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笃定从文本到现实之路的探索
——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谭培文教授访谈

2020-02-22谭培文赵立庆

社会科学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治学马克思现实

谭培文,赵立庆

谭培文(1948-),湖南衡山人,哲学博士,现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代表作《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2006年获得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个;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

赵立庆(以下简称“赵”):谭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社会科学家》杂志社专访。我们知道孙伯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的奠基者。请您谈谈从孙先生哪里学到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

谭培文(以下简称“谭”):“文本乃治学之本,现实为创新之源”是纪念我的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孙伯先生文章的标题,也概括了吾之恩师的治学精神。该文仅为传承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与吾之恩师孙伯先生治学精神微末洞见。①参见谭培文《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现实对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页。中国古代治学如何正确理解文本与现实之间关系的要义,莫过于“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名言。②宋·陆九渊《语录》:“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本为反问句,此作正解。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132页。“六经注我”其意为力求理解“六经”的本义,依其典籍之知识来注释经典,以追寻经书的原始意义。这是对的。而“我注六经”却是指利用“六经”的含义来解释或创新自己的思想。是以,清儒戴震认为:“圣人之道在六经,汉儒得其制数,失其义理;宋儒得其义理,失其制数。”③《戴震全书·与方希原书》第6册,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375页。所谓失其制数,那就是对“六经”随意发挥,甚至误读。

用现代话语来表达“,六经注我”仅用于对文献本义理解,而“我注六经”则应指对文献的现代性转换。因此,“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只能是学习文献、尊重经典的一种学术态度,而不是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治学方法。如果说“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有其合理性的话,那就是它强调了学习经典、熟悉经典、尊重经典在治学中的极端重要性。显然“,六经注我”即把经典看作治学之本根,突出了“文本乃治学之本”的精神。任何一种理论创新,都必须从现有的思想前提出发,经典为创新提供了理论资源与知识准备。而“我注六经”,即将经典也当作了创新之源,据于六经,归于六经,自我建构,随意发挥,则大为不可。经典本身不能成为创新源泉,而现实才是创新之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远远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可是到了近代则远远落后于西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学者这种“我注六经”之“创新”精神,即从本本开始又终于文本之弊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革命危害最大的即是此种据于经典,又终于经典的本本主义或教条主义。

“文本为治学之本”即读懂文本,掌握文献的本义,为使经典文献的原理实现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做好知识准备。“文本为治学之本”其意在于尊重文献的本义为前提。以“六经注我”的精神对待文献,熟悉文献,掌握文献是治学的基本功。如果一个专业的学者、博士连本专业的文献也没有读过或不熟悉,那就很难说,他具备了研究该专业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以,文本是治学之本,是指任何一个学科专业的学者,治学的第一步是熟悉和掌握本学科专业的文献。这是治学之基本功。所谓基本功,对于治学而言,它包括阅读文献的基本功、检索文献的基本功、运用文献的基本功和将文献理论资源转化为科研、教学资源的基本功。阅读通常以看懂为目标,作为基本功是指能力的训练。能力的训练只能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文献阅读能力的提升之最终途径是阅读的实践。有的学者两天读一本书,有的则需要五天甚至更多时日,首先需要的就是阅读的实践训练。检索文献的基本功不是指掌握现代检索的基本路径和方法,而是指通过阅读经典,才可能知道你所研究问题需要检索那些方面的文献资料。运用文献的基本功是读书到进入学术研究实战阶段的一种能力。学术研究的展开,需要寻找学术理念、学术观点等创新的佐证和支撑。同样的理念、观点,文献功底深厚的学者即可以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下笔即可做到:每句话是你自己的,每句话都是有根据的。这即是文本是治学之本最高境界。唐宋诗词之所以韵味隽永绵长,历久而弥新,就在于其每一诗句都有其典籍根据,文化底蕴深厚。相反,缺乏文献功底者则孤陋寡闻,形影相吊。文献功底深厚的学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文献转化为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文献功底肤浅者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则举步维艰。是以,文本是治学之本,实际是指治学必须熟悉你所研究领域的全部文献或绝大部分经典文献,从而培育和训练阅读文献、检索文献、运用文献及将文献理论资源转化为科研、教学资源的基本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④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如果说“文本乃治学之本”的精神主要得益于我的恩师孙伯先生影响的话,那发扬这种精神与真正体悟其真谛,唯有在漫长的实践中探索方成。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熟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献是一巨大工程。仅就马克思恩格斯文献而言,它不仅包括他们的著作,还包括他们的手稿和书信等基本文献。以笔者为例,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初步涉猎就经历前后将近七年的时间。我本是衡阳师院中文系学生,毕业后留校从事理论教育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考上了湖南省委党校在全省招收20人的哲学理干班。期间,就精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哲学经典文献与《资本论》及列宁的《哲学笔记》等文献。后来又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读完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阶段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前面约四年仅当入门,而熟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献基本功的真正奠基是南京大学哲学系三年的博士阶段。我的导师伯先生原是北京大学的博导,他不仅带来了北京大学培养博士生的方法,而且在南京大学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本学派。在他的带领下,精读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资本论》等经典文献。除此之外,我还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1版)共50卷,并且都做了读书笔记。仅此而言,也只能说初步有了一点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献功底。如果与那些天天讲马克思主义却一本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也未读过的人相比,当然要好些,但与那些专门研究文献文本的专家比,那仅仅是初涉皮毛而已。

