江的译文符合其译论“形似而后神似”。也有学者从某一角度或某种翻译批评方法入手分析江的译文和翻译思想。[10]卢淑玲、陈可培从形式移植的角度分析江在翻译时进行了结构移植和韵律移植,尽量保持原诗形态并贴近原文而能逼真展示原诗面貌,即遵循了其“形似而后神似”的译论。[11]

3.对比江译本与他人译本来研究或谈及江的翻译思想

周建新通过对比艾米莉·狄金森的余光中译本和江译本,认为江译本坚持他的“形神皆似”和“形似而后神似”翻译思想,而余译本则感情成分较多,所以江译本流传广泛,特别是《篱笆那边》一诗。[12]彭焱则是选取《暴风雨夜,暴风雨夜》和《篱笆那边》两首对比江枫和蒲隆译本,认为江译本简约却生硬,蒲隆译本流畅却失于简约,但肯定江译本《暴风雨夜,暴风雨夜》达到了形神皆似,与江枫的追求所契合。[13]

从以上论文来看,学者们对于江枫“形神皆似”“形似而后神似”翻译思想的研究基于对其译本的研究,证明其“形似而后神似”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紧密联系,也一定程度上证明“形似而后神似”的可行性。而自翻译有“形”“神”之论以来,大多数翻译家秉持“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思想,只有极少数翻译家保持中立想法或相反观点。1982年,李芒借插画家叶浅予的见解“神是依附于形的,形不准,神也就失其真”来论述“正确的应用形式中的语言这个武器,就可以如实地再现原作的神韵和境界”。[1]952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究“形似而后神似”这一思想,佐证了“形似”的价值越来越受重视。

从“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形神皆似”的“形似而后神似”的转变,揭示了“形”与“神”的关系不该形成极端的“神似”派或“形似”派,文学翻译应该强调寓神于形。

三、寓神于形

文学翻译强调要做到寓神于形,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形”,什么是“神”。傅雷、江枫均未提出两者确切指什么,仅对“形”“神”概念有过一些相关说法。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用“十一个不同”指出了翻译之难。[1]其中文字词类、句法结构、文法与习惯、修辞规律和俗语的五个不同,应该指的是 “形”的方面,而其他六个不同,即民族思想方式、感觉深浅、观点角度、风俗传统信仰、社会背景和表现方法,均属于意识形态方面,应该指的是“神”的方面。江枫虽没有系统地叙述何为“形”“神”,但提出了“和诗的内容高度一致的形式,是使一首诗得以把构思物化成为审美客体的全部语言材料,特别是语言的结构和具有造型功能的修辞手段”,着重强调诗歌“形”的语言结构和修辞手段[8]。对于遣词造句、原诗格律、建行、分节、脚韵和行内韵等,也提出应尽可能贴近原作,也就是对“形”有追求。由此看来,傅、江二人未曾对“形”“神”下定义,但对其所含的要素做了一定阐释。

除了江枫、傅雷对“形”“神”要素的理解,还有多种,虽说法不同,但本质上一样。许钧在《“形”与“神”辨》中对前人关于这两个概念基本要素的观点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和界定,概括如下:形与字、句、词语和句法形式和结构、语言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方式、文法、修辞韵律、俗语、节奏等相关;神与精神、神韵、味、原旨、意义、气势、风格、情调、气氛等相关。[14]根据前人说法,将“形”划分为结构、字词句、语言、文法、修辞、韵律、节奏、俗语八个要素,“神”包括精神、风格、气势、意义四个要素。而“内容”是一座桥,将“形”八要素和“神”四要素结合起来,“形”的一切要素构成“内容”,“内容”最终反映“神”的所有要素,从而达到寓神于形的效果。

寓神于形强调的是“形”和“神”的和谐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同时存在,“形”把“神”包含在内,“神”通过“形”体现出来。这与“重神似不重形似”“形似而后神似”不同,前者偏向于“神似”,后者强调先形后神。事实上,“神似”和“形似”两者不应该存在先后问题和取舍问题,应为有形可寄神,寓神于形中。换言之,双方不是对立的关系,无论是提出“重神似不重形似”的傅雷,还是提出“形似而后神似”的江枫,都未将两者完全对立起来。傅雷在追求“神似”的时候,对于“形似”也是有要求的,认为“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但无论如何要让人觉得尽管句法新奇仍不失为中文”。[1]548江枫先提出“形神皆似”,可见也并未舍“神似”,只认为追求“形似”更有助于追求“神似”,所以后来又提出“形似而后神似”。

总而言之,翻译时,不能过度追求“神似”舍弃“形似”,因为会发生一定偏差,即译者自认为自己翻译达到的“神”并不是原文作者在原文中所传达的“神”,很有可能是译者自己创造出来的“神”。翻译时过于追求“形”,也可能出现偏差。一方面,追求“形似”可能使得“神”在“形”中展示,另一方面,也可能发生原文的“神”在翻译过程中丢失的情况,且因为“形”所包含的要素太多,所以在求“形似”时需要格外注意,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明白,求“形”是为了更好地传“神”。

但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形”与“神”发生冲突又是不可避免的。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译者应该以“形”传“神”。当发生冲突且译者必须有所取舍时,应该留“形”去“神”,因为留“形”可能存“神”,不留“形”,“神”没有依附,翻译过去的“神”必然不是原文所要表达的“神”。一部好的文学翻译作品,需要在“形”和“神”方面做到配合得当,应结合“形”的八要素和原文实际尽可能追求“形”,反映“神”的四要素,而达到寓神于形。

从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江枫的“形似而后神似”,是文学翻译思想的发展。随着时代发展,文学翻译从理论到实践都应与时俱进,且因为文学翻译的发展,翻译文学品味发生的不同,以及顺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潮流的需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不应该简单地追求“神似”或“形似”,要清楚明白“形”和“神”各自所包含的具体要素,用“内容”将两者的要素和谐对接,不再走向极端的“神似派”或者“形似派”,强调寓神于形。

[1]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田金平.论傅雷“神似”翻译理论的价值[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6-97.

[3]汤嘉雯.从傅雷“神似论”探析电子竞技游戏翻译——以《英雄联盟》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7):127-129.

[4]杨全红.傅雷“神似”译论新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49-53.

[5]罗立斌.浅论傅雷“神似说”的理论渊源及内涵[J].长沙大学学报,2010(4):109-110.

[6]钟佳,李延林.形象思维与傅雷之“神似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3-165.

[7]陈颖子,王银霞.“取神似于离合之间”——从诗学角度探析傅雷“神似”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5):74-76.

[8]江枫.江枫论文学翻译自选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9]张义宏,许渊冲.江枫诗歌翻译论争焦点透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63-64.

[10]杨惠莹.精于心,显于形——江枫的英语诗歌翻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82-83.

[11]卢淑玲,陈可培.形式移植在译诗中的重要性—评江枫译诗《哦,船长,我的船长》[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0-133.

[12]周建新.江枫和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翻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2-106.

[13]彭焱.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江枫和蒲隆翻译版本比较[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9-51+98.

[14]许钧.“形”与“神”辨[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2):57-66.

2020—05—20

安洁琼(1994—),女,汉族,山西晋中人,西藏民族大学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H059

A

1673-4564(2020)06-0040-04

猜你喜欢

江枫形神神韵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形神之间 浅谈古代人物故事画的发展历程
意象、形神
墨舞神韵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月已缺
瓦子街,读不完的神韵
误会连连看
风之神韵
摔不烂的“破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