赵:“文本”是经典,也是活的、开放的,儒家经典文本如《大学》存在多种诠释,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的诠释与创新?

谭:如何通过经典文本实现理论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理论创造的源泉绝不是“我注六经”,始于书本,而又终于书本。书本是理论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文献资源,而不是“我注六经”即把“六经”当作创新本身。实现理论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源泉和根本是现实。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现实的内涵。恩格斯引用黑格尔话说:“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8页。现实不等于现存,现存的东西至少有三:即旧社会遗存下来行将走向腐朽逐渐趋于灭亡的东西,在一定环境和一定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东西,还有哪些正在萌芽、发展而具有必然的东西。恩格斯说:“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8页。现实性即是以一定环境和时代为基础而正在萌芽、发展而具有必然的东西,或展开过程具有必然性的东西。是以,只有在一定时代一定环境具有必然性的东西才是现实的,非必然性的东西仅当现存而已。其实,澄明“现实”含义并不难,“难于上青天”的是如何实现文献理论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即将经典文本的理论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其次,必须以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把握现实。要将经典文本的理论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何以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概念并非马克思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也非肇始于马克思。早在15、16世纪就有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英国大革命时期的平等派、法国巴贝夫等代表不同程度无产阶级发展状况要求的理论;16、17世纪始有了理想社会制度的描写,如托·莫尔的著作《乌托邦》(1516年)、托·康帕内拉的《太阳城》(1623年);18世纪则已有直接的共产主义理论(摩来里和马布利);后来又有圣西门、傅立叶与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等。马克思不仅熟悉和把握了他们的文本理论和观点,深读了他们的著作和文章,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还评析和批判了他们的错误观点,认为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是空想的。这是基本点,即熟悉、梳理、批判、厘清理论资源,它凸显了“文本是治学之本”基本精神。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就不是“我注六经”。如果他们坚持“我注六经”,那就绝不会有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恩格斯认为,以前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是空想的,就在于他们的理论离开了现实。他说:“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页。离开现实的理论不仅是空想的,也不可能使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现实乃创新之源”,马克思之所以创造科学社会主义就在于将社会主义理论置于现实基础之上。

究竟如何才能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按恩格斯,先必具备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马克思树立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但是这种方法论不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辩证法。世界观是根本的立场和观点,用世界观去分析问题,即是方法论。马克思从现实出发,从现实联系揭示了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的联系,从资本主义现实发展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发展。从而有了两大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找到了推翻资产阶级的阶级力量。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内在原因及其趋势。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这就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

再次,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去探索现实。文本理论资源的积累非一日之功,而现实的探索则更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过程,不仅自然科学是如此,人文社会科学亦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创新,更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过程。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仅耗费了他的毕生心血,而且还由此使他陷入生活上的窘境和遭遇了政治上迫害。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刚刚碰触资本主义的现实,就吊销了国籍,驱赶出了德国国境,流亡巴黎、布鲁塞尔等地,最后流落于英国的伦敦。期间,他耗费了最宝贵黄金时代15年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写作了《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1867年才正式出版了《资本论》第1卷。直至马克思的晚年的1876年以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才提到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与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对现实探索不仅面临生活极端贫困、疾病缠身的艰险险阻,而且充满反动政治压迫的各种风险。更为艰难的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本身。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页。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即是一条科学探索之路。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依靠“两大发现”。“两大发现”皆是经过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探索才达到的理论上的“光辉的顶点”。而理论上“光辉的顶点”还必须付诸实践。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到21世纪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尽管经历了两个世纪,但现实社会主义探索,还只能说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是以,一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必须像马克思那样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去探索现实,而不能只是“我注六经”,将研究停留于文本之中。

赵:“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请您结合自己学术研究谈谈理论创新与中国现实的问题?

谭:古之学者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矢志不渝的终极关怀,今之学者应以笃定现实之路的探索作为一种家国情怀。我们这一代人,紧跟着新中国的成立而来到这个世界,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成长,阅尽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尝到了新中国从苦难的艰辛到辉煌的喜悦,正逢改革开放开辟的太平盛世,更应该有一种笃定现实之路探索的家国情怀。这种现实之路,即是中国道路。现实之路当然也包含个人之路。但是,个人之路只是小路,国家之路方为康庄大道。家国本是一体,没有一个个小家,就没有国。而中国历史尤以近代历史铁的事实与民族深重苦难证明,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要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就没有家。披其时,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书桌,四海皆农田却饿殍遍地。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不仅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与共祸福相依的共同体,而且世界也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没有例外的命运共同体。如果说中国之路离不开世界,世界之路也离不开中国,那么,笃定现实之路探索的家国情怀无疑也蕴含一种探索世界之路的情怀。笃定现实之路的探索究竟包括哪些探索?这是无法用简短的理论去概述之问题。仅以个人为例,也只能涉及几个问题。

1.20世纪末试图探索的是市场经济中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市场驱动即利益驱动。利益上升为一个社会结构性范畴。利益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现实问题。可是,在前苏联的教科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中却不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问题。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也不讲利益问题。而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几乎无处不涉及利益问题。因而,我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的研究。1999年申报和获得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范畴在当代的价值研究》(当时广西立项数仅4项)。2000年由我的博士论文扩展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研究》获得了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当时全省一等奖仅5项)。2006年我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获得了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当时该学科一等奖缺)。《光明日报》在报道中对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评述是: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同当代的对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在现时代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关于“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代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的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所以,这种意义和价值以及“三个代表”的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使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在21世纪闪耀出灿烂的光辉。②参见《光明日报》2003年4月8日理论版“论点选编”。

2.21世纪初企图探索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不到30年,中国于1999年就开始迈入了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比较优势鲜明。但是,国外学术界却出现了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问题的杂音。错误认为,中国取得的成就不是社会主义优势,而是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胜利等。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本学科专业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20世纪末我国学术界积极地回应了这些质疑。而定人难以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一直被当成了一个既定的前提。这就可能堕入康德所批判的独断论或教条主义之陷阱。为了回应这种倾向,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何以可能的》的学术历程。①参见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何以可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特稿;中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摘》2006年第3期摘要;《中国哲学年鉴·2007年卷·论文荟萃》第249页刊登了主要论点。2008年获广西(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同时还于2005年主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为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博士点一级学科做了教材准备。②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至2019年已重印7次。2007年获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3.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力图探索的是市场经济中的伦理道德的现实问题。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柄双刃剑。市场经济是当代的伟大经济,发展了生产力,带来了市场的繁荣和物质财富极大涌现。正如老百姓所说,计划经济下,人们有钱没东西买;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则是有东西没钱买,想啥就来啥。但市场经济也带来道德滑坡、人心不古与理想信念缺失等社会现实问题。或曰:人心唯危,道心式微。如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即是生命”的感召下,不少人把前途看成钱途。甚至认为,向前看就要向钱看,向钱看就是向前看;为了向前看,就得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在我国拨乱反正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即是生命”的动员口号,显然是正确的。但是,把金钱看做上帝,却完全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成为摆在每个学者身上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问题。笔者回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道德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唯一者”与马克思的个性观》,③谭培文:《“唯一者”与马克思的个性观》,《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4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1997年第9期全文转载;1998年获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哪里,聚焦批判了施蒂纳“唯一者”的个人利己主义,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个性观。后来还专门出版了《从底线伦理到终极关怀》等著作,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底线伦理与终极关怀等问题。④谭培文、肖祥:《从底线伦理到终极关怀——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哲学年鉴·2010年卷·新书选介》第281页刊登了主要论点。《中国哲学年鉴》2011年卷“研究报告”中李广博《从“底线伦理”到“权利本位”——2010年伦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有评说,详见其注释[20]、[28],哲学研究杂志社2011年7月出版,第129-136页。

4.2010年的十八大前后关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问题。道德的实质是价值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仁慈、善良、诚实、守信、和谐、友爱的民族。中国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延续至今而继续复兴的文明。中华文化底蕴深厚,道德资源犹如取之不尽的宝藏。但是,道德首先是民族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道德。道德更是历史的,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道德。正如没有永恒的真理一样,道德也不是永恒的。那么,与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相适应并能反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道德价值是什么?古人云:“富而后教”。中国在开始迈入小康社会与逐渐走进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的新时代,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作为每个人的精神标识,是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必备条件。是以,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建构成为跨入21世纪的现实问题。我国先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继而又从核心价值中凝练为“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其中,学术上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自由问题。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美国甚至以“自由世界”来标榜自己,自由似乎即是西方世界之专利。自由不是西方世界的专利,自由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但是,如何厘清社会主义自由与西方自由如新老自由主义的区别,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道路的具体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含义、内容和结构体系等,使自由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极为艰难而突出的现实问题。笔者抱有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经过几年的资料收集,前后砥砺打磨修改了10稿,从初稿5万多字到结稿凝练为2.7万字,终于在2014年发表了《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的研究论文。⑤谭培文:《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2.7万字),《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该文2016年获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诗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⑥冯梦龙:《警世通言?勤奋篇》。。而只有那些历经磨砺和苦寒之艰辛者,方可体悟其真正的意蕴。在2020年抗疫期间,对比美国等西方国家鼓吹的没有限制的自由,省外有专家给我来信说:“谭老师,这次疫情中外管控的效果验证了您的两篇文章《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方法》中的观点,感谢您的文章给我带启发和思考。”⑦谭培文:《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方法》,载《伦理学研究》2019年第5期。该信来自重庆师范大学左秋明教授2020年3月29日上午9:33时短信。沧海横流,方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之理念本色。

5.2015年以后是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权的现实问题。我们的道路无限宽广,我们的前途无限光明。这是文学艺术展现的愿景。而在现实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而问题最大的还是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瓶颈。一方面中国要发展,中国必须融入国际社会;另一方面中国是后发展国家,所有的国际规则皆是发达国家预先既定的,你得按既定方针办。这就出现了巨大反差,即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与中国早已进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匹配。如何提升中国话语权问题,是中国学者家国情怀与学术研究遭遇的现实问题。话语与语言有关,语言关涉话语的元问题。是以,中国话语权建构不仅是破解中国发展现实困境的屏障,也是学术研究难于有所新突破的难题。就笔者的水平无能及及,而凭一种家国情怀,书写了论文《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权》,并发表于《光明日报》2015年1月15日的《国家社科基金专刊》。中国话语权中最为聚焦的是制度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与发达国家不同而又获得成功。究竟何种制度最优?中国用改革开放40年左右的时间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取得的效率。中国的效率最优,但绝不能以效率论英雄,制度价值才是核心竞争力或中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2019年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发表了《两种制度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评析》①参见谭培文、汤志华:《两种制度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评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1期全文转摘。比较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价值,以科学的理论根据和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述和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何以优于资本主义制度价值等问题。话语的核心是价值观,既然中国的制度价值优于资本主义制度价值,那就证明中国制度价值话语逻辑应当是全球治理的制度价值话语逻辑。

中国道路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现实问题,翰墨难书。它不只关涉现代化中的现实问题,亦是未来发展方向之学术性、战略性与前瞻性问题。这里涉及的仅为枝叶末节,学术碎片,可谓文墨拾零而已,难登大雅之堂。语曰:“朝闻道,夕死可矣”②《论语·里仁篇》。又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③屈原:《离骚》第97句。。有鉴于斯,笃定从文本到现实之路的探索,乃为践行“文本乃治学之本,现实为创新之源”之精义。

猜你喜欢

治学马克思现实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漫画:现实背后(下)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分期付款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教授治学:追逐权力还是捍卫权利?